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克服环境危机条件的积累

克服环境危机条件的积累

时间:2024-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条件的积累有可能使人们将环境的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这对于遏制和克服环境危机是有积极意义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危机以严酷的形式摆在人们面前,而几乎与此同时,信息产业出现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它以信息的开放、知识的增长为主要特征。现代管理其核心理念是“系统”。

克服环境危机条件的积累

二、克服环境危机的条件再积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经济开始崛起。信息产业开始成为支柱产业,它使得生产主要由对资源的开发向信息开发转换。因为现阶段的环境破坏威胁到利润增长,所以人们在生产中不得不考虑环境成本问题。环境产业开始兴起,且可为人们带来利润。这些条件的积累有可能使人们将环境的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这对于遏制和克服环境危机是有积极意义的。

1.生产主要由资源开发向信息开发转换

现代工业生产在初期是以对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以对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为特征的,而对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直接的作用是打破自然界固有的循环,这恰恰是环境危机形成的一个重要根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危机以严酷的形式摆在人们面前,而几乎与此同时,信息产业出现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它以信息的开放、知识的增长为主要特征。这样一来,它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合理配置环境资源,这就有可能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全球共享,使得物质生产同以往那种盲目开发、过度利用环境资源的传统生产模式形成鲜明对照。

信息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智力、高附加值、低物耗、低能耗为特征,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产业。因为它是新近出现的、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的,一般被人们称为“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兴起引起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软化,信息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成为美国产业结构软化的主要内容。由于产业结构的软化,美国工人成分也有新的变化。早在1956年,美国白领工人人数就超过蓝领工人,第三产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1.9%,1984年这一比重增至71.7%。其中在信息部门工作的人数大大增加,到1987年,信息产业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支付信息活动的工资占全员工资总额的60%以上,占全年工作日的70%左右。预计近几年,在信息服务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将占80%~90%,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0%。在日本,1968年已将信息产业列为核心产业。80年代末,信息服务企业就达3604个,软件业达5700个,分别比1981年增加60.9%和250.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增至40%~60%。年增长率是传统产业的3—5倍。到1995年,世界信息产业年产值约4000亿美元,预计本世纪信息产业将以20%~30%的速度发展,很快成为世界最大产业。

中国的信息产业紧跟着世界时代潮流。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洞悉国际新科技革命发展动向,明确指出时代的信息化潮流[2]。不久,邓小平又赞同发展信息设施建设[3]。随着我国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邓小平提出要借助对外开放,利用外国智力和信息资源[4],加快发展我国经济。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5]。之后又提出了“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科学论断,这就准确地把握住了信息革命和网络化的实质,为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在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现在,我国电子软件业发展迅速,近几年网络通信十分活跃,上网已成了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人们真正生活在“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代了。根据国际信息化发展潮流,我国政府已在“十五”规划中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前瞻性决策,这对我国未来信息产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必须看到,由于经济技术基础薄弱,我国信息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就全国而言,由于信息不灵造成的生产低效、投资失误、重复建设,每年损失就达上千亿元。

中国现在已经加入WTO,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国内产业信息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将使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发生变革,从而将使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独特作用。从管理层次上看,传统管理要么突出以资源开发为中心,要么强调人际关系。这里信息虽然参与了管理过程,但并未被当做一种要素资源;信息资源概念也未被明确起来。现代管理其核心理念是“系统”。系统不简单等于部分之和,而是通过组织与协调起到超越物质的作用。系统的生存与进化在于开放,不仅要与外界有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还必须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一来,信息的作用不可替代,信息成为一种独立资源。信息不仅要求经济活动要开放、兼容,而且要求社会政治民主,这样经济活动中的个体才能以更广阔的空间来发展自己、了解外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信息化企业中,决策部门将现有的财务销售、市场结合在一起,将人为划定的市场、设计、生产、销售、财务、人事和辅助工作之间的界限抹去。这就克服了传统企业管理的弊端,即在物质流基础上做专业化分工,物与物之间摩擦力太大,由此造成产销脱节以及财富的浪费。信息的作用就是用自动流动的信息来替代摩擦阻滞的物质。

