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吸纳与辐射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吸纳与辐射

时间:2024-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吸纳与辐射: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隋唐两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封建文明高度发达,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第二个高峰期。这一切足以说明,隋唐文化在中外文化交往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同时,隋唐文化的兴盛和进步,使许多国家对隋唐文化十分向往;中外文化交往的频繁,加深了隋唐文化对各国的影响。两国的佛教徒在文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吸纳与辐射

第七节 吸纳与辐射: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隋唐两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封建文明高度发达,居世界领先地位。隋唐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的各种文化具有改造和吸收的特殊功能,因此使得唐朝成为欧亚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另外,隋唐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客观条件。隋唐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不仅推动了亚洲各国的社会进步,而且也促进了隋唐两朝自身的发展。灿烂多彩的唐朝文化,兼容并蓄了诸多域外文化的精华。这一时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第二个高峰期。

外来宗教文化对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初年就传入中国的佛教,到隋唐时期非常盛行。除佛教盛行以外,隋唐时期的外来宗教还有袄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都带有自己的信仰,具有不同国家或民族特色。它们和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使中国人更多地了解世界,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丰富了隋唐文化的内容。

由于隋唐统治者对各国都采取友好往来的态度,因而各国的遣隋使、遣唐使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各国的特色礼物,这些礼物,也丰富了隋唐人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

在唐代文化的其他方面,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很明显。唐朝初年,印度的制糖法通过西域传入中国。扬州以此方法制造的蔗糖,其色味均超过了西域所制的糖。又如建筑技术,也受印度的影响。其中塔的建筑,就是随着佛教的东来,中国传统的建筑术在印度建筑影响下的产物。另外在医学方面,印度的外科眼科、骨科,大食的外科和眼科都对中国医学有所影响。至于音乐、舞蹈方面,不仅综合了各族人民群众的歌舞,而且吸收了中亚、西亚各国的乐曲、乐器和乐工。唐太宗选定的“十部乐”里就有高丽乐、天竺乐。这一切足以说明,隋唐文化在中外文化交往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同时,隋唐文化的兴盛和进步,使许多国家对隋唐文化十分向往;中外文化交往的频繁,加深了隋唐文化对各国的影响。这是当时文化交流的另一重要内容。(www.xing528.com)

贞观年间,高丽、百济新罗都有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学。新罗统一朝鲜后,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最多。据《唐会要》所记,唐文宗开成初年旅唐的新罗学生多达200余人。有些新罗学生进入长安太学学习,有些人参加了唐朝的科举考试。从长庆元年(821年)到唐末,登科举的新罗学生有58人。例如,崔致远13岁到唐,19岁中进士,30岁返国,曾担任唐朝淮南节度副使高骈的高级幕僚,专掌书檄,有20卷汉文诗赋集《桂苑笔耕录》传世。崔致远回国后,热情介绍唐朝的文化,在知识分子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唐朝文化对新罗影响很大。执政者仿唐朝官制,在中央设执事者,在地方设川、小京和郡县。仿照唐朝科举制设“读书出身科”。根据唐朝制度改订礼仪和刑律。中国的文化典籍大量传入新罗,当地人民特别喜好唐诗白居易诗歌在那里受到广泛的欢迎。7世纪中叶,新罗学者薛聪创造了“吏读”法,借用汉字作为音符,标注朝鲜语的助词和助动词,作为帮助读汉文的工具。“吏读”法对文化的普及和汉文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新罗的著述、公文、国史都用汉文写作。唐未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技术传入朝鲜,进一步促进了朝鲜文化的发展。

隋唐时,日本正处于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急需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以促进自身社会的发展。木宫泰彦先生说:“日本古代人民的生活,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因中国文化的输入而丰富起来。”一些向往中国文化的先进者,“热切希望前往当时堪称东方文化渊源的中国,直接吸收优秀的文化”。(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于是日本派出了遣隋使,并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到了唐朝,遣唐使接二连三地来华,人数最多的一次达五、六百人。随着大批使臣、留学生、学问僧的来华及学成回国,中国的政治学术思想、典章礼仪、风俗文化、工业技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日本迅速地传播。日本的留学生,在长安国子监学习哲学、政治制度、历史、文学艺术和生产技术。他们回国以后,积极传播唐朝的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贞观十九年(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任命从中国留学回国的高向玄理和僧旻为国博士,仿照唐朝政治制度,进行社会改革,史称“大化革新”。唐朝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日本的京都平京城,就是模仿唐朝的长安城设计的;文化教育方面也模仿唐朝,在京都设立了“太学”,有“明经”、“纪传”、“明法”、“书”、“算”学科,学校制度和书籍都是唐朝传入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汉字标音记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的假名字母。吉备真备利用汉字楷体偏旁造成了“片假名”,学问僧空海则采用汉字草书创造了“平假名”,这两种字体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日本文字。这一切都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另外日本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及饮食服饰都受唐朝的影响,如唐人的打马球、下棋、饮茶的习惯,就是那时传入日本的。日本也仿效中国过端午节重阳节等。

隋唐文化在印度也颇引人注意。两国的佛教徒在文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以我国的高僧玄奘最为著名。玄奘到达迦摩缕波国(在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拘摩罗王对他说:“今印度谙国多有歌颂摩河至那国(中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他还表示,仰慕中国的风俗教化,“东望己久”。(《大唐西域记校注》)太宗派王玄策出使伽没路国(即迦摩缕波国),其王“因请老子像及《道德经》”。(《旧唐书·天竺国传》)这都说明中国文化在印度有广泛的影响。

唐朝文化也大量传入阿拉伯世界,一是天宝年间,纸和造纸术的西传,后来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进了西方的文化事业发展,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二是中国的硝在唐朝后期传入阿拉伯。三是唐朝的切脉术和一些重要医书传入阿拉伯,对阿拉伯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无论是中国吸收外国文化,还是中华文明向外国传播,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也促进了隋唐文化的迅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