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社会百象
一、唐人之煮茶、蕴酒
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全国。北方不产茶,全靠南方运去,因此当时的茶叶贸易非常繁荣,唐朝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各地的制茶技术也日益提高,出现了很多名茶。有关茶的诗歌众多,当时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都写过很多篇关于茶的诗歌,唐代还首次出现了描绘饮茶场面的绘画。
唐代中叶,陆羽撰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该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专著,叙述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方面的内容。《茶经》共10章,7000余字,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茶之源,主要介绍我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产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茶之具,即加工、制作茶叶的工具;茶之造,茶的制作过程;茶之器,煮茶饮茶的器皿;茶之煮,煮茶过程、技艺;茶之饮,饮茶、品茶的方法;茶之事,饮茶的历史;茶之出,分高下论产茶之地;茶之图,绘之成图画。
唐代的茶叶生产过程是在晴天将茶叶采下,先放在甑釜中蒸一下,然后将蒸饮的茶叶用杵臼捣成茶末,放在铁制的模中拍压成团饼,将茶饼穿起来进行烘焙,然后封存。饮用时,先要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去掉水分,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再用筛子筛成很细的粉末,放到开水中煮。关于煮茶之水,据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当时南方煎茶用的七种水,按等级高下依次为“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泉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沿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烧水时,还要“候汤”。水刚开时,水面出现鱼眼一样的小水珠,“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点盐调味。当锅边有串状水泡涌起时,为二沸,此时要舀出一瓢水备用,同时将茶末倒入水中,等水完全沸腾时,即三沸,要将舀出的水倒入锅中,茶就煮好了,再煮就“水老不可食也”。这是煎茶的基本程序,由此形成了初步的品饮艺术。
另外,唐代荆巴地区还有用葱、姜、枣、橘皮、薄荷等一起熬煮的民间流行的煮茶方法。饮茶的普及是这一时期乃至中国古代饮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丰富了我们的饮料品种和文化内涵。
隋唐时期饮酒在社会上非常普遍。酒的种类和饮酒人数都有一定发展。《唐国史补》记载了唐代的名酒:“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荣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葡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洵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虫麻、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其中三勒浆类酒是外国酒。这时已有“白酒”、“烧酒”等词语。其时的黄酒大多留有酒糟,饮之前要进行压榨。李白诗中“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的“压酒劝客”就是将酒糟压榨掉,再请客人喝的意思。当时饮酒还讲究温热了喝,到寒冷的冬天,更要喝烫热的酒。这时的酒已有着色,李贺诗中即有“琉璃锤,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句。(《将进酒》)
唐朝饮酒还有许多佐饮活动,如吟诗、唱曲、观舞、击鼓、行令等。吟诗是文人宴饮时必不可少的佐酒活动。唐诗中许多名篇佳作,都是在酒席上即兴吟就的。唱曲、舞蹈也是宴饮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不过在这一阶段的前期,饮者多自唱自舞,《旧唐书·燕王忠传》载“(唐)太宗酒酣起舞,以属群臣。在位于是遍舞,尽日而罢”。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就是宴饮时官僚文人们欣赏歌舞的情景。行酒令至唐代才制定为法,名目繁多。比较流行的有卷白波、莫走、鞍马以及旗幡令、闪压令、抛打令、手打令等。1982年江苏省丹阳丁卯桥曾出土了一副酒令筹具,其中有令筹50枚,均刻有《论语》词句,并有“劝主人五分”、“自饮七分”、“在座劝十分”等字样,抽筹者依筹上之言饮酒。最后一种“手打令”,类似后代的划拳类酒令,也称为“手势令”。
这一时期饮酒在社会上非常普遍。帝王和官僚饮酒均较多。隋炀帝是喜欢喝酒的。唐代皇帝中,唐太宗能喝酒,穆宗喜饮葡萄酒。按照《唐六典》的规定,当时在配给百官的常食料中,职位越高给酒就越多。朝廷给官员酒实际上是一种待遇、一种荣誉。赐酒给官员和翰林学士之事,史籍有较多记载。有关文人饮酒的记载就更多了。杜甫有诗:“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饮中八仙歌》)诗中提及的贺知章、李白、张旭都是著名文人。除酒中八仙外,嗜酒的文人还有王维、杜牧、吴道子、白居易、皮日休等。他们边饮酒边作诗文书画,留下了大量佳作名篇和许多逸事趣闻。隋唐时期有关将士们饮酒的记载主要是各种劳军、犒军、享军宴会。除此之外,平民百姓饮酒亦不少。隋唐时期饮酒的场所有公堂、家中、郊野外及酒肆和酒店里。关于这一点,唐代诗人的许多诗中都有描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李白的诗:“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送裴十八图南归高山》)酒在饮食乃至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广泛的作用。
