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 王峥
【摘要】
狄更斯是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系统整理狄更斯的语言遗产,本文通过检索权威英语词典,发现约有50条英语词汇和表达法源自21位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从作品人物姓名转化为英语词汇的数量来看,狄更斯超过了很多著名英国作家。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验证了狄更斯的某些创作特征。
【关键词】
英语词汇 狄更斯 小说人物派生词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Charles John Dickens,1812—1870)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小说人物,并因此闻名于世。薛鸿时认为,“他(狄更斯)虽然早已逝去,但他创造的近两千名人物并没有随他而去,这些艺术形象已获得永久的生命,继续像老朋友一样和全世界一代又一代读者生活在一起,使他们得到愉悦、美感和启迪”。 (1)事实上,由于一些人物非常深入人心,他们的名字早已在英美家喻户晓,最终转化为英语中的专有名词,并派生出新的词汇和表达法。这些词是狄更斯对英语的独特贡献。考证这些词汇并梳理它们与狄更斯作品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狄更斯留下的文化遗产,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考查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为了找出这些词汇,笔者运用《牛津英语词典》电子版(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on CD-ROM) (2)和《韦氏新世界词典》(Webster New World Dictionary,3rdEdition) (3)电子版中的“高级搜索”功能,从词条的词源(etymology)和定义文本(defining text)中查找“Dickens”一词。在排除了干扰项之后,发现26个词条(entry)源于狄更斯。其中有20个词条出自狄更斯笔下的21位人物,5个词条是狄更斯创造的新词或新义(Circumlocution Office、dock、growlery、King Charles's Head、pompey),1个词条属于狄更斯姓氏派生词(Dickensian)。
那些进入英语词汇的小说人物出自狄更斯的9部作品,约占作者中长篇小说总量(共20部)的一半。下表列出了人物姓名和作品名称。
表中显示,这些进入英语词汇的人物主要出自狄更斯早期和中期的作品。其中,3位是女性,18位是男性;3位是小说主人公(均为男性),18位是配角。下面我们分类探讨每位人物与其衍生词汇之间的关系,词汇的释义主要参考了上面提到的两本词典和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第2版)。每类人物都以作品发表时间的先后排序。
第一类:女性配角
1.1人物:Dolly Varden,衍生词汇:Dolly Varden
Dolly Varden是狄更斯的第一部历史小说《巴纳比·鲁吉》中的一位靓丽少女,身着鲜红的披风,头戴鲜红的帽子。因为小说描写的是1780年时期的事情,人们就用“多莉瓦登”(Dolly Varden)来指带有那个时代特点的印花裙和花饰女帽,这种服饰在1869—1875年流行一时。后来,Dolly Varden又成了在美国发现的新鱼种“玛红点鲑”的别名,因为这种鱼有着漂亮的红色斑点,让美国人想起了多莉瓦登裙的图案。根据Wikipedia (4)的统计,Dolly Varden是非常受人欢迎的名字,在美国被用来命名各种事物,包括第一支美国黑人女子职业棒球队、芝加哥的乐队,赛艇、内华达州的山脉、连接印第安纳至伊利诺伊州小镇的铁路线。
1.2人物:Sarah Gamp,衍生词汇:Gamp
Sarah Gamp是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中一位从事医护工作的女酒鬼,经常拿着一把破旧的黑雨伞。她对看护对象不尽心负责,却总能心安理得地享用病人或产妇家里的酒菜。取自她的名字的单词有两个意义:一是指像Gamp夫人那样声誉不佳的月嫂或护理人员,二是指雨伞(尤其是不干净的或收得不紧的雨伞)。
1.3人物:Mrs.Gummidge,衍生词汇:Gummidge,gummidge,gummidging,gummagy,Gummidgey
Gummidge夫人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位寡妇。尽管有亡夫商业伙伴的照顾,Gummidge夫人仍然整天顾影自怜,不断哀叹自己是“孤单可怜的家伙(lone lorn creetur)”。 (5)后来,人们用Gummidge来指怨妇一样的人,或者怨妇式的抱怨。相应的动词是gummidge,形容词是gummidging,gummagy,Gummidgey。
