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经历的关系,江泽民同志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能源问题,发现了中国的能源问题。在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以后,江泽民同志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发现中国社会还存在整体生态环境不良,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和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认识到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前提,而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
1.能源问题
我国能源种类是丰富的,可供利用和开发的能源在我国均可以找到。但由于人口、能源分布和使用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能源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1)能源人均占有量较少
如果将世界人均占有能源的平均比例看做100%的话,那么我国的人均占有水能的比例为2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75%;耕地虽说占40%,但比世界平均水平低60%;而石油只占6.1%,天然气也只占6.5%,由此看来,我国能源人均占有量较少。
(2)能源开采条件不好
水能源因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因而“开发程度还比较低,但开发难度大、成本高”[38]。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1842亿吨,大多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总体开采条件不好”[39]。同俄罗斯、伊朗等天然气能源大国相比,我国天然气能源储量潜力虽大,但能源总量和开采条件不好。一些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储量虽大,但因技术和经济因素制约,开发程度较低。
(3)能源效率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电力工业有了跨越式发展,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建成投产,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也有新突破。但江泽民同志认为:“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能源生产和使用仍然粗放。2003—2005年,单位GDP能耗上升;2006年以来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但要实现持续下降,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40]
(4)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2006年达到69.4%,“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平均只有21%左右”[41]。同期的石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只有20.4%,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只有3.0%。如此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煤炭消费占了大头,而石油、天然气消费还不足25%。
(5)能源消费带来环境污染
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靠煤炭消费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这样一来,“SO2、烟尘、粉尘、NOX以及CO2排放量也有所攀升”[42],这将使中国空气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6)能源供求矛盾进一步显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小轿车将普遍进入中等收入家庭。人们对油气的需求会随之增长,但我国的油气储量很少,这就势必引起能源供求矛盾。江泽民同志说:“2006年,我国石油储采比仅为11.1,远低于世界40.5的平均水平,能源尤其是油气供求矛盾将进一步显现。”[43]
2.整体生态环境不良,区域生态环境脆弱(www.xing528.com)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西北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不良,导致全国整体生态环境不良,全国经常存在旱涝灾害,北方风沙严重。由于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脆弱,导致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这都是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江泽民同志的高度关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和北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这一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变,致使我国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来说是不好的,这突出地表现在自然灾害较频繁,气候稳定性被打乱,常常出现气候异常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一情况,江泽民同志是注意到了的。他说道:“在古代历史上,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曾经有过比较良好的时期。唐代诗人王维曾经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当时西北的自然风光。但是,由于千百年来多少次战乱,多少次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这不仅对本部地区而且对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因为连人的生存都发生严重困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更谈不上了。”[44]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再持续下去,将危及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对此,江泽民同志有较清醒的认识,他讲道:“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而且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45]
由于传统经营方式的作用,我国长江、黄河源头森林植被遭到破坏,致使长江黄河泥沙增多,河流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积河道,严重危及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黄河,存在着洪水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及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等问题。江泽民同志认为,这“将会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46]。
如此说来,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势头特别需要治理和遏制。长江、黄河源头,特别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必须治理,否则会危及江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3.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我国资源品种多且拥有可观的蕴藏量,但由于人口太多,这样一来,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多。加之中国未来几十年人口还将继续增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资源本来就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也即人口与环境的矛盾,人口资源的矛盾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发展到什么程度。许多专家指出,我国环境可承载的适度人口量是6亿,但目前人口已达13亿多了,这已经远远超过了环境可承载量。换言之,人口增长已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经济建设工作。经济快速增长使我国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这突出表现在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更加恶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还将消耗更多资源能源,由此一来,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将更大。
对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及其发展,江泽民同志是非常关注的,其思想认识在深化,他所提出的问题解决对策也在不断系统科学化。
有过留苏经历,又在一汽和上海、武汉等地工作过的江泽民同志早就从能源角度说明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并联系中外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节能措施,这充分表明他的远见卓识。
为了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讲道:“认真执行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不能放松,必须确保实现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重视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47]这是一个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之策,对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指出:“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就是其中的矛盾和困难[48]。为了解决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49]。为此,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50],这是江泽民联系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对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进一步理解,所提出的矛盾解决之策不仅是根本性的,而且较前更加系统、科学,因而意义更加深远。
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随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系统科学地解决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的对策,这是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化,对解决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4.污染严重
人要生存,就要进行劳动以谋取生存资料。人从事劳动的过程就是人与生态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人的劳动要有效且可持续,就要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但由于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制造污染物,而且抛向自然界的污染物数量大大超过自然界自净能力所限定的污染物数量,这时环境污染就随之产生,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便被打破。
环境污染种类很多,有水、空气和噪音污染,又有废弃物污染。目前全球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过量,臭氧层空洞现象已出现了,人类面临太阳紫外线照射威胁。在我国社会,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目前生产和生活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江泽民同志就开始关注环境污染问题了。主政上海期间,当看到城市化引发了环境污染,且已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时,江泽民同志十分担忧,他描绘了城市环境污染情况,说道:“环境污染严重,黄浦江、苏州河的黑臭期逐年延长,工业布局不合理,厂房同居民住房混杂,噪音、废气影响居民休息和身心健康,等等。”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人民生活,而且“给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上海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和障碍。”[51]政府应当责无旁贷地加以解决。
在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之后,江泽民同志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但同时不回避环境污染问题,他客观地指出:“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一些城市、地区和流域的环境污染仍然相当严重。”[52]其实,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江泽民同志主张刻不容缓地加以解决。1998年3月15日他就曾说道:”一些地方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流域污染、区域污染、城市污染,对群众的健康危害很大,必须坚决治理,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阻碍或延缓这种治理。”[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