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果园改造
建立苹果园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优质果品,产生高的经济效益。但有许多苹果园由于管理不善,树形混乱,株间交接,病虫害严重,长势不良,造成结果少、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如果对管理不良的果园及时改造,加强果园管理,可及时恢复产量和品质,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苹果园改造的途径很多,但关键还是树形改造,解决果园通风透光,然后加强和保证肥水管理,并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花果管理,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一、改形对象与目标要求
(一)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栽植的苹果园,乔化果园普遍存在栽植密度过大,行间接头、株间交叉,群体通风透光不良;矮砧果园中间砧全部入土,矮化变为乔化;密植园树形选配不当,整形技术不规范,树冠过高、过大,个体通风透光差;树体结构不合理,生长不协调,主干低、中干细,中央领导干优势不明显;枝或枝组普遍是多轴延伸、冠幅大,结果部位外移;大枝多而粗壮,角度偏小,小枝少而细弱,分布不均匀;营养枝和结果枝比例失调。由此,造成果园光照差、成花难、结果晚、品质差、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管理不方便,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滑。鉴此,改形是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提高优果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改形目标
果园的地面覆盖率为75%~85%,树高=行距×0.8;行间保持1.0~1.5米的作业道;冬剪后到萌芽前每667米2留枝量6万~8万个,长、中、短枝的比例为1∶2∶7;夏季树冠透光率为25%~40%,叶面积系数为2.5~3.0;667米2产果量旱塬区果园为2000~2500千克,灌区果园为3000~4000千克;横径在75#以上的优质果率达到75%以上,全红果率在50%以上。
(三)改形对象
1.密度较大果园
乔化果园每667米2栽植60株以上,矮化果园每667米2栽植80株以上,枝条交接严重,果园光照条件差,田间作业困难。
2.透光率低、产量和优果率低的果园
树冠内光照强度低于30%的部分占到树冠体积45%以上的果园;冬剪后到萌芽前每667米2枝量超过10万个的果园;每667米2产量在1 500千克以下,优果率在50%以下,全红果率在30%以下的果园;树冠下部几乎没有产量的果园。
3.主干太低的果园
主枝着生部位低,一般在70厘米以下,下强上弱,裙枝较多,冠下透光不良,田间作业不便的果园。
4.主枝过多和过大的树
中心干上着生的主枝数量过多,而且主枝的粗度与中心干相近或者超过中心干粗度1/2以上,骨干枝之间势力不平衡,叶幕层过厚,叶幕间距过小,冠内光照不良。
5.结果枝组过大的树
结果枝组体积过大,长度超过树形要求,分布过密,多头延伸,出现枝组交接,交接长度超过20%以上,严重影响主枝生长和树形结构。
6.枝条直立、树冠直立、树冠抱合的果园
主枝和结果枝组放任生长,枝条直立,分枝角度小,拉枝不到位,造成长枝多、短枝少,花芽形成困难。
7.树冠过高的树
树冠高度超过标准树形要求高度,且树冠上部留枝太多,长势强,上层遮光严重。
(四)原则要求
1.改形原则
栽稠的挖稀,长高的落低;留密的疏稀,动态的管理;早期重丰产,后期重优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园一策;一树一法,分类定形;永久临时,株枝分清;动态管理,逐步实施;因树修剪,随枝造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和“三让路”(即:临时株一边结果一边给永久株让路,临时主枝为永久主枝让路,临时枝结果枝组为永久枝结果枝组让路)的原则,配套管理技术措施及时跟进,才能保证改形成功。总之“三分改,七分管,十分操心才保险”,万不可“虎头蛇尾”或树形“一次到位”。
2.改形要求
