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首位宇航员: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冒险

中国首位宇航员: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冒险

时间:2024-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飞向太空篇太空旅行第一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太空旅行第一人加加林从秃山的绿色飞机场起飞,加加林第一次离开了地面。当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消息传遍四方的时候,加加林却默默地陷入了沉思。加加林的申请被批准了,他成为第一批6名宇航员中的一个。正当加加林在宇航员训练中心为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而进行各种特殊训练的时候,以科罗廖夫为首的苏联航天科学家们也在为载人航天计划做艰苦的努力。

中国首位宇航员: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冒险

飞向太空

太空旅行第一人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在这摇篮里,人们自由地呼吸着空气,享受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情侣们在晚霞的映照下,沿着海边的沙滩漫步,孩子们在泛着微波的湖面上荡舟、欢唱……

然而在太空中,人们面对的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那里没有重量,没有空气,当然也缺少大气压力。温差的高低变化急剧而巨大,远远超过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妥善的防护措施,人在太空一分钟也无法生存。因为人体内的气体会急剧膨胀,体液迅速沸腾,氧气从肺、血液和组织中大量跑出来,使人立即死亡。所以,载人宇宙飞行比单纯发射人造卫星要困难得多。

但是,对于那些立志征服太空、探索宇宙奥秘的勇士们来说,太空既是一个死亡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神奇和令人向往的世界。他们要向太空挑战,向人体的极限挑战。第一个站出来发起挑战的勇士是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加加林出生在前苏联一个普通乡村木匠的家庭里。小时候他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坐在干草堆旁,望着夏夜的星空,听长辈讲关于星星的故事。他对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感到无比的好奇。

“星星上面有人住吗?”他问妈妈。“唔,大概有人吧。”妈妈推测道。“那么,那里的人长得怎么样?和我们一样吗?”妈妈和别的大人当然都不能回答他的问题。

“我长大了要到星星上去看看。”幼小的加加林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

可是美好的愿望不久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的家乡被德国军队占领。加加林和别的孩子一样,心中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那时,他只想着当一名英勇的飞行员,驾着战机去打击侵略者。

16岁那年,他报名参加了萨拉托夫航空俱乐部,经过文化知识和体能测验,他被录取了。

太空旅行第一人加加林

从秃山的绿色飞机场起飞,加加林第一次离开了地面。从天空中所看到的,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景象:云海在机翼下翻腾,伏尔加河变成了闪亮的小溪……他知道,从此他再也不能离开飞行,离开天空。天空和飞行成了他生命的全部内容。

加加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萨拉托夫航空俱乐部,并许可前往澳伦堡空军学校。当时,学校配备了一批威力巨大的新式喷气式战斗机。喷气机以吼叫的火流燎烤着地面,带着加加林飞向草原的上空,一瞬间就爬上很高的高度。加加林为这种速度和高度而振奋和激动。

当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消息传遍四方的时候,加加林却默默地陷入了沉思。

这天晚上,加加林久久不能入睡。他在练习本上按着想象画出了一幅宇宙飞船素描。他还在日记中写道: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和苦恼,那就是飞向太空的渴望……

1959年夏天,根据前苏联主持载人航天计划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建议,苏联决定在空军飞行员中征召第一批宇航员。当加加林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向空军指挥部递交了申请报告:“为了发展苏联宇宙研究事业,需要人进行飞向宇宙的科学试飞。请考虑我的迫切愿望,如有可能,派我去做专职准备工作。”

加加林的申请被批准了,他成为第一批6名宇航员中的一个。宇航员是光荣的,然而也是艰辛的。他面临着新的考验,一种前所未有的,向人体潜能的挑战。由于太空中的环境十分恶劣,这就要求宇航员有非凡的耐热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1960年的一天,加加林满怀信心地走进宇航员训练中心的高温试验室。试验室的四周墙壁的温度在渐渐上升。起初,室内的热空气使人感到温暖,但是10分钟以后,随着室温的增高,加加林的脸上开始渗出汗水,他不停地用毛巾揩汗,但豆大的汗珠仍不住地往下淌。温度在继续升高,室内已变得炎热难忍,耳朵被炙得十分疼痛。忍耐,忍耐,加加林暗暗地告诫自己。他用最顽强的毅力忍耐着这一切。

血液在太阳穴处汹涌,鼻腔及口腔中的黏液都已全部蒸发,难忍的口渴在折磨着他。每隔10分钟,就有一支体温表从狭窄的窗口塞进来。热负载测试还在继续进行。

“怎么样?是否需要降温?”医生关切的声音从室外传来。

“不,不要!”加加林坚决地回答。他没有发出要求停止测试的信号,尽管他感到全身疼痛。他了解自己,相信自己的毅力。他朝室内温度计瞟了一眼,水银柱在缓缓地向上爬升,最后停在70℃上。这时,加加林已经在高温试验室中度过了100分钟。

