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举取士:中国传统文化之选举制度的转折

科举取士:中国传统文化之选举制度的转折

时间:2024-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入学年龄也有规定:律学18至25岁,其余是14至19岁。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制于隋朝,健全于唐朝,而延续至清末。其流传之久,影响之广,实居中国古代选士制度之首。在灿烂辉煌的隋唐文化中,科举制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明经科的录取率为十分之一二,而进士科录取率则为百分之一二,悬殊很大。

科举取士:中国传统文化之选举制度的转折

第四节 选举制度的历史性转折——科举取士

一、完备的学校制度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教育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不过,从夏、商、周三代的“校”、“庠”、“序”到春秋战国之际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再到汉代的大学、郡县学以及私立的书馆、精舍,始终未能形成健全的教育体系。这说明学校教育制度始终在继承与发展中进行。隋唐在学校方面多有创制,为我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完备,奠定了基础。

隋唐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其中文化教育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学校组织体系、学校分类体系,还是学校的科目设置以及课程内容、入学资格、学校管理等,都形成了严密的体制。学校的体制分为两大类,即官学与私学,而官学则由中央与地方两个系统构成。

唐代的中央官学又称为“六学二馆”。所谓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是指弘文馆和祟文馆,六学二馆的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门讲授经学。经学的学制分别是大经3年、中经2年、小经1年半、旁经1年。唐代的经学有正经和旁经之别。正经分为9种:《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礼经》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小经。旁经分为2种:《孝经》、《论语》。正经不要求全部精通,旁经则是必读课程。书学、算学、律学属于专科性质,其学习内容和学制各不相同。书学除学习书法以外,兼学时务策与文字学,要求“日制一幅”。(《新唐书·选举志》)并要求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学制为3、2、1年。算学以7年为期限,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读《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共3年,《孙子算经》、《五朝算经》学习1年,《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各学1年,《周髀算经》、《五经算术》学1年。另外一组读《缀学》4年,《缉古算经》3年,前者类似现在的经典数学专业,后者类似应用数学专业。其中两组都必须学习《数学记遗》和《三等数》两门基础课。律学以律令为专业,兼学格式法例。

唐代中央官学除六学二馆之外,又有医学、乐学、祟玄学、历学等,这是唐代学校制度趋于完备的重要表现之一。

二、分科教学的确立

南朝宋文帝设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四馆,明帝以“总明观”统揽之,这是唐代分科教学的滥觞。隋初,文帝倡兴学校,置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等五学,分科教学的思路进一步明确,而唐朝太宗至玄宗时期,我国的分科教学体制则得到最终确立。

唐代国子监设立的专门学科有:国子学,学生300,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学;太学,学生500,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学;四门学,学生1300,其中500为七品官员以上的子孙,800为庶人之俊异者。此三学专习《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此外还有书学,学生30,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通书者,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兼习其他字书;算学,学生30,生源同上,专习《九章》、《周髀》、《缀术》等;律学,学生50,生源同上,以律令为专业课。六科学生学习年限,除律学6年,算学11年外,其余一律9年。入学年龄也有规定:律学18至25岁,其余是14至19岁。各学毕业生均可参加科举考试。

除上述国子监所设六科外,门下省有弘文馆,东宫有崇文馆,收三品以上及贵戚子弟各30人,由著名学者出任“学士”,教授经史书法。太医署有医学,分医科、按摩科、针科、药科等,学生结业后可出任医师、医正、医工等职。司天台有天文学、历数学、漏刻学。太仆寺有兽医学。军队系统的屯营、飞骑也有专门学校。又有广文馆,为考进士者补习之所;有京师学,是专门研习《五经》之地;有专门的道教学院,研究《老子》、《庄子》、《列子》等书。各学有严格的考试制度。考试分旬试、月试、岁试和升补试(毕业考试)。各学的教学方法以分经讲授为主,教师一般为有德有学之士。其品级待遇和人数因学校不同而有区别。(www.xing528.com)

唐代地方州府也分科设学,有经学和医学二种。学生名额依各地人口多少而定,收学生60至40名不等,医学生则在20至10名之间浮动。县学只设单科,即经学,名额50至20不等。凡州县学生通一经者可升入国子监的四门学。唐代“许百姓任立私学”,(《唐会要·学校》)因此除中央和地方各类官学之外,还存在大量私学。它们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这也是对唐代官方分科教学体系的一种补充。

隋唐时分科教学的确立,不仅给科举取士提供了众多的知识阶层分子,而且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为隋唐文化的昌盛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整个中国文化流程的壮举:科举取士

隋唐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士制度的继续和发展。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制于隋朝,健全于唐朝,而延续至清末。其流传之久,影响之广,实居中国古代选士制度之首。在灿烂辉煌的隋唐文化中,科举制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隋朝建立后,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隋文帝杨坚废九品中正制度,按德才标准选拔官吏,行科举之制。隋代的常选有进士、明经和秀才。但隋代开科考试选拔人才,尚未形成一种完备的制度。到了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扩而大之。取士之科分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他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均可登科。主考官前期由尚书省的吏部考功员外郎担任,玄宗时改为礼部侍郎担当。考试科目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科考试主要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而以帖经为主,全赖于背诵。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有帖经、诗赋(“杂文”)和时务策,而以诗赋为主,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和天赋,相对较难。因而明经科的录取率为十分之一二,而进士科录取率则为百分之一二,悬殊很大。时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即谓考取进士之难。虽然进士科录取率较低,但由于进士及第是任官和升官的重要途径,“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应考者仍众。“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唐摭言·散序进士》)考生及第后,还得经过吏部的身、言、书、判“释褐试”合格,才能正式为官。唐代的宰相,多出于进士。所以,士人皆以考进士为荣,被人们视为“登龙门”。

参加常举的考生中,从国子监所属学校来的考生称为“生徒”,从州县来的考生称“乡贡”,私学毕业的学生也可以由州、县推荐参加考试。

科举除常举外还有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科目多为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均可应试,但不是经常举行,制举录取人数一次只一、两人到五六人,因而在科举考试中不占重要地位。

唐代积极推行和发展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开辟了入仕的途径,同时也为封建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由于选官权集中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是巩固封建制度的有效方法,为以后历代所采用,至清朝末年才被废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