通过挖树间伐、去除大枝、瘦身缩冠、逐年落头、低接换头等措施,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整果树个、群体结构关系,解决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均衡树势,平衡营养,优质高效。达到调整行株距离,降低栽植密度;抬高主干,加强中心干;控制树高,调整冠幅;减少大枝,增加小枝;加大角度,调控方位;减少级次,加大枝差;主枝单轴直线延伸,螺旋排列,不竞争、不轮生、不对生、不重叠、不交叉;枝组大、中、小相间,斜、平、背共生,多以下垂、松散方式均匀分布,做到“叶叶见光,枝枝有效,果果优质”。
3.改形反应
陇东果区的改形实践表明,对红富士乔砧密闭园多年瘦身修剪(提干、落头、开心、降枝等),可促进根系(侧根)向较深和更广土层发展,主要原因是产生了大量的吸收根系,而生长根也会出现部分更新,在20~50厘米土层中,根的数目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42.9%;叶片质量显著提高,叶面积、百叶厚、百叶重和叶片干鲜比分别提高7.9%、25.8%、9.2%和12.8%;枝类组成及总枝量更趋于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的要求;改形树对光照的利用率更高,中部内膛、下部外围和下部内膛的相对光强均有显著提高。
4.改形步骤
冬剪时,注意及时调整结果树的树体结构,树形可依据栽植密度,分别选用改良纺锤形、多主枝开心形或高纺锤形等动态树形。基本思路是:4年生以下的幼园,突出一个“早”字,抓透光树形培养;5~9年生的初结果园,关键是按照标准树形要求,抓透光树形规范;10年生以上的成园,核心是优化树体结构,抓树形改造,突出透光形。
二、树形选择与改形技术
(一)树形选择
1.适宜树形
乔化果园适宜培养改良纺锤形(1~10年),树势衰老后再逐渐改造为开心形(11~20年)。矮化树个体小,适宜培养成高(细)纺锤形,但其一生主枝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应坚持去大留小、更新复壮。对前期管理不善的矮化果园,10年生以后,也可根据光照及树体长势适当减少主枝数量,抬高主干,逐渐向自由纺锤形方向发展。
2.乔化树形培养与改形倡导“三步走”
(1)幼树早培养(1~4年)。对尚未结果的树及早培养树形,明确临时株、永久株,按照空间利用合理、培养目标明确、主次关系清晰的原则,灵活地选用纺锤形或中干疏层形进行培养。(2)初结果树抓规范(5~9年)。进入结果期后,应最大限度地延长丰产年限,维持优质、高效的生产现状。在此基础上,不断化解影响生产目标实现的主要矛盾,及时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做好枝组的培养和更新。实践中应以改良纺锤形和中干疏层形为主。(3)大树换树形(10~20年)。在果树相貌不能维持纺锤形或中干疏层形条件下,应降低单位面积枝量,变大冠为小冠,改高冠为低冠,形成土地利用率高、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高的树形,力求多获几年的好效益。一般可由疏层形或改良纺锤形改为多主枝开心形,到15~20年时,再改造为十字开心形。
(二)改形技术
1.间伐降株
目前苹果园常见的株行距有2.0米×3.0米、2.5米×3.5米、2.0米×4.0米、2.5米×4.0米、3.0米×4.0米等密度。间伐降株多采用“隔行挖除”或“隔一挖一”等形式逐年完成,降低栽植密度,达到降低总枝量,改善果园光照条件的目的。将乔化果园每667米2的密度调减到28~45株,矮化果园每667米2的密度调减到55株~83株。间伐调整后,乔化果园的密度变为4.0米×6.0米或6.0米×4.0米(27株/667米2)、5.0米×3.5米(38株/667米2)、4.0米×5.0米或5.0米×4.0米(33株/667米2),使栽植密度较原来降低一半。间伐是成龄果园改造工作难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如果果园栽植密度降不下来,在高密度果园搞改形,很难显示出改造效果。间伐开始前,应逐棵树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并予以标记,然后逐年间伐,顺序是先疏除病树和弱树,再疏需要疏除的临时株。
间伐降株应注意:(1)对树龄20年以上,腐烂病发生株率在50%以上,不要按正规株、行距间伐,而是间伐那些腐烂病严重的单株。(2)间伐不能伐树,而是将树从地面锯掉,让根系逐步死亡。(3)间伐后保留的树1~3年内不能改形,等产量恢复和出现光照不良时,再逐步提干、落头和开心。(4)对10~15年生的树,在果园先分出永久株与临时株,注意体现临时株为永久株让路,对永久树培养开心形,而对临时树培养高纺锤形或扁长树形。
