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京高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调查成果

北京高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调查成果

时间:2024-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高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调查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秋林在这次针对英文泛读特别是对英文简写读物的使用所做的调查中,北京四所高中的176个学生填写了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在北京的四所高中开展,调查高中生在英文泛读中对英文简写读物的使用情况。学生在泛读中的态度、习惯和偏好、英文泛读的地位以及英文简写读物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都包含在调查的内容当中。

北京高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调查成果

北京高中学英语课外阅读调查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秋林

【摘要】

在这次针对英文泛读特别是对英文简写读物的使用所做的调查中,北京四所高中的176个学生填写了调查问卷。通过对已回收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作者发现了学生们喜欢什么样的英文读物以及他们怎样使用英文简写读物。调查结果还间接地证明了英文泛读的益处。最后作者就调查结果对英文读物出版商和高中英语老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 引 言

许多老师和研究人员对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背景下的英文泛读很感兴趣,并且在很多国家开展了对于英文泛读的实验和研究。不过跟中国大陆的英语教学背景有关的研究英文泛读的论文数量很少,这为本次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必要性。因此,我决定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

在此次关于泛读的调查中,我将英文简写读物和北京高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英文泛读的切入点和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一、除了英文教科书,英文简写读物也在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中占有可观的比重,并且在中国已经出版了许多不同系列的英文简写读物。二、选择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英语知识,同时生理上也相对较成熟,因此原则上他们有能力进行英文泛读。小学生和初中生可能还缺少进行泛读所必需的英语知识,认知能力和背景知识。大学生由于专业不同,不一定都在英语学习中投入相同的精力。英语水平较高的高级英语学习者通常能够读懂真实的英文材料,因此他们更喜欢阅读真实的英文材料而不是简写读物。在高中学生里面选择高一学生是因为同承受较多高考压力的高二、高三学生相比,他们可能有较多时间参与我的调查。三、中国大陆面积广阔,我必须选择合适的地点来开展这项调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文化教育中心,2008年又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这些因素都为英语的推广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在中国大陆的城市中,北京有最好的学习英语的资源和氛围。当然这也意味着,此次研究是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其他地方。

此次调查在北京的四所高中开展,调查高中生在英文泛读中对英文简写读物的使用情况。学生在泛读中的态度、习惯和偏好、英文泛读的地位以及英文简写读物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都包含在调查的内容当中。

二 文献综述

2.1泛读的定义

泛读和精读可在两个不同的范畴内解读:一方面,它们可以算做不同的阅读技巧或策略;另一方面,在教学范畴,他们可以算做发生在课堂外或课堂内的两种阅读活动。

放在第一个范畴,泛读就是一种快速阅读。其目标是了解大意。泛读针对的是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而不是对细节的理解或者全面的理解,后者一般是精读的目标。读者在泛读时一般跳过一些不能理解的细节或者同中心思想无关的细节继续阅读。一个有效率的读者可以通过泛读很快了解文章大意,因此这样的读者比起一般的读者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读完更多的书或文章。

放在第二个范畴,泛读和精读就是教育学上的两种阅读活动。它们的主要特色在于阅读的时间。原则上泛读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而精读通常是在课堂上。课堂上时间有限,另外精读需要对文章细致地理解,或者需要跟文本配套设计出来的练习,因此精读的文本一般比泛读的文本短。泛读一般取决于读者自身而精读一般是在老师的指示下进行。就阅读的内容而言,泛读强调的是广泛地阅读,对阅读材料没有严格的限制。如果有了合适的文本,读者可以为了兴趣而读,为了学习语言而读,为了个人的愉悦感而读或者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而读。而用于精读的书大多为教材。

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背景下,泛读和精读的重点或者目标不同:泛读要求读者尽量多读,而精读要求读者尽量理解得准确。

在这个关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调查中,我选择在第二个范畴定义泛读:在课外为了提高英语水平阅读一定数量的合适的英文阅读材料。因此泛读在本文中不是指快速粗略地阅读以了解大意。

2.2简写读物的定义

简写读物也被称为分级读物,通常是为了提高读者的语言能力而写的。它们有为母语学习者而写的,有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而写的,有为外语学习者而写的。其中母语分级读物大多是为儿童和青少年而写的。

