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王创业的学艺经历与思考:陇原艺术名人集萃·美术卷

王创业的学艺经历与思考:陇原艺术名人集萃·美术卷

时间:2024-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学艺经历与思考王创业我1932年3月出生于山西省晋南永济县农村的一个耕读之家,是明代作为屯戍人员,从临汾乡下迁驻于此的军户的后代。那是日本兵已侵占了我的家乡,村学无序可言,只是识字、背诵。尤其是较长期的文字工作,促使我多了一些自学与欣赏的能力。我的经历是由实用书写而进入书法之路的。

王创业的学艺经历与思考:陇原艺术名人集萃·美术卷

我的学艺经历与思考

创业

我1932年3月出生于山西省晋南永济县(现永济市)农村的一个耕读之家,是明代作为屯戍人员,从临汾乡下迁驻于此的军户的后代。祖辈世代务农,从我父亲(第14代)开始才因缘读书,断续上到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师职业终生。

学习毛笔字,就是由我的父亲瑞明先生亲手发蒙的。当时他正师从史学大师陈垣先生,肄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因“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书桌”,我父亲只得潜回家乡待机,抽暇挥毫抒闷。我看他运笔结体,使转提按,兴味盎然跃跃欲试,父亲就给我写了个影格,执手教我起驻运行,并给我以惊喜的鼓励,认真地批改。这虽是我学前的事,但如同白纸着墨,印象鲜明,引得我过后长期翻看他中学时期的大楷存稿与作文作业,观摩欣赏,受益良多。

我进入本村小学,是1939年秋。那是日本兵已侵占了我的家乡,村学无序可言,只是识字、背诵。但由于传统,摹写大楷却是每天坚持的,不分年级人人必修。到了四年级,我开始临帖了,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入手。到五年级时,擅写赵(孟頫)体的荆润玉老师,对于书写更是指导得法,示范准确,对于唐楷各家的特点,都能下笔传神。批仿之际,引导大家围观,朱(红土)笔圈改,移一点画而全字改观,使我们倾心享受,如开灵窍。

1945年秋庆祝抗战胜利,荆老师奉命书写标语,我们都欢快地跟随“帮忙”,实际是观摩见学,引得我们连章法布局也有点醒悟,懂得对乡间庙宇的联匾等书法遗存多所留步品味了。

1946年我进县城上初中,又逢一方宿儒张国祯先生当我的老师,他擅写魏碑各体,我就暗地模仿他的《龙门造像题记》和清人张裕钊书法的结体与笔致……—十年过后,偶见当年校长,他一眼认出我,欣然脱口:“你不是写魏体的王某某吗?”勉慰有加。

1947年秋,我在解放区当小学教师,为配合解放战争,我把前两年荆老师写标语的过程又放大地实践了一遍。在砖墙上架板书写解放军总部的标语6O条,用父亲指导我换帖临《郑文公》碑的开放的姿态下笔,写得颇为恣肆自如。当写到“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的时候,台下观众竟然动情地跟读如呼口号,令我热血沸腾。

1949年5月,我参军入伍,旋即西渡黄河,军驻华阴,我又奉命在北峯之下的杜公祠、云台中学一带单人提桶凭着记忆书写大幅标语。这一“播火”鼓舞群众的活动一直延续到1950年的天宝铁路的修路现场、1952年甘南剿匪的前线阵地。

1958年,我被调任为《人民军队》报社的编辑,我又从书写标题设计刊图的任务中得到启示,加紧了对书法的学习。业余临摹篆隶行草,社友过后善意“开涮”戏称这些年的合订本,竟也成了你的书法“大系”了。所写个别小幅,确曾被战友未通过我送参了1963年的省级书展。(www.xing528.com)

由于我在报社的主业是文字编辑,对书写、篆刻的“私愿”不能尽兴发展,只得业余“偷学”,甚至自购笔砚。但过后琢磨,我的书写活动,却多了点文字、古汉语和辞章之助。虽然未专一艺,却不那么狭窄。尤其是较长期的文字工作,促使我多了一些自学与欣赏的能力。“艺不压身”,反而互补,多了些悟性。近老想来,这正是经历对我的“特惠”和“偏袒”,使我在其后三十多年的书法学习与实践中,多了一些文字源流、辞章音韵、训诂释意上的助力,避免了一些知识性、常识性层面上的初级错误,增强了一定的自信心和人生感悟。