第二类:男性主人公
2.1人物:Samuel Pickwick,衍生词汇:Pickwickian,Pickwickian Syndrome
Samuel Pickwick是狄更斯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的主人公,为人单纯善良、积极乐观。他俱乐部的会员Mr.Blotton在和他的一场争论中创造了“匹克威克意义”(Pickwickian sense)这个词组,表示自己用词不同凡响,不可按常意理解。由匹克威克派生出来的形容词Pickwickian主要有两个含义:1)像匹克威克那样宽厚憨直的,2)(词语等)意义特殊,与常规意思不同。
有趣的是,所谓的“匹克威克综合症”却与匹克威克本人没有直接关系。《匹克威克外传》里有一个肥胖嗜睡的仆人Joe the Fat Boy,研究者Burwell在1956年将“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命名为“Pickwickian Syndrome”,因为《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详细描述该症状的文献。
2.2人物:Ebenezer Scrooge,衍生词汇:Scrooge,Scrooge-like
狄更斯笔下另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圣诞颂歌》中吝啬、冷酷的犹太雇主Ebenezer Scrooge。他反对庆祝圣诞节和一切娱乐活动,一心忙着赚钱。据美国学者Standiford的考证,在19世纪上半叶,“scrooge”是英语里的一个动词,表示“squeeze,crush”的意思,是从古英语“scruze”一词演变来的。 (6)现在,Scrooge用来指吝啬鬼和令人扫兴的人,Scrooge-like是相应的形容词。Standiford还认为,Scrooge的口头禅“Bah! Humbug!”也已经成为了英语中表示不屑或不信的惯用语。不过,牛津和韦氏词典目前还没有为这个表达法另立词条。
2.3人物:Thomas Gradgrind,衍生词汇:Gradgrind,Gradgrindery,Gradgrinding
Gradgrind先生是小说《艰难时世》中的主角,一位国会议员和教育家,一个“务实和精于算计的人(a man of facts and calculations)”。 (7)他只允许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学习“事实”,不许他们阅读诗歌和故事。他硬把女儿嫁给大她30多岁的资本家Bounderby,最终女儿婚姻破裂,单身度过余生;他儿子生活放荡,抢劫银行还嫁祸于人,最后客死他乡。Gradgrind在英语中表示冷酷无情、只重物质追求、毫无艺术品位的人,表示此类言行的抽象名词是Gradgrindery,形容词是Gradgrinding。
第三类:男性配角
3.1人物:the Reverend Mr.Stiggins,衍生词汇:Stiggins
Stiggins是《匹克威克外传》中酗酒的牧师,为人虚伪做作,利用冠冕堂皇的演说吸引了一批女士。听他在草地上长篇累牍地布道之后,一位女信徒(Mrs.Weller)受寒而死,Stiggins还企图从她的遗产中分一杯羹。他的名字成为了伪善者的代名词。
3.2人物:Samuel & Tony Weller,衍生词汇:Wellerism,Welleresque,Wellerian
Samuel Weller是匹克威克先生的男仆,既机智幽默又忠心耿耿,他的出场使《匹克威克外传》的分期销量从几百份激增到四万份。 (8)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这个人物使狄更斯一举成名。Weller操一口伦敦东区的方言(Cockney),和他的父亲Tony一样,喜欢将为人熟知的谚语和意想不到的场景联系在一起,达到某种讽刺或喜剧效果。由于Sam Weller广受欢迎,有人还将他的故事改编为戏剧,在美国获得很大成功。父子俩别具一格的幽默被称为“Wellerism”,被人们纷纷模仿。Baer将其格式总结为三个部分:“引用语”+as(speaker) said+when(as,and)(s) he…(意想不到的场景), (9)如:“Business first,pleasure afterwards,as King Richard the Third said ven he stabbed the t'other king in the Tower,afore he smothered the babbies”。 (10)
此外,还有Welleresque和Wellerian两个形容词表示“维勒式的”,形容带有父子二人特点的人或事。
3.3人物:Jack Dawkins,衍生词汇:the Artful Dodger
Jack Dawkins是《雾都孤儿》中的一名扒手,因为善于逃避抓捕而获得了“躲闪高手”(the Artful Dodger)的绰号。Jack曾是小说主人公Oliver的密友,但在Oliver误遭逮捕时弃他而去。后来人们用他的绰号来形容那些能从困境中脱身或能回避尖锐问题的人。
