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蛋白高油优质大豆新品种

高蛋白高油优质大豆新品种

时间:2024-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一)皖豆16号皖豆1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濉溪县农科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45.98%,达到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白质含量44.0%,脂肪含量21.66%,属高油品种,蛋脂合计65.66%,属双高优质大豆品种。高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属中熟品种;蛋白质含量43.37%,粗脂肪含量20.34%,蛋白质加脂肪含量合计超过63%,达双高优质大豆标准。

高蛋白高油优质大豆新品种

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

(一)皖豆16号

皖豆1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濉溪县农科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1996年5月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主茎18.1节,有效分枝1.7~2.4个,叶椭圆形中等大小,下部叶片大、上部叶片小;紫花,灰茸毛,荚褐色,种皮、子叶黄色,脐色浅褐,三四粒荚多,单株结荚38.4个,单荚2.2粒,百粒重20.2克,生育期100天左右,属早中熟夏大豆品种。适于安徽沿淮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安徽省外可在豫东南、鲁西南及苏北地区种植。皖豆16号蛋白质含量45.1%,脂肪含量21.4%,蛋脂合计66.5%,属双高优质大豆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茎秆韧性强,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喜肥水,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不裂荚,特别是大豆孢囊线虫病区增产潜力大。一般在6月上中旬麦收后抢墒早播为好。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密度在1.5万~1.8万株/亩,低产田或迟于6月25日播种的,密度则要增加到2.0万~2.2万株/亩,一般亩播种量4~6千克,平均亩产170千克左右。

(二)皖豆19号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1998年安徽省审定。株高60厘米左右,分枝2~3个,叶片椭圆形,花紫色,茸毛灰色,荚镰刀形,每荚2~3粒,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浅褐色,百粒重13.5克左右。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抗旱、耐肥、抗倒,不裂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籽粒蛋白质含量45.98%,达到国家优质大豆标准。大田生产一般亩产150千克左右。6月15日前播种,亩用种量4~5千克。条播,亩留苗2.0万株左右。适宜沿淮及淮北中高肥力田块种植。

(三)皖豆21号

皖豆2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系谱选育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2000年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亩产140~215千克,最高亩产可达230千克。适于黄淮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1.5万株/亩,在低产田块种植稳产,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90厘米,分枝较少,主茎结荚为主,全生育期102天左右。叶片椭圆形、深绿色、中等大小,主茎18节、直立,茎秆粗壮坚韧,耐肥抗倒。白花、棕茸毛,多花、多荚而集中。单株有效荚数34.5个,单株粒数62.5个,百粒重20.7克。籽粒圆形、黄色,脐色深褐。成熟时荚色棕黄,落叶完全,不裂荚。抗旱、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属早中熟品种。蛋白质含量44.0%,脂肪含量21.66%,属高油品种,蛋脂合计65.66%,属双高优质大豆品种。

(四)皖豆24号

皖豆2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以(山东8502×南宁88-217)×(蒙4-20×阜8128-1)通过有性复合杂交选育的高产、大粒、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4厘米左右,有效分枝2~3个,全生育期103天左右。叶片椭圆形、绿色、较大。主茎16节,茎秆粗壮坚韧,耐肥抗倒。紫花、灰茸毛。单株有效荚数36.2个,单株粒数75.5个,平均荚粒数2.0个,百粒重24克左右。籽粒椭圆形、黄色,脐色浅褐。成熟时荚淡褐色,落叶完全,不裂荚。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属中熟品种。蛋白质含量46.20%,脂肪含量21.22%,籽粒大,商品性好。适于在安徽沿淮淮北作中熟夏大豆种植。也可在江苏淮北及山东西部和南部、河南南部和东部地区等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五)合豆1号

合豆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89年用多分枝、多荚、抗倒、抗病中间材料蒙84-20作母本,用参加黄淮区试表现较好的油88-8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连年系谱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原系号为蒙90-32-1-7),亩产140~22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240千克。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倒伏性好,早熟,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80厘米,有效分枝2~3个,全生育期100天左右。适于黄淮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1.5万株/亩,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2000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安徽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

