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危机管理:轻松释放心理压力

危机管理:轻松释放心理压力

时间:2024-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己进入“心理危机时代”了,被列为当今人类十大死因之一的自杀,大多是由于心理疾病引起的。心理危机的产生一般源自环境的改变。或许与下面这些因素密切相关,它们决定了心理危机是否会发生。为了避免心理危机,平时我们应该注意为心灵增加“营养素”。第二个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渲泄和疏导。

危机管理:轻松释放心理压力

平川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老范是某法院一个有着十几年审判经历、业绩显著的刑事庭庭长,为了培养更年轻的新兴人才,已届中年的他从审判岗位上退了下来,同时他也将一起本来决定由他审理的案件交给了别人。在这起案件即将开庭审理的前一天晚上,他一个人独自来到往日曾经是他主持的审判大厅。这时,书记员小史偶然经过大厅,他看到老范神情严肃,目光凝重,感到与平时有些不一样,不过因为他之前已经听说老范第二天不做主审法官这件事,以为他只是有些失落,也并没多想。可是过了大约一枝烟的功夫,当小史再次经过大厅时,发现老范倒伏在审判台上。猛一看似乎是他累了,正在爬着打瞌睡,细看又觉得不像,于是小史走上前去推推他,并且大声呼叫,仍无反应。——老范走了。永远地走了。

日常的老范,并没有什么病,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业绩显著。就在去世的前一天,院长还在同他讨论要他把审判岗位让给年轻的接班人,请他辅助培养接班者;出事前有一个工作人员还曾与他极其自然地说话打招呼,没想到,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后,老范就没有任何预兆地走了。然而,他真的一点原因都没有吗?其实,老范工作压力极其沉重,身心的疲惫可想而知,因此事实上他平时就是一个健康者。突然要他从他熟悉的几乎视为生命的工作岗位退下来,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压力,他的精神崩溃了,终于诱发了猝死。

近年来,我们常常听到看到“心理危机”一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心理危机”就是其中一个。那么,什么是“心理危机”呢?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着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2亿人患有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己进入“心理危机时代”了,被列为当今人类十大死因之一的自杀,大多是由于心理疾病引起的。

心理危机的产生一般源自环境的改变。我们所处的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机体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而保持这种平衡。只要保持平衡,人就处于正常状态之中。但事物变化并不总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时会突然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如果当事人无法用以往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心理上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衡反应,甚至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完了,准备一死了之,心理危机因此而产生。

然而,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或意外事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心理危机。比如一场大灾难之后,对众多的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来说,他们所遭受的打击与应激源强度是相同的,但其中有人能很快地从悲伤情绪中解脱出来,一部分人则难以自拔,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其原因何在?或许与下面这些因素密切相关,它们决定了心理危机是否会发生。

——事件发生越突然或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心理损害的结果就越严重,越易使人发生危机。

——当事人对事件的危害性与严重性的评估越严重越易发生危机。例如有人谈十次恋爱不成功也无所谓,有些人一次失恋就会认为生活无意义,从而轻生。

——人格健全、心理素质也很重要。这两方面表现良好的人不易产生危机,反之,适应能力差、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低下的人就容易产生危机。

——如果当事人对意外事件的应付技巧高,方法适当,则什么样的困难都能解决,心理应激反应程度也低,不容易发生危机;反之,如果应付方式单一,应付方法幼稚,则难以解决问题,应激反应强烈,易发生心理危机。

——如果社会、家庭、亲友能及时给予当事者帮助与支持,心理危机就不易发生和发展。

心理危机是一种过渡状态,人不可能长久地停留在危机状态之中,整个心理危机活动期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短者仅24~36个小时,最长也不应超过4~6周,最终必归于下面三种结局之一:

——心理危机未能得到有效的应付与干预,而进一步发展或难以自拔,使当事者陷入绝望之中,并可能采取自杀行为;或沉溺于借酒浇愁与药物滥用的消极应付方式之中,最终成为酗酒者或吸毒者;或变得孤独、多疑、抑郁、自责、焦虑,而成为适应不良或神经质患者。

——当事人通过自身努力与外界的帮助,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这是较理想和出现较多的结局。

——部分人经过危机的锻炼和体会,学会了新的应付技巧,心理适应能力同时也得到提高,心理状态变得比以前更成熟、更坚强、更具有抗危机能力,其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水平超出了危机前的水平。无疑这是最好和最理想的结局,也是危机干预努力的方向。(www.xing528.com)

从以上心理危机的结局中可以看出,发生心理危机后的心理平衡状态可能恢复到原有水平,也可能高于或低于危机前的水平,也就是说,心理危机对人来说并不总是一件坏事,它实际上包含有危险和机遇两层含义。有人曾将危机形象地比喻为一柄“双刃剑”,既可伤人也可助人。如果它严重地影响到一个人的家庭和生活,甚至产生自杀行为或导致精神崩溃,这种危机则是危险的;如果一个人在心理危机阶段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性干预,在心理医师的帮助下,抹去心中阴影,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或许苦闷的心情会变得开朗,压抑的情绪能得以释放,紧张状态会得以放松,曾经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的人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由此,危机不但不会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当事人学会新的应付技巧,使其心理功能超过原有的水平,使人变得更加成熟,那么此时,心理危机就可以说是一种机遇或人生的转折点。

为了避免心理危机,平时我们应该注意为心灵增加“营养素”。

◎健康心灵的“营养素”

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营养素”有哪些呢?

首先,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

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别人尤其是自己亲人的爱,心理会出现不平衡,进而产生障碍或疾患。

第二个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渲泄和疏导。

无论是转移回避还是设法自慰,都只能暂时缓解心理矛盾,求得表面上的心理平衡,治的只是标,而适度的渲泄具有治本的作用,当然这种渲泄应当是良性的,以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为原则,否则会恶性循环,带来更多的不快。心理压力若长期得不到渲泄或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成为心理障碍。

第三,坚强的信念与理想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

信念与理想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对于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陷入到某些意想不到的困境,这时,信念和理想犹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度过坎坷与挫折,防止偏离人生轨道,进入心理阴暗区。

第四,宽容,这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宽容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但宽容并不是逃避,而是豁达与睿智。

综合上面所说的,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解决心理危机的关键归根结底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会自我调试,善于驾驭个人情感,做到心理保护上的自立、自觉,主动为自己补充健康的心理营养素,在必要时,也给他人提供能够让心理健康的“营养素”。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和调查的结果发现,生活中最顺利的人,大都重实际,可靠、人际关系良好,对于生活中的不幸遭遇有一种自控能力,而患严重心理危机的人正是缺乏这种能力。

引用美国哈佛大学瓦伦特博士的话,勉励正在经受心理危机的人们:“你可以承认存在着乌云,但别忘了乌云边缘的光明。”同时,你还要相信: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决定你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把自己关闭在一个狭小、局促的精神世界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