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史的曲折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史的曲折发展

时间:2024-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在杜佑《通典》中的“食货”部分共一典12卷,而在《文献通考》中,马端临将其扩充为八考27卷,并置于首位,以详尽的内容全面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结构。起居注则由起居郎与起居左右二史职掌。

中国传统文化史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文史艺术的曲折发展

一、俊逸清丽、豪迈奔放的金、元诗

在金、元的诗坛中涌现出了许多出色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诗人,他们创造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金初诗坛上最有影响的诗人是宇文虚中。宇文虚中,成都人,字叔通,原为南宋官员,后奉旨遣金,被扣留不得归,虽被金国尊为国师,但他仍然心系故国。因此在他的诗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悲愤之情。如《又和九月》:

老畏年光短,悲随秋色来。
一持旌节出,五见菊花开。
强忍玄猿泪,聊浮绿蚁杯。
不堪南向望,故国又丛台。

金代其他著名诗人有高士谈、元好问等。高士谈字子文,仕宋、金两朝,与宇文虚中一样,以宋臣的身份仕金,因而在他的诗中也充斥着进退失意的苦闷心情。元好问,字裕之,是金朝亡国后的遗民。他的诗也多为哀时愤世之作。

元朝前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虞集、杨载、揭傒斯、萨都刺、耶律楚材等等。汉族诗人的诗俊逸、委婉,但多模仿唐宋。这一时期,少数民族诗人的诗作成就也很高,可与汉族著名诗人的诗相媲美。

萨都刺,蒙古族,字天赐,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因极富才气,被称为“雁门才子”。他的诗收在《雁门集》中。萨都刺的诗清而不佻,丽而不缛,还带有西北少数民族质朴的风格,题材多样,表达细腻。元末杨维桢评萨都刺诗曰:“其诗风流俊爽,修本朝家范。”

耶律楚材,契丹族,博学多才,精通文理,成吉思汗时被召,很受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蒙古建国的功臣,著有《湛然居士文集》。他的诗清新自然,真情流露。

除了上述所举,元代较有影响的诗人还有刘因、方回、辛文房、杨维桢、王恽等等。

二、马端临及其《文献通考》

马端临(1254~1323年),字贵与,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是元代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宋亡后隐居不仕,专心治学。历时20余年,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著成《文献通考》一书,这是继《通典》、《通志》之后又一部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马端临认为断代史不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而一般的通史著作又过于偏重对政治事件的描述和评价,而少于记载典章经制方面的内容。《通典》虽为此类著作,但也有“未明备”、“欠精审”之处。基于这一看法,马端临以《通典》体制为蓝本并予以丰富扩大,写成《文献通考》,断限起自上古迄于宋宁宗嘉定末年。全书共分24门,即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祀、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经籍、帝系、封建、象讳、物异。前19门乃《通典》旧有,只是对其门类进行了更为合理细致的划分,并加以调整和补充。后5门则为马端临新创。

在编纂方法上,马端临创造了“文”、“献”、“注”三者相结合的编纂形式,较《通典》更为条理化。“文”即指“叙事”,这一部分顶格排行,“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宋代部分内容则多取之于宋代的四部国史及历朝会要。“献”即“论事”,这一部分低一格排行,“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马端临在《通考》中引用宋人的评论,较多的有沙随程氏(程迥)、石林叶氏(叶梦得)、致堂胡氏(胡寅)、山斋易氏(易祓)、止斋陈氏(陈傅良)、水心叶氏(叶适)、东莱吕氏(吕祖谦)等。他还引用了不少宋人的笔记,如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洪迈的《容斋随笔》、沈括的《梦溪笔谈》、王明清的《挥尘录》等。“窃著己意”部分,低二格排行,谓之“注”或“考”。这部分是马端临对“史传之记录而可疑”、“先儒之论辨未当者”的考订。这部书以其丰富的史料和完整的体系,为我们今天研究宋以前的历代典章制度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在治史的指导思想及方法论上,马端临较前代学者有很大的进步。首先,他注意对封建社会结构进行全面考察。比如,在杜佑《通典》中的“食货”部分共一典12卷,而在《文献通考》中,马端临将其扩充为八考27卷,并置于首位,以详尽的内容全面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结构。其次,马端临特别注意历史变革的阶段,在《自序》中,马端临提出:历代典章制度“其变通张弛之故,非融会错综,原始要终而推寻之,固未易言也”。在掌握了演变原因的基础上,马端临对变革的各阶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种注意历史变革阶段的史学思想,有助于全面深刻把握历史问题。再次,马端临具有无神论思想,专立《物异》考,述历代史籍中记载的灾异等事,保留了许多自然界反常的资料,对自然历史进行了客观记录。

