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呼啸山庄》在新时期(1976—2012):我国的研究述评

《呼啸山庄》在新时期(1976—2012):我国的研究述评

时间:2024-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呼啸山庄》在建国前是与勃朗特姐妹作为一个整体而被介绍进中国来的,在这一时期,《呼啸山庄》在我国的研究是得益于勃朗特姐妹这一文学整体的。仅有的一些评论也明显地表现出对《呼啸山庄》的轻视。此后十年,国内没有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二新时期《呼啸山庄》在我国的研究概述新时期之初,我国就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外国文学著作。但从某种意义上却反映出《呼啸山庄》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走进中国读者的视野。

《呼啸山庄》在新时期(1976—2012):我国的研究述评

呼啸山庄》在新时期(1976—2012)——我国的研究述评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 朱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宋平明

【摘要】

《呼啸山庄》在我国新时期(1976—2012)之前的研究较少,其研究也是得益于勃朗特姐妹这一文学整体;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内对于《呼啸山庄》的研究开始不断涌现出来,其研究也完全摆脱了建国前勃朗特姐妹这一文学整体的束缚,在我国得到了独立而深入地研究,且对于《呼啸山庄》的研究和评论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关键词】

《呼啸山庄》 新时期 我国 研究综述

一 引 言

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英国著名作家与诗人,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这位天才型的女作家在其短暂的一生创作了193首诗和一部小说——《呼啸山庄》。然而,正是这部她唯一的小说成就了艾米莉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塞西尔说:“《呼啸山庄》是唯一一部没有(即使是部分的)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小说。唯有它,今天仍和写成之初一样使我们激动。” (1)

《呼啸山庄》在建国前是与勃朗特姐妹作为一个整体而被介绍进中国来的,在这一时期,《呼啸山庄》在我国的研究是得益于勃朗特姐妹这一文学整体的。由于时代文化语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对《呼啸山庄》的研究只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译介,介绍也流于肤浅和过于简单。仅有的一些评论也明显地表现出对《呼啸山庄》的轻视。建国初期的十七年间,《呼啸山庄》在我国的研究基本摆脱了建国前受轻视、被冷落的地位,但在我国的研究依旧附属于勃朗特姐妹这一文学整体,尽管其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由于我国这一时期在文学上围绕着为政治服务这一中心,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后期,勃朗特姐妹曾一度遭到批判。此后十年,国内没有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

二 新时期(1976—2012)《呼啸山庄》在我国的研究概述

新时期之初,我国就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外国文学著作。如杨周翰、吴达元主编的《欧洲文学史》上、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刘炳善编写的英文版《英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1年7月初版),范存忠编馔的《英国文学史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初版)。在这些直到如今还被全国各高等院校作为文学史教材通用的著作中,著者都无一例外的收录了《呼啸山庄》。与建国前文学史书中对《呼啸山庄》只是顺带提及、一笔带过的研究倾向不同的是,这几部文学史书都把《呼啸山庄》放在和《简爱》同等重要的地位。刘炳善在书中分专章各节选了《呼啸山庄》与《简爱》这两部小说中的精彩部分,并在节选内容之前对两部作品作了详细的介绍和简明扼要的评价。而杨周翰、吴达元和范存忠则是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对《呼啸山庄》和《简爱》产生的背景以及两部小说的思想价值和意义作出了阐述,得出的结论也是极为中肯的。为了更为全面的让更多的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世界文学的优秀作品,新时期初期我国就出版了一大批的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外国文学作品集之类的普及性读物。有些著作还是当时高等院校的阅读教材。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于1979年10月出版的《中外文学名著简介》,徐波、李惠文编著的《外国文学名著简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郑克鲁、郭家申合著的《外国文学作品提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1月初版),陆祖耀编选的《外国作家与作品》(上海新华书店发行学校1982年11月),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部于1983年4月编辑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题解》等。在这一批书里,编著者都给予了《呼啸山庄》足够的重视。

