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举杯邀明“日”—波兰传统婚礼
波兰的婚礼形式可以分为宗教式和非宗教式,但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必须在教堂举行。男女双方先要到结婚登记处登记,并邀请亲朋好友参加登记仪式。新郎和新娘要从自己的亲属或最亲密的朋友中选定一男一女作为自己的证婚人。参加结婚登记仪式的人都要穿礼服。波兰人的婚礼一般从奏《婚礼进行曲》开始。《婚礼进行曲》一响,新郎新娘在身着黑色长袍的主婚人带领下,步入大厅,双双站立在主婚人对面,证婚人及双方父母坐在大厅前排椅子上,其余的人跟随就座。主婚人按规程询问并听取新娘新郎的回答,然后新娘新郎随着《婚礼进行曲》徐徐走出大厅。整个仪式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仅十几分钟,但很庄严、肃穆。待新娘新郎走出大厅后,其他人依次排成一行,将鲜花送给新娘,并向新娘新郎致贺。
波兰婚礼
宗教仪式完毕后,新娘新郎还要择吉日在家中举办婚宴。普通家庭的婚宴大都会邀请大约100位亲朋好友。传统的婚宴一般从亲友们赠送礼物开始。随着乐队演奏的悠扬音乐声,新郎新娘用水果和香槟酒对亲朋好友们的礼物和祝福表示感谢,同时他们会送给每位客人一小袋面包以示好运和幸福,而祝福面包在传统上是由新娘与女傧相在婚礼前烤制的。婚宴上最先上的菜肴是鸡汤,婚宴中最重要的角色则是波兰自产的伏特加酒。如果酒不足最令人扫兴。亲朋好友们都会开怀畅饮,祝新娘新郎幸福快乐。
波兰传统结婚蛋糕
酒足饭饱之后,乡村乐队演奏起欢快的“polo”音乐,来宾们不分男女老幼开始做游戏。波兰人传统的婚宴上很受欢迎的游戏是“系衣服扣”和“找蛋糕”。“系衣服扣”游戏就是比赛穿衣服的速度,参加游戏的人脱去外衣,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他们就抓起外衣穿上,非但要快,还要穿戴整齐。有的人为了获胜,居然裹着睡衣就上场参加比赛,因为睡衣一披就完事,即使扣子没系好也不是很明显。而“找蛋糕”游戏则是在来宾中随意找一个人,蒙上他的双眼后,在众人的鼓掌声中开始在屋子里找蛋糕。找蛋糕的游戏并不好做,因为参加游戏的人只能用舌头去寻找被藏起来的蛋糕,而且周围的人不能给他提示,他更不能用手去摸桌上的东西,只能用舌头舔。这个游戏的寓意就是新郎新娘终于品尝到了甜蜜的爱情。(www.xing528.com)
婚宴上最精彩的节目就是“农夫”和“农妇”的表演。新娘新郎的好友分别化妆成农夫和农妇,在各自装模作样地作一番自我介绍后,表演一段有关新娘新郎趣事的“相声”,告诉大家新郎新娘的恋爱史。在来宾开怀的嬉笑声中,新娘和新郎羞得两颊绯红,“罚”“农夫”和“农妇”轮流请所有的来宾跳舞。凌晨两点,厨师准备好了婚宴的最后一道热菜—波兰最有名的红菜汤和牛肚汤,大家一起喝着热汤,一边尽情欢歌,一边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当东方的天际逐渐被朝霞染红时,新娘新郎和半醉半醒的来宾一起高声合唱“朝阳升起的时候……”来迎接日出。这是新娘新郎婚宴上的最后一支歌,也是他们共同迎来的第一个早晨,它象征着一对新人告别过去,迎接未来,还预示着这个年轻的家庭既有爱情,也有责任。
结完婚,自然要生儿育女,在这方面,波兰也曾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波兰过去也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因为女儿出嫁普遍要陪送很多嫁妆,所以女孩子往往被叫做“赔钱货”,生了儿子则会皆大欢喜,因为儿子是未来家里的顶梁柱。儿子一出生,父亲就要把他高高举起,大声宣布:“这是我的合法儿子。”然后扶着孩子的头在房梁上碰几下,表示已经接纳儿子为家里的新成员。有些地方还曾经利用种树的办法来庆祝孩子的出生。生男孩种一棵橡树或山毛榉,生女孩则种上一棵椴树。在托伦地区曾经流行母亲生了女儿立即发上一团面,待女儿长大出嫁时做喜饼用。
在波兰,要给自己的孩子起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由波兰传统的宗教习惯决定的。波兰的孩子出生有出生日,受洗礼的那一天就为命名日。波兰每年的日历都会按日注出一些名字。孩子的名字就从受洗礼那天日历上注出的名字中挑选,或是在日历上同孩子出生日靠近的那几天所注的名字中挑选,所选中注出名字的这一天,就是孩子的命名日。波兰人的名字基本上就在几百个,所以父子同名同姓的情况屡见不鲜。
波兰人的名字大多出自神话和《圣经》,来源于多种民族语言。有许多源于古希腊语,如海伦娜—月亮,伊莲娜—和平、和睦。还有不少名字来自古犹太语,如安娜,意为魅力、宽厚和仁慈;扬,意思是受诸神宠爱的人。此外有些来源于古罗马语、古波斯语等。波兰人名字性别之分很明显,男性人名结尾为阳性字母,女性人名则以阴性字母结尾。有些男女名字只是字尾稍加变化,如女性人名玛利亚的男名形式为马里安。波兰人之间如果关系亲近的,彼此是不称全名的,直呼昵称,有些名字的昵称还不止一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