3.4人物:Mr.Bumble,衍生词汇:Bumble,Bumbledom
作为教区的执事(beadle),Bumble先生只是个负责维持教堂秩序和侍奉教士的低级神职人员,但他却总是自命不凡,在自己负责的济贫院里颐指气使,冷酷地对待Oliver Twist等孤儿。他的名字后来变成了妄自尊大的小官僚的代名词,由此衍生出的抽象名词Bumbledom用来形容傲慢愚蠢的官僚作风。
3.5人物:Fagin,衍生词汇:Fagin
Fagin是《雾都孤儿》中著名的反派人物,也是狄更斯塑造的最难忘的角色之一。Fagin不仅窝藏倒卖赃物,还培训男童和女童进行偷窃。Fagin一词泛指那些指导他人犯罪(尤其是教唆儿童偷窃)的人、盗窃犯、或者窝赃者。
3.6人物:Simon Tappertit,衍生词汇:Tappertitian
在《巴纳比·鲁吉》中,Simon Tappertit是一位自以为是的学徒,身高只有五英尺却自以为个子超出常人,他不自量力地爱上了师父的女儿Dolly Varden。后来,Tappertit成为了学徒反叛的领导之一,伙同他人绑架了Dolly Varden。最终叛乱失败,Tappertit在战斗中失去双腿,心上人也被情敌Joe Willet娶走了。这个可怜的小人物似乎毫无引人之处,却在50多年后吸引了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的注意。由于萧伯纳的使用,Tappertitian作为形容词走进了英语词汇之中。萧伯纳在1895年首次使用了Tappertitian vulgarity这一表达法:One's gorge rose at the Tappertitian vulgarity and infamy of the thing(OED)。1903年,在名剧《人与超人》(Man and Superman)的献词中,他把Tappertitian romance作为庸俗戏剧的特点之一(OED)。Tappertitian现形容Tappertit式的行为,尤其是他那种愚蠢的求爱方式。
3.7人物:Seth Pecksniff,衍生词汇:Pecksniff,Pecksniffery,Pecksniffism,Pecksniffian,Pecksniffianism,Pecksniffianly,Pecksniffingly
Pecksniff是狄更斯笔下的另一位伪君子。他是《马丁·朱述尔维特》中的主人公老马丁·朱述尔维特的表弟,自称是建筑师和土地测量员,实则靠骗取学生的学费为生,还企图瓜分老马丁的钱财,抢走小马丁心仪的姑娘。即便在把戏被戳穿之后,Pecksniff仍然伪装到底,说自己之所以落入老马丁的圈套,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个老实人。临走前,他还假惺惺地表示会宽恕表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
Pecksniff自然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由此派生出的抽象名词Pecksniffery、Pecksniffism、Pecksniffianism都用来表示伪善的言行,此外还有形容词Pecksniffian,副词Pecksniffianly和Pecksniffingly。
3.8人物:Mark Tapley,衍生词汇:Tapleyism,Tapleyan
Mark Tapley是《马丁·朱述尔维特》的另一位主人公——小马丁·朱述尔维特——的朋友,性格乐观向上,总能让周围的人高兴起来。他离开自己心上人经营的旅店,只为找一个更能证明自己苦中作乐精神的地方:“Any man may be in good spirits and good temper when he's well dressed.There an't much credit in that.If I was very ragged and very jolly,then I should begin to feel I had gained a point,Mr Pinch.”。 (11)
由Tapley派生出的抽象名词Tapleyism表示在无望境遇中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对应的形容词是Tapleyan。
3.9人物:Tim Cratchit,衍生词汇:Tiny Tim
Tim Cratchit是《圣诞颂歌》的主人公Scrooge的雇员Bob Cratchit最小的儿子,腿有残疾,拄着拐杖,被家里人昵称为“Tiny Tim”。两位圣诞精灵向Scrooge展示了Tim的病情和Tim会因为无钱治病而夭折的前景。Scrooge良心发现,为Cratchit一家送去一只有两个Tim那么大的火鸡,又提高了Bob Cratchit的工资,以求挽救Tim的生命。《圣诞颂歌》的著名结尾重复了Tim在圣诞晚餐后的祝愿:“And so,as Tiny Tim observed,God bless Us,Every One!” (12)后来,Tiny Tim成了一种生长在北美大草原上开黄色花的菊科植物(Thymophylla aurea)的俗称。(www.xing528.com)