《文献通考》材料丰富,内容详备,体例合理,尽管因出自一人之手,难免有详略失当、遗漏疏忽之处,但从总体上来看,本书仍不失为当时有关典章制度和其他史事的集大成之作。

三、辽、金、元的官私史籍

辽、金、元三朝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的修史制度多模仿汉族。辽、金两代的史官制度与宋代大体相同,也分国史院和起居注,国史院有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等官。起居注则由起居郎与起居左右二史职掌。元代起于漠北,制度也仿宋朝,设有翰林国史集贤院,置修撰、编修、检阅等官。另外秘书监设有著作郎二员,著作佐郎二员。总之,辽、金、元三朝都有比较完备的修史机构。但是由于种种缘由,辽、金、元三朝所修《实录》、《国史》及前代诸史均已散佚,现存官修的重要史籍有:《宋史》、《辽史》、《金史》、《元朝秘史》、《大元一统志》等。

《宋史》496卷,由元相脱脱及阿鲁图先后领衔,揭傒斯、欧阳玄、张起岩等总裁编撰,为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全书记载了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南宋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共320年的历史。《宋史》的修纂以宋代国史为稿本,包括宋代实录、会要、编年著作、典章奏议、地理方志野史笔记及文集等数百种,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辽史》116卷,由元脱脱等奉敕撰。在编修过程中,依据辽代耶律俨编纂的国史和金代陈大任纂修但未最后完成的《辽史》。此外还引用了其他资料。它是现存惟一系统记载辽朝历史的书籍,因此是研究辽代历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史料。《金史》135卷,也是元脱脱等奉敕撰,它以金朝实录和国史为主要依据,又利用了王鹗等人收集的大量金史原始资料及刘祁、元好问等人有关金朝历史的著作。由于金代史籍大都失传,因此《金史》具有更为突出的价值,是研究金代历史最主要的资料来源。

《元朝秘史》是13世纪蒙古汗国官修的史书,又称《蒙古秘史》,作者佚名。该书记载了成吉思汗祖先的谱系、蒙古各氏族部落的源流、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以及窝阔台统治前期的活动,是研究12~13世纪前半期蒙古族社会历史的最重要的资料。此书原为畏兀儿体蒙古文,明朝初年,由于教学需要,翰林院译员将该书翻译成汉文。后来畏兀儿体蒙古文本散佚,只有汉字标音本辗转传抄流传。《元朝秘史》也是蒙古族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对研究古代蒙古文学和蒙古文字具有很高的价值,书中还记录了许多成吉思汗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精彩战例,在军事史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大元一统志》787卷,是元代全国性的地理志书。全书共600册,1300卷,除文字外,还有不少彩绘的地理图。编撰目的是“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内容则包括“天下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土产、风俗、里至、官迹、人物”等。这部卷帙浩繁的官修地理著作有许多内容取材于前人的志书,也有相当部分内容是当代所作的记录。它不仅有山川、形势、物产方面的记载,也保存了阶级斗争城市生活宗教方面的丰富资料,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方志学和地理学的重要著作。

和宋代相比,这一时期私家修史之风并不盛行。但仍出现了一些著名的私人编撰的当代史书,其中最著名的有《国朝名臣事略》、《庚申外史》等。

《国朝名臣事略》15卷,苏天爵编。苏天爵(1294~1352年),字伯修,元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历官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山东等地肃政廉访使、江浙行省参政等。《国朝名臣事略》成书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全书收录了元代前期和中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共47人的有关资料,每卷一人或数人,在每人名下按时间先后将有关资料加以编排。当时苏天爵所选的资料,来自120余篇碑传和其他文字,其中有不少篇今已失传,赖此书而得以保存。因此该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庚申外史》2卷。作者权衡,字以制,江西吉安人,元末农民战争期间流落到河南、山东一带,明初返归故里。这部根据作者亲身见闻而写作的《庚申外史》主要记载了元顺帝一朝史事,叙事上起元统元年(1333年),下至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记录了许多关于元宫廷佚事和上层官僚贵族之间的纷争,不少为《元史》和其他史籍所无,对研究元末农民战争和当时元朝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之间的斗争,有很重要的价值。

除上述两部史书外,元代私人史著还有《平宋录》和《北巡私记》。《平宋录》1卷,作者刘敏中,曾任翰林学士。该书专记元朝平定南宋经过,是研究南宋史和宋元关系史的重要史书。《北巡私记》1卷,作者刘佶。此书专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军逼近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关于这一段史实,《北巡私记》是惟一的汉文记载。