温度还在上升。加加林坐在椅子上,双手抓住扶手,一种昏沉沉、迷迷糊糊的感觉向他袭来,他立即警觉了起来。

“不能这样,要坚持。”他竭力用各种方法来激励自己,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驱散笼罩着他躯体的酷热。他想象着北方,冰冷的海洋,严寒的冬天;他追忆着家乡清澈凉爽的小溪,山中奔腾而下的瀑布。他感到周身似乎比刚才舒坦了一些。

水银柱已上升到80℃。加加林仍咬紧牙关,痛苦地坐着。这时他眼睛疼痛,口腔干燥,舌头僵化,汗都蒸发了,但他坚信胜利一定属于自己。

试验最终停止了。当他缓缓走出高温试验室的时候,他微笑了。他知道他战胜了高温,战胜了自我。他离太空又近了一步。

正当加加林在宇航员训练中心为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而进行各种特殊训练的时候,以科罗廖夫为首的苏联航天科学家们也在为载人航天计划做艰苦的努力。

经过3年多的奋斗,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宇宙空间资料和试验数据,最终完成了“东方”号宇宙飞船的试验性飞行和回收。1961年3月,前苏联先后两次成功地向太空发射了载狗和“模拟人”的“东方”号宇宙飞船,并全部安全返回地面。于是,前苏联政府作出进行载人飞行的决定。

科罗廖夫与实验狗

4月8日,清晨,科罗廖夫来到第一批宇航员的中间,他环视着每一位成员,最后把眼光落在加加林的脸上。

“加加林同志,历史把光荣而伟太的任务交给你,你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邀游太空的宇航员。”“决不辜负苏联人民的重托!”加加林坚定地回答。

“发射和飞行不会很轻松,既要经受超重,又要经受失重的考验,还可能遇到我们未能预料的情况……”科罗廖夫语重心长地叮嘱着。“我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请总设计师同志放心。”

科罗廖夫知道,加加林是可以信任的。他转过身去,指着远处的发射台对宇航员们说道:“在那里,你们将开始人类征服太空的历程!”

就这样,科罗廖夫和加加林这两位征服太空的勇士一起登上发射台的平台,来到“东方”号宇宙飞船的跟前。他们默默地站在金属平台上,凭栏远望,面前展现出缀有绿色和黄色斑点的荒漠原野,高压电缆的线杆像巨人般屹立在原野上。

加加林抬起头来,望着天空。科罗廖夫捉住他的眼神,打破了沉默:“你是一个幸运儿,我真羡慕你。你将从那么高的地方观察地球,从太空往下看,我们的地球一定很美……”

科罗廖夫把自己有力的双手放在加加林的肩上,说:“但是你要记住: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竭尽全力援助你。祖国人民期待着你胜利的消息。”

1961年4月12日,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人类在迈向宇宙的征途中跨出了伟大的一步。

春天的清晨,哈萨克大草原上仍然寒气逼人。一阵清风从加加林的脸上拂过,他睁开眼睛,望着窗外:天色已经破晓,虽然还没有一个地方泛出朝霞的红晕,但是东方已经发白。四周一切都看得见了,只见远处一枚巨大火箭正整装待发,屹立在草原的中央。

这时,嘹亮的军号声从窗外传来,回荡在加加林的心头。他迅速地站起身来,穿好衣服,开始了使他终身难忘的一天。

起床后,加加林做了例行的早操,然后是梳洗。早饭依然是装在软筒里的宇航食品:肉泥、黑醋栗果酱咖啡。饭后医生对加加林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他的身体状况良好,可以进行飞行。在人们的帮助下,加加林先穿上一件温暖而柔软的天蓝色工作服,然后套上桔红色的宇宙航行防护服。这种航天服是在早期高空加压服的基础上经改进而制成的。当飞船在卫星轨道上运行时,万一船舱失去密封,航天服能够向人体提供压力,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同时,加加林开始检查装在航天服上的各种设备和仪器,最后把一个白色带耳机的飞行帽套到头上,再戴上密封头盔,头盔上写着CCCP(“苏联”的缩写)4个醒目的字母

哈萨克大草原

装有特殊设备的大轿车开过来了。加加林坐到“飞船式”座椅上,这个座椅很像飞船座舱里的那个舒适方便的座椅。他把汽车里的电源接到航天服中的通风装置,向航天服的通风装置输送氧气和电能。汽车载着加加林向飞船发射场地驰去,只见远处火箭的银色壳体像一座巨大的灯塔,在朝阳的辉映下,显得那样的明亮、清晰。汽车越驶越近,火箭变得越来越大,仿佛在不断地长高,直指向蓝天。

这是一个适合飞行的好天气。天空很晴朗,只有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几片白云。迫不及待的情绪在增长着,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

终于,载有“东方”号飞船的火箭发射前准备完毕。加加林走到了科罗廖夫等苏联有关领导人面前,庄重地说:“报告:飞行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作第一次宇宙航行准备完毕!”