(六)合豆2号

合豆2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0年以经等离子处理的皖豆16号高产突变株为母本与豫豆10号有性杂交,经混合集团选择及系统选育而成,于1997年定名为蒙91-413。2002年报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合豆2号。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亩产130~28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315千克。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倒伏性好,早中熟,优质,蛋白质+脂肪达63.02%,达优质大豆标准。适于黄淮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1.0万~1.4万株/亩,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适于在黄淮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七)合豆3号

国审合豆3号(原名蒙9235)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9年育成的高产、高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系,亩产160~22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280千克。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厘米左右,有效分枝2~3个,全生育期103天左右;叶片卵圆形、绿色、较大;主茎17节、直立,茎秆粗壮坚韧,耐肥抗倒;紫花、灰茸毛。百粒重23克左右。籽粒圆形、黄色,脐色浅褐。成熟时荚褐色,落叶完全,不裂荚。高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属中熟品种;蛋白质含量43.37%,粗脂肪含量20.34%,蛋白质加脂肪含量合计超过63%,达双高优质大豆标准。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1.4万~1.8万株/亩,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

(八)皖豆25号

皖豆25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7年以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与恢复系WR016组配的杂交大豆新组合。2004年10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豆25号(杂优豆1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杂交夏大豆品种。属夏大豆中熟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白花、棕茸毛,椭圆形叶片,生育期105~111天;株高60厘米左右,主茎15.4节,直立,茎秆粗壮,有效分枝3.9个,单株荚数50.9个,单株粒数94.1粒,单株粒重17.8克,百粒重19.9克,亩产170~24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280千克。籽粒椭圆形、黄色、褐脐,成熟时荚褐色,全落叶,不裂荚,高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好。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适于在安徽沿淮淮北和江淮等地作中熟夏大豆种植,也可在江苏淮北及山东西部和南部、河南南部和东部地区等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九)皖豆26号

皖豆26号(蒙9752),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蒙91-413×郑9097,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4厘米左右,有效分枝2~3个,全生育期103天左右,紫花、灰茸毛,百粒重17克左右,籽粒椭圆、黄皮、褐脐。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性好。蛋白质含量42.91%,脂肪含量20.4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亩产150~19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260千克。适宜沿淮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十)蒙9449

蒙9449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高油夏大豆新品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全生育期106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百粒重21克,蛋白质含量39.78%,脂肪含量22.66%,一般亩产20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260千克。高抗倒伏,适于机械化收割。适于在沿淮淮北地区作中熟大豆种植。

(十一)蒙9801

蒙9801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全生育期101天,株高70~75厘米。百粒重18克,蛋白质含量46.18%,脂肪含量19.16%,亩产180千克左右。落叶性好,不裂荚,抗倒伏,适于机械化收割。适宜沿淮淮北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

(十二)皖豆28号

皖豆28号是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2008年审定的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全生育期106天,株型收敛,株高80厘米,卵圆叶,灰毛、紫花,主茎17节,有限结荚习性。底荚高度22厘米,单株有效荚36个,百粒重22.11克。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无光泽,脐黑色。不裂荚,落叶性好,抗倒伏,适于机械化收割。蛋白质含量45.83%,脂肪含量19.94%。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中感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适宜在苏、鲁、豫、皖等黄淮南部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十三)豫豆16号

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选育,1994年河南省审定,1998年全国审定。株高70厘米左右,分枝2~3个,叶椭圆形,花紫色,籽粒椭圆形、黄色,百粒重22.8克。夏大豆品种,生育期105天左右,有限结荚习性,高抗花叶病毒病,抗大豆食心虫。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47.46%,脂肪含量16.85%。大田生产一般亩产160千克左右。亩种植密度1.2万~1.5万株。适宜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南部及其他相似生态区种植。

