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鉴真东渡传法,旅行史上伟大的冒险

鉴真东渡传法,旅行史上伟大的冒险

时间:2024-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鉴真东渡传法唐武后垂拱四年,鉴真生于扬州,俗姓淳于。鉴真见众多门徒愿意追随自己赴日本传法,转怒为喜,于是共同在佛像面前立下宏愿。经过审问,证明鉴真等清白无辜,但所造舟船被没收,第一次东渡因此失败。鉴真深受感动,也一往无前地要实现东渡传戒的愿望。第五次东渡748年春,荣叡、普照两僧从安徽来到扬州,与鉴真筹划第五次东渡事宜。

鉴真东渡传法,旅行史上伟大的冒险

鉴真东渡传法

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鉴真生于扬州,俗姓淳于。14岁时,鉴真入扬州大云寺为沙弥,受菩萨戒。709年,随道岸禅师长安,在实际寺受具足戒。在长安期间,他勤学好问,不拘泥于门派之见,广览群书,遍访高僧,除佛经之外,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造诣。715年,他回到扬州大明寺修行,733年成为当地佛教领袖、大明寺方丈,受其传戒者前后有4万余人。时人誉其“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鉴真的名声远扬,也传到正在长安的日本留学僧荣叡、普照耳中。当时,日本国还处在奴隶社会的阶段,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寺院享有免赋免役的特权,不堪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人民纷纷逃进寺院,或自戒为僧,或连人带产投靠寺院当僧祗户。这样,寺院的势力不断扩展,世俗奴隶主的剥削利益则受到损害。代表世俗奴隶主利益的朝廷急欲整顿教团,肃清僧尼伪滥的状况,但政令屡颁,收效却很小。于是有人提议要向中国学习,严格受戒的条件和程序,立刻得到朝廷的批准,决定派人赴唐朝聘请高僧前来传戒。荣叡和普照就是肩负着聘请高僧的使命,于日本天平五年(733年)随第10次遣唐使入唐留学的。

鉴 真

荣叡和普照在长安学习时,听到鉴真的大名,认为是理想的传戒者,便决定设法邀鉴真东渡日本传戒。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他们事先请到了长安大安国寺僧道航、澄观,洛阳德清高丽僧如海,又约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玄朗、玄法,一齐来到扬州。当时,鉴真正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荣叡和普照至大明寺向鉴真顶礼膜拜,说:“佛法东流到日本,有寺有僧,却没有传法受戒之人,希望和尚东游兴化。”鉴真听了二僧的陈述,觉得他们很有诚心,便答道:“我曾听说往昔南岳慧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为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又听说日本长屋王崇敬佛法,造了千领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话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看来日本确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啊。那么,我的法众当中,有谁肯应此远请,到日本国传授戒法的呢?”堂上众僧,对于鉴僧的发问,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一时冷场。过了好一会儿,鉴真的弟子祥彦才打破沉默,答道:“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到。以此之故,众僧都默然无对。”鉴真一听,不觉动气,斩截地说:“我们此去,是为了传播大法,何惜身命?你们大家不去,那我就自己去吧!”祥彦连忙说:“如果师父要去,我也跟着去。”结果有道航、如海等21僧也都表示愿随鉴真同赴日本。鉴真见众多门徒愿意追随自己赴日本传法,转怒为喜,于是共同在佛像面前立下宏愿。

第一次东渡

鉴于朝廷海防甚严,他们决定暂不公开渡海目的,宣称准备供具前往天台山国清寺供养众僧,在这一幌子下,加紧打造船只,备办干粮。荣叡、普照在长安时曾求得宰相李林甫之兄林宗的书信,请他们在扬州任仓曹参军的侄儿李凑帮助造船,所以造船工作得到了李凑的支持,进展顺利。

743年,东南沿海海盗横行,台州、温州、明州海边都遭受其害,海路堙塞,公私断行。在此形势下,鉴真一行的动向,格外引人注目。为了减少阻力,避免误会,他们亟须加强团结,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为此,道航提议:“今向他国,为传戒法,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海等人学道未久,是否可以暂留国内,不预此行?”