加加林瞧了瞧眼前的飞船,再过一会儿他就要乘这艘飞船去作一次不平常的航行。他的心是紧张而激动的,他感到飞船是那样的美,胜过他曾经见到过的所有的美丽的东西。他为祖国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也为自己的幸运而自豪。

他走到座舱入口旁的铁平台上,向留在地面的人们挥手告别:“让我们很快再见吧!”加加林说完转过身去,坐进了“东方”号飞船的座舱。

“东方”号飞船包括一个直径2米多的球形座舱和一个圆筒形的机械舱。座舱只能乘坐一名宇航员,它有3个观测舱口,配备有各种仪器仪表和一台电视摄像机。宇航员的座椅是弹射式的,可以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弹射脱险,也可以在降落时弹射出飞船。在机械舱里有动力、驾驶、降落以及通讯设备和供氧设备等。

进入座舱后,加加林检查了通讯联络设备,驾驶台上的电门按钮位置,舱内压力、温度、湿度等。“出发准备完毕!”他向地面报告,然后静静地等待着起飞时刻的到来。

此时此刻,加加林的心情是不平静的。他带着人类的希望和地球的嘱托,踏上了光荣的征程。他仿佛闻到家乡春天原野的芬芳……

时针指到了莫斯科时间9点07分。在科罗廖夫的“发射!”声中,巨大的火箭载着“东方”号飞船和加加林,在火光、轰鸣、烟雾中腾空而起。

加加林在他写的回忆录《通向宇宙之路——苏联航天员札记》里记述了他当时的感受:

“我听到了啸声和越来越强的轰鸣,感觉到巨大的飞船的整个船体抖动起来,并且很慢很慢地离开了发射装置。轰鸣声并不比在喷气飞机座舱里听到的强烈,但是其中夹杂着许多新的音调和音色

“超重开始增强了。我感觉到,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越来越沉重地把我压到座椅上。尽管座椅的状态是最适当的,可以把压到我身上的巨大重量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手脚稍微动弹一下仍然是困难的。我知道,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久,只是在飞船进入轨道前不断加速时产生的。”

飞船上有短波发射机。加加林通过两个短波频率和一个超短波频率向地面不断报告他的工作情况,以及冲出大气层后观察到的地球表面的情况。他和地面指挥科罗廖夫始终保持联系,通话就好像面对面谈话那样清晰。

他兴奋地发现,整个世界已一览无余。“妙极了!我看到了大地、森林、河流和白云……”他向地面不断报告。

“东方”号飞船按预定时间和高度进入卫星轨道。这时,加加林处在一个奇妙的失重状态。失重,对地球上的居民来说,也许是一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体验。

“在我身上这时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从座椅上飘起来,悬在座舱的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半空中。当重力的影响开始消失时,我的全身感觉舒畅极了。忽然,一切都变轻了。双手、双脚,以至整个躯体变得好像完全不是自己的。飞行图板,铅笔、小本子……所有没有固定的物件都飘起来了。从水管子里流出的水滴,变成了小圆珠,它们自由地在空中移动着,碰到舱壁时,便黏附在上面了,像是花瓣上的露珠一样。”

东方1号宇宙飞船

加加林在“东方”号飞船中表现得轻松自如,从容不迫。现在人们对此也许不会感到吃惊,可是当时加加林毕竟是第一个经受实际考验的人哪!他努力适应着失重状态的反应,在笔记本上做航行记录,监视着仪表,不时向舷窗外观望,向地面报告着观察情况。

“星星明亮而又光洁,太阳也明亮得出奇,它比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连眯缝着眼也不敢看它。

“从飞船上看到的地球,看起来像个大圆球,色调浓艳,五彩缤纷,一个蔚蓝色的光环罩着地球。这条环带一点点加深,逐渐变成海蓝色、深蓝色、紫色,最后转变成浓墨般的黑色,非常美丽悦目。

“地球上的高山、大河、森林、星星点点的岛屿和曲曲弯弯的海岸线都很清楚。海洋暗暗的,有许多光斑闪烁着。”

加加林陶醉在这美妙的景色中,但他必须按预定的计划完成一系列记录和观察,然后返回地面。

“东方”号宇宙飞船的结构是复杂的,它依靠自动系统转动各种操纵杆,能使火箭不断修正方向,让飞船按预定轨道飞行。同时,加加林手中还有一套手控系统。只要一按电钮,飞船的飞行和降落就全部由宇航员本人操纵了。

莫斯科时间10点15分,当“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飞近非洲大陆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就要结束了。“这个返回地面的阶段,可能是比进入轨道和在轨道上飞行更加重要的阶段。”加加林这样认为。他开始认真地做准备工作。

