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曼达·诺克斯杀人案新闻报道分析

阿曼达·诺克斯杀人案新闻报道分析

时间:2024-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阿曼达·诺克斯杀人案相关报道的新闻叙事学分析 汪彤美国留学生阿曼达·诺克斯杀人案历经了4年的审理:一审曾认定被告罪名成立并判处其26年监禁;而二审却完全推翻了一审的裁决,且将阿曼达当庭无罪释放。而经历了艰苦的上诉过程后,阿曼达却被法庭宣布无罪并当庭释放。辩护人对留在凶器上的阿曼达的DNA提出质疑,声称样本可能“已经被污染”。

阿曼达·诺克斯杀人案新闻报道分析

谁缔造了阿曼达的“传奇”?——阿曼达·诺克斯杀人案相关报道的新闻叙事学分析 (1)

汪彤

【摘要】

美国留学生阿曼达·诺克斯(Amanda Knox)杀人案历经了4年的审理:一审曾认定被告罪名成立并判处其26年监禁;而二审却完全推翻了一审的裁决,且将阿曼达当庭无罪释放。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媒体的介入和作用十分明显且发人深省,围绕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新闻叙事学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

阿曼达·诺克斯 杀人案 新闻叙事学 媒体

一 引 言

一场历时4年,轰动美、英、意三国的杀人案的审理充满了戏剧性。一开始,法庭认定留学意大利的美国女学生阿曼达·诺克斯(下称阿曼达)残忍杀害了她的英国籍室友梅雷迪思·克尔彻(下称克尔彻),并判处阿曼达26年监禁。而经历了艰苦的上诉过程后,阿曼达却被法庭宣布无罪并当庭释放。

在该案审理的过程中,阿曼达的家人曾发起过旨在解救她的公关运动,并且成功赢得了美国民众对她的广泛同情。美英意各大主流媒体则不遗余力地对该案进行追踪报道,他们的行动不仅导致意大利政府对意美双边关系能否正常发展产生了担忧,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法庭陪审团的价值判断。在意大利上诉法庭的最后陈述中,起诉方曾明确指出,“一场要求释放阿曼达的带有强迫性质的媒体运动已经使陪审团陷入了迷惑”。 (2)

回顾这起被美国媒体称为“传奇)” (3)的案件,不禁令人产生了一个很大疑问:究竟是阿曼达胜利了,还是媒体胜利了?应当看到,这是一起为关注媒介理论的学者们留下许多回味和思考空间的新闻事件。单从新闻叙事学的视角来看,无论从新闻话语的事实建构、神话运作,还是意识形态建构、原型沉淀上讲,阿曼达案都堪称一个有说服力的范例。

1.1媒体在阿曼达案中做了些什么

2011年10月4日在被害人克尔彻的祖国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官方网站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帮助阿曼达获胜的10大因素” (4)的文章。无独有偶,几乎是同一时间,在嫌疑人阿曼达的祖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官方网站上也刊登了题为“阿曼达·诺克斯:4年的传奇是如何展开的” (5)和“大众文化对阿曼达的纠缠远未结束” (6)等文章。透过这些相关报道,我们得以充分了解在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媒体究竟如何介入和起作用,其中既包括阿曼达家人及其支持者对媒体的成功操控,也包括媒体出于不同视角对阿曼达的评价给公众认知所带来的影响。

《帮助诺克斯获胜的10大因素》一文的作者Graham Johnson是英国BBC的记者,他曾参与《黑暗渐弱:梅雷迪思·克尔彻遇害案》的写作。他列举了帮助阿曼达及其男友在上诉中获胜的10大因素,其中明显与媒体相关的因素包括“公关运动”(第7点)及“支持者在场”(第8点)。据Graham Johnson所述,阿曼达的父母雇用了西雅图的一位公关专家为阿曼达造势。该专家则花费数月的时间大肆宣传“阿曼达一定能摆脱这一切,这是铁定的事”,从而掀起了一股自我宣传式的媒体狂潮,并且最终成功说服了怀有很大疑惑的意大利媒体。此外,阿曼达亲友还亲临意大利法庭现场为旨在宣传“阿曼达是无辜的”的媒体运动加油鼓劲。他们的行动甚至使得意大利政府担心会因该案审理不公而影响了与美国的关系。

