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吉 (1906—1934)
王泰吉(1906—1934),字仲祥。陕西省临潼县(今属西安市临潼区)人。早年先后就读于西安同志小学和西安陕西省立第三中学。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到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王泰吉毕业后,被中共组织派往河南开封,在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胡景翼部学兵营任排长。王泰吉在连队中建立了中共外围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发展成员四五十人。1926年春,该军在河南失败后,王泰吉受中共组织派遣,前往陕西甄寿珊部政治处工作。后历任该部教导营学兵队队长、教导团第一营营长等职。1927年底,王泰吉率甄寿珊部教导团第一营驻守陕西麟游。
1928年4月,王泰吉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发动该营第一中队五六十人举行起义,起义部队由王泰吉率领离开麟游县城。在到达礼泉县南坊镇时,受到当地民团围攻,起义部队人员有的失散,有的被迫缴械,起义失败。王泰吉脱险后,前往渭华地区,参加了渭华起义的准备工作。5月初,渭华起义发动后,王泰吉于5月16日出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参谋长。渭华起义失败后,王泰吉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只身前往河南南召,给一家富户当长工,并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不久,王泰吉被当地政府察觉,派人将其逮捕,押往南京监狱。王泰吉在狱方的刑讯逼供下,坚贞不屈,始终未暴露身份。
1930年3月,时任陆军第十七师师长的杨虎城获悉王泰吉被关押在南京的消息后,出面将王泰吉具保出狱,接到南阳驻地,并任命他为第十七师第一补充旅副旅长兼参谋长。1931年,王泰吉被调任第十七路军新兵训练处处长。次年2月,又被任命为第十七路军骑兵团团长。此后,王泰吉率骑兵团由三原移防耀县。王泰吉在驻防耀县后,与中共陕西省委取得联系,筹备组织骑兵团起义。中共陕西省委指派渭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刘映胜(化名杨声)等参与领导起义。
1933年7月21日,王泰吉率领骑兵团在耀县宣布起义。起义部队组成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王泰吉任总司令兼第三路总指挥,刘映胜任政治处处长,下辖6个大队,共1200余人。起义部队收缴了耀县政府、警察局和民团的全部枪支,控制了全县县境。随后即在耀县城内外广泛张贴布告,并向外发出起义通电。(www.xing528.com)
7月30日,王泰吉在率起义部队由耀县向三原转移时,在三原县桥头镇辘轳把村,与奉命前来追剿起义部队的第十七路军特务一团遭遇,双方展开激战。第三大队大队长张龙韬率部投降。起义部队损失惨重。8月上旬,王泰吉率余部100余人进入照金革命根据地。8月14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陈家坡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王泰吉,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高岗,参谋长刘志丹,统一指挥红二十六军第四团、耀县第三支队和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
王泰吉在担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后,即与刘志丹率部队长驱北进,直插甘肃省合水县城,歼敌300余人。同年11月,王泰吉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师长,率部在陕甘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4年2月18日,他在奉命前往豫陕边做兵运工作,途经淳化县通润镇时被捕。随后被押送西安。王泰吉被捕后,虽经中共地下组织和第十七路军中的进步人士多方营救,但由于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书记长严密监视,终未成功。1934年2月26日,蒋介石密电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命令:“王逆泰吉解省即予就地正法可也。”3月3日,王泰吉在西安绥靖公署军法处英勇就义,年仅28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于1951年在西安革命公园为王泰吉烈士建立了纪念亭和纪念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