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与哲学的时代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与哲学的时代风貌

时间:2024-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在开封及各路,宋真宗命遍置宫观,有力推动了道教的传播。在两宋学术史上,陈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太宗至仁宗共译经500余卷,其后因缺乏新的梵文佛经,译经工作时断时续。

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与哲学的时代风貌

第二节 宗教哲学的时代风貌

一、道教在宋代的发展

宋代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皇室十分尊崇道教,宋太宗曾命在开封、苏州等地建立道观,并亲自召见华山道士陈抟,赐号“希夷先生”。又命徐铉、王禹偁等收集、校勘道教经典7000余卷。宋真宗曾虚构了一个赵姓祖先赵玄郎,奉为道教尊神。又命人编辑《大宋天官宝藏》七藏,取其中精要,辑成《云笈七籤》一书,对道教典籍有保存整理之功。大中祥符八年(1016年),宋真宗诏赐信州道士张正随为“虚静先生”,这就是后来江西“张天师”的开端。同时,在开封及各路,宋真宗命遍置宫观,有力推动了道教的传播。宋徽宗也是一个道教的狂热信徒,曾自封“教主道君皇帝”,通过诏求道教仙经、置道阶道官等推广道教。因朝廷的提倡,两宋道教极为流行。尽管宫观中的道士有才者殊为少见,但在山野之士中仍出现了不少著名的道教人物,如陈抟、张伯端等。

陈抟(?~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人。宋太宗时由华山应诏来朝,赐号“希夷先生”。民间传说陈抟善于“五龙蛰法”,一睡800年;又能预奏死期,其死之后7日犹温,有五色祥云到其洞。著有《无极图》和《先天图》,主张万物一体,只行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及《无极图》经过种放、穆修,传之于周敦颐程颢程颐,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在两宋学术史上,陈抟占有重要的地位。

张伯端(?~1082年),一名用成,字平叙,天台人。少业进士,坐累谪岭南兵籍,后参陆诜幕府,掌管机要。事迹详见南宋陆彦孚所著《悟真篇记》。张伯端被后人视为道教南宗的开山宗师,而其思想实则主张“三教合一”。他的性命之说,与张载相通,将“性”分为“气禀之性”(也称“气质之性”)和“先天之性”(也称“天地之性”或“本元之性”)。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字白叟,福建闽清人。因任侠杀人,亡命武夷,出家为道士。他是道教南宗的实际开创者,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其弟子彭耜纂辑其著作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又集其语录,编为一书,名《海琼白真人语录》。白玉蟾身为道士,却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又推崇朱熹,因而其思想也是儒、佛、道三者的混合物。

宋代道教除了陈抟、张伯端、白玉蟾三位著名人物外,民间传说中的“八仙”(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和何仙姑)中,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均系宋人。

二、重在修养:“净土宗”和“禅宗”流行一时

五代后周时,周世宗曾禁止百姓为僧尼,并废天下佛寺3300所,予佛教以沉重的打击。入宋以后,宋代诸帝一反后周的排佛政策,大力提倡佛教。如太宗建隆元年(960年)度僧800人,并停止了对寺院的废毁,继而又派遣僧人行勤等150人去印度求法。

开宝四年(971年),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部官刻的大藏经《开宝藏》起刻,卷数达6600余卷。宋太宗在位时,创建了规模宏大的译经院,并亲自撰写了《新译三藏圣教序》,以弘扬佛法。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到七年(982年)间,度僧达17万人。宋真宗登基后,除继续建寺译经外,还亲自为佛经作序,撰《崇释论》,称佛教与孔孟“迹异而道同”。其时全国僧徒将近40万人,尼僧有6万人。在宋室的大力支持下,佛教在两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宋代在继续译经的同时,出现了版刻大藏诸经。宋代的译经,始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从太宗至仁宗共译经500余卷,其后因缺乏新的梵文佛经,译经工作时断时续。著名的翻译家有15人,包括法贤、惟净、慧洵、绍德等人。所译佛经以印度密宗的典籍为主。由于我国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宋代开始大规模地版刻刊印佛经。在宋代300余年间,官刻、私刻的大藏经共有5种版本。其中最佳者当推蜀版大藏经,此系官刻。其他4种皆是各地的私刻本。其次,两宋佛教各宗本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等派都有高僧传法,著名的高僧有禅宗的方会、法演、克勤、慧南、省常,天台宗的知礼、源清、净觉、从义,华严宗的净源、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律宗的赞宁等。其中禅宗最为发达,出现了多部禅宗史,如道原《景德传灯录》30卷、悟明《联灯会要》30卷、普济《五灯会元》20卷以及赜藏生所集的《古尊宿语录》48卷等。禅宗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儒家学者,对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次,宋代佛教特别是天台宗继续影响着海外的日本等国,宋僧兰溪道隆曾去日本传授禅法,日僧来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求法多达50余次。最后,宋代佛教寺院经济也较前代有了长足发展。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代寺院月收房租1.5万,季收粮食百石以上者,方才缴纳助役钱。由此可见宋代寺院的富有。南宋时,仅福建路,寺院的田产收入,除缴纳两税和供应寺院僧侣需用外,每年尚有盈余36.5万多贯。(《宋会要辑稿·食货》)总之,宋代的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

三、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理学亦称“道学”,是两宋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它是以儒家思孟学派为基础,渗入佛家和道家思想以后形成的一个新儒家学说。它的产生,适应了当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的需要。