如海听了道航的话,愤怒异常,当即上采访使衙门诬告道:“有僧道航造舟入海,与海盗勾结。总共若干人,已备好干粮,分布在既济、开元、大明寺,又有100名海盗已经入城。”采访使得报,即发兵搜捕鉴真等人。经过审问,证明鉴真等清白无辜,但所造舟船被没收,第一次东渡因此失败。

鉴真东渡图

第二次东渡

荣叡、普照两僧矢志不移,经此磨难,毫不气馁,辗转找到鉴真,商量再次东渡之事。鉴真安慰他们说:“不用发愁,等到合适时机,必遂本愿。”并拿出上好官币80贯钱,买到岭南道采访使刘巨鳞的军船一只,雇得水手等18人,又采办了各种食物、用具、经卷、佛像等物,备足钱帛,携带僧祥彦、道兴、德清、思托等,连同荣叡共17人,玉匠、画师和其他各类工匠85人,于743年12月再度扬帆东下。但船刚出长江口即被飓风击破,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余姚(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开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www.xing528.com)

第三次东渡

结束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才逃离。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第四次东渡

荣叡、普照二人为了求法,前后所历艰难难以形容,然而坚固之志,毫无退悔。鉴真深受感动,也一往无前地要实现东渡传戒的愿望。因此又遣僧法、进和两位侍从,携带钱帛往福州买船,并采购粮食杂物,作第四次东渡的准备。自身则率祥彦、荣叡、普照、思托等30余人,翻山越岭,餐风宿露,从陆路向福州进发。但在台州始丰县境,被江东道采访使派人追及,护送回扬州。原来鉴真的弟子灵佑和其他一些僧人,担心鉴真渡海遇到不测,于向官府报告了鉴真一行的动向,故使此次东渡计划又夭折了。

第五次东渡

748年春,荣叡、普照两僧从安徽来到扬州,与鉴真筹划第五次东渡事宜。此次东渡同行者有僧祥彦、德清、荣叡、普照、思托等14人,水手18人,六月二十七日从扬州崇福寺出发,经瓜州运河入海向南。一路上风急浪高,水米断绝,九死一生,飘泊至振州(今海南崖县)地界始得靠岸。这样,第五次航海又失败了。鉴真等受到当地地方官的供养,在各地做了些佛事,便被资送回扬州。归途中,日僧荣叡和鉴真的高足弟子祥彦先后逝世,鉴真的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加上不适应海南炎热的气候,患了眼病,视力大受损害。

第六次东渡

75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日本国遣唐使藤原清河、留学中国多年已任中国秘书监兼卫尉卿的阿倍仲麻吕,来到扬州延光寺拜访鉴真。他们告诉鉴真,日本遣唐使已正式向唐玄宗奏请让鉴真到日本传戒,但被玄宗拒绝了。鉴于这种情况,请鉴真自己决定是否随遣唐使的船只东渡日本。此时鉴真已有66岁高龄,眼睛又不好,而唐朝官府对于私自过关出国又有明文禁止,但鉴真坚持渡海传法的初衷,不顾千难万阻,欣然允诺随遣唐使船赴日本。经过一番安排,鉴真和尚终于在十月十九日离开了扬州龙兴寺,踏上了第六次征程;并于十一月十六日乘上日本遣唐副使大伴的船,从扬子江口驶向日本。携带的物品除各种佛像、菩萨像、舍利、经卷、律典、幡幢之外,还有各种金、玉器皿、饰物、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书法家的字帖等。十二月二十日,鉴真所乘之船到达鹿儿岛秋目浦,正式踏上了日本国土,实现了鉴真12年来的心愿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孝谦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礼遇。鉴真一行抵达奈良,同另一位本土华严宗高僧“少僧都”良辨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鉴真在日本传法,成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最高峰。

唐招提寺

日本天平宝宗七年(763年)五月六日,鉴真于所住唐招提寺结跏趺坐,安然寂化,享年76岁。他的一生对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六次东渡,舍生忘死、坚忍不拔的冒险精神,将永远成为中日乃至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