3.10人物:Wilkins Micawber,衍生词汇:Micawber,Micawber-like,Micawberish,Micawberishly,Micawberism,Micawberite
Wilkins Micawber是《大卫·科波菲尔》中一个复杂的喜剧性人物,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一方面,他每天夸夸其谈,总幻想第二天能时来运转,不愿找一份正经工作,因为债务缠身而身陷囹圄;另一方面,他常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不为雇主Uriah Heep的金钱所收买,帮助小说主人公David Copperfield挫败了Heep的阴谋。在英语中,Micawber或Micawberite被用来指那些大手大脚、缺乏远见、盲目乐观的人,抽象名词Micawberism被用来指Micawber式的思想或言论。相应的形容词是Micawber-like和Micawberish,副词是Micawberishly。
Micawber对英语的另一个贡献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消费法则。在小说中,Micawber总结了自己在财务问题上的教训,对主人公David Copperfield提出了中肯的建议:“Annual income twenty pounds,annual expenditure nineteen pounds nineteen and six,result happiness.Annual income twenty pounds,annual expenditure twenty pounds ought and six,result misery”。 (13)这其实就是“量入为出”(live within your means)的意思。这段话被简称为“the Micawber Principle”,用Google网站搜索,可以得到约22,500条结果。 (14)不过,这个表达法尚未被权威词典收录。
3.11人物:Uriah Heep,衍生词汇:Uriah Heep,Uriah Heepish
Uriah Heep是《大卫·科波菲尔》后半部中最主要的反面人物、狄更斯创造的另一个著名的伪君子形象。Uriah Heep与Stiggins和Pecksniff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出身贫寒,总装出一副低声下气的样子骗取别人的信任,但是他僵尸般的外表和过分的谦卑却往往让别人感到不舒服。Uriah Heep纵容雇主Wickfield先生酗酒,通过伪造签名和做假账侵吞雇主的财产,还企图霸占雇主的女儿。他的名字是故作谦恭的伪善者的代名词,相应的形容词是Uriah Heepish。
3.12人物:the Rev.Mr.Chadband,衍生词汇:Chadband,Chadbandism,Chadbandian,Chadbandize
Chadband先生是小说《荒凉山庄》中的一位肥胖贪吃、虚伪做作的牧师,布道时滔滔不绝但是言辞浮夸、内容空洞。他对饥饿的流浪儿Jo大谈特谈上帝之爱,却不愿为Jo解决吃饭问题。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形容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表示道貌岸然言行的抽象名词是Chadbandism,相应的形容词是Chadbandian,动词是Chadbandize。
3.13人物:Mr.Turveydrop,衍生词汇:Turveydrop,Turveydropdom,Turveydropian
在《荒凉山庄》中,Turveydrop是一位舞蹈学院的院长,总是摆出一付绅士派头,是大家眼中“优雅风度的典范(a model of deportment)”。 (15)他爱慕虚荣,戴着假发、假胡子、假牙,表情做作,忙着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却顾不上挣钱养家。为了支持丈夫奢华的生活方式,他的太太不得不拼命工作,最后劳累致死。Turveydrop一词用来指那些徒有其表的人。相应的抽象名词是Turveydropdom,形容词是Turveydropian。
3.14人物:John Podsnap,衍生词汇:Podsnap,Podsnappery,Podsnap(p) ian
Podsnap先生是狄更斯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中的一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有钱人,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面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Podsnap成了自我封闭、自我满足的人的代名词,相关的抽象名词是Podsnappery,形容词是Podsnap(p) ian。