信息社会,信息的作用还表现在它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实施宏观调控须臾离不开市场信息,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和收集、存储、检索、处理、分析、传播、运用市场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合理调节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分配,开拓市场、调剂余缺,盘活资产,使之良性运转。换言之,信息高速公路将为政府部门实施对经济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和现代化手段,使之对于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基础上。这对于减少市场经济因自身固有缺陷而造成的财富浪费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会日益渗透到生产中。这不仅会使企业管理者迅速、准确地捕捉到产销信息,从而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以减少生产和销售中由于盲目竞争而造成的不必要浪费,而且政府将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直接调节整个社会的供需变化,使得供求基本趋于平衡。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和破坏。由于信息调控技术的加强,企业和政府的调节对于防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盲目利用,化解金融风险等均有重大作用和积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它的生产不再把注意力仅仅集中于对资源的抢占和控制上,而是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实现生产中的人、财、物的优化配置,如何利用市场信息,实现销售中的优势互补,那种“大量原料—大规模生产—大量商品”的生产模式已经被逐步改变,“信息—投资—生产—销售”模式已经成了现代企业的产销模式。这种生产模式的出现对于保护环境资源,一定程度地减缓环境危机,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信息技术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物耗和能耗大幅度下降,即在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同时,单位GDP所耗能源与原材料反而下降。例如,1977—1986年间,单位GDP能耗,美国下降2.4倍,日本下降2.6倍。1978—1986年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5%,同期进口能源却减少了30.6%。高效低耗归功于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生产和营销的宏观管理。当社会生产成本下降之后,这本身已经说明,现代生产,即整个社会的生产主要注重对信息的开发,这已经同盲目过度开发资源的资源经济阶段根本不同了,它虽然减少了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但是却创造了最高的价值和收入。这就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正是在这一时代潮流中,发达国家把国内有利可图但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纷纷移到第三世界国家,而本国开始了所谓的“清洁生产”。(www.xing528.com)

信息技术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生产管理上,还表现在对环境的统计和预测方面。从环境统计方面来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环境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和储量前景进行数量统计和分析,这对于企业和政府决策均具有重大参考价值。这对于一定程度地防止滥用和过度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环境危机的恶势漫延有警示作用[6]。传统工业社会,世界虽然被资本主义市场连在一起,但是人们的交往和生产活动毕竟还是物流联结,没有发展到信息流的水平。信息社会,一切都数字化了,交往和生产中的大量信息需要人们去处理,而这些信息的处理需要信息技术,单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行了。上个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国家掀起了办公自动化浪潮,这只不过是信息革命在管理方式上的反映而已。只有发达的信息技术才为环境统计提供了可靠手段。目前,发达国家的信息部门,几乎把一切信息都数字化了。在环境领域,几乎所有资源,都经过信息处理而进入数据库,这为生产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也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了最新资料,这非常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而这本身就是对环境的保护。从环境预测角度看,环境污染、资源使用限度、海平面上升臭氧空洞状况等等环境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是可以预测的[7]。当环境具有可预测性时,那么它对人们积极主动地去预防环境恶化,遏制环境危机,就产生了指导作用。比如,预测到海平面将很快上升,导致许多沿海地区和岛国消失,那么当代人应该增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力争减缓海平面上升速度,有效防止灾难的降临。可以预计,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对环境统计和预测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2.现阶段的环境破坏威胁到利润增长

现阶段的环境破坏其深度和广度都是以往时期所不能相比的,这已经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和利润增长,资本家出于利益考虑,纷纷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向第三世界国家,并不得不考虑环境成本。

