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血液形态学发展:从停滞到染色技术的突破

血液形态学发展:从停滞到染色技术的突破

时间:2024-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血液形态学的发展在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液细胞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血液形态学的观察基本上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显微镜制造技术没有改进,显微镜在当时更多地是作为一种上流社会、家庭的摆设,而不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在法国安德烈被称为血液学之父。19世纪末,新的染色技术使白细胞形态学得到发展。虽然他在实验中正确地阐明了血小板与止血之间的关系,但在血小板的形态学研究上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血液形态学发展:从停滞到染色技术的突破

血液形态学的发展

在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液细胞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血液形态学的观察基本上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显微镜制造技术没有改进,显微镜在当时更多地是作为一种上流社会、家庭的摆设,而不是科学研究的工具。18世纪中叶,英国医学家黑森应用他自己改进了的显微镜,测量了不同动物血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他发现红细胞通常是扁平状而不是球形的。他还发现血液的凝集发生的血浆中,而不是在红细胞中。由于黑森的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在英国他被称为血液学之父。

到了19世纪30年代,科学家研制成功了消色差透镜和复式显微镜,为科学观察者提供了更清晰的观察视野。新工具的出现激起了科学家进一步深入观察微观世界的热情,这时有位法国医生安德烈开始注意到某些疾病与血液中细胞成分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布朗学说在医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布朗学说认为人体的大多数疾病是由于胃肠道不良刺激的结果,提出通便和放血是这类疾病的基本治疗手段。这一学说的流行程度可以从下面的数据得到验证:当时医生除使用静脉切开放血之外,更大量的放血方法是利用水蛭吸血,因为静脉切开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由于大量的放血治疗,造成法国的水蛭供不应求。1833年,法国在一年内进口水蛭4150万条。

由于放血治疗的流行,贫血因此成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安德烈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许多贫血病人的红细胞数量、浓度、大小和形状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异常。安德烈首先提出贫血可能是红细胞被破坏(溶血)的结果,他把贫血描述为红细胞数量的减少,他认为贫血与萎黄病——由于患此病的病人肤色昏暗,又被称为“处女菜色”——有关。他首先观察到萎黄病病人的红细胞变小。现在医生认为这种疾病主要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神经性厌食的病人也会出现萎黄病症状。同时,安德烈还仔细观察了多血症、炎症、热病、出血以及水肿病人的血液变化,并测定了血液中球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是血液学定量研究的开拓者。在法国安德烈被称为血液学之父。

虽然在18世纪已有人描述了白细胞的形态,但直到19世纪英国医生阿迪森和德国医学家维尔肖发现白细胞与炎症之间的关系之前,人们似乎不太重视白细胞的研究。阿迪森在研究观察炎症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五色颗粒”可穿过血管壁,移向炎症发生的部位并形成脓液。19世纪末,新的染色技术使白细胞形态学得到发展。1880年,德国医学家艾利希利用染料使白细胞着色,并发明了根据白细胞染色性质的不同而给白细胞命名的方法,例如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至今人们依然使用这种命名方法。(www.xing528.com)

白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艾利希认为白细胞起着保护机体免于细菌侵入的作用。在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国科学家梅契尼柯夫也提出了白细胞有免疫功能的观点。他还发现了吞噬细胞的功能,即一种细胞可以吞噬另一种细胞。梅契尼柯夫对医学研究的着迷程度使得一般人认为他的行为似乎有点怪异。一位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回忆说,在他童年时,梅契尼柯夫到他家做客,梅契尼柯夫外衣口袋里装着含有血液的试管和其他实验用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梅契尼柯夫敏锐的洞察力使他赢得了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

我们现在都知道血小板是血液中第三类重要的细胞成分。然而,当初医学界对血小板是否是一类独立的细胞成分这一问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这一是因为血小板太小,只有红细胞直径的四分之一大小,二是因为它的形态多变。

1842年,法国医生多勒首先提出血小板是血液中第三类重要的细胞成分。1868年,意大利解剖学家比佐泽罗也认为这些微小的血液细胞产生于骨髓,代表着一个独特的细胞系列。他还提出了血小板可能引起血液凝固的连锁反应。但是,当时法国著名医学家、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哈姆耶则认为血小板是红细胞的前体。虽然他在实验中正确地阐明了血小板与止血之间的关系,但在血小板的形态学研究上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由于哈耶姆的学术地位很高又生性固执,直至20世纪血小板的细胞形态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验证明后,他依然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哈耶姆所犯妁错误是那些处于医学权威位置上的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判断事实,进而制造偏见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脑血管和心血管栓塞已成为现代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研究血小板的文献日益增加的同时,科学家对血小板功能的遗传学生物化学特性的认识也日渐深入。他们将这些认识应用到抗血小板作用药物的开发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加拿大科学家在1980年报告一项长期研究结果,即科学家提出阿司匹林能预防男性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然而,近30年来的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心脏病和卒中中的作用仍未完全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