(十四)豫豆22号

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选育,1997年河南省审定,1999年安徽省审定。生育期10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其根系发达,苗期长势旺,茎秆粗壮,主茎节数多达22节,分枝中等,植株直立,株高100厘米左右,叶片下部偏大,上部渐小,叶柄、叶片呈上举型,通风透光性好,叶色浓绿。花紫色,茸毛和荚皮呈灰色,落叶性好。有限结荚习性,结荚稠密,成熟一致,抗裂荚性强,籽粒黄色,圆形,脐淡褐色,百粒重22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6.5%,脂肪含量18.07%。抗花叶病毒病,中抗食心虫和孢囊线虫病,扩大豆灰斑病和紫斑等。抗旱中上。丰产性好,品质优,熟期适中,适宜于在黄淮地区南部的河南、江苏和安徽省北部种植。该品种植株高大,栽培上要注意防止倒伏。

(十五)豫豆24号

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选育,1998年河南省审定。株型紧凑,株高70~75厘米,叶深绿色,叶片上举,分枝2~3个,茸毛灰色,紫花,籽粒椭圆形、黄色,种脐浅褐色,晨粒重22~24克。生育期104天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抗花叶病毒病,抗病毒病,籽粒蛋白质含量45.68%。适宜河南省沿淮地区种植。

(十六)豫豆25号

河南省农科院经该作物所选育,1998年河南省审定。株型紧凑,株高73厘米左右,分枝2.7个,叶片中等大小、圆形,紫花,籽粒黄色,脐褐色,百粒重18克。生育期103天左右,有限结荚习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6.445。适宜河南省北中部地区种植。

(十七)豫豆26号

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选育,1999年河南省审定。属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0~112天,中晚熟株高85厘米左右,株形紧凑,分枝2~3个。叶椭圆形,深绿色,白花,灰色茸毛,籽粒椭圆形,黄色,脐浅褐色,百粒重18~20克,抗花叶病毒病、褐斑病和紫斑病,抗倒,抗炸荚。蛋白质含量48%,为高蛋白品种。一般亩产168千克左右。适宜播期6月5~25日,亩播量4~5千克,亩留苗1.6万株。适宜河南省各地及安徽、江苏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十八)豫豆29号

豫豆2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以郑87260作母本、郑8521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200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高100厘米左右,分枝1.9个,全生育期100~102天。根系发达,苗期长势旺,茎秆粗壮。茎绿色,主茎节数22节左右。叶圆形,中等大小,绿色,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好。紫花,灰毛。以主茎结荚为主,结实稠密,单株荚数45.4个,每荚2~3粒,荚色黑,底荚高23.9厘米左右。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色淡褐,子叶黄色,百粒重22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5.64%,脂肪含量20.04%。两项合计含量65.68%,达到国家高蛋白优质大豆标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症青病、紫斑病、褐斑病和锈病。对土壤要求不严,中等以上肥力地增产显著。高水肥地亩产可达260千克。

(十九)南豆99号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1999年四川省审定。株高6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13天。主茎13.4节,分枝2.2~3.7个,叶披针形,中等大小,深绿色。紫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结荚密,株荚数78.3荚,上下着荚均匀,每荚1.9粒。荚灰褐色,始荚高12厘米,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浅黄色,百粒重21.4克,完好粒率98.9%,蛋白质含量43.1%,粗脂肪含量21.8%。田间观察感病毒病0.3级,倒伏程度0.3级。春播苗期注意防土蚕,秋播苗期注意防蟋蟀、毛虫等叶面害虫。适宜四川省大豆产区净、间、套作种植。

(二十)台75

系从我国台湾省引进的菜用大豆专用型品种。该品种具有荚大、色翠绿、清香可口、糯性极好等特点,是国内外市场销售和适宜速冻的优良品种。一般株高60~65厘米,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圆叶,有限生长型,单株结荚18荚左右,分枝平均3.5个,白花,豆荚茸毛白色。干豆百粒重30克以上,百荚鲜重285克。鲜荚亩产可达700千克。春季播种至采收鲜荚为80天左右。是目前出口主导品种。

