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艾尔波恩航空公司让其整个智囊团来为您的“臀部”服务,因为一切尽在此处。它是我们的首要研究领域……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让您坐好。我们从人体解剖学、社会学、甚至哲学角度进行了研究。我们所有的座椅都是出自对您身体的细致观察……扶手椅外壳之所以用聚脂塑成,那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您优雅的曲线……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
有人这样为消费社会辩解:不管怎样,消费社会关注的是人的舒适与满意,从这个角度上看,消费社会就是一种进步。
这个说法似乎有点道理。
从空姐甜美的微笑到自动售货机的道谢声,我们每个人都被一种美妙的热心服务包围着,被奉献和善意的组合包围着。即使小到一块香皂,那也是一群专家为使您皮肤光滑而进行了几个月的研究思索后的成果。如同上文提到的航空公司的座椅,这个座椅再不只是座椅了,而完全是为消费者的利益着想的一种社会性供给。
今天没有任何东西是单纯地被消费的,即被购买、被拥有、而后就这样被耗尽。物品不是这样为某事而用,首先并特别要指出的是它们是为您服务的。如果没有个性化的“您”这一直接宾语,没有这套完整的个性供给的意识形态,那么消费只会是消费而已。正是这种额外赠品、这种个性效忠的热情为它赋予了完整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满足。当代消费者们沐浴在关切的阳光中。
然而,这个阳光不是照在所有人身上的,前提是你得是消费者——你要有消费能力才能享受这一切的亲切与关怀。又回到了起点,有钱才有消费能力。
有一则新闻很引人关注:上海一名80后的年轻女孩,难抵高档包、化妆品、各色时装的诱惑,一口气办了六七张信用卡,每张卡的透支额度都超过1万元。潇洒透支完所有信用卡额度后,她的微薄工资根本无法偿还欠款。于是,她选择“以卡养卡”的方式,居然拿了近百张信用卡循环套现,不到三年的时间,欠款高达100万元。最后没办法,她的父母拿出全部积蓄,变卖家中房产,这才偿清债务。
原来上文中的购物的幸福感觉是要靠钱来支持的。当你满载而归地走出购物中心,才发现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当你回到家中被一堆商品围绕的时候,才发现你还是原来的自己;当你收到信用卡账单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竟花了这么多钱;瞬间的幸福眩晕过去后,生活中的压力与苦恼又回到了你的身边。(www.xing528.com)
标准化的产品,标准化的人
我求你们想一想,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废物占据了那么多的人,从工程师——他们被迫设计制造废物的机器;到无助的小职员——他们年复一年地整天呆在可怕的小屋子里,坐在椅子上,办理交换废物的批发买卖;到贩卖废物的店员——他们不敢去认领自己的灵魂。还有闲散的公众,他们不想要废物,他们受废物所苦,他们对废物厌倦至极,可却非买不可。
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生产,有可能实现一种普遍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
当初,大批的人从工匠和小农场主等职业中被驱赶出来,赶进工厂。而工厂里的劳动分工又把人的活动减少到很少的几种重复动作。这样的工作既缺乏多样性也无法控制。
等人们的产量提高、有效需求足够庞大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分享自己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但要提供足够的商品,他们就必须接受大规模生产方式,因此也就必须将产品标准化。只有将抹杀个性的工作和同样抹杀个性的消费结合起来,才能收获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利益。
无法在工作中和工作后再现自己的个性,将使人们付出高昂的代价。最终,人们生产出的标准化产品,将由标准化的人来消费。
抹杀个性是物质进步的必然结果,它进一步剥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与生俱来的兴趣。于是我们感到不满、烦闷、无聊。而这一点又正好被广告利用,广告告诉我们,他们的产品可以解决我们的困扰。于是一部分人被广告吸引了注意力,再次回到物质的怀抱里,结果只能是越陷越深,离真正有意义的活动越来越远。
写出了开头那段话的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认为,真正的人不应当是标准化的人,而是自由的人。自由的人过着简单的生活,享受简单的愉悦;自由的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活跃的思想,适合身体健康和活跃思想的职业以及适于居住的美好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