美国CNN的Mallory Simon在《阿曼达·诺克斯:4年的传奇是如何展开的》一文中则从一张久久未能兑现的机票说起,富有人情味地表达出阿曼达家人期盼她回国的迫切心情。接着文章列举了阿曼达父母及其公关团队所做的种种努力:

首先,他们为阿曼达洗刷名声,纠正被媒体扭曲了的阿曼达的形象,证明她不是媒体所描述的“不负责任的、性疯狂的派对女孩”,而是父母眼中“毫无暴力倾向,且唯命是从”的乖乖女。

第二,他们对意大利警方和检方在案件调查和审理过程中的工作予以贬低,称相关证据太“薄弱”,警方的工作太“拙劣”。

第三,在事发地寻找“真相”。他们试图证明意大利司法机构此前的工作“完全是错误的”。法庭的证据与辩护人所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

第四,有争议的证据成为上诉的核心问题。辩护人对留在凶器上的阿曼达的DNA提出质疑,声称样本可能“已经被污染”。其间,意方有关文件记录的遗失无疑也帮了阿曼达团队的忙。

最后,对陪审团的游说。阿曼达的辩护团队坚称DNA证据是错误的根源,并力劝陪审团“彻底抛弃幻想”,释放阿曼达及其男友。他们的游说是陪审团陷入了迷惑,甚至连意大利法院起诉人办公室都向美国CNN表示“他们的辩护律师对此次判决结果也没有把握”。

美国CNN的Ashley Fantz在《大众文化对诺克斯的纠缠远未结束》中也描述了各种主流媒体对阿曼达案的深度介入。

文章认为“阿曼达案是大众文化不断纠缠的结果”,预计随着阿曼达的被释放,媒体的纠缠还会继续下去,诸如:对事发地意大利小镇佩鲁贾展开密集采访;拍摄以阿曼达经历为题材的电影;使阿曼达的名字成为Google网站、CNN.com直播博客以及Twitter等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等等。

文章明确指出,正是社会媒体塑造了阿曼达的不同形象,一会儿是无辜的美国大学生,一会儿又是诱惑男人的女杀手。原本没有恶意的“小狐狸诺克斯”的昵称也在互联网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过去几年间,多部有关阿曼达的书籍面世,如:《天使的面孔》、《美丽的命定之礼:阿曼达·诺克斯案始末》。

纵观上述内容,阿曼达案的相关报道几乎见诸于各大世界知名媒体,无论是无辜的天使,还是诱人的杀手,阿曼达的形象被塑造并呈现在受众面前,且影响着人们对案件的正确判断。

1.2相关报道的新闻叙事学分析

上述阿曼达案的相关报道为我们提供了鲜活而又丰富的新闻话语语料。透过从新闻叙事学角度的分析,我们得以验证媒体在受众观念和认知形成过程中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每当提及话语分析理论,往往会涉及英美和法德两大学派。他们在话语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上各有侧重。前者注重对话语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分析,而后者则注重话语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权力运作、历史文化渊源等。我们学者曾庆香集两大学派之所长,确立了对新闻话语进行微观与宏观、表层与深层、细致与深入的研究框架,即:从微观的新闻事实建构角度、中观的新闻神话建构角度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建构角度等三个层面对新闻话语进行分析,从而初步奠定了一个独特的新闻叙事学理论的基础。 (7)下面,我们就遵循该研究框架对阿曼达案的相关报道展开分析。

1.事实建构方面

曾庆香指出,“在传统上,故事叙述被看作是一种无意识形态意义的活动,除非所讲的故事在内容上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意识,一种价值系统”。“事实叙述不能被看作是独立于它们在其中得到传播的意识形态和统治关系之外”。 (8)因此,新闻话语是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叙述与建构的产物。

对词语和句式的选择,叙事的视角是话语事实建构过程中的关键。阿曼达案相关报道中对词语的选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媒体将阿曼达定位为“狐狸精(Foxy)”、“女巫(Witch)”、 “女魔头(She-devil)”、 “不负责任的、性疯狂的派对女孩(a careless,sex-crazed party girl)”、“女同性恋者(femme fatale)”、 “过于妩媚诱人(attractive)”、 “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World's Best Actress)”, (9)这些词语的选择和运用无疑给受众留下了极其负面的印象。而阿曼达的父母却把她形容为“毫无暴力倾向,惟命是从(nonviolent and almost a passive person)”的乖乖女。无独有偶,受害者克尔彻的家人在赞美自己逝去的亲人时也选择了一连串正面的词语,如:“最为美丽、理解力强、聪慧、乐于助人(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intelligent,witty and caring people)”等。在这些词语的强烈对比之下,受众自然而然会产生疑惑:案件中两个年轻的姑娘究竟是怎样的人?