2.提干、落头降枝
提高主干,打开“底光”。除开心形树的主干抬高到0.8~1.2米外,其他树形都要将主干至少抬高到0.8米,也可抬高到1.0米。方法是在第一年疏除距地面较近的主枝或朝北方向延伸的基部主枝。随后分年、逐步疏除对生和轮生主枝,使0.8米或1.0米以下不再着生主枝;同时,对0.8~1.0米内着生的大侧枝、裙枝和背上大枝组进行改造,习惯上称“脱裙子”。
提干时应注意:(1)分3~4年完成提干;(2)注意伤口保护;(3)不在同一年、同一部位连续去2个以上大枝;(4)提干高度不应超过1.2米。如果下部枝多、枝粗,并且结果部位主要在下部,也可不提干,但要开心,改善下部光照条件,并要去除贴向地面的背下枝。
树冠中上部大枝过多、过密,是目前成龄苹果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及时采取以疏为主的手段进行改造,也就是所谓的“开窗子”。疏枝对一般果园,分3~4年进行,每年疏除2~3个大枝,最终全树仅保留5~7个主枝。疏除大枝的主要对象是轮生枝、竞争枝、对生枝、重叠枝和主枝上的大侧枝、过大过粗的结果枝组。疏枝时,对乔化树应首先疏除中心干粗度超过其着生部位1/2的主枝,矮化树首先疏除粗度超过其着生部位1/3的主枝。确定一个大枝是否疏除,可参考“留一去一”或“留二去一”原则进行。尽量避免当年在主干同一部位造成大的对口伤和并生伤口。疏枝后,使保留的大枝插空分布,树冠中上部枝量控制在与相邻主枝间距在30厘米以上,并保持树体均衡生长,避免形成偏冠现象。
落头时,对树势较弱、树冠较小的树,第1年先选一较弱的主枝(或辅养枝)“甩辫”,落头至所需高度的一半;第2、第3年再落头到所需要高度,落头完成后最上部的主枝应选留北向枝;对树势强旺、树冠较大的树,第1年选两个较弱的双主枝“开叉”,落头至所需高度的一半,第2年疏除落头处的一个主枝,留一主枝“甩辫”,并疏除主枝上的强旺枝和直立枝,第3、第4年再落到所需高度。落头完成后,果树最上部主枝距地面的高度应为2.8~3.0米,树高整体控制在行距的75%左右。乔化果园对临时株进行缩(控)冠,永久株则任其扩冠延伸。
采用细长纺锤形的矮化密植果园,对超长的主枝、过长的结果枝组,回缩到冠幅要求,增强冠内光照条件。对过强、超长的主枝,可用侧枝替代主枝,或用背下(后)枝换头回缩控冠。对过粗、过大的结果枝组,可采用去强留弱、去直留斜、去大留小、去长留短,并用弱枝带头。主枝过长、树冠交接碰头,在主枝头下部选一角度、位置合适的带头枝回缩换头,且主枝头不再短截,让其单轴延伸。
落头时应注意:(1)落头在3~4年完成,不要一次到位。(2)去头不要简单照搬日本和北京留桩的做法,原则上不再留桩,而应在水平或斜生枝上部回缩落头。宁叫树“带伤”,不要树“扛枪”。(3)落头采用强头换弱头、大头换小头的办法较好。
3.缩冠瘦身
首先对下部三大主枝逐年去除,抬干到0.8米以上。上部主枝过大的应去除,即冠内的主枝粗度超过中干粗度1/2的粗大枝要疏除,剩下的枝过密时也可疏除,一般保留下来的枝如果太大,万不得已可采用基部连三锯造伤再拉下垂。一般要求,主干上保留直径1~3厘米粗的小主枝(结果枝组)20个左右,再配直径1厘米以下的预备枝10个左右。所有枝条均要拉到120°,其中枝条越粗,拉枝角度越大。
为促进主干上发小枝,去枝时注意斜锯留桩,并削平伤口涂抹药剂。对主干或小主枝的光秃部位,发芽前目伤以促发新枝,填补空间。疏除主枝上的多年生枝时,背上伤口要平,不要留桩,背侧斜剪留芽,让其重新发枝。1年生枝条不论长短,都不短截,密时适当疏除。早春对枝条长度不足15厘米的1年生枝要抑顶促萌(掰掉不是花芽的顶芽),促生短枝。
缩冠瘦身应注意:(1)树龄在10年生以下,且中心干上小枝较多,大枝可一次去完,再刻芽发枝;(2)树龄在10~15年生,可将基部1~2个大枝去完,其他大枝过密去除,留下的枝应拉到130°,结果2~3年再去除;(3)去大枝要留桩,以促发新枝;(4)树龄超过15年,缩冠瘦身一般不用。(www.xing528.com)
以上间伐降株、提干落头降枝、缩冠瘦身三种主要改形方法在技术上各有利弊:间伐是永久解决光照的好办法,但对间伐初期产量影响较大,群众普遍下不了手,舍不得伐;落头、抬干、疏枝可以改善树体光照,但由于树冠扩展范围未能有效缩小,改形后树体生长几年,果园又会再次密闭,必须再次进行改形;瘦身可有效减少树冠扩展范围,不会引起产量大起大落,枝拉下垂后反而可以增加产量,但树体容易早衰。
4.低接换种造新形
结合更换品种,进行重新造形。一般树液流动后,从地面20~30厘米处对主干平茬,按间隔120°皮下接3个接穗,并将其中的2个靠接在1个长接穗上,也可在8月再行靠接。主干过粗的可皮下接5个接穗,也将其中2个靠接在1个长接穗上,另外2个加速伤口愈合,明年再疏除。当年留的1个旺枝为中心干,并在离地面90厘米以上留枝,拉成120°,培养成纺锤形或高纺锤形。