简写读物可以分为原创简写读物 (1)和简写改编读物。前者是专为语言学习者原创的,后者是从原作(例如经典名著)改编的 (2)。由于简写改编读物在中国的出版要早于原创简写读物,本调查主要侧重于简写改编读物而不是原创简写读物。

如同一般人所料想到的,大量的生僻词汇,复杂的句子高深的内容和文章结构都能造成第二语言阅读的困难。“简写”可以被定义为为了某种目的(大多为教育上的)简化这些语言要素从而使文章变简单的人工手段。就简写读物而言,简写的目的就是使第二语言学习者理解文本从而能和文本交流,并帮助他们提高第二语言水平。Davies甚至说:“简写特别与众不同的是它的独一无二的教育目的。” (3)

Williams列出了对原文进行简写改编的四个特点:

“1)把复杂的词语和结构换成学习者能懂的

2)删减部分原文,例如删掉对背景知识有专业要求的细节或是对阅读目的不重要的细节

3)用简单的话重新叙述文本

4)重新调整文本使其结构更清晰。” (4)

Williams的这四点跟以下四个要素有关:词汇、句法、背景知识和文本结构。实际上即使简写读物是原创的,这四个要素也都要考虑到。当然这四个要素并不是创作分级读物时要仔细处理好的全部问题,但是它们是主要部分。

2.3泛读研究综述

语言能力是语言教学的基本目标。有许多言论支持“泛读对语言能力是有帮助的”这一观点。Nuttall说:“学习一门外语最好的办法是去和说这门外语的人住在一起。其次就是广泛地阅读这门外语。” (5)“达到正常的一般阅读速度需要大量地阅读。课外泛读是一个能达到目的的好方法。” (6)

Krashen的著名的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输入假说也支持这些关于泛读的言论。他宣称:“人类只通过一种方式获得语言——理解信息或者接收到‘可理解的输入’。我们通过理解带有稍高于我们目前能力水平的结构的输入而进步。” (7)可理解的输入指学习者能够通过听和读理解的语言输入。这将使学习者自然地学会输入中包含的比他们的水平高出一点的结构。Krashen用i+1的公式来表现这段关系:i指学习者的现有语言能力水平,可理解的输入应该高“1”点。这样如果泛读的阅读材料稍高于学生的水平,学生就会自然地习得英语。

除了这些言论,有数量充足的关于泛读的实证研究可以证明泛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贡献。许多泛读项目在关于英语的很多方面宣布取得成功。这些研究结果可以被归纳到以下六大方面。

1)泛读对英语口语有帮助。 (8)

2)泛读帮助提高词汇量(9)

3)泛读改进英语写作。 (10)

4)泛读改善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 (11)

5)泛读提高英语综合水平。 (12)

这里综合水平指的是英语语言能力。通常在研究中通过综合性考试测试词汇、句法、听力、阅读和写作全部或其中几项来得出结论。综合能力因此包含了不好归纳于其他类别的许多方面。

6)泛读提高阅读英文的积极性。 (13)

三 研究方法

3.1研究问题

根据文献综述以及我的个人经验,我设计了两个对于英文泛读来说基本的研究问题:中国高中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英文简写读物?他们怎样读英文简写读物?

第一个问题是想查明英文简写读物的哪些特点是中国高中学生喜欢的。第二个问题试图确认学生阅读英文简写读物有哪些阅读习惯。

3.2调查的实施过程

据《2007年北京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14)北京有66所高中以及262所包含初中部和高中部的中学,也就是说一共有328所学校可供选择来做调查。经过慎重考虑,同时也为了方便起见,我选了两所示范性高中和两所普通高中。这四所高中都是公立学校,毕竟私立学校在北京仍属少数。据《北京市2007学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15),328所高中里面只有76所是私立高中。