(二十一)特早1号

是安徽农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宝泉岭农科所合作选育出的菜用大豆新品种。199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有限生长型。生长势强,株高62.5厘米,开展度23厘米。圆叶,紫花。单株分枝2~3个,单株结荚20个。茸毛棕色,每荚2~3粒种子,豆荚成熟整齐。易剥。豆粒色泽嫩绿,易煮烂,品质好。抗性强,耐肥水,丰产性强,较耐低温,作春季露地栽培时,播种至商品成熟65~70天,属极早熟类型品种。单株荚数为24.1个,每荚粒数为2.8粒,单荚重2.1克,鲜豆百粒重57.3克,鲜荚亩产量880千克以上。商品性好,豆荚饱满,粒大,品质佳,鲜食、加工皆宜,现已成为安徽省出口速冻菜用大豆的当家品种。该品种一般小棚栽培在2月中下旬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于3月中旬进行。适宜密度亩定苗3.0万~3.8万株。

(二十二)新六青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株高70厘米,茎秆粗壮。单株结荚20~25荚,荚型宽大,籽粒饱满,蛋白质和脂肪合计含量65%~66%。干豆百粒重29克左右,鲜豆荚重达235克,鲜荚亩产850~1000千克,播种至采收鲜荚90天左右。稳产高产,荚大,籽粒饱满,豆粒糯性较强,易熟,无豆腥味。(www.xing528.com)

(二十三)H8901

日本引进的鲜食大豆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种植前景。株高18~23厘米,最低结荚部位大约4厘米,分枝数2~3个,主茎与分枝结荚密,豆荚成蔟,易采摘。单株有效荚25~32个,三粒荚比例较高达30%,百荚鲜重260克。鲜荚色翠绿,荚皮薄,荚形微弯,外观美。豆粒饱满,豆脐呈淡白色,易煮酥且无豆腥味。鲜荚亩产700千克左右。成熟期早,72天可采鲜荚,采摘期长,不易黄老,可进行分批收获,减缓豆荚上市压力。可用大小棚覆农膜或地膜覆盖的形式提早播种。小拱棚内播种可在2月中下旬进行,一般在5月中旬即可上市。地膜覆盖栽培可在3月中旬播种,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6月上中旬采收。

(二十四)AGS292

系从台湾省引进的菜用大豆专用型品种。该品种早熟,品质优良,肉质脆嫩,风味清香,口感好。既可以在国内鲜销,又可以速冻加工出口创汇。株型紧凑,株高45~51厘米,主茎粗大,节数约9节,分枝不甚发达。有限结荚习性,结荚较密。单粒结荚21.2~24.3个,单株豆粒数42.6~45.7粒,豆粒百粒重60.1~64.3克。生育期85~95天,从出苗至收嫩荚65~70天,自嫩荚至老熟种子20~25天。鲜荚色泽美观,2粒荚和3粒荚居多,豆粒饱满充实,商品性好,产量高,平均亩产530千克左右。较抗褐斑病、黑斑病,耐低温、耐涝性较强。AGS292可于春季保护地栽培,也可以在秋季延后栽培,华东地区从2月初至3月底可分期播种,采用大棚或中棚双膜栽培育苗,大田采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5月20日前可收获。秋季播种在7月底或8月初进行,直接播种于大田,10月下旬收获。

(二十五)浙春3号

浙江省农科院选育,1994年浙江省审定,1997年四川省审定。株型收敛、直立,株高40~50厘米,茎粗壮,叶色清秀,白花,籽粒淡黄色,脐黑色。早熟春大豆品种,生育期100~106天,不裂荚,抗倒伏,抗病力强。蛋白质含量46%,粗脂肪含量19.5%。在中、下肥力地块种植需增施肥料。适宜四川省麦、稻、豆新三熟晚秋配套种植,也适宜丘陵、平坝、低山区种植。

(二十六)鲁豆12号

山东省济宁市农科所选育,1996年山东省审定。植株直立收敛,株高75厘米左右,底荚高12厘米,主茎18节,圆叶,白花,灰毛,株分枝数2个,株粒数67.4粒,籽粒近圆形,种皮黄色,脐淡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夏播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抗倒伏,不裂荚,抗病毒病和叶斑病。蛋白质含量45.02%,脂肪含量18.8%。适宜鲁南、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种植。

