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牛蛙繁殖技术:抱对时注意环境水质和温度

牛蛙繁殖技术:抱对时注意环境水质和温度

时间:2024-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入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亲蛙在此期间大量摄食为越冬期贮存营养,此期为肥育期,要加强营养,为第2年繁殖后代作好充分准备。性成熟的雌雄蛙到了繁殖季节即开始抱对繁殖。抱对多在傍晚或下半夜进行。因此,牛蛙抱对繁殖期间要保持环境宁静,并要注意水质、水温、水深、活动面积等条件要适于其抱对产卵。

牛蛙繁殖技术:抱对时注意环境水质和温度

第二节 繁殖技术

一、种蛙的来源

对于初养牛蛙者来说,种蛙主要是从牛蛙养殖场引进,也可从大自然水域中收获。以后的种蛙来源主要是从自育的后备种蛙中挑选。

种蛙的选择和引进工作宜在每年春天牛蛙结束冬眠时进行(约在抱对产卵前1个月),也可在前一年晚秋,牛蛙进入冬眠前进行,然后单独饲养管理。但从外地引种宜在每年的春天,牛蛙刚结束冬眠并已开始活动时进行,因为这时牛蛙的代谢水平较低,便于运输和管理。

6~7龄以上的老蛙不宜做种蛙。人工高密度精养的牛蛙,往往个体大小和性成熟年龄达到了,但卵巢小,产卵量低,不宜做种蛙用。准备作种蛙者不宜高密度饲养。

优良的种蛙应体躯强健、发育良好、性情活泼、性征明显——雌蛙腹部膨大,体形丰满;雄蛙前肢粗壮,婚瘤明显,咽喉部呈金黄色。

雌雄种蛙的血缘关系宜远,防止近亲繁殖。否则,不仅受精率和孵化率低,而且孵出的蝌蚪质量也差。

雌雄比例应为1∶1。假若雄蛙多于雌蛙,可能会出现雄蛙为争夺配偶而搏斗,造成蛙伤、蛙残以致影响雌蛙产卵或将已产的卵冲散;假若雌蛙多于雄蛙则受精率降低。

所选择的种蛙成熟度要尽量一致,这样可使种蛙产卵时间相对集中,利于蝌蚪和幼蛙的培育和饲养管理。

二、种蛙培育

先引进蝌蚪和幼蛙,待1~2年蝌蚪和幼蛙长成后,再从中挑选种蛙,落选者作为商品蛙出售。这样可使引种的投资少一些,并且在饲养蝌蚪和幼蛙的过程中,还可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大批繁殖后饲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种蛙应选择体重400克以上,年龄2~3年的青壮年蛙为佳,选择蛙的工作可在头年晚秋进行,最迟不得超过产卵前1~2个月。

种蛙应稀放精养,以每平方米放养0.5个为宜,太密集对繁殖活动不利。雌、雄蛙的比例以(1~2):1为宜。当亲蛙鸣叫、追逐、拥抱频繁时,预示着临近产卵期了,此时雌蛙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泄殖孔轻微出血潮红。种蛙临产前不宜运输或更换新环境,至少应为临产的牛蛙留有1个多月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种蛙培育的关键在于饵料,应提供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饵料,若种蛙是已被驯化或摄食配合颗粒饵料的,则每天以投喂营养全面的配饵料为主,并辅以鲜活饵料。在饵料中动物性饵料应占60%,再加入5%的骨粉、0.4%的蛋氨酸、2%的牛睾丸粉,可使亲蛙精力旺盛,雌蛙怀卵量增大,雄蛙精子活力增强,发情期提前。生殖活动开始时,亲蛙不再进食,待产卵受精完成后,亲蛙又开始大量进食。入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亲蛙在此期间大量摄食为越冬期贮存营养,此期为肥育期,要加强营养,为第2年繁殖后代作好充分准备。越冬前,雌蛙体内已怀有大量卵子,因而肥育期的营养也至关重要。