我选的四所学校当中,示范性高中比普通高中学校面积更大,学生数量和高级教师数量更多,一本上线率也更高。这四所学校的高一年级每天都有一节英语课,由中国的英语老师来教。不同的是示范性高中每周还开设了由外教来上的口语课。此外还发现示范性高中的学生有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许多外国高中生甚至外国官员会到示范性高中访问。普通高中虽然在以上方面比不上示范性高中,但仍拥有完备良好的教学硬件。学校都有图书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操场、体育馆、演播室和实验室。事实上,在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北京,设备完善的学校并不少见。这四所学校每个班学生人数都在40到45之间。可以说,这四所高中既不是北京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

在调查期间,我尽力让参与调查的老师和同学们明白本次调查是个人性质的,因此本次调查得到的答复理应是真实的。在每个学校的调查步骤都差不多一样:由一位英语老师在高一年级安排一个班级填写调查问卷(见附录),学生填完后马上回收问卷。由于之前我已经对英语老师介绍过这次调查是个人研究,与任何组织或竞赛都无关,选高一哪个班级都行,因此班级的选择可以看作是随机的。调查问卷是中文的,要求学生匿名回答。共176名学生回答了问卷。以上就是我从2008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在北京的调查过程。

四 结果和讨论

表1 对问题1(一般而言,你平均每周花多少时间在英语泛读上?)的全部回答

表2 对问题3(一般来说,你在课外多久读一次英语简写读物?)的全部回答,已排除掉无效的答案

表3 对问题5(如果你第4题的答案是“有”,那么今年你读了多少本英语简写读物?)的全部回答

由表1得知,34.66%的学生每周泛读时间低于一小时,而33.52%的学生每周花一到三个小时来泛读。可想而知花在阅读简写读物上的时间会更少。46.02%的学生读简写读物的频率少于一月一次(见表2),53.41%的学生2008年读了一本或多本简写读物(见表3),这些数据显示出简写读物在学生的课外泛读活动中并不是很受欢迎。可能的原因有:其一,随着全球化和出版业的发展,学生的英文阅读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因此简写读物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吸引他们;其二,英语老师已经推荐了其他的英文读物给学生。

看上去教育类的报纸和杂志是2008年没有读简写读物的学生读得最多的读物。老师承认这种现象跟他们的推荐有关,老师的推荐明显影响了学生阅读的选择。

学生宣称的阅读简写读物的动机首先集中在“对(内容等)感兴趣或为了娱乐”(33.52%)和“为了扩大词汇量”(23.30%)。学生最常宣称的阅读简写读物的好处是“学会更多词汇”(31.82%),其次是“提高阅读能力或阅读速度”(15.91%)。可是,知道阅读简写读物的好处并不代表学生们实际上读了简写读物。

表4 对问题13(数字1-5表示你通过某种途径得到英语简写读物的频繁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的全部回答

表5 对问题14(数字1-5表示你阅读英语简写读物时的某种阅读习惯的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的全部回答

对问卷最后两个问题的回答显示出学生阅读简写读物的习惯。根据表4和表5,尽管学校图书馆里提供了一些简写读物,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自己购买简写读物并且只是把书读完一遍,除了自然地阅读,不常做其他额外的事,比如做书上的练习题(如果有的话),边读边做笔记,读完写评论或总结等等。学生喜欢自然地阅读简写读物,原因可能是他们时间有限而供他们选择的简写读物又有很多,也可能是他们不喜欢像读教材那样读简写读物。这个结果还说明为乐趣而读是泛读的一个重要目的,因为这些额外的事情都是跟语言学习相关,而不是跟乐趣有关的。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简写读物不是为语言学习者准备的阅读练习题。学生喜欢不掺杂精读特色(比如做练习题、做笔记、写总结)的泛读活动。这么一来内容的趣味性或者名著本身的魅力就成为吸引学生阅读的最重要的因素。

尽管大多数学生喜欢带有翻译的简写读物,他们在实际阅读简写读物的过程中并不会尝试去翻译成中文。因此,附带的翻译可能主要起帮助理解英文文本的作用。

表6 对问题10(数字1-5表示你喜欢的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如果你没读过某种读物,直接选“没读过”即可)的全部回答

