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画叟杨丁东
杨 斗
杨丁东(1921—2004),原名杨载福,别名杨定东,生于山西省万荣县王亚乡冯村。1938年12月考入晋西北傅作义部队中国国民革命军35军军政干部训练所学习,1939年结业后至1940年1月在该军33团任政工助理员,1940年2月至1940年10月在该“奋斗剧团”宣传科从事宣传兼美术工作,1940年11月至1942年5月,在内蒙古傅作义部队所属35军政治部宣传科任美术干事。1942年6月至1946年7月,离开傅作义部队投奔延安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机关作为政治犯逮捕入狱,先后在银川、平凉、兰州、西安等地坐牢。1946年8月出狱后,先后在西安《益世报》《黄河晚报》《国风报》任编辑、记者和美编。1947年3月至1949年4月在西安右任中学、西安技艺师范、西安艺俗社任美术教员。1949年5月西安解放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从事美术工作。期间,筹办了当时我国西北、西南第一份彩色画报《人民军队画报》。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随军到兰州任画报社编辑组长,继续从事画报工作,曾编印过一套完整地介绍西北解放战役的画册,成为以后研究西北历次重大战役和战绩的宝贵资料,后调至《人民战士》任编辑。为部队战士编印了一百多种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小读物。1955年1月转业至甘肃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筹办《甘肃画报》并任编辑组长。1958年8月至1963年3月,被划为“右派”开除公职,在甘肃省群众艺术馆监督劳动,1963年4月调入甘肃省京剧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1979年7月平反后调回甘肃省群众艺术馆,任《文化辅导》《陇苗》杂志美编。1984年离休后专心从事国画创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名誉理事,甘肃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董事,甘肃省第五届政协委员。
杨丁东15岁开始自学美术,既没有进过美术学校,也未登门入室择求名师,是一位“无师自多师,以万物为师”的画家。1939年在傅作义部队画壁报、油印宣传画期间,创作了几十幅抗日宣传画,赶着毛驴驮着画,在河套地区各县、乡巡回展出一个多月,使当地民众和抗日将士认识了这位年仅18岁的小画家。1948年又在绥西举办了个人巡回画展,从此奠定了他“平民画家”的艺术创作道路。西安解放后,他和好友黄胄一起到一野政治部搞宣传,办画报,当时西安钟楼7米高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画像,就是他和黄胄画的,黄胄画的是毛泽东,他画的是朱德,当时在西安颇为轰动。而他为1952年西北军区全军运动会雕塑的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的造型塑像,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称赞,被誉为兰州第一塑像。
杨老只读过初中一年级,从16岁开始作画整整60多年。他既没有进过美术学校,成为科班出身;也没有择求名师,经过专业的训练。对于传统的国画技法和画论,知之甚少;对西洋画的知识和阅历,则更加贫乏。在长期艰难困苦的境遇中,要使美术生命延续下去,他从用树枝、土块在地上画到现在用彩墨在宣纸上画,这一段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盲人从坎坷不平的道路上摸索过来的。“每天早上,他把约五斤重的砂石布袋捆在右臂上,面对钉在墙上的旧报纸,坚持苦练。先用大笔、后用小笔;从粗线条,到细线条;先画竖线,后画横线,然后再画各种形状的线。就这样,每天要贴墙站上一个小时,练五百线到六百根线。各种不同的线条,要在旧报纸上涂五层之多。他的刻苦精神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裴健采访他时曾问道:“这样练功有什么好处?”他回答:“在世界上,不论做什么事,没有不尝点苦头,就可出成效的。特别是国画中的大写意,寥寥数笔,即可完成一幅作品。不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练功,是不可能的。