第二节 果实商品化
一、分级
采收后计划直接上市的果实,在田间的热量散掉后经过分级包装即可进入市场。计划入库贮藏的果实,如果是晴天采收,晚上天凉后即可入库;如果果梗上有霉菌时,应将采摘后装于木箱中的果实在室外阴凉处放置1~2 d,让采摘造成的伤口愈合,减少病菌侵染的几率,除此之外均应在24 h之内入库。
贮藏的果实可以先分级包装再入库,也可以在预冷后再分级包装,二者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优点是能够按不同等级包装贮藏、去除伤残畸病果,利于贮藏效果,方便果实出库,但包装后的果实预冷时间延长;后者的优点是预冷速度快,有利于长期贮藏,不用在果实采收季节同时忙于分级包装,有利于调剂劳动力。缺点是预冷后还须再重新去除果实分级包装,且伤残畸病果不能及时去除。
这两种方法在国内外都普遍使用,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我国大部分地方现在采用手工分级,将果实按照重量分为3个等级,一级:100 g以上,二级:80~100 g,三级:60~80 g。这种分级标准同级内果实差异较大,无法进入等级较高的超级市场,更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猕猴桃的分级标准。新西兰的美味猕猴桃海沃德品种的分级标准已经得到了世界市场的认可,可以作为我国果实进入世界市场的参考(见表4)。
首先要求果实在外形、果皮、果肉色泽等方面符合品种特征,无瘤状突起,无畸形果,果面无泥土、灰尘、枝叶、萼片、霉菌、虫卵等异物,无虫孔、刺伤、压伤、撞伤、腐烂、冻伤、严重日灼、雹伤及软化果。(www.xing528.com)
表4 新西兰猕猴桃果实分级标准表
果实分级时一般采用机械分级和人工去除残次果相结合,滚动式分级线将果实传动到检查台,检查台两边有8~10个技术熟练的人员观察转动的果实,发现不符合外观标准的果实后立即取出放入上部的传送带,归入淘汰果,其他果实则继续前行,通过由不同重量标准组成的活动板块。当一个果实的重量达到该活动板块设计的承受重量时,活动板自动翻转,果实进入承接活动板口的小输送带,完成了果实的自动分级,单果重误差不超过±3 g。再由人工将果实摆放入不同规格的包装箱内。
二、包装
猕猴桃属于浆果,怕压怕撞怕摩擦,包装物要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同时猕猴桃果实容易失水,包装材料要求有一定的保湿性能。
国际市场的包装普遍使用托盘,托盘由优质硬纸板或塑料压制成外壳长41 cm、宽33 cm。内有面积约1 m×1 m的聚乙烯薄膜及预先压制的有猕猴桃果实形状凹陷坑的聚乙烯果盘。果形凹陷坑的数量及大小按照不同的果实等级确定,果实放入果盘后以聚乙烯薄膜遮盖包裹,再放入托盘内,每托盘内的果净重3.6 kg。托盘外面标明有注册商标、果实规格、数量、品种名称、产地、生产者(经销商)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等。
我国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包装多采用硬纸板箱,每箱果实净重2.5~5 kg,两层果实之间用硬纸板隔开。也有部分采用礼品盒式的包装,内部有透明硬塑料压制的果形洼陷,外部套以不同大小的外包装。这些包装均缺乏保湿装置,同时抗压能力不强,在近距离的市场销售尚可适应,远距离的销售明显不适应,需要加以改进。至于对外出口的果实,只有采用托盘包装才能保证到达目的地市场后的果实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