宋代理学的直接渊源是“宋初三先生”。宋初三先生指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泰州如皋人,学者称“安定先生”;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晋州平阴人,学者称“泰山先生”;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兖州奉符人,学者称“徂徕先生”。他们解经不重训诂而重义理,揭开了后来理学家借用儒家经典以创立自己理论体系的序幕。

理学的真正奠基人是周敦颐和张载。周敦颐(1017~1073年),道州营口(今湖南道县)人,学者称“濂溪先生”,主要著作有《大极图说》和《通书》。他认为宇宙的本源是无形无声、无始无终的“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则“生生而变化元穷焉”。在人性论上,周敦颐将儒家思孟学派的“诚”解释为人的至善本性,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根本。为达到“诚”的境界,周敦颐提出了“主静”的修养方法。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今陕西关中眉县人,其学派称“关学”。著有《正蒙》、《西铭》等著作。他在理学基本框架构建中的作用,一是区别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并提出“立天理”、“灭人欲”的命题;二是提出“理一分殊”的思想,成为后来程、朱以“理”为宇宙本体的张本;三是提出了“穷神知化”与“穷理尽性”的认识论,成为程、朱“格物致知”论的重要来源。

理学体系形成于程颢和程颐。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颐(103~1107年),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河南洛阳人。二人同学于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全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理不仅是世界的本原,而且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的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而程颐则“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将“去人欲,存天理”的观点更加系统化,使之更具抽象的思辩性。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www.xing528.com)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尤溪。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并吸收张载关于“气”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不生不灭,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兼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他还把理推之于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和《诗集传》等。他使得理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并被后世封建统治者视为“显学”。

与朱熹同时代的另一位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大师陆九渊,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对理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陆九渊(1139~1193年),字子静,自号存斋,怃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茅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人称“象山先生”。后人辑其著作为《象山先生全集》。他将儒家思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起来,并承袭程颢“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陆九渊反对从客观事物中寻求知识和认识真理,主张通过“发明本心”体验天理。他还提出了“存心”、“去欲”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人的本性的自我觉悟,就是道德的自我完成。陆九渊的学说对明代王阳明的思想有直接影响。

四、反理学流派——“永嘉学派”与“永康学派”

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反对理学、提倡功利的学术流派之一。因其主要代表人物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均系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市)人,而得名。

薛季宣(1134~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曾官居大理正,是永嘉学派的开创者。他提出了道“则常存乎形器之内”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空谈性命义理,主张为学应“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著有《书故训语》、《浪语集》等。

陈傅良(1137~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曾官至宝谟阁待制,是薛季宣的学生。为学重“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理。主要著作有《止斋文集》等。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学者称“水心先生”,为永嘉之学的集大成者。著有《习学记言》、《水心集》等。叶氏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认为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是天地间最根本的、惟一的存在。在认识论上,注重对具体事物的考察,强调理论要从实际出发和以实际效果来检验理论。叶适还提倡功利,反对将仁义和功利截然对立。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宋时期与永嘉学派同反理学、同讲功利的另一学术流派是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

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著有《龙川文集》和《龙川词》。陈亮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物”,他认为物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而“道”则体现在具体事物之中。这种道物关系的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与朱熹所主张的道在物先、理在事先的唯心主义观点相对立。陈亮和朱熹曾就“王霸义利”、“天理人欲”等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书信往来激烈辩论达3年之久。陈亮从自然人性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欲是不可除的。无论是汉唐君主,还是三代圣贤,在生而有欲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他认为,在人类活动中,“义”与“利”或“天理”与“人欲”,从来就是并行的。三代以前不能没有人欲,汉唐之时不能没有天理;所谓的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在历史上从来也是交杂并用,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陈亮在“王霸义利”、“天理人欲”问题上的认识,是一种唯物进步的观点。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强调面向现实、改造环境,肯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

五、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庆历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拜相,积极推行新政。熙宁九年(1106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哲学思想散见于《王临川文集》的《杂著》中。《洪范传》和《道德经注》(辑本)是其哲学代表作。

在王安石的哲学体系中,最高范畴是“道”,有时又称“太极”,指的是充塞宇宙的物质性的“元气”。它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由道分化而为阴阳,阴阳二气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不息,生成水、火、木、金、土(五行),由这五种物质元素的变化而形成万事万物。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王安石十分强调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认为“尚变者天道也”,“天文之变无穷,人事之变无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处在不停的变动之中。而万物变化的原因,则是由于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他说:“盖五行之为物,……皆各有耦,推却散之,无所不通,一柔一刚,一晦一明,故有正邪,有美有恶,有丑有好,有凶有吉,性命之理道德之意,皆在是矣。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其相生也,所以相继也;其相克也,所以相治也。”(《洪范传》)

王安石还提出了“新故相除”的辨证观点。他在《字说》中解释“除”字时说:“除,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新故相除就是新陈代谢,这是“天”和“人”(社会)共同的变化规律。针对司马光等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复古主义,王安石依据“新故相除”的辨证观点来考察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著名口号,并将其作为政治改革的思想基础。

在人性论上,王安石主张人性无善无恶说,认为善恶是后天环境和习惯的产物。他还对孔子的“上智下愚不移”之说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智愚并非生来不可改变,所谓“不移”是就其后天的学习态度和结果而言,主观上不去改变,并非客观上不能改变。移与不移的关键在于“习”,而不在于先天的禀性。王安石承认人的天赋有所不同,但他更看重后天的调教。在《伤仲永》篇中,他记述了一个神童天赋聪颖,因后天不学而最终成为普通孩子的故事,以之说明后天的调教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