此外,阿曼达公关团队对意大利警方的贬损之意则通过(证据)太“薄弱(thin)”、(工作)太“拙劣(shoddy)”、(法庭对质疑声)“充耳不闻(fell on deaf ears)”等词语的使用尽显无遗,从而导致受众,尤其是美国受众对意大利检察机关的可信度产生质疑,对阿曼达产生更多的同情。

句式的选择也是新闻话语事实建构的主要环节。在阿曼达案相关报道中,有几处令人难忘。其一,那位为阿曼达造势的公关专家的口号是:“阿曼达一定能摆脱这一切,这是铁定的事(Amanda will get out,it's a done deal)”。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化次数的加增,这样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话语的确会深入人心,左右人们对阿曼达案的判断。其二,在法庭上面对陪审团阿曼达为自己做出了声情并茂的抗辩,她说:“我正在用自己的生命付上代价(I'm paying with my life)。”其三,当阿曼达获释并回到西雅图家乡时,她流着眼泪说的那句“我只想和家人在一起(I just want to be with family)”又何尝没有给电视机前的受众留下历经磨难终获自由的强烈印象呢?

“叙事视角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的角度,而且这种角度本身就包含着叙事判断、明显或者隐蔽的情感倾向。因此,同一事件在不同的叙事视角观照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性质”。 (10)《阿曼达·诺克斯:4年的传奇是如何展开的》一文的作者从一张久久未能兑现的返乡机票切入,表面上是对阿曼达家人期盼她回国的迫切心情的“客观”叙述,而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作者对阿曼达的同情。更重要的是,透过富有人情味的叙述视角,受众会生发出强烈的心理共鸣,对阿曼达及其家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对意大利司法机关的一审判决产生更多的抵触和怀疑的情绪。

2.神话运作方面

曾庆香认为,神话运作方式是新闻话语的又一重要建构手段。这是因为,“神话是两度符号化或两度意指化后所形成的文化或文化所变成的习俗,因此,它天然的具有一种社会性”。 (11)而“在某个时候被奉为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或真知灼见实际上就是神话,只不过是当时我们没有认识到它的神话性罢了;同样,在某个时候被斥之为神话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客观事实的叙述或真知灼见,也只不过是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合理性而已。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对客观事实的叙述或真知灼见和神话就具有了某种共通性和相似性,那就是它们都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一种认识、一种解释。从这种意义上说,对客观事实的叙述或真知灼见就是神话,反之亦然。在这一点上,新闻就是神话的建构者”。 (12)

在阿曼达案的相关报道中,媒体借助文字、图片、图像等各种手段共同建构出了“阿曼达是无辜的”这样一个神话。文字方面的建构在上文中已经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重点回顾一下相关图片和视频给受众带来的冲击。在各大媒体上,与阿曼达案的相关图片大致有这样几类:入狱前的照片,阿曼达目露凶光的照片、她与男友缠绵的照片;入狱后的照片,铁窗背后阿曼达恐惧的表情、在法庭上阿曼达哭诉抗辩的场面、二审获释后在女警陪伴下哭着走出法庭的照片;出狱后的照片,抵达家乡后微笑着走出机场的照片、在记者见面会上满流泪水说出“我只想与家人在一起”时的情景;此外,阿曼达父母面对知名媒体为女儿辩护的照片、意大利监狱的高墙外景、媒体在法庭外架起各种转播工具严阵以待的情形……这些图片就像一部意识流风格的电影的片断,不断冲击着受众的头脑。应当说,它们留给受众的印象是矛盾的:对于那些至今依然怀疑阿曼达就是杀人犯的受众而言,图片或许是“阿曼达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的佐证。而对于坚信阿曼达是清白无辜的受众来说,照片所讲述的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在饱受羞辱历经磨难之后重获自由的故事,也满足了受众伸张正义的心声。

阿曼达案的相关视频中有两段令人印象深刻。其一是那段被上传到You-Tube上,令人产生邪恶之感的阿曼达大笑的私人视频。当这样的画面配上杀人案案情的叙述,就很容易使受众接受“狐狸精”、 “女魔头”、 “不负责任的、性疯狂的派对女孩”这样的人物定位,进而接受“天使面孔杀手”的判断和推理