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里,资本家顾及的是眼前利益,他们将环境资源看成无价的,可以无偿且无限期地使用,从未考虑投入部分资金去改善环境,保护资源。资本家尽管舍得投入部分资金保修机器设备,但却不投入资金来保护环境。这样,尽管在一段时间,甚至包括现在经济在增长,但自然资源却在日趋匮乏,环境质量在日益下降。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经济增长,而不太关注环境问题,以至于出现了人与环境关系全局的、持续的不平衡,即环境危机。只有这时,人们才开始注意环境问题,进而思考环境保护问题。当人们面临十分严峻的环境危机时,人们开始反思发展模式和经济核算。通过反思,人们发现以往的发展仅仅是要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如果这种模式再继续下去,那么人们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将达到它们的极限,其最终结果只是经济增长的迅速衰退,环境危机的到来。这样,人们开始批判传统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认为,所谓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8]。这即是说,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代际公平。每一代人自然要发展,但在使用环境资源时,必须考虑后代的可持续使用,不能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后代子孙。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是以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为代价的,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这样,资本主义已经造成了对资源使用代际不平等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我们正在使用从子孙那里借过来的环境资源,所以我们根本没有权利挥霍浪费,而应该保护和节约[9]。可持续发展既为了当代人类利益,也为了后代人的利益。而先前的工业文明只为了当下的、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后代的利益,从而将发展推入不可持续发展中。通过反思,人们终于清醒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历史要延续,光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是不行的,必须正确处理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影响下,人们提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即人类环境系统的永久发展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本质是资源的代际公平使用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当代人在使用资源时,不能像先前那样挥霍无度了,而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从而有节制地使用资源,并要对环境加以保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环境保护[10]。毫无疑问,既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本质是资源的代际公平使用问题,那么要在代际之间公平地使用自然资源,当代人一要节约使用,二是注意保护环境,否则不要说为后代人着想了,就是当代人要能使用好资源都会面临问题,因为人类本身正在受到环境危机的威胁,再不注意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当代人就有身陷灾难危险。如果我们现在不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和改善环境,那么我们就会把更加严重的环境危机留给后代,那么试问人类社会还能持续发展吗?我们的文明还能延续吗?正是这样一些问题,人们给可持续发展模式赋予很浓厚的伦理色彩,这些不仅合理,而且也很重要。无论怎样分析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中蕴涵的环境保护思想是不容抹杀的。既然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环境保护,那么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把经济建设同环境保护并举,同时既要有节制地使用环境资源,又要注意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立足于整个人类利益,求取发展和对环境的保护。正是在这一思想支配下,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以前,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没有考虑环境投入,这样一来,在不保护环境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匮乏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必然制约经济过程,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计算结果有了很大偏差,即它只能片面地反映经济的增长,却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动态变化。这是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的最大缺陷。根据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满足人类需要的环境资源的短期利用将被维护环境的永续使用所取代,从而,得到维护并在长期上保持完好的环境不仅是环境本身循环的需要,也符合保证环境资源能够可持续地应用于人类的要求。受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国民经济核算整体框架的设计,不应仅从经济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来考虑,也不应从其经济用途来考虑环境资源,而应当立足于人和环境互为中介过程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框架应当有助于确定和实现一个兼顾满足当代人类需要和长期维护环境双重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可持续发展视野内来考虑国民经济核算,那么环境投入

就不能不被考虑了。所谓环境投入,是指由经济活动所造成的与自然资产实际或潜在恶化有关的成本,用于表现经济过程利用自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它反映了自然资产经济使用的价值。它包括实际环境成本和虚拟环境成本等。当环境资源被经济活动所使用时,必然要造成环境趋于匮乏或使之质量下降,这就必须保护环境,以恢复环境或减缓环境恶化势头,或寻找可替代的环境资源,而这些活动都决定必须付出环境成本,即环境投入。只有这样,人和环境关系的不平衡才能一定程度地得到解决,环境危机才能逐步得到遏制,以至最后被消灭。环境投入,即环境成本是实现人和环境关系平衡的条件,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往的国民经济核算忽视了对环境投入的考虑,这样一来,人们忽视了对环境保护的经济支持,致使经济活动向着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引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空前的环境危机,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投下了阴影。严酷的现实已经使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构建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环境成本纳入核算,在生产和财政预算中,必须进行环境投入,把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把环境资源的当代使用和永续利用相统一,切实地在经济上加大环境保护扶助力度,从而使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现在,许多国家在政府开支中总要划拨出一部分资金来作为环境投入,用于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河流和湖泊及地下水污染防风固沙,封山育林,营造绿色工程等。这些举措都已经产生了良好效果。中国政府从“八五”开始,逐步加大环境投入力度,开始治理大城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近年又重点治理河湖污染,并启动调水工程拯救内河,营造内河新的生态环境;在广大西北地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拟将生态严重退化的西北建成山川美的地区;将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青藏铁路工程是这方面的典范;制定防治污染法规,要求各企业加大环境投入,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些环境保护行动既是中国环境建设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一种积极回应。