低接换种造新形应注意:(1)嫁接对象是过去主干上环剥口多,腐烂病严重,只有从干基部嫁接,才能恢复树势;(2)对树龄15年生以上的树,嫁接口面积大,愈合困难,最好不采用此法;(3)5月,如果发现嫁接部位塑料条扎的很紧,要及时去掉塑料条,用泥把嫁接口包紧,就不易出现嫁接枝劈折现象;(4)如果在8月进行靠接,必须在6月对嫁接的新枝进行处理,选长势旺的作中心干,其他2个枝靠接在中心干上效果好;(5)嫁接成活后要立杆绑缚,以免被风刮断。由于新枝生长速度快,积累差,必须及时喷氨基酸等叶面肥。
(三)主要树形的改形
1.矮砧果园细长纺锤形或高纺锤形
按照表7-1和表7-2的要求,对不符合细长纺锤形或高纺锤形的枝条及时疏除,对主枝不断更新,保持无永久性主枝,主枝与中心干的粗度比为:细长纺锤形1∶(4~5);高纺锤形1∶(5~7),主枝拉枝角度要大于90°,结果枝类构成应以下垂枝为主。
表7-1 几种常用树形结构特性比较
表7-2 几种常用树形修剪特性比较
实际操作应注意:(1)选留第一主枝时,主干高度控制在80厘米左右。(2)红富士中心干延长枝轻截时,必须抹除剪口下第二芽,抑制竞争枝出现。(3)对旱地、不容易发枝时,可在春季萌芽前刻芽。(4)背上直立旺枝按需要进行疏留。秋季进行新梢拉枝,开张角度。(5)为促进在主枝上发小枝,去枝时注意斜锯留桩,并削平伤口。主干或小主枝的光秃部位于发芽前目伤,促发新枝,填补空间。疏除主枝上多年生枝时,背上伤口要平,不要留桩;背侧斜剪留芽,让其重新发枝。早春对枝长不足15厘米的一年生枝要抑顶促萌(掰掉不是花芽的顶芽),促生短枝。
2.乔砧果园改良纺锤形和开心形
在乔砧果园栽后1~10年,培育改良纺锤形。10年以后,如果果园密闭,逐年改造为开心形;如果果园光照条件好,继续维持原有树形,等光照不良时再改造。如果光照一直很好,就不必再进行树形改造,仅进行修剪和维持原树形。
对于改形果园,在11~15年期间,永久株树高以2.8~3.0米为宜,主干高1.0~1.2米,全树有主枝7~9个;在树冠内区分永久主枝和临时主枝,永久主枝上逐年培养1~2个大型结果枝组;可有计划地疏除和减少主枝数。临时株树高控制在2.5米左右,略低于永久株树高,全树有主枝4~7个,不考虑树形,且以不影响永久株生长为生存条件;逐年疏除与邻株交接的主枝,呈侧扁圆形树形俗称“打扁”。突出临时株为永久株让路、临时主枝为永久主枝让路、临时主枝上的结果枝组为永久主枝上的结果枝组让路的“三让路”原则。随着树体生长,主枝上的结果枝组长放下垂,树体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不断恶化,需要疏除大主枝、提高树干、落头开天窗,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在16~20年期间,树高控制在2.8米左右,干高1.5米,全树有主枝4~5个,各主枝上配有1~2个大型结果枝组,结果枝组均以松散下垂状结果,长度在1.0~2.0米。主枝上的结果枝配备达到“高中低错落分布,大中小搭配合理”,实现立体结果、丰产稳产、优质高效。全园树冠覆盖率70%~80%,生长期透光率20%~40%。冬剪后每667米2留枝量5万~7万条。
(四)改后配套技术
1.伤口保护
伤面要平整光滑,涂抹白乳胶,外覆塑料薄膜,伤口愈合会特别好。
2.抹芽除萌
把主干上过多的、小主枝背上的萌芽及剪锯口附近不可利用的萌芽抹除。
3.刻芽
深度应为母枝直径的1/10~1/7。
4.分段环切
于发芽前10~20天,在枝条上每隔2~3个芽环切一刀,以利于萌发短枝。
5.抑顶促萌
当顶芽萌发的新梢长至5厘米时,掰掉顶端新梢,促下部生长短枝。拉枝开角:粗度不同方法有别(如间隔连多锯、去木楔、同一锯口反复锯等方法)。
6.扭枝缓势
对保留的多年生粗壮枝组、旺枝,扭转受伤,使其下垂。
7.捋枝(拿枝)
2~3年生中庸枝在6月上中旬处理,一年生强旺营养枝8月上中旬处理。用手紧握住被捋(拿)枝条的基部光秃部位,使其枝位呈斜下生。
改形修剪应在全面加强果园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尤其是应为果树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改形修剪必须与四季修剪结合,即“春刻抠、夏摘扭、秋捋拉、冬放疏”等技术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改形教训与应对措施
(一)问题与教训
在苹果树大改形中,出现改形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改形一次突击到位、改形不分树势强弱、改形不分树龄大小、改形永久株与临时株不区别对待、改后不加任何管理等因素。
