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考察国内外对于村上文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尽管现阶段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村上春树所受外国文学、特别是美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而忽视其与日本现代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性。村上春树不仅是一位高产作家,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绝大部分是美国当代文学作品,而村上本人也曾不止一次地宣称自己从不看日本文学。因此,日本的多数研究者普遍轻视村上文学与日本现代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与美国当代文学之间关联性这一角度来研究村上文学。近年来,这一倾向虽然有所改变,出现了一些研究村上文学与日本现代文学之间关系的论文和专著(23),但总的来说仍然停留在个案对比的研究层面上,并没有真正打通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壁垒,做到在宏观的视野下审视村上文学与日本现代文学之间的关联性。
2)重视个别作品的研究而忽视对总体创作特征的把握。这一问题在国内外研究中普遍存在。绝大多数研究者在进行作品分析时虽然能抽丝拨茧,厘清文本中潜藏的故事脉络、重构文本结构,但对于作品在村上文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村上文学整体的思想内容,艺术突破缺乏宏观把握。这就造成虽然研究村上文学中代表性作品的论文数量众多,但很多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重复作业。而且由于缺乏对村上文学的宏观把握,对一些作品的误读也相当严重。
3)重视文学的外部研究忽视文学的内部研究。就文学研究来讲,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是不可偏废的两个重要方面。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村上文学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不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通过这种比较文学的研究还可以对东亚地区的文化差异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不过,文学研究不能脱离开文学本身。过分注重外部因素,忽视或彻底抛开文学的内部研究,无疑会将文学研究引向歧途。在我国,有些研究者在没有进行文学内部研究的情况下,盲目将村上文学与社会外部因素相联系,这正是忽视文学内部研究的表现。
本书的研究正是从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而展开的。研究对象锁定为村上文学中的小说部分。研究的目的在于:
1)将村上文学放到日本后现代语境,以及日本现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梳理村上春树的生平、整体创作以及所受的外来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思想内容和创作形式两方面揭示村上春树小说的本质性特征以及艺术上的突破。
2)将村上春树小说中的重要作品放到村上文学的整体脉络中进行分析。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村上春树在后现代语境中,如何以敏锐的目光捕捉日本当代社会问题,并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对一些重大的文学主题进行创作。
3)通过以上全景式和微观式的研究,思考后现代语境中村上春树小说存在的价值以及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将以后现代诗学和叙事学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文体学、主题学、文艺学、美学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研究。由于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外国文学”而存在的村上春树小说,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将使用日文原作作为文本解读的依据。但鉴于目前国内已出版大量村上春树的小说、随笔、游记,且这些译本已成为国内研究村上文学时所使用的通行文本,所以原则上在引用相关内容时将使用译本(24)。引用未翻译的村上春树作品时,将依照讲谈社出版的《村上春树全作品1979—1989》(25)(1990—1991)和《村上春树全作品1990—2000》(26)(2002—2003)以及其他单行本,由笔者自译。所使用的其他日文原文研究资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笔者自译。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分为四章。第一章将全面梳理村上春树的生平和整体创作,探讨后现代语境的形成与村上春树整体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将从思想内容、创作形式两方面对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特征以及艺术突破进行研究。在以宏观的视角探讨了村上春树小说的整体特点后,本书将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进行文本的个案研究。第三章将选取《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挪威的森林》这两部作品。着重研究村上春树如何以不同于传统的叙事手法去表现“自我”这一日本现代文学的重大主题。第四章将以《奇鸟行状录》和《海边的卡夫卡》这两部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两部作品,探讨村上春树如何以历史作为特殊的工具,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深化自我认识。在以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将在结论部分探讨后现代语境中村上春树小说的存在价值以及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
【注释】
(1)在日语中并没有“当代”以及“当代文学”的表述。历史学上,日本将明治维新(1867年)至1945年称为“近代”,将1945年后称为“现代”。日语中的“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通常是指创作于“近代”和“现代”的文学作品。本书在界定日本文学史时,参考了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日文原题为『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講談社,1980年)一书中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论述。同时参考中译本(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6年第二版)中的相关表述,将日本的“近代文学”及部分“现代文学”(1945年至1970年代末)界定并表述为“日本现代文学”,将始于1980年代的日本文学界定并表述为“日本当代文学”。
(2)数据来源于林少华2008年5月28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作的演讲以及笔者的统计。
(3)“村上春树现象”首先是一种热读村上春树作品的现象,同时也包括由阅读文学作品而引发的其他文化、社会现象。有关“村上春树现象”的具体分析可参考拙文《村上春树现象引起的思考》,载《多样化日语教育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6—452页。
(4)[日]国际交流基金会:《世界范围的春树文学》,载《远近》2006年8、9月号,第28页。
(5)[日]沼野充义:《来自现场的报道俄罗斯的村上春树——从“物哀”到世界文学》,载《文学界》2006年5月号,第108页。
(6)本书涉及欧美作家、作品名称时遵照以下原则:凡已有中文译本的作家、作品采用中译本所使用的作家、作品翻译名。没有中文译本的作家、作品将使用林少华中文译本中所使用的翻译名。
(7)参见孙军悦:《日本文学翻译和研究到底能做什么》,网刊《立场——教育对话》2008年1月号,第41—54页。http://www.lichang.org/2008/EduPositions%202008%2002.pdf.
(8)参见[日]川本三郎:《村上春树论集成》,若草书房,2006年,第43页。(www.xing528.com)
(9)[日]加藤典洋:《论村上春树1》,若草书房,2006年,第8页。
(10)参见李德纯:《物欲世界的异化——日本“都市文学”剖析》,载《世界博览》1989年第4期,第60—62页。
(11)《国文学》的两次特集分别为:1.《村上春树——预知文学》,1995年4月号。2.《超级文本·村上春树》,1998年临时增刊号。
(12)《Eureka》曾出版两次专集。分别是1.《总特集村上春树的世界》,1989年临时增刊号。2.《总特集阅读村上春树》,2000年临时增刊号。《文学界》的专辑为《村上春树手册》,出版于1991年4月。
(13)数据为笔者根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http://www.ndl.go.jp)进行的统计。
(14)截至2008年12月31日。
(15)本书所论及的“中国的村上文学研究”指中国大陆地区有关村上文学的研究。
(16)参见王向远:《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第56—73页。
(17)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88页。
(18)同上书。
(19)截至2008年12月31日。
(20)同上书。
(21)截至2008年12月31日。
(22)参见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23)论文如:[日]三枝和子:《〈挪威的森林〉与〈青梅竹马〉》,载《Eureka》1990年9月号,第202—210页。专著如:1.[日]平野芳信:《村上春树与〈第一个丈夫之死的故事〉》,翰林书房,2001年。2.[日]半田淳子:《村上春树,与夏目漱石相遇》,若草书房,2007年。
(24)译本中因翻译技巧而出现的诸问题在本书的研究范围之外。但本书将涉及因文本解读而出现的翻译问题。
(25)以下简称“第一次《全作品集》”。
(26)以下简称“第二次《全作品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