根据表6,将英语名著改编的简写读物得到了50%的最高支持率。33.52%的学生喜欢为英语学习者出版的英语原创故事。然而学生们经常读的英语教育类报纸或杂志并不是很受欢迎。42.61%的学生不喜欢这一类读物。这个百分比高于对其他读物持否定态度的百分比。从学生的问卷回答来看,学生喜欢平常放松地阅读而不是完成阅读练习题,这可能是一些学生不喜欢英语教育类报纸或杂志的原因(因为它们有阅读练习等等)。

表7 对问题12(数字1-5表示你对英语简写读物的内容喜欢的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的全部回答

表8 对问题11(英语简写读物有不同的编排方式,数字1-5表示你喜欢的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的全部回答

至于学生们喜欢什么样的简写读物,根据表7和表8,首先,78.98%的学生喜欢读故事类。其次,55.68%的学生喜欢无关中国的外国故事。第三,61.36%的学生喜欢附带全文中文翻译的简写读物。第四,71.59%的学生喜欢附有生词表的简写读物。第五,72.16%的学生喜欢附有插图的简写读物。第六,56.82%的学生支持标注阅读所需单词量或适用年级。最后,没有练习题或问题附在简写读物里,因为只有17.05%的学生喜欢附有问题或练习题的简写读物。通过分析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发现多数学生喜欢放松自然地阅读,而不是完成阅读练习题。此外,附有问题和练习题的简写读物实际上附带了精读的一些特色,如为回答问题或完成练习而阅读。

学生们喜欢简写读物附带翻译,这一点实际跟前面所述泛读的精神相悖。在简写读物中加入母语翻译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翻译的优势是帮助理解。此外,对编者来说,有时候这是调节英文文本难度的一个灵活的手段。编者可以提供多一点的生词翻译来让一段本来难懂的文章达到i或者i+1的水平。然而,过多的词语翻译或全文翻译可能干扰泛读或者并无必要。有时会妨碍可理解的输入的生成。此外,学生可能会转而读中文翻译而不是英文文章。我对编者的建议就是选择或写出合适的文本,将翻译尽量减少到最低。

五 结 论

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实际上这四所高中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正式的系统的泛读项目,学生似乎在即兴地阅读英文简写读物。在结论部分,我将回答前面提到的两个研究问题,并讨论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话题。

5.1回答“中国高中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英文简写读物?”

学生作答的问卷显示大多数学生(多于或者等于50%的全部学生)喜欢的英文简写读物应有以下一个或者多个特点:

1.少于75页

2.将英语名著改编的简写读物

3.故事类

4.无关中国的外国故事

5.附带全文中文翻译

6.附有生词表

7.附有插图

8.标注阅读所需单词量或适用年级

9.没有附加的问题和练习题

5.2回答“他们怎样读英文简写读物?”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阅读简写读物的动机主要集中在“对内容等感兴趣或为了娱乐”(33.52%)和“为了扩大词汇量”(23.30%)。尽管学校图书馆提供了一些简写读物,大多数学生还是自己购买简写读物并且只是把书读完一遍。大多数学生除了自然地阅读,不常做其他额外的事,比如做书上的练习题(如果有的话),边读边做笔记,读完写评论或总结等等。尽管大多数学生喜欢带有翻译的简写读物,他们在实际阅读简写读物的过程中并不会尝试去翻译成中文。学生最常宣称的阅读简写读物的好处是“学会更多词汇”(31.82%),其次是“提高阅读能力或阅读速度”(15.91%)。

除了老师推荐的读物外,学生还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兴趣阅读不同的英文读物,不仅有简写读物和教育类读物,还有原版畅销书。然而,可以想到的是,英语程度差的学生不像英语程度好的学生读得那么多。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他们的英语水平使他们无法进行英文泛读。

5.3对英文简写读物出版商的启示:

本次调查发现对面向中国市场的英文简写读物出版商有以下启示:

1.如果出版物的目标读者是中国高中学生,高中学生对简写读物的相关偏好(即第一个研究问题的答案)对出版商来说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应慎重对待附在简写读物中的中文翻译,因为它可能会影响泛读的效果和目的。

3.大多数简写读物都是简写改编读物。市场上不同系列的简写改编读物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版面设计。原创简写读物或者原版青少年文学会成为潜在的未来的畅销读物,因为名著的数量明显有限,而且已经被多次简写改编成不同系列。

