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景惠 (1886—1962)
耿景惠(1886—1962),名志介,字景惠,以字行。陕西高陵人。早年先后入耿镇私塾和高陵国学讲习所学习。1906年弃文就武,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后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后,先后任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模范步兵营第三连连长、步兵第二团第一营营长等职。
1924年底,耿景惠应河南军务督办、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胡景翼之邀,离陕前往河南,先后任第二军直属工兵营营长、第九师第三十三团团长等职。
1926年12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成立后,耿景惠出任总司令部参谋。1927年2月,冯玉祥将陕军第四师卫定一部改编为国民军联军第十二路,卫定一任司令,耿景惠出任参谋长。耿景惠随后又调任国民军联军独立第三师参谋长。不久,改任该师补充旅旅长。
1928年5月,曾任国民军联军第八路司令的李虎臣联合第三师师长耿端方发动反对冯玉祥的战争,遭到失败。第三师补充旅被改编为马鸿宾部暂编第十七师补充团(后改编为教导团)。1929年5月,在第一次蒋(介石)冯(玉祥)军事冲突中,马鸿逵率部投蒋,暂编第十七师改编为第十一军,马鸿逵任军长,耿景惠出任参谋长。中原大战爆发后,耿景惠弃军职返回西安赋闲。
1930年11月,杨虎城出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率第十七路军指挥部回师陕西。耿景惠接受杨虎城的邀请,接替仲兴哉出任第十七路军第七军第十七师参谋长。1931年,耿景惠又出任第十七师第五十旅补充第二团团长。1933年4月,孙蔚如率第三十八军由甘肃天水移防陕西汉中,已担任第十七师第五十旅第九十九团团长的耿景惠率部驻防褒城。1935年,耿景惠出任第五十旅旅长。同年11月,第三十八军移防关中及陕北地区。
西安事变期间,耿景惠的第五十旅主力部队奉命担任西安城东郊十里铺一带的警戒任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十七路军和西安绥靖公署建制被裁撤,仅保留第三十八军番号,耿景惠出任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第四十九旅旅长。(www.xing528.com)
七七事变后,第三十八军所属第十七师和第一七七师第五二九旅、教导团东渡黄河,开赴华北前线,先后参加了保定、娘子关、忻口等战役。在娘子关战役中,第十七师担负了雪花山、乏驴岭一线防御任务。耿景惠与第十七师其他将领一起,亲临前线指挥,激战九天九夜,雪花山阵地五次易手。第十七师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1938年3月2日,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的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部在山西沁县小东岭成立,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划归东路军总指挥部指挥。耿景惠率领的第四十九旅与第十七师其他部队一起,先后参加了围困长治日军和解放晋东南19个县的战役等。在这些战役中,耿景惠指挥所部屡建功勋。
1938年6月,第三十八军改编为第三十一军团,下辖第三十八军和第九十六军。第十七师归还第三十八军建制。同年6月16日,耿景惠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随后,耿景惠在封山口地区与进犯的日军展开殊死战斗,与日军反复冲杀,敌我双方均有重大伤亡。之后,耿景惠所部又参加了永济战役和解除芮城之围的战斗。同年11月,第三十一军团改编为第四集团军,奉命驻守中条山。耿景惠升任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师长。
在驻守中条山期间,耿景惠率部浴血奋战,予日军以重创。在此期间,耿景惠还派出部队,配合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8月发起的百团大战,多次袭击同蒲路南线日伪据点,破坏铁路、公路交通,使日伪军损失惨重。
1940年10月,第四集团军奉命南渡黄河,担任偃师至广武一线黄河河防任务。1942年7月5日,耿景惠升任第三十八军副军长。1943年,耿景惠调任凤(翔)(县,今彬县)师管区司令。1945年6月,耿景惠辞去凤师管区司令一职,携眷属到三原北城定居,以躬耕农桑为业。
新中国成立后,耿景惠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并先后担任政协三原县委员会委员、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1962年病逝于三原,享年76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