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成果

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成果

时间:2024-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成果

第五节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一般而言,国家工业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就越小。我国13亿多人口,8亿多人在农村。1986年,国务院批准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内地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之间人口净增长量1.3亿相比,减少了约5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10年人口数字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挑战。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慢。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下列问题: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增大;教育经费短缺……

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有直接的关系。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晚育一方面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另一方面对于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也有重要的意义。少生,可以减轻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优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了4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了小康标的顺利实现,为21世纪前半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时机,并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

实践证明,从中国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www.xing528.com)

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2007年5月太湖蓝藻集中爆发使它的形象大打折扣。太湖不少区域的水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蓝藻的大规模爆发导致无锡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5月28日前后,居民用水感觉到明显异味,其后,情况愈加严重。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腥臭难闻,不仅无法正常饮用,甚至洗衣、洗澡等都成问题。居民做饭不得不用纯净水,有的居民洗澡先用自来水冲,然后用桶装纯净水从头顶往下浇,冲掉臭味。太湖蓝藻的集中爆发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长期以来无计划地乱开乱垦,导致我国草地面积正在以每年65万至70万公顷的速度迅速减少。长期的超载放牧导致我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

土地荒漠化加剧了风沙灾害。据研究,我国西北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的2000多年中共发生沙尘暴70次,平均31年发生1次;1950年至1990年间发生沙尘暴71次,平均每年1.77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尘暴几乎年年发生,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1995年5月5日特大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四省区,致使85人死亡,31人失踪,264人受伤,12万头牲畜丢失或死亡,37万余公顷农田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因此,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护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