10点25分,制动装置在预定时间自动接通,飞船开始逐渐减速,离开卫星轨道,进入过渡的椭圆形轨道。当飞船进入稠密的大气层时,它的外壳迅速地变得炽热起来。透过遮盖着几个舷窗的鱼鳞隔热板,加加林看见了包围着飞船的熊熊大火和惊心动魄的紫红色反光。但是,尽管他置身于一个迅速下降的大火球里,座舱内的温度仍然只有20℃。

失重消失了,越来越厉害的超重把加加林紧压在座椅上。超重不断加强着,比起飞时要强烈得多。飞船开始不停地翻滚,但不久使加加林不安的翻滚停止了,往后的下降正常了。飞行高度不断地降低。1万米……9000米……8000米……7000米……下面伏尔加河像一条白练,闪闪发光。加加林立刻就认出了俄罗斯的这条大河,看清了它两岸的景色。

当加加林确知飞船一定会顺利到达地面时,他开始准备着陆。

“东方”号飞船的着陆,采用的是跳伞着陆的方法。在宇宙飞船上装备了弹射座椅,加加林在大约7000米的高空从飞船里弹射出来,然后与座椅脱离,用降落伞着陆。

10点55分,加加林和“东方”号飞船在飞绕地球一圈之后,顺利地降落在预定地区。一位乡村老妇人和她正在挤牛奶的女儿迎接了这位天外归客。

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的成功使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欢欣鼓舞。一时间,报纸、电台、电视台竞相报道有关这次宇宙航行的消息,加加林成了新闻人物,世界到处传颂着他的奇迹。

加加林纪念碑

月亮之上第一游

1969年7月16日,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肩负着载人登月重任的“阿波罗”11号飞船即将踏上光荣的征途。

午夜2时,佛罗里达半岛湿热而漆黑,但在通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公路上却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上百万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观众,纷纷汇集到航天中心所在地的梅里特岛。

清晨4时左右,登月探险的勇士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按时起床,在进行了例行的健康检查后,开始用早餐。

银白色的“土星”5号火箭和“阿波罗”11号飞船巍然矗立在发射架上,在周围明亮的探照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像是马上要去进行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探险活动。

三名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火箭发射台走去,向“阿波罗”11号飞船走去。

登月三勇士

他们乘上电梯,上升到100米高处,跨进高高的人行栈桥,进入火箭顶部的飞船座舱。工程师们关闭了舱口,并细心地检查了舱口密封情况。控制中心里的气氛更加紧张起来了。

“2小时……1小时30分……”发射控制中心不停地报着数。在最后一小时里,要求报出每秒数。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哪一秒应该干什么事,到哪一秒结束。

离开发射场几千米外的看台上,早已云集着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名人和记者。有美国前总统约翰逊,206名众议员,30名参议员,19名州长,49名市长,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和政府的部长,69名外国大使,102名外国科技使节和武官,大约3000名记者,还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和观众。他们全都意识到,自己将亲眼目睹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远在1400多千米之外的休斯敦飞行控制中心,几百双眼睛也紧盯着仪表。通过这些仪表和屏幕,他们可以及时发现火箭和飞船里任何一点错误或事故的迹象。一旦火箭发射升空,所有的控制都将从肯尼迪角的发射控制中心转到这里。复杂的飞行控制工作由5台大型计算机来进行,它们随时存储有关宇航中的数据资料,并立即进行处理。发出各种指令。

3分10秒!自动点火装置开始工作。“出发准备完毕!”从飞船指令舱传来了阿姆斯特朗的声音。“一切顺利,准备飞行!”地面指挥发出最后的指示。

“10……9……8……7……2……1——发射!”当地时间9时32分,绿色的按钮启动了,巨大的火箭腾飞了,“阿波罗”11号飞船带着人类的光荣与梦想向月球进发了!

当气势雄伟的火箭伴着隆隆的轰鸣声徐徐上升,冲向大西洋上空的时候,千百万人的眼睛也跟着火箭升腾。“飞吧,飞上天吧!”人们开始欢呼,开始跳跃,许多人掉下了热泪。“阿波罗”11号飞船在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加快速度,直冲云霄……

这时,休斯敦飞行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始紧张起来,因为“阿波罗”11号的命运已全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发射后2分15秒,第一级火箭5个发动机中的一个停止喷射。本来直喷的火焰开始向旁喷射,宛如一把打开的伞。计算机指令火箭的制动装置工作,火箭为使自己飞向准确的方向,开始自动调节。

11分40秒,第三级火箭第一次熄火。“阿波罗”11号飞船达到每秒7.67千米的速度,进入地球轨道。“‘阿波罗’11号,你现在已进入地球轨道。请按照预定计划准备下一项工作。”休斯敦向宇航员发出指令。(www.xing528.com)