四、戏曲艺术领域的空前伟业:杂剧、散曲、南戏(www.xing528.com)

戏曲是元代的一绝。文学史上向来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两种。剧曲在当时称为“杂剧”。元代杂剧融歌曲、宾白、舞蹈、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艺术。杂剧的剧情大致分为“起、承、转、合”四部分。演员角色基本有五种:末、旦、外、净、杂。其中“正末”和“正旦”分别为男女主角,其余的是配角。杂剧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据统计,元代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80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号已斋。《析津志》称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是元代最伟大的杂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63个杂剧剧本,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玉镜台》、《金钱池》、《谢天香》、《绯衣梦》、《西蜀梦》、《哭存孝》等十几种。其中《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该剧描写寡妇窦娥受流氓张驴儿迫害,被诬控杀人,官府判窦娥死刑,临刑前窦娥指天为誓:死后必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白己冤。后来窦父天章为官,予以昭雪。剧本塑造了窦娥这一善良正直、在黑暗势力下敢于抗争的妇女形象,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混乱与腐朽。该剧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在元代杂剧中都十分突出。

白朴(1226~约1306年),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父白华为枢密院判官。蒙古灭金,白朴终身不仕。曾在大都参加著名的“玉京书会”。作品存目16种,今存2种,一是《墙头马上》,讲述了主人公李千金敢于和她的公公斗争,最后与裴少俊重做夫妻的故事。作品与《西厢记》相似,主题是歌颂男女自由恋爱、反对封建礼教。二是《梧桐雨》,描写的是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

马致远(?~1321年),号东篱。曾任江浙行省官员。著有杂剧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以及与他人合著之《黄粱梦》7种。最杰出的作品是《汉宫秋》,描写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慨叹汉元帝的懦弱,情调伤感,曲词华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郑光祖,字德辉,生卒年不详。曾任杭州路吏,卒于杭州,葬于西湖灵芝寺。所作杂剧有18种,今存《倩女离魂》、《王粲登楼》、《周公摄政》、《三战吕布》等8种。其代表作是《倩女离魂》,它根据唐人传奇《离魂记》改编,描写了张倩女灵魂出壳追随王文举进京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张倩女追求爱情自由的强烈愿望。

除了“元曲四大家”以外,王实甫也是元代知名的杂剧家。王实甫名德信,元大都人,生平事迹不详。剧作存目14种,其代表作《西厢记》通过描写张生和崔莺莺爱情故事,表达了王实甫“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该剧在人物形象刻画和艺术表现手法上,突出了莺莺和红娘在剧中的位置,使其性格更加鲜明。全剧情节生动,主题突出,文字优美,在戏曲文学发展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元代的散曲,实际上是元代的民歌,属于市井产物,因此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般市民都喜欢其简单的形式、清新活泼的风格和坦率真挚的内容。散曲包括“小令”和以小令联组而成的“套数”两种。流传至今的元代散曲,多数以男女恋情、风花雪月为主,曲调优美动人但思想性稍逊。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前期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卢挚和王和卿等人。其中关汉卿的散曲现存套数10余套、小令50余首;马致远的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以散套《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张养浩的作品对现实有所揭露,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枝花·咏喜雨》等;卢挚的散曲今存者皆为小令,多写闲情。后期的著名散曲家有刘致、张可久、乔吉等。其中刘致的作品与现实社会贴得较近,如《端正好·上高监司》揭露了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而张可久、乔吉的作品则多写封建文人的闲情逸致。

南戏是用南方的语言、歌曲所组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内容通俗,具有民间文学的本色,在南宋时已十分流行,入元以后,南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南方韵味,以南曲为主。现存宋元南戏剧本10余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

《荆钗记》,作者柯丹丘,讲述了士子王十朋中状元后,拒绝丞相逼婚,被贬潮州,妻钱玉莲因受富豪孙汝权的逼迫,投江自尽,幸被人救起,最后夫妻团圆的故事。剧本抨击了富豪的罪恶,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痛苦。

《白兔记》,原名《刘知远》,作者不详。该剧取材于民间传说,写刘知远家贫外出投军,妻李三娘在家受尽折磨,生下儿子派人送交刘知远抚养。十余年后,其子射猎时追踪白兔而巧遇母亲,全家最后得以团圆。该剧反映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痛苦状况。