我由父亲指导改帖临《郑文公碑》,断续至于五十多年。1979年初,当选省书法研究会第一副会长,1981年成为中国书协首批会员,被任命为省书协筹备组组长以后,我就从心底里以书法为生命了。除组织工作以外,我就全力投入充实和开拓自己的书法基础了。我感到,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使人心眼俱豁,胸胆同张。比如我积极发展队伍辅导培训,组织书展、创办刊物,参与发起“黄河流域十省区书法联展”,为日本书友举办“汉简书法讲座”,无不是两者间的互补双促,使我在主持成立省书协的“工作报告”中做出的得失总结、后顾前瞻,比较地符合实际。

到省书协后,我进一步临金文,学甲骨,遍临诸汉碑(侧重《张迁》),临诸魏碑(侧重《四山摩崖》《张猛龙》),从1985年起又由王蘧常先生的墨迹入手而沉入章草。碑帖兼好,帖宗“二王”。当读到苏轼的论书诗句“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时,我以为先同我心,奉为风格追求的导向。

30年军旅生活,是我艺术生命之基。我每一举笔,就如面对读者:审美、抒情、励志、益智,绝不能于人于世无补。我逐渐厌弃了书写文字的一般化,设法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对象自铸新辞,我手写我心。自后的诗、词、联、匾,多是这样产生的。我以为书词相济,是可以增加含量,提高品位、扩宽通道、加深交流的。我的经历是由实用书写而进入书法之路的。我固然反对书法创作中的标语口号倾向,但我从不轻视书法作品中的文字识读(可读性)。对公共场合标志性的书作,我主张“一目了然”,宁可失之于朴,也毋失之于奇。偶作甲金篆隶或章草,我总尽可能注明释文和出处,避免交流障碍,和故作高深倨傲之态。我主张只要可能就毋间临池。不断以前人和新人的成就来砥砺丰富自己。绝不能以保持或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为藉口而封闭自我。只有不中断“呼吸”“饮食”,才能不中断自己的吐故纳新—艺术生命。“苟日新,日日新”就昭示了这种不停息的汲取、增益与扬弃中的愉悦。“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为了有益于人,但首先是充实和完善自己的需要。

在上世纪9O年代前后,我应《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编委会邀,为出自甘肃的简牍、帛书、刻石、写经等五十多个辞条,用“甘博”的笔名拟定了赏析文字,有的还刊于《中国书法》杂志。为散文集《古丝路·大陆桥》写了甘肃书法艺术遗存的赏介文章《陇上翰墨香》。应《文艺报》之约,为之写了论文《甘肃简牍》。以《居延、敦煌简牍的文字学美学价值》为题,在中国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合作),同与会外国学者作了关于甘肃书法史话的专题座谈和书道交流。个人书法作品参加过“首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第二届全国书展”“中外书法家作品展”等。书作曾被国内外八十多种选集、合集刊载,如《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日本现代书法兰州国际交流展》《中国佛教墨迹选》《国际书法展览作品精选》《全国毛泽东诗词书法精品选》等。出过两个书法专辑,各印一千册。诗词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及《陇上吟》《兰州古今诗词选》《当代咏陇诗词选》等二十余种诗集。曾获中国诗词创作成果最高成就奖“李杜奖”金奖,并入编《中华诗歌传世大辞典》。2009年,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终身成就奖。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6O周年之际,获该会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O周年荣誉证书

我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八师文工队队员、班长、分队长(兼乐队指挥)、编导组员,西北公安部队政治部文化科助理员,预九师二十七团政治处宣传助理员,兰州军区政治部《人民军队》报社编辑、记者,军事编辑科副科长、通联科科长,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文艺处处长,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兼文联秘书长,省文联副主席兼省书协筹备组组长,省书协常务理事、顾问。现兼任甘肃省诗词学会、甘肃书法院等艺术社团学术顾问或高级艺术顾问。正高职称。

获奖情况:1988年,获甘肃省书协一等奖;2003年,获“张芝杯”全国书展一等奖;2004年,在“皇威杯”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大赛中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界终身艺术成就奖”;2004年,获“中国改革发展经典成果论著”一等奖;2007年,“翰墨情深”全国书画大赛获金奖,“伟人颂”全国书画大赛获金奖;2008年,“中华名人系列丛书” 编辑部授予“中华名人杰出成就金奖”;2008年,被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等联合授予“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2009年4月,被中国民族文艺家协会通报当选为“共和国60年功勋文艺家”,同年11月,被中国文艺出版社授予“中国文艺年度最高荣誉奖”,同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通知在庆祝共和国60周年《中国当代诗词格言名家精品集》活动中被评为特等奖;2010年9月,当代艺术杂志社等三单位通知,被授予“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大使”称号;2011年获辛卯书法一等奖,格言创作最佳奖。

王创业 书法

王创业 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