4.因为老师的推荐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力,征求老师的意见或者争取到他们的推荐或支持对出版商来说是个明智的选择。

5.4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启示

如果老师能不把太多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带到泛读活动中来就好了。简短地说,就是少控制学生的泛读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各种各样不同的英文读物。因此,他们可能不再需要阅读老师推荐的读物。老师应该记住的是学生阅读英文简写读物最普遍的动力是“对内容等感兴趣或为了娱乐”(33.52%)。因此鼓励学生为了乐趣而读英文,而不是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学生读,是值得提倡的。

附录

关于课外英语泛读的调查问卷

在本问卷中,英语泛读指发生在课堂之外的英语阅读活动,不包括对课本知识的复习和针对考试的阅读理解练习.英语简写读物指将英语原文改编以适合英语学习者的读物.

此问卷旨在调查英语简写读物的现状,故设计为匿名作答问卷。

个人信息:

性别:_____

出生年份:_____

何年开始在学校学习英语:_____

请将你的答案用圆圈圈起来,每题只能选一项:

1.一般而言,你平均每周花多少时间在英语泛读上?(www.xing528.com)

 A从不 B少于1个小时 C 1-3个小时 D 3-7个小时 E多于7个小时

2.你喜欢阅读多长的英语读物?

 A少于75页 B 76-200页 C多于200页

3.一般来说,你在课外多久读一次英语简写读物?

 A少于一月一次 B一月一次 C每两周一次

 D每周一次 E多于每周一次

4.今年你有没有读过英语简写读物?有/没有

如果你的答案是“有”,请跳过第7题回答其他问题

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请跳过第5题和第6题继续作答

5.如果你第4题的答案是“有”,那么今年你读了多少本英语简写读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你能记住的今年读过的英语简写读物的书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你第4题的答案是“没有”,那么今年你在课外读过其他种类的英语读物吗?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读英语简写读物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认为阅读英语简写读物对你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数字1-5表示你喜欢的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如果你没读过某种读物,直接选“没读过”即可。

(a)英文报纸或杂志(非教育类,例如China Daily)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没读过

(b)英语教育类报纸或杂志(例如《英语辅导报》)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没读过

(c)将英语名著改编的简写读物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没读过

(d)为英语学习者出版的英语原创故事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没读过

11.英语简写读物有不同的编排方式,数字1-5表示你喜欢的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

(a)附带全文中文翻译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b)没有任何中文翻译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c)只有针对困难词汇或故事背景的中文解释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d)附有问题或练习题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e)附有生词表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f)附有插图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g)标注阅读所需单词量或适用年级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12.数字1-5表示你对英语简写读物的内容喜欢的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

(a)故事类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b)非故事类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c)无关中国的外国故事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d)跟中国有关系的故事 一点也不喜欢←1 2 3 4 5→非常喜欢

13.数字1-5表示你通过某种途径得到英语简写读物的频繁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

(a)购买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b)从图书馆借阅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c)从别人那里借得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14.数字1-5表示你阅读英语简写读物时的某种阅读习惯的程度,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并用圆圈圈起来。

(a)只是把书读完一遍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b)会把书读两遍或者更多遍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c)如果附有练习题,会把练习题做完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d)会尝试把书或段落翻译成中文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e)在阅读过程中会做笔记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f)读完之后会写评论,感想或总结大意

                      从不    有时   总是

                      1  2   3  4  5

【注释】

(1) David R.Hill and Helen R.Thomas,“Graded Readers(Part I and Part II)”,ELT Journal,vol.42,no.1(1988),p.44.

(2) Richard R.Day and Julian Bamford,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57.

(3) Alan Davies,“Simple,simplified and simplification:what is authentic?”in J.C.Alderson and A.H.Urquhart,eds.,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New York:Longman,1984,p.181.

(4) Eddie Williams,Read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London:Macmillan,1984,p.28.

(5) Christine Nuttall,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Oxford:Heineman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996,p.128.

(6) Eddie Williams,Read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p.96.

(7) Stephen 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5,p.2.