(二十七)鄂豆6号

湖北农学院选育,1999年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09天,比矮脚早晚熟6天。白花灰毛,平均株高55厘米,主茎12.9个节,分枝2.8个,单株荚39.8个,2~3粒荚较多,每荚粒数2.15粒,单株粒重13.9克,百粒重19.1克。茎秆粗壮直立不倒伏,落叶正常。蛋白质含量48.26%,脂肪含量18.27%,品质较优。较抗倒伏,感大豆花叶病毒。适于湖北省作春大豆种植。

(二十八)晋豆5号

山西农业大学选育,2000年甘肃省审定。幼茎绿,株型收敛,平均株高57.3厘米,叶椭圆、绿色,主茎平均14.7节,分枝5个,花白色。有限结荚习性,单株有效结荚48.7个,荚深褐色,有灰白茸毛,不易裂荚,每荚平均1.5粒。籽粒椭圆形,黄色,百粒重20.3克。蛋白含量49.3%,脂肪含量18.72%。生育期133天,高抗霜霉病,抗花叶病毒病。

(二十九)晋豆25号

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选育,2000年山西省审定。株型紧凑,株高50~85厘米,主茎节数14节左右,单株结荚17~26个,单株粒数44~56粒。茸毛棕色,花紫色,叶中圆,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黑色,籽粒圆形,百粒重18~24克。蛋白含量41.5%,脂肪含量21.84%。早熟,无限结荚习性。抗旱、抗倒,耐水肥,抗病毒病,丰产性好。

(三十)菏豆13号

由山东省菏泽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属中晚熟夏大豆品种,生育期105天,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6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67.1厘米,有效分枝1.5个,主茎15节,单株粒数75.8粒,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百粒重23.3克,落叶、抗倒伏、不裂荚。田间抗病性调查:花叶病毒病较轻。适宜在鲁南、鲁西南、鲁中地区推广利用。

(三十一)郑92116

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选育,200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黄淮中片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西南山区审定。生育期105.9天,中熟品种,6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成熟。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高72.8厘米左右,分枝2.5个。叶形圆,叶色绿。紫花,灰毛。单株荚45.6个左右,荚色灰,底荚高19.3厘米左右。粒形圆,种皮色黄,有光泽,脐色褐,百粒重20.8克左右。抗倒伏性很强,落叶性好,抗裂荚。蛋白质含量48.41%,脂肪含量17.3%,异黄酮含量4.66毫克/克。属于高蛋白兼高异黄酮品种。适合河南省全省及鲁南、冀南、晋南、陕中等地种植。

(三十二)晋遗30

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所育成。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紫花,棕毛,圆叶,株型收敛或半开张,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01.8厘米,百粒重21.5克,单株有效荚数54.7个,每荚粒数2.0个。成熟时半落叶,轻度裂荚。种皮黄色,黑脐,籽粒椭圆形。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灰斑病、大豆孢囊线虫病。蛋白质含量41.28%,脂肪含量21.74%,脂肪最高含量24.20%。生育期140天,属北方春大豆晚熟高油品种。适宜在山西中部、甘肃中部、陕西中部、宁夏灌区春播种植。

(三十三)中黄1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育成。2001年天津市、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夏播生育期105~108天,春播生育期130~135天。株高50~70厘米,系半矮秆品种,适于密植,抗倒伏性强。主茎节数14~16节,结荚高度在10~13厘米,有效分枝3~5个。粒形圆,种皮黄色,百粒重为24~26克,脐褐色,紫斑粒率和虫蚀率低,商品品质较好。中抗孢囊线虫和根腐病。适宜在安徽省淮河流域、淮北地区、天津市种植。

(三十四)湘春豆17

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1996年湖南省审定。株型收敛,株高55厘米左右,茎粗中等,主茎节数10~11节,分枝3个,叶中等大小、椭圆形,白花,灰毛,单株荚数18个,平均每荚2.1粒。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百粒重19克。早熟春大豆品种,生育期81~102天,有限结荚习性,较耐旱、耐瘠,较抗花叶病毒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蛋白质含量43.84%,脂肪含量22.13%。适宜湖南省大豆产区种植。