《拜月亭》,作者施惠(君美),剧本所写故事与关汉卿同名杂剧情节基本相同,讲述一位书生在战乱中遇一少女,结为夫妇后遭到夫家反对,结果书生考中状元,两人终得团圆。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闷和反抗精神。

《杀狗记》,原名《杀狗劝夫》,作者不详。写孙华同兄弟孙荣不和,孙华妻用杀狗之计,使兄弟和好的故事。元杂剧也有同名剧本。明冯梦龙有改编本。

南戏是我国戏剧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它发展到明初,成为全国性的戏剧“传奇”,为明代传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绘画与小说

元朝取消了五代、两宋时期在中央设置的画院制度,没有正式设立图画院,但这并没有妨碍绘画艺术的发展。元代的绘画在此期间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涌现出大批著名画家和优秀作品。

元初的绘画,仍以山水画为主。当时最杰出的画家当推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在绘画与书法上都有极高造诣,元人称:“孟頫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辍耕录·赵魏公书画》)作画提倡“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他还强调画中用笔的书法趣味,在《疏竹秀石图》后曾自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清远的画风,上追北宋山水画成熟时的风格,下启整整一代元人的逸韵。传世的山水画有《幼舆丘壑图》、《鹊华秋色图》、《水村图》、《重江叠峰图》和《吴兴清远图》等。

继赵孟頫之后,元代出现的著名山水画家有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被称为“元四家”。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道人。黄氏山水画有水墨和浅绛两种,前者苍茫简远,传世精品有《富春山居图》、《溪山雨意图》、《九峰雪霁图》等;后者笔势雄伟,传世名作有《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善画山水竹木,笔法凝练劲爽,水墨圆润苍劲。所作多幅《渔父图》幽静脱俗,配以秀劲、潇洒的书法题词,堪称绝品。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绘画初宗董源,后参以荆、关画法,首创了“折带皴”。画风简淡幽雅,萧索苍凉,在元代画家中最具特点。画作多写平远山林、枯木竹石,传世作品有《水竹居图》、《安远斋图》、《渔庄秋霁图》、《江岸望山图》和《春山图》等。王蒙(?~1385年),字叔明,号香光居士,赵孟頫之的外甥。其山水画作融各家之法而独创一格,取景多山重水复,特点是笔墨繁而不乱、构图满而不臃、结构密而不塞,代表作有《青卞隐居图》等。

元代的花鸟画家中,早期名家有钱选(约1239~1299年),字舜举,号玉潭。讲求作画要有“士气”,画风于严谨精细之中包含清丽古拙。传世花鸟画作品有《花鸟三段卷》。赵孟頫夫人管道昇(1262~1319年),字促姬,世称“管夫人”,亦以善画墨竹著称,有《墨竹卷》等作品传世。李衍(1244~1320年),字仲宾,号息斋,曾官至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也以画竹著称。传世作品有《沐雨竹图》、《纡竹图》、《四清图》等,画面体现了“清而真”的风格。高克恭(1248~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曾官至刑部尚书,所画墨竹笔法厚重,在形态上更多主观意象。作品有《云横秀岭图》、《春山晴雨图》、《墨竹坡石图》等。

元代的寺庙壁画艺术亦有很高的成就。今存元代寺庙壁画主要有:敦煌莫高窟元窟壁画、山西稷县兴化壁画、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壁画、山西洪洞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等。尤其是永乐宫壁画,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永乐宫是一组元代道观建筑,主要有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这些建筑均绘有各种壁画,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成就之高,世所罕见。画面色彩丰富绚丽,线条流畅自如,绘画技法的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整幅壁画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代表了中国古代壁画的最高水平。

小说在这一时期也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两部经典名作:《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书成于元末,是作者将《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大宋宣和遗事》、民间讲说、民间传说、元杂剧等糅合在一起,加以整理创作而成的。《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歌颂了梁山农民英雄的反抗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因而小说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水浒传》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阮氏三兄弟等一百零八将的鲜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安排扣人心弦,语言生动有力,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当然,小说歌颂和美化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宣扬“忠义”,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这部小说以战争为题材,主要描写了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个世纪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复杂多变。小说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某些有关传说,再创作而成。小说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凶残狡诈、贪得无厌的本质,反映了普通百姓在连年战乱下的悲惨生活,刻画了400多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全篇结构宏大,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情节曲折,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精品。《三国演义》的局限和不足之处是,书中通过尊刘抑曹的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

除上述两部,其他脍炙人口的小说还有《武王讨纣平话》、《西游记平话》等。元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明中叶吴承恩创作的文学巨著《西游记》,就是在元代《西游记平话》的基础上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