综上所述,狄更斯笔下的21位人物一共衍生了5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及表达法,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狄更斯作品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及其作品深入人心的程度。200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调查了英国读者最喜爱的200部小说。狄更斯共有7部小说上榜,上榜作品数量排名第四,在19世纪作家中名列第一。 (16)本文讨论的5部小说都榜上有名:《大卫·科波菲尔》(排名第34位),《圣诞颂歌》(第47位),《荒凉山庄》(第79位),《匹克威克外传》(第106位),《雾都孤儿》(第182位)。
如果从作品人物衍生英语词汇量的角度,把狄更斯和英国一些知名作家做一个对比,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狄更斯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过人之处。用上文提到的方法,笔者检索了出自莎士比亚或英国19世纪其他著名小说家作品人物的词条,得到了以下结果:
莎士比亚:6个词(Caliban,Hamlet,Ophelia,Polonius,Romeo,Shylock)
司各特:1个词(Dandie Dinmont)
奥斯丁:1个词(William Collins)
玛丽·雪莱:1个词(Frankenstein)
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特罗洛普、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托马斯·哈代:0个词
由此可见,狄更斯笔下人物深入人心的程度确实在英国作家中处于领先地位。莎士比亚对英语的影响力是人所共知的,《牛津英语词典》中的89个词条中都与他有关。但是他对英语词汇的贡献似乎主要集中于新词新意的使用,因为只有6个词条来自他笔下的人物,占全部“莎翁词汇”的7%左右。狄更斯贡献的英语词汇虽然只有26词条,但是来源于其小说人物的词条有20个,占到了总量的77%。而其他19世纪小说家最多只有1位笔下人物的姓名成为了英语词汇。
通过整理这些“小说人物派生词”,我们也不难体会出一些狄更斯的创作特点:
第一、配角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讨论的21位人物中,只有3位是小说的主人公(Pickwick,Scrooge,Gradgrind),约占14%,其余的18位都是次要角色。正如G.K.Chesterton所说,“狄更斯不仅征服了世界,而且是靠次要角色征服了世界”。 (17)
第二、狄更斯创造的人物往往带有漫画(caricature)的特点,性格鲜明、形象夸张,令人过目不忘。在进入英语词汇的21位人物中,除了Micawber以外,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其特点,属于典型的“扁平型人物”(flat characters)。正是由于其单一性,这些人物的名字才成为了各自特征的“代名词”。
第三、女性角色塑造远弱于男性角色。狄更斯的14部长篇小说中,只有2部小说(The Old Curiosity Shop和Little Dorrit)的主人公是女性。本文讨论的21位人物中,18位都是男性,只有3位是女性。而这三人中,一位是风情万种的年轻姑娘(Dolly Varden),一位是不负责任的老护士(Sarah Gamp),还有一位是牢骚满腹的寡妇(Mrs.Gummidge),没有跳出“纯洁”(innocent)或“古怪”(grotesque)这两种传统女性形象类型。
第四、同一类型的人物绝不雷同。21个人物中,有一类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四个伪君子:Chadband,Stiggins,Heep,Pecksniff。前两者是牧师,后两者是普通人。如果这些角色令读者感到似曾相识,他们是不可能都成为英语中的专有名词的。仔细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这四个人物各有不同。
Chadband的特点是身材蠢笨和言辞浮夸,走起路来像“一头学会直立行走的熊”, (18)不知道把胳膊放在哪里才好。他喜欢用排比句和设问句等修辞手段,说的却都是废话。Stiggins的特点是酗酒和喜欢在信徒家里蹭吃蹭喝,在四个伪君子中,最像是一个小丑。他身体瘦弱、鼻子红红的,不许别人喝酒自己却总是贪杯,最后被Mr.Weller痛打一顿,脑袋被按进装满水的马槽里,接受了另类的“洗礼”。Heep的特点是故作谦卑、外貌阴冷。他总说自己是最谦恭的人,摆出一副卑贱恭顺的样子,然而死尸般麻木的面孔和冰冷的手指却折射出其阴森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到不寒而栗。Pecksniff的特点是善于伪装。他满口仁义道德,连女儿的名字都取为“仁慈”(Mercy)和“慈善”(Charity),实际却靠诈骗学生的钱财为生,在伪善的面孔被表兄戳穿之后,他仍能保持镇定,宣称自己是因为老实才陷入了表兄的圈套。
