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
目前国产大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大豆产业整体羸弱。我国与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主产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整个产业效益上。我国大豆产业在生产规模、单产水平、价格、产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有待提高,我国大豆产业扶持政策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大豆产业发展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提高国产大豆生产能力和豆农收益
目前我国大量进口国外大豆,挤占了国内市场份额。除价格和品质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国产大豆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而相对于低廉的进口豆,国产豆并没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据了解,目前国产豆还仅限于东北当地油厂采购。而国际市场上,北美和南美地区大豆产量稳步增加,可以预期,随着全球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今后国际豆价的上涨幅度将小于国内市场,国产大豆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从而削弱豆农的种植积极性。因此,未来国产大豆产业必须提升自身生产和研发能力,提高我国大豆生产能力和品质,进一步提高豆农收益,维护其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弱化国内企业对进口豆的过分依赖。
在大豆商品基地建设方面,一是要扩大基地规模,并与加工企业规模相适应;二是要扩大单品种种植规模,对优质品种实行大规模连片种植,单收、单储、单运;三是要加强种子生产基地与商品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四是要加强商品基地抗旱、排涝条件建设,扩大基地水浇豆面积,增强基地抗灾能力。
在扶持大豆加工企业方面,一是大豆加工业应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生产规模。随着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应有计划地安排在港口城市建立库、厂结合的联合企业,进行大豆的深加工和产品配送,以降低流通成本。再者,就是在大豆种植比较集中、交通方便、有利于产品销售的地域,建立油脂加工业和农户联合的企业,以加工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形成农、工、贸、研一体化。扩大现有加工企业规模,港口油厂一般规模以2000吨/天左右为宜,大豆生产集中、交通方便的地区,例如东北、黄淮等地,规模为1000吨/天左右为宜。二是调整加工产品结构,对大豆进行深度开发。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专用油脂,如人造奶油、超酥油等。小油厂可以利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大豆加工企业,如菜用大豆加工企业,这些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还可以进入国际市场。三是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四是促进国有企业转化机制,强化管理。
(三)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www.xing528.com)
在对外采购方面,通过类似美国大豆协会的联合组织共同对抗国外企业的垄断行为,改善现有的大豆进口政策。企业联合与各大贸易商进行的集体谈判,可增加我国大豆国际采购谈判的砝码,抢夺我国大豆的国际定价权,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对内协调方面,要减少豆农在经营中遭遇的资金、仓储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实行区域化经营,调整大豆种植布局,保证大豆质量等级,确保优质优价政策,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摆脱在市场购销中所处的劣势地位。大豆主产区应改变销售方式,积极培育我国大豆品牌,变等人上门采购为到消费地主动推销,在发展规模化经营和订单大豆生产基础上,形成国产大豆期货交易。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一是简化出口手续,鼓励大豆出口;二是利用目前国际市场上抵制美国等国家转基因大豆、绿色食品日渐风行的趋势,开拓东亚、东南亚、欧洲市场,增加我国大豆出口;三是发展专用型大豆出口。
(四)实施产品差别化策略,提升国产大豆品牌
进口的转基因高油大豆对我国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替代性很小,已经成为两种不同的产品,尤其在追求更高安全程度的日、韩及欧盟市场。这样,我国大豆就能获得更高的垄断价格和更大的市场份额。从国际市场上来看,目前非转基因产品的价格比转基因产品高25%左右。因此要进一步做大我国大豆的非转基因品牌,防止转基因大豆的扩散型污染,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没有得到证实之前,不进行转基因大豆的商品化生产,使我国大豆成为绿色健康的食用大豆的代名词。
(五)发展特色大豆产业
我国和亚洲部分市场对特色大豆需求量较大,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丰富和大豆品种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各种专用型大豆生产与加工。目前,可发展鲜食菜用大豆生产与保鲜加工、纳豆生产与加工、药用大豆(高异黄酮、乌皮青仁等)生产与加工、无豆腥味大豆生产与豆制品加工等。利用我国东北、西北广大地区污染轻、病虫害轻等有利条件,发展绿色有机大豆生产。并不断开拓专用大豆消费市场,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大豆产业发展。
(六)国产大豆产业的发展同时需要政策的支持
综合目前市场信息显示,减免农业税以及各种农业补贴已经不能抵消农资涨价、市场价格下跌等所带来的收入损失。国家对玉米、水稻和小麦都实行保护收购价等支持政策,且市场效果也相当明显。因此,建议对国产大豆也实行相似的政策保护,增加一定的大豆储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