1.脱离果树生长实际,片面追求外表一致性
主要表现在不分树龄大小、树势强弱,教条的规定提干高度、落头高度、留枝数量和树体形状等。有的把果树高度降到2.0~2.5米,有的把树干提高到1.8米,有的一株树仅保留2个主枝。违背了“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因枝修剪、随树造形”整形修剪的基本原则。
2.单一追求大改形技术的快速实施
表现在有些地方改形要求“一步到位”,即提干高度一步到位、落头控冠一步到位、留枝数量一步到位、树形培养一步到位。违背了苹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造成了“盛果期树改成了初结果树,大树改成了小树,结果树改成了幼树”等怪现象。结果使一些苹果园改形后果品质量虽然是提升了,但效益却没有同步增长,未达到改形的理想效果。
3.配套技术措施脱节,使改形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
表现在热衷于树形培养,而忽视了肥水管理;热衷于建造直观树形,而忽视了改形配套技术应用(尤其是一些细节的落实),从而造成“年年改形不成形、连年改形没有形”的被动局面。同时,由于在大改形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导致腐烂病不断加重,管理投入有增无减,经济效益低、提升难度大,根本无法把提质增效的作用发挥出来。
4.机械搬用他人技术,脱离本地生产实际
实践证明,一种技术在甲地好,但在乙地就不一定好,按此推理大改形技术也不例外,最怕机械的全盘照搬。例如在日本连续7~8年甩放的结果枝,也不会出现果个变小和枝组干枯现象,原因是日本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自然降水量多,蒸发量小,果园管理标准规范。而在陇东地区结果枝组连甩3年以后,就会出现果个变小和枝组衰弱等现象,主要原因是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春旱和夏初气候干旱严重,蒸发量大,施肥不足。所以,在改形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科学灵活运用。
(二)应对措施
1.必须突出综合管理
效益主要体现在管理上,只有科学地实施配套综合管理,苹果的质量效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2.不犯违背自然规律的“低级”错误
在大改形中,要突出“一园一策、分类指导、从长计划、分步实施”原则,坚决杜绝“一步到位”和“一刀切”。
3.有标准,不唯标准
改形要做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因树而异,万不能强求千篇一律。对乔化果园,主干高度以0.8~1.2米较为适中;管理水平高、结果枝组强壮的果园,以主枝延长头不交接或下垂枝组不触到地面为原则,留干高度可适当高于1.2米。树体高度应以行距的80%为上限,下限则应因树而定,一般2.8~3.5米较为适中。留主枝的数量应实施动态化标准,即树龄小的主枝多留,树龄大的主枝少留,以不重叠、不遮光、不密闭为标准,确保果树有效叶面积的最大化;主枝数以初果期留10个以上、盛果期留7~9个、盛果后期留3~5个为宜。永久株、临时株应区别培养,突出临时株应以结果为主、以临时利用空间为主和以果压冠、快速控制扩冠的思路;永久株稳步培养,在永久株上对永久大枝、临时大枝应区分明确,按照各自不同的利用目的,做到保留年限有差异,培养方法有区别。生产上落头技术不应留桩,高度基本一致,提倡“甩辫”落头。永久株上永久主枝的基角以70°~80°为宜,梢角应小于75°;临时株和永久株上的临时主枝的基角要大于90°,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加大到120°~130°,突出“开角平势、抑枝控冠、以果压冠”的技术路线,缓解临时株过早与永久株争夺空间的矛盾。
4.树形培养“三步走”
必须始终明确“改形是为了改变树形存在的问题”的改形原意,而不是为了创造一种新的树形;大改形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锯(剪)定乾坤”的灵丹妙药。在大改形中,必须坚持“幼树早培养、成龄抓规范、大树换树形”的分步实施步骤。在每个年龄阶段都应有指导性的树形标准,绝不强求完全一致的树形模式,达到“有形不唯树形,无形不违背原则”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