(三十五)湘春豆18

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1998年湖南省审定。株型收敛,株高65厘米左右,分枝2~3个,主茎12节,叶片中等大小、椭圆形,白花,灰毛,单株荚数18.4个,籽粒黄色、椭圆形,脐褐色,百粒重20克左右。中熟偏早春大豆品种,生育期84~114天,有限结荚习性,耐瘠、耐阴,抗倒伏,较抗花叶病毒病、霜霉病和细菌性斑点病。蛋白质含量43.17%,脂肪含量22.8%。适宜湖南省大豆产区种植。

(三十六)科新5号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选育,2000年北京市审定。春播生育期140~143天,株高100~105厘米;夏播生育期99~102天,株高60~70厘米。株型收敛。叶片椭圆形,叶色深绿,成熟时落叶,白色花,灰色茸毛。结荚高度10~15厘米,亚有限结荚习性,有效分枝2~3个,主茎节数21~23节,平均单株荚数55个。荚黄色,中等大小,3粒荚居多,裂荚轻。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不裂皮,种脐浅褐色,籽粒外观优良,单株粒重23.5%克。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蛋白质含量46.04%,脂肪含量19.03%。适宜在京、津、黄淮地区春、夏播间作和套作种植。

(三十七)中黄7号

中黄7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1993年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黄淮夏大豆中晚熟品种,株高58~75厘米,有效分枝2~3个,主茎结荚为主,节短,每节2~3荚,多3粒荚。荚多,粒大,百粒重22克左右。粒椭圆,浅褐脐,无病斑。灰色茸毛,紫花。亚有限结荚型。抗病,茎韧性好、抗倒伏。生育期102~110天。蛋白质含量45.68%,脂肪含量17.43%。适宜于京、津及河北大部分地区种植。

(三十八)中豆30号

中豆30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荚大籽粒大,百粒重为23.1克。蛋白质含量43.02%,脂肪含量20.82%。不裂荚,落叶完全,抗倒性一般,全生育期97天。该品种适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及其以东地区种植。

(三十九)中豆32号

中豆32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晚熟春大豆品种。脂肪含量22.23%,蛋白质含量40.57%。籽粒外观品质优。百粒重19.9克。全生育期112天。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较强。适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及其以东地区作春大豆种植。

(四十)徐豆12号

由江苏省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白花,棕毛,卵圆叶,株型直立,分枝少,亚有限结荚习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90厘米,结荚高度11厘米,有效分枝1.0个,每荚粒数2.0粒,百粒重20克。籽粒黄色,有光泽,灰黑脐。植株中抗倒伏,较抗病毒病。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1.36%,粗脂肪含量21.86%。属黄淮海夏大豆高油品种,适宜在安徽北部、河南驻马店、江苏北部、山东西南部夏播种植。

(四十一)冀豆17号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平均生育期114天,株高101.0厘米,主茎17.8节,有效分枝2.5个,单株粒数95.2粒,百粒重17.9克。椭圆叶,白花,棕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开张。种皮黄色,圆粒,黑脐,有光泽。经接种鉴定,表现为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SC11和SC13株系,中感SC8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高感4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0%,粗脂肪含量22.98%。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和山东济南周边地区夏播种植。

(四十二)中豆20号

该品种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黄淮夏大豆早熟品种,于1999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70厘米左右,主茎16~17节,株型紧凑,分枝多而收敛。平均每荚2.3粒,百粒重17克左右,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耐瘠性突出。蛋白质含量39.89%,脂肪含量19.54%。适于淮北地区麦-豆两熟制栽培。

(四十三)中豆26号

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1989年育成。199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中熟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全生育期97天左右,株高65厘米,主茎16~18节。籽粒黄色,椭圆形,脐浅褐色,百粒重18~20克。蛋白质含量18.44%,脂肪含量45.51%,二者合计63.95%,超过国家双高优质标准。适合河南各地区、鲁西南、苏、鄂、皖北部及陕、甘等省南部地区种植,单作或间作均可。

(四十四)合豆5号

系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2007年审定的夏大豆新品种,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生育期102天左右,株高74厘米,百粒重17克,落叶完全,不裂荚,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蛋白质含量42.91%,脂肪含量20.22%,属双高优质品种,一般亩产在160~220千克。适于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地黄淮海南部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