“阿波罗”11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起,到它进入地球轨道的过程中,地面上始终有一张巨大的监测网跟随着它。监测网包括19个地面跟踪观测站,4艘雷达船和8架CA-135型飞机,它们随时将测得的飞船的各种数据通知休斯敦的飞行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根据这些数据对“阿波罗”11号进行控制和指挥。

“我是休斯敦。‘阿波罗’11号,飞船和火箭的制导装置已检查完毕,工作非常好。”

“真棒!”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兴奋地说道,显然3名宇航员对这次远航的良好开端感到格外高兴。此时,他们已飞行在地球轨道上,可以脱下臃肿的太空服轻松一下了。在脱离地球轨道奔向月球前,还有大量的工作在等着他们,“阿波罗”11号飞船上的每个部分都得仔细检查,在这一过程中,休斯敦控制中心和宇航员之间频繁传递着消息和各项指令。

1小时后,“阿波罗”11号全部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对此,宇航员和控制中心都表示满意。

“‘阿波罗’11号,一切顺利!一分钟内点火,向月球挺进!”“是,点火。”

当然,此时飞船不能正对着月球飞,因为月球是不停地转动着的,飞船飞到月球要3天。如果现在就对准月球,那么3天后就不知要落到哪里去了。因此,飞船必须选择好脱离地球轨道时的角度和速度。就这样,第三级火箭第二次喷射,带着飞船转动着脱离了地球轨道,随后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时飞船已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它冲出地球的控制,按预定计划进入了奔月轨道。

阿姆斯特朗

到达月球的路程是38万千米,“阿波罗”11号是沿着环绕地球和月球的狭长椭圆形轨道的边缘飞行的,所以需要较长时间,即3昼夜多才能到达月球轨道。发射后3小时16分,按照休斯敦的指令,宇宙飞船和“土星”5号第三级火箭分离。这次第三级火箭是带着登月舱与飞船分离的,为的是把登月舱调换到前面去。

发射飞船的时候,指令舱在最上面,中间是服务舱,下面才是登月舱。指令舱上面有救生火箭(逃逸火箭),一旦出事可以靠救生火箭把指令舱带走。可是登月的时候,就得把登月舱放在前面了,以便宇航员通过指令舱与登月舱之间的通道进入登月舱。

指令舱驾驶员柯林斯掌握操纵杆,驾驶着飞船翻了一个大筋斗,转到了登月舱的后面,并甩掉指令舱和登月舱上的舱罩。然后,柯林斯把指令舱的锥顶对准登月舱顶部的连接孔,慢慢靠近。距离越来越近,锥顶准确地插入登月舱的连接孔。孔的内壁和锥底的3个钩环牢牢地啮合在一起。接着,奥尔德林卸下登月舱和指令舱之间的封闭板,安置好电源电缆,使两者连成一体。整个对接过程,有点像火车机车与车厢的挂接,不过要复杂和危险得多。

飞船发射后4小时10分,第三级火箭完成它的使命,彻底和飞船脱离。飞船从第三级火箭中拖出登月舱,重新转变方向,使登月舱在前,指令舱居中,服务舱在后。

此时,“土星”5号火箭的使命已经全部完成,它顺利地把“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送上了奔月轨道。在以后的航程中,“阿波罗”11号飞船只要依靠惯性,就可以到达绕月轨道,最后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奔向月球的航线是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从两侧包围月球。飞船在这样的轨道上,保持着惯性和引力的平衡。飞行速度随着远离地球而不断减慢,在远地点时最慢。

进入奔月轨道6小时后,“阿波罗”11号飞船距地球8万千米,速度也降到每秒2.73千米。这时飞船开始自转飞行。它一面沿轨道向月球挺进,一面缓缓地自转,每小时转3圈。这是因为在真空的太空里,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而背着太阳的一面却温度很低,两面的温差可达200~300℃。为了不使金属外壳因受热不均匀而变形,所以必须使飞船保持一定的自转,以均匀地承受太阳的热量。

“阿波罗”11号飞船

“阿波罗”11号飞船上有4个窗口,两个前窗,两个侧窗,另外还有一个封闭的舷窗圆形盖。飞船的自转使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感受了一次从未有过的体验,每当向阳时,强烈的阳光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反之则黑暗一片,在每一个小时内,他们实际上经历了三次日出和日落。

在第一天的飞行中,按照原定计划,要向地球作飞行后的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让地球上的人们领略一下太空中的美丽风光。于是,柯林斯把摄像机对准美丽的地球。这时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东太平洋和美洲大陆的影像。美洲大陆的右侧夜幕已经降临,太平洋上蔚蓝色的海水波光粼粼,上面飘浮着朵朵白云。