在研究专著方面。1983年10月,范岳、吴明明编撰了《勃朗特姐妹》一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学生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 (2)本书全面介绍了艾米莉和夏洛蒂的生平、最初文学创作、她们的失败与挫折等情况,另外以叙述兼评论的方式从头至尾介绍了《呼啸山庄》。值得注意的是,书中称艾米莉为“姊妹之魁”,可见著者是把艾米莉的地位放在夏洛蒂之上的。无独有偶,范岳、吴明明的《勃朗特姐妹》出版伊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出版了杨静远编译的《勃朗特姐妹研究》。本书的主要对象是“外国文学研究者、文学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 (3)这本书收录了几乎所有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各种对《呼啸山庄》的评论文章。此外,还包括有勃朗特姐妹的生平资料。两本专著的同时发行,也许仅仅是一个巧合。但从某种意义上却反映出《呼啸山庄》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走进中国读者的视野。到了20世纪90年代,《呼啸山庄》在我国研究中的发展势头更猛,1990年10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杨静远、顾耕编写的《勃朗特一家的故事》,这本书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呼啸山庄》的叙说和评价,而是更多的从艾米莉的身世、生平、性格等影响她写作的一些因素出发,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宋兆霖主编的《勃朗特两姐妹全集》,文集包括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夏洛蒂的《简爱》,两姐妹的书信集,另外,还将艾米莉的诗专门汇编成一卷,这无疑有助于读者从多个侧面来全方位地了解和阐释《呼啸山庄》。同年12月,徐晓雯译著的《艾米莉·勃朗特和她的〈呼啸山庄〉》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此书分为艾米莉的生平、《呼啸山庄》故事概要、情节分析、细节分析、人物分析以及国内外关于《呼啸山庄》的多种评论。为了照顾不同读者的需求,本书采用的是中英文对照的排版方式。即满足了普通读者的欣赏需求,又便于语言学习者参考。

三 新时期(1976—2012) 《呼啸山庄》在我国的批评

新时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现象学、接受美学、文艺阐释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原型批评、文化分析等迅速被大规模地介绍进我国。艾米莉尽管只有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然而,这部小说,作为一部西方古典文学名著,不管是在思想倾向还是在艺术技巧方面,都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思想概念和文学传统,而和现代文学颇为接近,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结构和广阔内涵,为批评的多元化、多义性阐释和解析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因此,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研究者对《呼啸山庄》一时间趋之若骛,竟相以《呼啸山庄》为批评范本,从不同的批评方法和批评观念入手,对《呼啸山庄》的各种解释多如牛毛,灿若繁星。

在原型批评方面,裘小龙的《从神话原型看〈呼啸山庄〉》一文别开声面,独具一格。它以古希腊关于始原人的神话故事展开分析,认为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爱情就是人类对自身完整的始原状态的回忆,是一半渴求与另一半合为一体,回到其初始的完整状态的欲望。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不屈不挠地进行着生死拼搏就是为了获得与希腊神话中被宙斯分为两半的始原人一样的追求目标——不断寻觅直至与另一半连成一体。它深刻揭示了作品所蕴涵的古代神话的原型意义。此文在1987年11月9日于上海召开的“首届《简爱》、 《呼啸山庄》学术讨论会”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另外,朱虹的《山庄、田庄、复仇和书的角色:重读〈呼啸山庄〉》一文也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出发指出“《呼啸山庄》是以《圣经寓言为支撑,又借用《圣经》为主题增加了分量,是一个关于不宽恕者自己也不被宽恕的故事。” (4)蒲若茜的《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爱情的原型分析》一文也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原型进行了探究。认为两人的爱情是一种“追求一体完整的欲望和过程的爱情原型模式”。 (5)认为这种爱情原型沉淀在每一个正常人的无意识之中,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文化中以不同的形式得到反复的重现。她还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中一定的原型会有‘置换变形’” (6)以此为据,她指出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就是神话原型中始原人的变体,代表着被众神分开的两半;辛德莱、林顿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道德力量是宙斯的变体。由此提出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就是古老的爱的原型的再现,并进而得出《呼啸山庄》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及艾米莉个人天才的结晶这一结论。此外,黄小玲的《从原型到变体——〈呼啸山庄〉之迷》、张念的《〈呼啸山庄〉原型论》孟建刚的《试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情原型》以及文化译丛1985年第5期刊登的《小说〈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的原型》等文章也都对小说中人物原型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原型进行了探究和考察。

在结构主义方面,方平详细分析了《呼啸山庄》中人性的冻结、人性的堕落、人性的复苏,从而得出《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不是希斯克厉夫,而是哈里顿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刘新明则把《呼啸山庄》视为一部“凝练、简洁的交响曲”而把它分为“引子、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变奏曲式、第三乐章谐谑曲式、第四乐章回旋曲式、尾声” (7)等部分加以对应分析。袁静的《〈呼啸山庄〉的套盒式结构和复调旋律》也同样按照结构主义的逻辑,指出了这部作品内部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这些评论都证实了《呼啸山庄》这一文本内在的多义性。