二、围棋取士
围棋是中国古代有悠久历史的文娱活动之一。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了一个青瓷棋盘。棋盘作为随葬品进入墓室,说明墓主对围棋的爱好。大业年间,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与晋阳宫副监裴寂“时加亲礼,每延之宾语,间以博穷,至于通宵连日,倍忘厌倦”,亦可见李渊对围棋之爱好。(www.xing528.com)
唐人下围棋极其普遍。下棋者有天子、富人、宗室贵族、士大夫、武将、僧人、道士、榜者、民间妇女等。京城长安下棋蔚然成风,以至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侈于博奔”。唐朝不少皇帝喜欢下围棋。史载唐太宗与吏部尚书唐俭对弈,唐俭因固与争道,遭到斥责。玄宗因喜围棋,故于所置翰林待诏中,围棋居其一。见于记载的翰林待诏王积薪,是名噪一时的围棋大师,自谓天下无敌。皇帝置专职棋待诏,前所未有。此后宣宗、懿宗、僖宗朝均因袭其制。唐内侍省掖庭局设官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众艺包括棋。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喜好的四大技艺,唐代不少士大夫深谙其技。如高测,琴棋书画“率皆精巧”。姚合自称棋罢嫌无敌。不少人好棋成癖、嗜棋如命。杜甫自称以棋度日。因迷恋下棋,有的人做官失职,有的人甚至丢了乌纱和脑袋。唐太宗说:“‘吾常禁囚于狱内,(大理亟张)蕴古与之奔棋,今复阿纵(李)好德,是乱吾法也。’遂斩于东市。”
唐人下棋有的从清晨下到掌灯,甚至夜漏欲尽,天视星残。“棋残漏滴终”。(吴融《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观棋不觉暝,月出水亭韧”。(岑参《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唐人下围棋有的一面对弈,一面饮酒。饮酒一是为了助兴,一是可以赌酒。“一杯春酒一抨棋”。钱塘青山李隐士客来则于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游仙窟》里讲五嫂“即索棋局共少府赌酒”。杜苟鹤在新栽竹林里,赋诗、酌酒、对弈。李洞与宋校书对弈,船上赌酒分高低。迎送亲友宴饮时,众人常对弈助兴。章孝标送进土陈皖去睦州,为其饯行,对弈至夜漏无声时。唐代妇女亦爱好围棋,并有令国手惊叹的高手。新疆阿斯塔那墓曾出土《仕女围棋图》绢画,说明即使边陲妇女也耽此乐。有一则王积薪深夜闻棋的故事,更是千古美谈。王氏棋艺高超,自谓天下无敌。一次在入京途中旅舍,夜闻隔房婆熄二人,睡在床上以口说下子,积薪暗记,明日观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围棋也是当时中日友好往来的纽带之一。唐宣宗时,入贡的日本王子擅长围棋,宣宗命围棋待诏顾师言与其对弈。行棋时,顾师言惧辱君命,汗手死心,始敢落指。王子亦凝目缩臂再三,方才出棋,仍末获胜。通过对弈,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隋唐五代杂技有寻橦、绳伎、蹋毯、角觝、舞马、舞象犀等。
寻橦,又名竿木、戴竿、顶干等,是百戏中难度最大也是最精彩的表演。隋朝时即有惊险的戴竿活动。唐时这种杂技更加流行,在宫廷、贵族官僚府邸、寺院和达官贵人出行中,都有寻橦表演。唐明皇时寻橦最为盛行,出现了著名的戴竿艺人王大娘。“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调绪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杨太真外传》)据王建《寻橦歌》描写,隋唐时的寻橦,是头戴红帽青巾的女艺人们,绕着高耸入云的大竿争先恐后地攀缘,穿着袜子上下跳跃起舞,再险也不曾闪失。王吕在《勤政楼花竿赋》中记戴竿女伎表演“忽升河汉,低首而下指楼台”。其技艺之高无与伦比,故深受观众喜爱。唐中叶以后,寻橦不管在技艺还是在流行程度上都大有发展。
绳技,类似今日的走钢丝。表演时,“先引长绳,两端属地,理(埋)鹿卢以系之。鹿卢内数丈支柱以起,绳之宜如弦。”表演者自“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望若飞仙”,(《唐语林》卷五)在绳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
蹋球,是在特制球上表演的节目。《封氏闻见记》卷六《打球》中记唐代“乐人又有路球之戏,作彩画木球,高一二丈。伎女登榻,球转而行,萦回去来,无不如意,盖古蹴鞠之遗事也”。
角觝,又称“用力”、“争交”和“相扑”等,是一种摔交运动。汉武帝好此戏。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在东都征天下奇技,就有角觝一项。唐代皇帝自中宗以后诸帝都好观赏角觝,常于宫中举行表演。唐代角觝,对垒者除相摔外,还用拳击。因为角觝是一种力气较量并有观赏价值的竞技活动,且有助于军事训练,故唐朝军中经常举行角觝比赛。它有利于提高军人体质和格斗技能,活跃军营气氛。
舞马,唐代舞马以开元天宝时最盛。唐人咏舞马诗词颇多,将舞马的精彩表演,描绘得淋漓尽致。如“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军需奋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安禄山曾在长安观赏过舞马,非常喜欢。除舞马之外,还有舞象犀。据记载,唐时曾训练象、犀,与舞马一起作为千秋节和朝廷宴会的娱乐节目。象、犀有单独表演,也有和角觝等杂技一起演出,有时还单独表演斗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