在宇宙飞船的第一夜,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和指令舱驾驶员柯林斯睡了7个小时,奥尔德林睡了5个半小时。在失重状态下,睡眠不用躺下,只要眼睛一闭就可以进入梦乡。

在休斯敦控制中心的呼叫声中,宇航员迎来了奔月飞行的第二天。

这一天,飞行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修正飞行轨道。“阿波罗”11号飞船在奔月轨道上行进,由于地球引力越来越小,月球引力越来越大,飞船飞行的实际轨道和速度同设计计算的会产生微妙的偏差,所以通过装在服务舱上的火箭发动机的喷射,可以修正飞船的航向,调整它的速度,纠正偏差。地面上则通过设在马德里、甜水港和金石城的3个26米长的蝶形天线的控制,可协助宇航员完成这项任务。经过1小时40分钟的轨道修正,轨道偏差减小到每秒0.15米以下,“阿波罗”11号又重新开始自转飞行。

这天晚上17点32分,在全美电视网预定的节目里,以每秒1337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的“阿波罗”11号飞船向地球传送了第二次电视实况。

这次实况转播长达34分钟,详细介绍了指令舱里的情况。急切期待的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屏幕清楚地看到了宇航员们的太空生活。柯林斯在飞船的仪表架前慢慢地上下飘浮,表演着各种失重“舞蹈”;奥尔德林向电视观众解说了星图;阿姆斯特朗介绍了宇航食品及其吃法。3名宇航员轻松愉快的表情、清晰的录像和详细的介绍使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为之兴奋不已。

电视实况转播结束之后,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再次接受休斯敦航天中心医生进行的脉搏遥测检查。然后开始太空第二“夜”的休息。

这次他们比预定时间多睡了1小时。早上7时半左右,奥尔德林首先醒来,然后开始与休斯敦通话。

“休斯敦!我是‘阿波罗’11号。‘阿波罗’飞行情况怎么样?”“您好,我是休斯敦。飞行情况一切正常,请过一会儿把污水排出舱外。”

这时,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现象。原来“阿波罗”计划时期飞船上还没有厕所,宇航员的便溺是贮在舱内罐里的,过一段时间便通过管道排倒出舱外。可是在太空里,这些便溺立刻凝成粉状冰屑向四面射开去。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力,所产生的反作用竟会影响宇宙飞船的飞行方向。当奥尔德林把污水排出舱外时,休斯敦立刻观察到飞船的自转飞行出现不均衡。

在月球上看地球

“‘阿波罗’11号,飞船自转飞行有些不均衡,请停止排污。”“明白。那么,我们改向飞船两侧各排一半污水吧。”

这以后,为了避免飞船自转飞行受到影响,宇航员排污时都采取在飞船两侧各倒一半的办法。

这一天,宇航员的主要任务是进入登月舱,检查舱内的各种设备,同时向地球作电视实况转播。留在指令舱内的柯林斯首先拍摄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打开连接指令舱和登月舱的舱口,通过连接孔,走进登月舱的情景。进入登月舱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又拍摄了在登月舱工作的情况。他们让人们依次观看操纵台上安装的许多仪表和雷达通讯装置、安装小型计算机的地方以及计算机指示盘和键盘等。1小时30分钟的电视节目结束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仍留在登月舱内认真地检查着,他们的检查和准备工作超过了预定的时间。

经过3天3夜的太空飞行,“阿波罗”11号飞船已明显地感到了月球的引力。这种引力在不断增大,使飞船开始下降。当飞船通过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中和点时,3名宇航员还在安然入睡。

第4天早晨,休斯敦控制中心开始呼叫。早起的奥尔德林总是最先回答地面上的呼叫,而柯林斯则总是最后一个起床。

进入绕月轨道,飞船必须减速,否则会从月球旁边一擦而过,不能进入轨道。减速依靠服务舱的发动机作逆向喷射,让反作用力拽住飞船的“后腿”,使飞船每秒钟减速800米,纳入月球的引力圈,从而绕月球运行。

这一过程地球上是看不到的,因为这时,飞船刚好飞到月球的背面,月球截住电波,把地球和飞船之间的联系阻隔了。为了保证这一过程完全准确,从上午8时30分起,3名宇航员花了将近5个小时检查每一个仪器和系统,做了相当细致的准备工作。同时,休斯敦控制中心汇总世界各地追踪基地:追踪卫星、追踪飞机、追踪舰船发回的数据材料,迅速计算出。“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绕月轨道的各项参数,然后发给宇宙飞船。奥尔德林和柯林斯复核这些参数后,由指令长阿姆斯特朗输入计算机。飞船上的操纵开关全部拧到自动位置,让计算机主宰一切。

在这紧张的时刻,休斯敦控制中心的控制大厅里一片肃静,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面的荧光屏,一面看着按计算得出的飞船飞行轨迹,一面焦急不安地盼着“阿波罗”11号的通讯信号重新出现。