在心理学批评方面,何朝阳借助心理学上人由于焦虑而导致身体虚弱,接着引起疑病症,并进而精神错乱、人格解体这一现象,认为希斯克厉夫的死是“由正常到衰弱再到人格解体的心理过程。” (8)胡玉萍的《试论希斯克厉夫的变态心理及其心理悲剧》也以现代心理学为依据,探讨了希斯克厉夫的心理悲剧。指出“希斯克厉夫的变态心理及反常行为都出于他的‘复仇情结’,他的这种‘复仇情结’导致了他的复仇行为远远地超出了他复仇的极限。” (9)其他如宋珍的《〈呼啸山庄〉创作心理刍议》、徐崇亮的《试析艾米莉勃朗特的“心灵的感应”》、刘长的《希斯克厉夫——呼啸山庄的精神畸变者》等文章也都以现代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分别对希斯克厉夫的个人悲剧、艾米莉的创作心理以及《呼啸山庄》的创作过程作了细致入微的评析。

在新批评方面,刘国枝在《〈呼啸山庄〉中的窗户浅析》一文中,通过对窗户喻象含义的分析,说明了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野蛮对文明的威胁。在接受美学方面,王吉梅的《来自荒原的风:谈〈呼啸山庄〉的审美特点及读者的接受过程》、刘少萍的《荒诞情节的合理性:谈〈呼啸山庄〉的离奇情节何以令读者认同》从读者审美和接受角度分析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

女性主义批评方面,方平的《夏娃和她的亚当——从〈呼啸山庄〉看妇女在爱情和家庭中的地位》别出心裁,独辟蹊径,认为《呼啸山庄》中存在的爱情是“另外一种超出世俗爱情之外的爱情”。 (10)这与两千年来基督教会所宣扬的先有亚当,后有夏娃的教义不同。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没有独立人格的妻子只是丈夫的附属品。而《呼啸山庄》中却不是为了亚当,创造夏娃;而是为了夏娃,创造亚当。“凯瑟琳”的“亚当”就是“希斯克厉夫”,也是她的另一个“我”。也就是说“一个女人的爱情从寻求庇护、寻求奉献、寻求人格的依附转变成自我的寻求。” (11)向晓红的《〈呼啸山庄〉的女性主义阐释》也从女性批评的角度出发,认为《呼啸山庄》中的价值观冲破了传统女子依附男子的旧有观念。论者认为爱情在凯瑟琳看来首先是自我追求,自我完成、自我肯定。“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的爱情中,女人不再是从属于男人的一个附件,而是互相补充,互相成全的。” (12)

在审美批评方面,批评家对《呼啸山庄》的艺术结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涌现出不少有价值的文章。如方平在《一部用现代艺术技巧写成的古典作品——谈〈呼啸山庄〉的叙述手法》一文中探讨了作品的表现手法,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前后呼应、多层次、多视角的‘复调’叙述手法表现出来的无理性序曲和具有周密构思的小说。 (13)”赵红英的《〈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和语言特色》分析小说中采用了新闻题材中常用的叙述手法,双重第一人称手法。指出了《呼啸山庄》具有多重和谐美,即“自然与人物情节的和谐美,人物感情共鸣的和谐美,相对独立性格人物各自独立时的和谐美。” (14)另外一些文章如廖洪中的《〈呼啸山庄〉的粗犷美》、任泉清的《朦胧美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等也多从小说的艺术结构与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在《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阐释方面,评论家们也是各抒己见。方平分析了它在叙述手法上的“无理性序曲”及其多层次、多视角的“复调”式结构等,认定《呼啸山庄》是一部“用现代艺术写成的古典作品。” (15)裘小龙则主要从内容方面探讨了这部作品的现代主义因素。他认为《呼啸山庄》表现了玄学色彩和象征主义手法,它所揭示的凯瑟琳的自我异化的悲剧以及希斯克厉夫身上的反理性倾向等都闪烁着现代主义的光芒。葛志宏指出《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因素表现在“梦幻和潜意识的描写与流露” (16)以及叙述视角和叙述方法的现代性。张同乐、毕铭则是从小说作者展开分析,认为由于艾米莉自身的病态气质与许多现代派作家相似,进而推出她的特殊的病态心理和强烈的主观性又塑造了人性已扭曲的魔鬼希斯克厉夫,从而使作品具有现代主义倾向。同时,论者还指出小说中的“异化现象”和象征手法的应用也都具有现代主义倾向。还有许多文章也各自从作品的叙事角度、方法;作品的表现主题;作品中反映的人物行为、心理冲突;作品采用的艺术手法等方面对《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因素作出了不同的阐释。(www.xing528.com)