(8) Xiao-Hua Huang and Margaret van Naerssen,“Learning Strategies for Oral Communication,”Applied Linguistics,vol.8,no.3(1987),pp.287—307.

(9) Michael Pitts,Howard White and Stephen Krashen,“Acquir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through Rreading:A Replication of the Clockwork Orange Study U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rers,”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5,no.2(1989),pp.271—275.
Richard R.Day,Carole Omura and Motoo Hiramatsu,“Incidental EFL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Reading,”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7,no.2(1991),pp.541—551.
Marlise Horst,Tom Cobb and Paul Meara,“Beyond A Clockwork Orange:Acquir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through Reading,”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11,no.2(1998),pp.207—223.
Marlise Hors t,“Learning L2 Vocabulary through Extensive Reading:A Measurement Study,”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vol.61,no.3(2005) pp.355—382.
Paul Nation and Karen Wang Ming-tzu,“Graded Readers and Vocabulary,”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12,no.2(1999),pp.355—380.

(10) F.M.Hafiz and Ian Tudor,“Extensive Rea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Skills,”ELT Journal,vol.43,no.1(1989),pp.4—13.Wai-King Tsang,“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on Writing Performance,”Applied Linguistics,vol.17,no.2(1996),pp.210—233.Beniko Mason and Stephen Krashen,“Extensive Reading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System,vol.25,Issue 1(1997),pp.91—102.

(11) Beniko Mason and Stephen Krashen,“Extensive Reading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System,vol.25,Issue 1(1997),pp.91—102.Propitas M.Lituanas,George M.Jacobs and Willy A.Renandya,“An investigation of extensive reading with remedial students in a Philippines secondary scho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vol.35,no.2(2001),pp.217—225Thomas N.Robb and Bernard Susser,“Extensive Reading vs Skills Building in an EFL Context,”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5,no.2(1989),pp.239—251.Timothy Bel l,“Extensive reading:speed and comprehension,”The Reading Matrix,vol.1,no.1(2001),http://www.readingmatrix.com/articles/bell/index.html,Oct.12,2012.Etsuo Taguchi,Miyoko Takayasu—Maass and Greta J.Gorsuch,“Developing Reading Fluency in EFL:How Assisted Repeated Reading and Extensive Reading Affect Fluency Development,”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16,no.2(2004),pp.1—23.Yurika Iwahor i,“Developing Reading Fluency:A Study of Extensive Reading in EFL,”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20,no.1(2008),pp.70—91.

(12) Yurika Iwahor i,“Developing Reading Fluency:A Study of Extensive Reading in EFL,”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20,no.1(2008),pp.70—91.Willy A.Renandya,B.R.Sundara Rajan and George M.Jacobs,“Extensive Reading with Adult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RELC Journal,vol.30,no.1(1999) pp.39—60.F.-K.La i,“Effect of Extensive Reading on English Learning in Hong Kong,”CUHK Education Journal,vol.21,no.1(1993),pp.23-36.Kyung-Sook Cho and Stephen D.Krashen,“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 from the Sweet Valley Kids Series:Adult ESL Acquisition,”Journal of Reading,vol.37,no.8(1994),pp.662—667.William Grabe and Fredricka L.Stoller(1997) “Reading and Vocabulary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A Case Study,”in:James Coady and Thomas Huckin,eds.,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98—122.

(13) Janice Pilgreen and Stephen Krashen,“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with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High School Students:Impact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Reading Frequency,and Reading Enjoyment,”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rly,vol.22,no.1(1993),pp.21—23.Beniko Mason and Stephen Krashen,“Extensive Reading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System,vol.25,Issue 1(1997),pp.91—102.Takako Nishino,“Beginning to Read Extensively:A Case Study with Mako and Fumi,”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vol.19,no.2(2007),pp.76—105.

(1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7年北京教育事业发展概况》,http://www.bjedu.gov.cn/publish/main/46/2008/20081008091238608891285/20081008091238608891285_.html,Oct.12,2012.

(15)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2007学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http://www.bjedu.gov.cn/publish/main/269/2008/20081103154237102400094/20081103154237102400094_.html,Oct.12,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