三、种蛙的饲养管理

给种蛙投喂的饲料必须保证新鲜、营养全面,并提供一定量的鲜活动物性饵料。进人繁殖期,当雄蛙开始日夜鸣叫时,立即整理好产卵池的环境,加注新水,水温22~28℃为好,保持水质清新,水面上放入适量浮莲或水草以供卵子附着,不要用力搅动水面以防卵块沉入水底憋死。

四、牛蛙产卵和受精

在自然状态下,牛蛙的产卵和受精过程必须借助雌雄蛙的相互拥抱配对(简称抱对)才能完成。雄蛙没有交配器,不可能进行雌雄两性交配,而是进行体外受精。抱对可刺激雌蛙排卵,否则即使雌蛙体内的卵已熟也不会排出卵囊,而是在体内退化消失。抱对还可使雌蛙排卵和雄蛙排精同步进行,利于受精。因此,抱对对牛蛙的产卵和受精极为重要。

性成熟的雌雄蛙到了繁殖季节即开始抱对繁殖。当气温上升到20℃以上时,牛蛙即有发情的表现,并很快就会抱对产卵。在实际养殖工作中,不同的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牛蛙抱对产卵的时间和次数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期间进行保温培育,比自然状态下越冬可提早1~2个月抱对产卵。在气温较低的自然环境下,牛蛙每年只抱对产卵1次,而在气候温和的四川盆地牛蛙每年有2次抱对产卵相对集中的高峰,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8~9月。(www.xing528.com)

雄蛙总是要比雌蛙提早1~2周发情,开始频繁鸣叫。雌蛙未发情时,拒绝雄蛙拥抱,而卵子成熟已发情的雌蛙则会响应雄蛙的鸣叫,并发出“咔咔”的呼应叫声,或依恋于雄蛙周围,雌雄蛙在水中相互追逐,终至雄蛙跳到雌蛙背上抱对。

抱对时,雄蛙跨骑在雌蛙背上,用前肢夹住雌蛙的腋部。抱对多在傍晚或下半夜进行。抱对过程需数时至2~3天才能完成,其间雄蛙前肢做有节奏的松紧动作,诱发雌蛙将卵排出。雌蛙排卵时除臀部外,其余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后肢伸展呈“八”字形,借助腹部肌肉收缩和雄蛙的拥抱而排卵。排卵时,通常是两个两个的从泄殖孔排出,雄蛙同时排精并用后肢做伸缩动作拨开排出的卵子,使之成单层薄片状漂浮于水面,完成受精过程(体外受精)。产卵时间随产卵量的多少而异,一般多为10~30分。自然产卵的时间多集中在早晨4~8点。雨天产卵少。受精后的受精卵外边有一层卵胶膜包裹,以利于卵子安全发育成蝌蚪,同时使一个个卵粒黏在一起,分散平铺成单层,构成卵盘,每个卵粒直径为1.2~1.7毫米,卵盘直径有30~40厘米,以后因为胶膜吸水膨胀可使卵盘直径扩大到50~80厘米。

种蛙抱对时不要惊扰它们,以免中途散开而不能排卵,使卵子在输卵管或泄殖腔中滞留时间过长造成过熟。过熟的卵子胶膜浓缩成团状,不能分散,很难产出,即使产出也呈团状,完全不能受精。其他生活环境和生态条件的不适也会造成滞产和难产,造成卵子过熟。因此,牛蛙抱对繁殖期间要保持环境宁静,并要注意水质、水温、水深、活动面积等条件要适于其抱对产卵。

五、牛蛙卵的采集

对产出的蛙卵应在每天黎明,能看清水池中物体时及时进行收集,中午和傍晚还要巡查种蛙池,及时收集种卵。因为卵多黏附于水生植物的茎叶上,这些植物的快速生长会将受精卵顶出水面而被晒死。即使附着在水生植物上的卵子没被顶出水面仍在水中,但因为牛蛙在繁殖期发情激烈,活动频繁,往往将卵子胶质膜搅乱、损伤,使之成团状,失去浮力而沉入水底。卵在排出后,经2~4时胶质膜逐渐变软,失去弹性,浮力减少,假若没有水草作附着物,卵块就会沉入水底。因此,种卵产出后一定要注意及早收集。