在“阿波罗”11号飞船内,气氛同样紧张。阿姆斯特朗目不转睛地盯着计算机指示盘,奥尔德林不停地复述检查到的飞行数据,柯林斯则手推操纵杆,准备着万一计算机控制失灵好立即改由人工操纵控制。

转入月球背面8分钟后,服务舱发动机开始喷射,飞船速度不断减低。计算机立即计算出减低的速度和飞船离月面的高度,飞船的飞行速度减到与高度相平衡时,发动机熄火。整个过程持续了5分57秒,一切都相当顺利。当“阿波罗”11号飞船再次和休斯敦控制中心恢复通讯联系时,它已经是月球的“卫星”了。这时,无论是休斯敦控制中心,还是在飞船内,人们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绕月两周后,服务舱火箭再次逆向喷火,飞船速度进一步降低。在一整天的绕月飞行中,进行着登月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绕月第11圈时,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了被称为“鹰”的登月舱。7月21日2时40分,鹰与母船分离,但只是稍稍分离,保持着随时可以对接的状态,等一切正常后,鹰开始进行独立飞行,母船将像月球的卫星一样,在绕月轨道上等待着鹰的归来。鹰启动下降火箭进入椭圆形的下降轨道。

鹰和地面指挥中心的计算机紧张地工作着,使鹰保持着正确姿势和准确的速度,减速、下降,离月面越来越近。最严峻的时刻到了。下降发动机、小型制动发动机、着陆精密调节发动机(这些都是火箭)准确的工作着,速度过快会与月面发生撞击,若损坏了下降段的着陆支脚,鹰将无法返回地球。宇航员十分紧张,地面指挥中心的人也坐不住了,双方频频联络。高度12200米、9000米……忽然计算机的红灯亮了——故障警报!出现了什么问题?还有几分钟就要着陆了,是继续下降?还是上升返回?指挥中心的人面色如土,紧张地查找原因,原来是计算机负担过重“罢工”了,于是地面指示宇航员“不要事事都问计算机”。红灯熄灭,有惊无险,人们互相鼓励着“沉着,沉着”,3000米、900米、150米……。高度120米,速度2.7米/秒;高度105米,速度2.2米/秒;高度30米,速度1.05米/秒;高度22.5米,速度0.15米/秒……,着陆灯亮了,尘埃四起。清晨5时17分40秒鹰在“广寒宫”平安着陆,成功了!

两个来自地球的人第一次来到月球作客,看到窗外的月亮,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非常兴奋,他们的谈话声传到了地球:“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有的棱角突出,有的光滑,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岩石的颜色迥然不同。壁岩、碎石举目皆是,五彩缤纷各有特色。”

母船将在两小时后飞临鹰的上空,在这段时间内必须检查舱内的仪器是否正常?着陆点是否能长时间停留?宇航员的健康情况如何?如果不能停留,鹰将不失时机的起飞与母船对接。结果是:一切正常,按原计划进行。

鹰只能在月球上停留22小时,按计划宇航员应先睡眠、用餐,再出舱活动,考虑到需要完成的工作那么多,他们决定不睡觉、不吃饭,提前5小时出舱,指挥中心同意了他们的要求。电视实况转播时间要提前了,一时间全世界的电视台都忙作一团,乱作一片,万万不可失去这个实况转播机会。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忙着出舱的准备工作,宇宙服是否正常?维持生命系统是否能正常送氧气和冷却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否正常?月面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必须检查联络用的通讯系统是否正常……哪一项出现问题,都将酿成悲剧。一切正常,准备出舱。千万不要以为将门向里一开就可以迈步出舱了!这可是在月球上,门外面是真空,舱内空气的压力紧紧地压着舱门无法打开。宇航员使用宇航服的呼吸系统后,开始将舱内空气抽出,当舱内压力降至地面大气压的1/6时,内侧舱门打开了,当压力降至1/10大气压时,通往月球的舱门打开了。

电视转播开始,上午11时51分,阿姆斯特朗站在舱外的门廊上,漆黑的太空,白光闪闪的月面,他身穿白色宇航服,沿着扶梯一阶一阶地退着走下来,他双腿并拢站在最后一级阶梯上。镜头转向月面,月面看上去像是由细小的颗粒组成,下降段的支脚已陷入3~4厘米,阿姆斯特朗用穿着月面靴的左脚蹭蹭月面,不陷也不滑,接着右脚也迈向了月面,离开了鹰。电视机帝的亿万人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阿姆斯特朗的每一个动作,能站得稳吗?能走吗?