Garret Stewart认为,狄更斯和英语语言之间的关系堪称文学史上的最情投意合的姻缘(love-match)之一。 (19)从某种意义上说,狄更斯笔下人物为英语贡献的新词汇就是这段婚姻的结晶。检索这些独特的词汇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狄更斯作为文学大师和语言大师的崇高地位,这也是笔者在狄更斯诞辰200周年(2012年)之际,向这位伟大作家致敬的一种方式。
【注释】
(1) 薛鸿时:《狄更斯》,钱青主编:《英国19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302页。
(2)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 on CD-ROM(v.4.0),Oxford:OUP,2009.
(3)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Unabridged) version 2.5,Springfield:Merriam-Webster,2000.
(4) “Dolly Varden”,http://en.wikipedia.org/wiki/Dolly_Varden,2012年8月28日。
(5) Charles Dickens,David Copperfield,London:The Electric Book Company,2001,p.59.
(6) Les Standiford,The Man Who Invented Christmas:How Charles Dickens's A Christmas Carol Rescued His Career and Revived Our Holiday Spirits,New York:Crown,2008,p.131.
(7) Charles Dickens,Hard Time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1994,p.3.
(8) Nicola Bradbury,“Dickens and the form of the novel”.in John Jordan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arles Dickens,Cambridge:CUP,2001,p.152.
(9) Florence E.Baer,“Wellerisms in The Pickwick Papers”,Folklore,vol.94,no.2(1983),pp.173—183.
(10) Charles Dickens,The Pickwick Papers,Project Gutenberg,2009,Web,22 April 2009,p.302.
(11) Charles Dickens,Life and Adventures of Martin Chuzzlewit,Project Gutenberg,Web,27 April 2006,p.67.
(12) Charles Dickens,“A Christmas Carol”,The Christmas Books,London:Penguin Books,1994,p.76.
(13) Charles Dickens,David Copperfield,London:The Electric Book Company,2001,p.245.
(14) http://www.google.com.hk/search?hl = zh-CN&newwindow = 1&safe = strict&site = webhp& q = %22Micawber+principle%22& btnG = Google+%E6%90%9C%E7%B4%A2,2012年9月1日。
(15) Charles Dickens,Bleak House,Project Gutenberg,Web,1 August 1997,p.177.
(16) http://www.bbc.co.uk/arts/bigread/,2012年9月5日。
(17) G.K.Chesterton,“The Great Popularity”,in Harold Bloom ed,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Charles Dickens,New York:Chelsea House,2006,p.27.
(18) Charles Dickens,Bleak House,Project Gutenberg,Web,1 August 1997,p.241.
(19) Garret Stewar t,“Dickens and Language”,in John O.Jordan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arles Dickens,Cambridge:CUP,2006,p.1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