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史:从乱到治的制度文化变迁

中国传统文化史:从乱到治的制度文化变迁

时间:2024-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从乱到治:制度文化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代集权政治崩溃后出现的,四百年间,政治上分崩离析,经济上衰落萧条。社会动荡、门阀制度和士族政治构成那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到西魏文帝宝炬即位的第二年,便付诸实行。

中国传统文化史:从乱到治的制度文化变迁

第一节 从乱到治:制度文化的变化

魏晋北朝时期是汉代集权政治崩溃后出现的,四百年间,政治上分崩离析,经济上衰落萧条。社会动荡、门阀制度和士族政治构成那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在汉帝国集权政治崩溃后,国家陷于四分五裂的战乱之中,在大一统时期受到压抑的分裂势力、门阀制度和士族政治大行其道,于是严格士庶,以此分辨尊卑,出现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和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政治地位上的特殊,使世家大族轻而易举地攫取了经济上、法律上、军事上的特权,社会政治在腐朽势力的控制下弊端丛生,恶性膨胀,这种现象到南朝时似乎有所改观,皇权加强,世家大族的势力有所削弱,但代之而起的庶族寒门势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危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制的演变

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分裂割据和战争状况下,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各个王朝的职官设置有许多不同,原来一些正规职官有的被撤销,有的成了虚职,而有些临时性的职务反倒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造成了这一时期职官设置的纷繁复杂。世家大族控制并垄断仕途,九品中正制很快成为世族手中的工具。

曹魏时期,改丞相司徒而不再另设,后来又改称相国;增设了权位相当于宰相的中书监和中书令。设置了御史台,以原御史大夫的副职御史中丞为主官,仍掌控监察,但地位没有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高,吴蜀也设有丞相。两晋时期,中央大员有八公、九卿。八公指的是太宰、太师、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这些官职地位虽然很高,但不一定有实权。这时的宰相没有定名和定制,制度上没有此官而实际上有此人。魏晋时期的詹事府要比汉代庞大,设有詹事、詹事丞、太子中庶子、太子庶子、太子中舍人、太子洗马等官,虽无实权,但一旦太子即位,这些人便很快得到擢升。

南朝官制基本上与西晋相同,惟一的区别是陈朝掌权的是中书舍人,相当于实际上的宰相。北朝也基本上沿袭了魏晋官制。北魏是由鲜卑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官制最初带有民族特色,设八部大人,分管政事,后来经孝文帝改革逐渐接近于南朝。北齐以侍中为宰相。北周一度实行《周礼》中的六官制度,设置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由于天官权力过大,北周武帝时削夺了天官总领五官的权力,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六官历时很短,隋朝时连形式都取消了。

魏晋南北朝是三省制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时期。东汉末年设丞相,由曹操担任,主持朝政,丞相府分曹治事,这是内廷尚书台列曹治事移于外朝的开始。曹操又设置秘书令掌管政令的颁发。曹丕称帝后,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虽然地位高,但都是空衔。为了加强君主专政,曹丕把尚书台移至外朝,分五曹治事,由尚书令主持日常事务。又成立中书省,设中书监,中书令并掌机密,代替过去的秘书令。侍中在汉代本为加官,可以出入禁中。东汉灵帝时设侍中寺,以侍中为长官,下有给事黄门侍郎等,掌随驾规谏,以备顾问,地位相当尊贵。中书省、尚书台、侍中寺的相继出现,已具备了三省制的雏形。由于中书省的中书监、中书令掌管草拟诏令,策划国政,位尊权重,对皇帝专权的威胁逐渐增大,于是晋朝皇帝又将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并扩大其长官侍中的权力,使其参与朝政,以限制中书省的权力。这时的尚书台作为执行机构,组织完备,分工细密,在朝廷不设“录尚书事”时,就以尚书令为尚书台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共同参与朝政。西晋时,尚书台下设吏部、三公、客曹、别驾、屯田、度支等六曹,以后又有一些增减,至东晋时成为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大曹,每曹设尚书为长官。西晋又设小曹30余,设尚书郎分曹主事,东晋后逐渐省并,以三四个小曹为一部,或五部六部不定。南朝时,又改尚书台为尚书省。三省制在从开始形成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权限、分工不断地趋于严密化,这为隋唐三省制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曹魏又将百官分为9个品级,如相国为一品,尚书令为三品,御史中丞为四品,太守五品,县令六七品等。这种制度一直沿用至清代。这一时期在汉代基础上确立的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制,也被后代所沿袭。南朝品级、禄秩并用,北朝有品级而无禄秩。(www.xing528.com)

二、北魏汉化与北周复古

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建国后亦多实行汉制。在推行汉制上具有突出成就的是孝文帝和宇文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了消除民族界限,巩固少数民族在中原的统治,毅然进行了汉化改革。其中包括改定官制,采取南朝政制,官名一律依照汉制;断北语,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上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用汉语讲话,将汉语作为惟一通用语言;禁胡服,孝文帝下令禁止左衽的胡服,服装一律依行汉制;改姓氏,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例如将独孤氏改为刘氏,拓跋氏改为元氏等;定族姓,甚至还人为地制造出一些门阀。孝文帝的这些改革,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民族的融合,减少了民族矛盾,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周的复古始于宇文泰。早在宇文泰相西魏时,就认为汉魏官职冗繁,有意复行周礼三公六卿制。到西魏文帝宝炬即位的第二年,便付诸实行。其中包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六官:大冢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等。其子宇文觉受西魏影响又增设小司徒、小司马、小司空、以至于大纳言、小纳言等官。纳言官名后由唐朝传到日本。虽然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的插曲。

三、门阀士族的兴起与衰败

作为地主阶级的特权阶层,门阀士族自东汉末年形成之后,到两晋时期达到极盛。两晋政权都是在门阀士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它们的各项政策也都以保护士族利益为前提。西晋建国后为了笼络士族,继续实行九品中正制,改变了九品中正制任人唯贤的初衷,使之演变为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工具,出现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士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垄断仕途,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并合法荫客,分割国家纳税户。东晋时三品以上官职几乎全由士族担任。这时门阀政治鼎盛,以至于“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晋书·姚兴载记》)出现了由琅邪王氏、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轮流掌权的局面,皇帝实际上没什么权力。

后来经过农民战争的冲击,江南生产力发展,庶族经济有所上升,士族地主势力逐渐衰落。至南朝时,虽然是寒门地主做皇帝,门阀士族的特权仍得到承认,例如,宋齐规定,高门士族的子弟20岁登朝做官,庶族地主30岁才能试做小吏。但士族这时已经丧失部分权势,如刘宋一朝共有高级官员260人,士族占总数的63%,庶族占37%。尽管数量上仍占据优势,但比例上已经有所下降。而且南朝典掌机要,总揽政务的通事舍人多由寒人担任。庶族势力的上升,反映了门阀士族的衰落。北朝少数民族掌权,士族势力还不及南朝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