阿姆斯特朗光临月球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踏上了足迹。人们听到了从月面传来的第一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这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中国飞天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出发!”随着总指挥庄重下达的命令,杨利伟大声答:“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一次伟大出征。这是杨利伟历经磨炼征服太空之旅。

43岁的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靠近渤海湾,大海养育了杨利伟,同时也塑造了他刚毅质朴、沉静温雅的性格。儿时,面对蓝色的大海,他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像海鸥那样,向着蓝天飞去。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四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了空军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儿时的梦想成了现实。

从此,他尽情地飞翔在蓝天。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在祖国的万里蓝天上,处处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6年的初夏,杨利伟接到通知,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杨利伟没有想到,儿时的飞翔蓝天梦想,会飞得那样遥远,飞向了遥远的太空。杨利伟为这个梦想而激动。他说:“航天员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自己特别希望能走进这支队伍。”

初检通过了,杨利伟又被安排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我当时心里特别高兴,提前三天就去了。护士还和我开玩笑说:‘你也太积极了吧!’”杨利伟回忆说:“我当时太想加入这个队伍了!”

一脸笑容的杨利伟

然而,加入这个队伍并不是容易的。航天员的选拔近乎“苛刻”,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航天生理功能检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特检”: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测试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万米高空时的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进行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几个月下来,886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7月,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2003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

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杨利伟在飞船内安稳地目视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那辉煌一刻的到来。医学监视仪器显示,杨利伟的心率:76次/分。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发射前航天员因为激动或紧张,心跳一般都要加快,有的达到140次/分。

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全场顿时掌声雷动。

飞船起飞了。飞向了太空。从飞船的舷窗往外望去,杨利伟看到了深邃而美丽的太空。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看到美丽的太空了。”

这时,大家想起了一个故事。发射前,杨利伟参加飞船模拟发射演练。按照飞行程序,飞船起飞后3分20秒左右,罩在座舱外的“整流罩”将被抛除,航天员在此时可以看见舷窗外的天空。但在演练时,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中的景况,不会实际发生。因此,指挥大厅里的老总们谁也没料到航天员在此时会有什么反应。

此刻飞船座舱内的杨利伟在一丝不苟、忙而不乱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程序刚刚走到3分20秒,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杨利伟响亮的报告声:“整流罩抛除,我看到窗外的天空了!”

“神舟”五号起飞

专家们惊讶地问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这么好,连这都知道?”宿双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开玩笑,你都知道,他还能不知道?!”为了这个“都知道”,杨利伟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巨大的努力。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三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飞船模拟器”成了杨利伟的“家”。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100多个。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

于是,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用小型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输入电脑,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间有空就放着看。

他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我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后来,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取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正因为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烂熟于心,在21小时23分钟的飞天之旅中,他的全部操作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飞船进入了太空轨道。这时,杨利伟突然感觉到身体似乎要飘了起来,他清醒地意识到,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来到了太空。在他还来不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受时,就觉得好像头朝下脚朝上,十分难受。他意识到这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出现的一种错觉,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很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他用平时训练的方法,凭着顽强的意志,强迫自己在意识上去对抗和战胜这种错觉,很快就调整过来,恢复了正常。

远看“神舟”五号

飞船在飞行。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的美丽家园。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

飞船绕着地球90分钟一圈高速飞行。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杨利伟拿起摄像机,赶紧把这壮观的景色拍摄下来。他不由得从心里腾升起从未有过的强烈自豪感,为中国人飞上太空感到骄傲。他郑重地在飞行手册上写下了:“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神舟”五号在绕地球14圈后,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安全着陆。

飞船总设计师高度评价杨利伟的太空飞行:“不是一般的成功,而是非常成功;不是一般的完美,而是特别完美。”国外媒体和航天员同行也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完美的飞行。

虽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较晚,但并不是从“加加林”时代的飞船起步:先搞无人飞船,再搞单人飞船,最后才是多人飞船,而是一步迈过美苏的40年发展历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神舟”飞船第一步就可载三人;第一次载人飞行,前苏联加加林只绕地球飞行一圈,而中国航天员却在近地轨道飞行了一天。国外载人飞船是从搭载小动物开始试验航天员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我国则采用了先进的现代装置——模拟假人,模拟“航天员”所消耗的氧气与二氧化碳,通过先进的地面医监台测试“航天员”的生理信号变化。

“神舟”飞船适用性强,可一船多用,飞船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国外发射飞船一次是连续发射两艘,而我国的方案中是先发射一艘,其留轨舱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如此以来我国发射的飞船总数量就少于国外,既节省了巨额的发射费用,又可利用空间留轨开展科学试验。中国走着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杨利伟出舱

我国“神舟”飞船的起飞质量和座舱最大直径,都远远大于美国“水星号”和前苏联“东方号”。“神舟”飞船与20世纪90年代国外的先进载人飞船相比,从再入方式、着陆精度和再入过载峰值等指标上大致与联盟TM飞船相当,并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了更为舒适的环境。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是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太空技术大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