另一段视频来自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播出阿曼达案二审结果的消息时,电视台插播了这样一段视频:画面中阿曼达身穿一件印有美国国旗图案的短衫在乐队的伴奏下在激情演唱。画外音解释道:“为了帮助塑造阿曼达健康向上的形象,公关团队向公众展示了阿曼达在狱中组建乐队,并担任主唱的录像”。美国国旗、狱中乐队的女主唱——微观事件却宏观意指,这些极富象征意义和冲击力的符号所带给受众的影响是不难想象的。

就如同上文提及的那张久未兑现的返乡机票一样,这些图片和视频从不同侧面共同建构起了一个神话,即阿曼达“不是他们(诋毁她名声的人们)所说的那种人”。

3.意识形态建构方面

苏联学者巴赫金认为,话语本身就是对话,是一种意识形态符号,是不同意识形态争斗的舞台。 (13)曾庆香也指出,“不论是事实建构,还是神话建构,都是为谋求一种对事实的最终诠释权,并使之合法化,以取得一定的‘言后之果’。从总体上看,这种种目的实质就是为追求对意识形态的建构”。 (14)从这个角度讲,新闻话语的建构过程是对原初社会事实进行意义化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新闻话语一般是通过建构知识、形成规范和塑造共识几种手段来完成意识形态的建构任务的。 (15)

在各大媒体争相对阿曼达案进行追踪报道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美国的CNN和英国的BBC。而案件的两名当事人正巧分别来自于这两个国家。

众所周知,新闻话语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专业水准极高的CNN和BBC当然更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在新闻话语的建构中,两家传媒巨头自然不会“有意识”地掺入明显的偏见或露骨的扭曲,而主要是借助于不同的诠释框架和模式创造出一套理解世界的观念法则,从而使各自的意识形态具有了无痕迹的自然化效果。事实上,两家媒体对同一事实的不同诠释框架也确实达到了这种效果。二审判决后受众的两极分化就是一个明证。

上文中有关美国CNN报道的分析比较多,这里只着重来评价一下英国BBC的相关报道。应当承认,在这场媒体持久战中,英国BBC给人的感觉是略微处于劣势,有点类似于已经逝去4年之久、在这场沸沸扬扬的审判中始终“保持缄默”的受害人克尔彻。BBC官方网站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梅雷迪思·克尔彻被害案的线索》的文章, (16)采用大事记的手法,凝练而详尽地记录了这起杀人案从事发到二审判决的每个关键节点。在客观叙述的过程中,文章多处直接引用了当事人的原话。借助这些直接引语,媒体得到了塑造社会共识的目的,例如:(www.xing528.com)

克尔彻的家人赞美她“最为美丽、理解力强、聪慧、乐于助人”——作者和BBC也认同她的人品

阿曼达称“曾听到克尔彻的尖叫声”——她说她是无辜的,但实际上未必。

克尔彻家人对一审判决表示“满意”——作者和BBC也都满意。

拉斐尔说他连“打死一只苍蝇”都不忍心,但一名陪审员证实他痴迷于“玩枪弄刀”——拉斐尔是个不折不扣的说谎者。

阿曼达声称警察对其动武,并称呼她“愚蠢的说谎者”——阿曼达倒打一耙。

阿曼达称对她的指控“纯属荒唐”——她多么会为自己开脱。

她向陪审团说不想被烙上“杀人犯”的标签,她对被关押了这么久感到“困惑、忧伤和失落”;阿曼达称判决是个“极大的错误”,她的生活被“彻底摧毁”了——她在努力博得陪审团的同情。

阿曼达试图阻止电影的发行,并称其是“对她生活的侵犯”——到底是来自标榜民主的美国,此刻还在讲人权。

一名受到杀人指控的儿童向上诉法庭表示,阿曼达和拉斐尔是“清白的”——怎么能够听信这样一个儿童的证言呢?

专家向上诉法庭表示,DNA证据“可能已经被污染”——他们在推翻重要证据!

起诉方指出一场“要求释放阿曼达的带有强迫性质的媒体运动”已经使陪审团陷入了迷惑——这正是二审翻案的原因!

阿曼达曾表示“我不是他们所说的那种人”——她正是我们所说的那种人!