在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评论研究方面。一类是形式上采用比较的方法,将艾米莉与《呼啸山庄》以及她同时期的作家与他们的作品进行比较,探讨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各有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如蔡宇知的《“给予献身”“折磨复仇”模式的产生——〈简爱〉、〈呼啸山庄〉主题新解》;张春玲的《爱情:〈简爱〉和〈呼啸山庄〉的象征艺术》;丁楚中的《试析〈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情感模式》。一类是将《呼啸山庄》与我国某部文学作品相比较,这类比较已经有意识地借助比较文学的方法和理论,如张唯通过比较《呼啸山庄》和《原野》,使得这两部另人费解的作品在比较中显示出了较为清晰的轮廓,对人物关系与情节结构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李达武通过对《呼啸山庄》与《红楼梦》的比较,使人们对这两部小说中两对恋人的性格特征、反叛精神、爱的执着程度以及爱的不同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另一类研究如陈卫华的《恶魔的魅力:〈呼啸山庄〉和〈卡门〉主人公形象分析》;旷剑敏的《〈呼啸山庄〉与〈雷雨〉环状结构之比较》;陆小宁、刘志的《〈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的比较》等都或多或少地借助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这不仅显示出了新时期《呼啸山庄》批评所取得成绩,更富于一种方法上的深远意义。

除了以上关于《呼啸山庄》批评模式的多元化之外,新时期关于《呼啸山庄》批评的观点也呈现出一种新见层出不穷,妙评佳论纷呈的多元化。《呼啸山庄》文本内在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冲击着批评家们以往习惯的单一读解,使得论者各自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意蕴、艺术特色、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探求。如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呼啸山庄》是否艾米莉写出?没有恋爱经验的艾米莉何以写出这“人世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如何看待书中人物形象?如何看待希斯克厉夫的复仇?人性和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之间有何关系等。《呼啸山庄》的评论已经形成一种热潮,批评家们打破成规,各抒己见,真正使《呼啸山庄》的评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说,新时期关于《呼啸山庄》的评论,基本上就是我国新时期整个文学评论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时期对《呼啸山庄》的研究和批评是经过了由一元化的社会-历史批评向着多角度、多元化批评的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过程。可以断言,随着世界文学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频繁,随着文学批评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呼啸山庄》在我国的研究批评也必将不断向前延伸、发展下去。

【注释】

(1) 戴维·塞西尔:《早期维多利亚小说家》,伦敦:伦敦康斯塔勃公司,1934年,第317页。

(2) 范岳、吴明明:《勃朗特姐妹——出版说明》,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页。

(3) 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编辑说明”,第1页。

(4) 朱虹:山庄、田庄、复仇和书的角色:重读《呼啸山庄》,名作欣赏1994年,第6期。

(5) 蒲若茜: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爱情的原型分析,暨南学报(哲社版) 1997年,第2期。

(6) 蒲若茜: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爱情的原型分析,暨南学报(哲社版) 1997年,第2期。

(7) 刘新明:试论《呼啸山庄》结构的音乐性,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8) 何朝阳:永恒的激情:(呼啸山庄)的现代心理学阐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9) 胡玉萍:试论希斯克厉夫的变态心理及其心理悲剧,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8年,第4期。

(10) 方平:夏娃和她的亚当——从《呼啸山庄》看妇女在爱情和家庭中的地位,名作欣赏1989年,第2期。

(11) 方平:夏娃和她的亚当——从《呼啸山庄》看妇女在爱情和家庭中的地位,名作欣赏1989年,第2期。

(12) 向晓红:《呼啸山庄》的女性主义阐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0年,第2期。

(13) 方平:一部用现代艺术技巧写成的古典作品——谈《呼啸山庄》的叙述手法,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

(14) 赵红英:《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和语言特色,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6年,第4期。

(15) 方平:一部用现代艺术技巧写成的古典作品——谈《呼啸山庄》的叙述手法,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

(16) 葛志宏:论《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因素,外国文学欣赏1989年(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