环境成本理论不仅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没有环境成本理论,就不会有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人们也就不会考虑环境投入,而没有了环境投入,哪能进行环境保护?可见,环境成本理论为环境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环境保护需要环境投入,需要国家和企业付出环境成本,而只有付出了环境成本,环境保护才能落到实处。环境成本理论通过对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阐述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新理解,论证了环境成本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为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使人们明确认识到,光像生态中心主义者那样高喊环境保护空调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环境投入,付出必要的环境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有望使环境保护真正开展起来。必须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于利益考虑,不肯参与全球环境保护行动,不给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往往以环境保护为由,在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中限制甚至遏制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致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至今仍走着“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给那里的人民生存和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必须改变,环境保护行动中的不公正国际关系也必须改变,否则人类社会的环境问题会日益严重,环境危机会日趋恶化[11]

3.环境产业可以带来利润

随着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三废”进行“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从中回收“可利用资源”,这已经成为环境治理产业化的新亮点。这方面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废物实施综合利用。过去废物被当成垃圾乱丢乱扔,不合理的堆放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现在,人们开始把它收拢起来,进行分类,然后加工再利用,使之成为可再利用的资源。这既节省了环境资源,又防止和遏制了环境污染。回收利用“三废”,使“废物”资源化,已成为当前许多公司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的重要手段。比如,丹麦对垃圾的再加工率已经达到50%以上;澳大利亚提出“零垃圾计划”,到2010年实现所有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日本从再生金属中得到的铬,已经超过从原生资源中生产的铬;日本40%的罐头盒、50%的旧玻璃瓶、60%的废旧书报已得到回收;美国生产的钢铁有56%来自回收的废钢铁;我国钢产量的33%来自回收的废钢铁,中低档纸80%来自回收的废纸;德国从钢铁生产的酸溶液中回收有用的硫酸,从罐头工业废弃物中回收可供出售的醋,从造纸业废浆液里回收化学药品供再利用,从而使造纸业排污量减少了90%。一般来说,从废旧物中回收资源投入产品生产,比之开采矿产和利用生物资源投入产品生产,往往投资小,资金周转期短,而且本身又是对污染物的治理,因而它能消除污染,防止公害,改善环境。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种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以利用废旧物资为中心的治理环境的新行业正在广泛兴起,它已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朝阳工业”。二是治理污染,防止公害。一些国家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气和烟尘进行治理。一些汽车制造公司开始开发和研制无污染汽车新产品。比如著名的雷诺汽车公司、标致汽车公司等先后研制和生产出电动汽车。别的汽车大公司纷纷紧跟着拟定出生产电动车的计划。目前,人们研究发现,汽油里含铅量高,尾气中的污染程度就大,于是开始禁用含铅汽油,纷纷采用新的汽油品种,以防止尾气污染。开发环保产品已经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工厂排放烟尘,日本开始回收烟尘中的热量和氮氧化物,以便利用热能和制成高效肥料,这给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多能源和生产资料,使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毋庸置疑,上述条件对于克服环境危机是必要的,但仅仅具备这些条件还不足以最终克服环境危机,因为当今世界由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穷人富人的差距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对抗仍然存在,这种冲突和对抗不消除,环境危机不可能最终克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