收集卵块时,应将卵块连同所附着的水草一起剪断,立即用水盆将卵块连水移入孵化池。在采集和转移卵块时,应特别小心仔细,切莫使卵受伤,并且不能颠倒。否则,种卵的孵化率将大为下降。受精卵有动物极和植物极之分,植物极在下方,呈乳白色,约占卵子表面积的2/5;动物极在上方,有深黑色的色素冠,约占卵子表面积的3/5。收集时两极的方向不能颠倒。牛蛙的受精卵的胶膜柔软而黏性大,遇粗糙物容易黏着,造成损伤。因此不能用网捞取。

六、牛蛙卵好坏的鉴别

对产出的蛙卵可根据卵盘大小、卵粒大小和吸水状况等鉴别其质量。成熟不良的卵,卵盘分布散乱,平均卵径较小,色泽不鲜艳或呈大团,吸水不分开。这种卵往往受精率低。成熟的卵,卵盘分布均匀,吸水膨胀快,卵粒大小整齐,卵径较大,动物极呈青黑色,有光泽,受精率高。过熟的卵,卵色暗而无光泽,呈暗灰色,胶质黏性不强,易下沉于水底。受精率低。

受精卵块以白色泡沫黏附在水草上,动物极与植物极黑白分明,刚产出时,水面上卵球黑白混杂,30~60分钟后,卵子自动转位,全部变为黑点朝上,白点朝下,3小时后仍不能转位,则为非受精卵。受精卵不可在水池中存留过久,以免胶膜软化、卵子沉入水底或被不时跳动的蛙踩坏。因此,饲养员应及时将卵捞出,送入卵化池,捞受精卵时用剪子将卵块四周和下面的水草剪断,不可硬扯,用手将卵块连同水草一起移入盆、桶等光滑容器内。不可用粗糙物捞取,太大的卵块不好捞取,可用剪刀剪断胶膜,分成几块捞出,在5小时以内送到卵化池浸入水中,超过5小时受精卵会因缺水而死亡。

七、人工催产

为了统一产卵时间,便于管理或使牛蛙提早产卵,以利越冬,以及为了避免滞产或难产也可采用人工催产。

人工催产就是对亲蛙注射激素或含有激素的物质促使其排卵、排精的方法。常用的催产素有:蛙的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1)用量。每500克重的雌蛙,注射400微克LRH-A;或注射HCG 5000国际单位;或注射15~20个蛙脑垂体磨碎物;或用上述3种药物各以1/3的混合物注射,催产效果佳。雄蛙剂量减半。药物应用生理盐水稀释,每只蛙稀释量为0.5~1毫升。

(2)注射方法。一是在蛙腹部皮下注射,二是在臀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是镊子夹起肚皮,按水平方向进针2.5~3厘米,臀部肌肉注射是将针与蛙体按45度角进针1.5厘米。退针时,用手指轻轻按住针孔处,以防止溶剂外溢。

(3)产卵与受精。将催产后的雌雄蛙按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产卵池的水深为30~40厘米,每平方米放1对亲蛙,水温在28℃左右。催产后40小时,雌雄蛙便抱对产卵,射精,进行体外受精,约经10~15分钟便产完卵,受精率可达95%以上。

八、产卵后种蛙的护理

亲蛙产卵排精后,体力消耗很大,体内贮藏的营养被消耗,腹部凹瘪,此时应及时投喂高蛋白、低脂肪的膨化饲料或高蛋白动物性饲料,适当增喂鲜活饲料,为种蛙的迅速复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生活条件。16~20天后,种蛙性腺再次发育,应做好强化饲养,每天投喂4次,连喂1个月,再转为一般的正常管理。

种蛙对病害的抵抗力较强,但繁殖后体质衰弱,容易患胃肠炎、烂皮病、水霉病与腹积水等症,应及时发现和治疗。防重于治,应做好防病工作,经常换水,每半月用2毫克/升的漂白粉或蛙健灵泼洒,杀灭病菌及害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