功力要达到笔落石碎,泼墨风起。功力和成果是正比例。笔力功底越深厚,艺术效果就越显著。不练功,如何能在笔墨之中出艺术效果?!”(裴健《狂艺——访画家杨丁东同志》,载《驼铃》杂志1985年第12期)。他从事绘画60多年,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甚至也画抽象画。除传统国画外,也尝试新的画种,独创了浆画、树根画、撕纸画、纸笔画等。有的采用油画的着色方式,有的采用漫画的夸张手法,有的更是运用木刻的鲜明对比,大胆吸收和融汇其他画种之长,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杨丁东的画以儿童画和小猫、小狗、小鸡等小动物题材见长。他认为:小是纯洁的、真挚的、甜美的和无邪的。小是生命的开始,他有一种内在的美。(裴健《狂艺——访画家杨丁东同志》,载《驼铃》杂志1985年第12期)。杨丁东作画的特点是变形、简明、出新。他说:“在国画上应该:基形而变,运气出神。原有的物象,通过眼球映入脑膜,便开始锻铸。经锻铸,原来的物象就会变形,使其形态变为神态。”关于“简明”,他认为:“作为一个绘画工作者,应该多多熟悉一些古诗词。它会增强绘画的表现力。特别是五言绝句,仅仅二十个字,包涵着深远广阔的意境。在国画上,也应该简而精,明而澈。若答五笔能传其形与神,六笔吾不为也。”(裴健《狂艺——访画家杨丁东同志》,载《驼铃》杂志1985年第12期)有人评价他的画笔简、意深:“三笔尖猫,四笔类狗,似也非也,妙在其中。”对于“出新”,他觉得,“国画要创新,就要博采众家之长。油画的色彩关系,图案的简练变形,漫画的夸张艺术、木刻的显明对比,如果把各个画种的特点融汇在国画中,充实其传统画法,那将是十分可取的”(裴健《狂艺——访画家杨丁东同志》,载《驼铃》杂志1985年第12期)。
“先生的字以形见义,以畸求稳;而画却以小见大,以拙求朴,字里画间藏古今、敛胸臆,有如先生的经历,总能折射出历史的氤氲。这是时间永远磨损不了的智慧的棱角。读先生的书画,能让人感知雷霆万钧过后的霞光,能感知苍凉暗夜褪去的曙色,能感知磅礴山峦吞吐的紫气。这是一个经历磨难的圣徒对宗教般的艺术做出的最虔诚的宣言和注释。如此,先生的书画则无可厚非地感动着读者的目光。其实,在先生的笔下,书画是他托物言志的工具,一种表达情趣和寄寓理想的载体。结合先生传奇的一生再赏析先生的作品,蓦然发现,先生此生以字立命,以画安身的价值就是他用艺术为一段编年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底稿。”(引自作家、文艺评论家雁翎《历史的底稿——书画大家杨丁东作品赏析》)(www.xing528.com)
他谦称自己的作品只是丁、点、滴、渣、微不足道。盖在作品上的画章都以“不”字为头。如“不成体统、不伦不类、不堪入目、不见经传、不着边际、不断求索、不敢旁骛、不中求是”等。意在说明自己的创作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登不得大雅之堂。令观者益发对这位老而弥坚、志在千里的画家佩服不已。在一次丁东画展上有位观众写道:“自云不成体系而自成体系,自云不伦不类而出类拔萃”。1988年12月受新加坡一乐轩邀请,杨丁东画展在新加坡黄金大厦一乐轩展出;1997年9月,甘肃省文联、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书画院研究院在上海美术馆联合举办了杨丁东画展;1988年11月,应台湾中华创价佛学会邀请,杨丁东和著名画家陈伯希参加了台北市举办的联合书画邀请展。“当地民众和美术界都深为惊讶,认为这位来自中国大陆西部的平民画家,虽然平凡如草根却有着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雒青之《追念杨东丁》,《甘肃日报》2004年5月24日)杨丁东的作品广泛流传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加坡《联合晚报》、《甘肃日报》及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其本人及作品多次进行报道,使其成为最具知名度的甘肃画家之一。1999年10月,台湾正因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杨丁东画集·庶民心·艺术情》。
2004年5月22日杨丁东因病逝于兰州,享年83岁。
(作者系杨丁东之子、雁滩古玩字画城糊涂阁主)
杨丁东 国画
《曼巴》
杨丁东 国画
《没娘的儿子没有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