可见,关于“阿曼达就是杀害克尔彻的凶手”的社会共识就是通过这样的“客观”描述被塑造了起来,与此同时,同情克尔彻及其家人的受众对二审判决的愤怒情绪,甚至是对美国人高傲自大形象的不满情绪也就悄然生成了。

4.原型沉淀方面

原型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是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其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稳定的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方式、认知角度和认知结果。像人的生理特点可以遗传一样,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沉淀在种族心灵的深处,也被一代代地继承下来。 (17)

原型不仅仅体现为一种文学传统的力量,还体现为社会心理和历史文化的力量,它同人类交际、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着,它能唤起某种认同感,是构成一个民族和文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不仅以象征或变形的方式出现在神话、童话、宗教、文学作品,以及个人的幻想和梦境中,同样也会影响新闻话语的建构,沉淀在新闻话语之中。 (18)正是凭着这些原型,这些新闻才得到受众的注目和信任。

在围绕阿曼达案的媒体大战中,处于焦点位置的是阿曼达的形象。实际上,这正是媒体在话语建构过程中运用不同原型的具体表现。最能表现阿曼达负面形象的莫过于“狐狸精”这一称谓了。“狐狸精”属于典型的原型意象。无论在西方文化里,还是在东方文化里,“狐狸精”带给人们的都是对女性极其负面的联想。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19)中这样解释“狐狸精”:“古代传说中常有狐狸的精怪变成美女的故事。后多用狐狸精来比喻淫荡的女人或贬称艳丽迷人的女子;也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对比有关阿曼达的报道就不难发现,新闻话语中的阿曼达与上述定义十分吻合。她艳丽迷人,有着天使般的面孔。但她的名字却总与“性”连在一起:她的罪名就是“因玩性爱游戏而杀死室友”;她曾被指为“女同性恋者”;她性感——“妩媚诱人”。同时,“性爱游戏”自然是“淫荡”的代名词。阿曼达在法庭上坚称自己无辜,她曾声情并茂地为自己辩护,说她在用生命付上代价……倘若阿曼达果真是杀害克尔彻的凶手,然而她又成功地逃脱了罪责,这岂不是“奸诈狡猾”的最好诠释?可见,媒体将阿曼达定位于“狐狸精”最能唤起那些同情受害人的受众甚至是陪审团成员的认同感,从而做出阿曼达就是杀人犯的判断。

应当看到,大众传媒所热衷的并非现实世界,而是虚拟世界,也并非现实世界的形象,而是现实世界的类像。这种类像本身也并不揭示任何真实的东西,而完全是欲望的象征。 (20)而在制作和传播类像的过程中原型建构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 结 语

阿曼达·诺克斯杀人案的审理暂告一个段落,媒体对此事的关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减弱。但案件留给克尔彻家人的痛以及留给我们的思考还远未结束。它让我们看到,新闻话语无疑是一种叙事话语,而且这种话语会对受众的意识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这主要是由于在话语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媒体运用了诸如:事实建构、神话运作、意识形态建构和原型沉淀等多种语言手段。借助这些有效的手段,媒体完成了从以言指事到以言行事,再到以言成事的目的。

【注释】

(1) 本文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俄罗斯电视新闻语篇的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SM201110028005)资助。

(2) Meredith Kercher murder:Timeline,2011年10月3日,http://www.bbc.co.uk/news/uk-15000651,2011年10月4日。

(3) Mallory Simon:Amanda Knox:How the four-year court saga unfolded,2011年9月30日,http://edition.cnn.com/2011/09/30/world/europe/knox-court-saga/index.html,2011年10月4日。

(4) 10 factors that helped Knox's case,2011年10月3日,http://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15157384,2011年10月4日。

(5) 同注解2。

(6) Ashley Fantz:No end to Knox as pop culture obsession,2011年10月3日,http://edition.cnn.com/2011/10/03/world/europe/knox-obsession-continues/index.html,2011年10月4日。

(7)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8)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106页。

(9) Knox Is‘World's Best Actress’,2011年10月2日,http://www.thedailybeast.com/cheats/2011/10/02/knox-is-world-s-greatest-actress.html?obref,2011年10月4日。

(10)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127页。

(11)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160页。

(12)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158页。

(13)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195页。

(14)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191页。

(15)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201页。

(16) Meredith Kercher murder:Timeline,2011年10月3日,http://www.bbc.co.uk/news/uk-15000651,2011年10月4日。

(17)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226页。

(18)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228页。

(19)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

(20) 马新明:《新闻的力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