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汪若南:陇原书画家,艺术名人集萃

汪若南:陇原书画家,艺术名人集萃

时间:2024-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陇上书画家汪若南杨 柳汪若南,字小泉,号石塘、伴琴道人。后来汪若南有了名气,群众遂把此地称之为“汪家园”。汪若南入学后,如饥似渴,过目成诵,学问日进。若南时年不满十八,他说服师长、父母同意,前往兰州西关考院投考,结果张榜公布时,汪若南轻取秀才,榜上有名,成为清末最后一批生员。从此,汪若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乐居城市山林,自食其力,并应约到几所学堂教课。汪若南便守在洞旁,敛足静观。

汪若南:陇原书画家,艺术名人集萃

陇上书画家汪若南

杨 柳

汪若南(1872—1960),字小泉,号石塘、伴琴道人。祖籍安徽。其父在左宗棠西征时随营伍来平凉,后在西川务农。工书法, 绘画尤擅竹、兰。幼即聪颖好学,常年帮助父亲务作农活、放牧羊群,每到晚上,不管多累,都到附近学童家求教认字,或在旁静听师傅断句圈点、讲授课文,并将所学反复揣摸记忆。11岁那年,一天吃饭时,忽然回忆起了师傅宣讲的《千字文》,便在一旁摇头晃脑地模仿师傅背诵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来,其父惊喜异常。此后多次试探,皆能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及简单的诗赋文词,亦朗朗上口,不错字句。其父十分感动,看到儿子是个读书的材料,便决定变卖田产,入城营生,让若南在城里入学读书。那时,他家住在城东郊峪儿桥(今胜利桥)西侧的菜园地,父亲买了几亩菜地,惨淡经营,维持家用并供汪若南读书。汪若南的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居然有此胆识眼光,难怪日后若南会名震陇上,成为当时平凉画坛领袖人物。后来汪若南有了名气,群众遂把此地称之为“汪家园”。

汪若南入学后,如饥似渴,过目成诵,学问日进。他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成为当时同学中的佼佼者。光绪十五年 (1890年) ,清廷最后一次在全国开科取士,选取秀才。若南时年不满十八,他说服师长、父母同意,前往兰州西关考院投考,结果张榜公布时,汪若南轻取秀才,榜上有名,成为清末最后一批生员。那时正是维新与保守相持激变之前夜,考取生员者,即有入官为宦的资格,一旦朝廷召用,就可进入官场。若南这次兰州之行,接触到了各种新学和各式精英人才,思想受到极大震动。他既未进入官场,亦未加入秘密社团成为革命党,而是坚持耕读育人的人生情趣,选择了丹青寄志的艺术途径。他曾以郑板桥的兰诗以明志:“此是幽员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经,更写高山一片遮。”从此,汪若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乐居城市山林,自食其力,并应约到几所学堂教课。

二十岁后,他倾心于任伯年、郑板桥两位大家,于是遍访真迹,日临夜思,学艺大进,到了民国初年,汪若南已小有名气。在清末有过功名的人,大多进入官场。当时有人保荐若南任某县县长,他以能力不够婉辞。他依然埋头自己的笔墨耕作间,并在自己家中设班,为书画爱好者示范讲授。他经常给夫人余德容说的一句话是“穷要有个穷志气”,他一生不涉足官场,离不开自己的学生和画室,关怀爱护每一位生徒,不分贫穷富贵,一视同仁。而立之年的他,丹青自奉,蔬果自珍。潇洒挥毫于茅屋,侍弄蔬果于田畔,尽情尽性,不违时,不趋炎,如竹之有节,如竹之坚劲。

新中国成立前曾帮助过汪若南种菜的柳湖村民侯文清、高成绪,对人讲起汪若南时,极赞汪若南平易近人,没有名家架子,每次帮他家运肥、耙地、撒籽,均邀其一起吃饭。作画时,常叫帮其抬桌移案,研墨铺纸,一旁观看。涂抹到兴浓处,情不自禁地叫着他们的名字说:“你们看怎么样?”这时,帮工们只会笑着说:“我们只会轮鐝头,一支毛笔没有一根葱重,叫我们看,这比抡镢头难得多。”先生摇摇头笑着说:“不然不然,此雕虫小技也。”一冒失者说:“先生自比‘叼虫的小鸡’,怎么只见竹子不见鸡娃子呀?”汪若南皱了眉头,想了想只好说:“它不好意思,钻到竹子丛中去了,不敢出来呀。”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若南爱竹。竹因其虚心、节坚、中直、傲霜,不褪其本色,不失其刚劲,人称为“君子”,竹的节气被汪若南记在心头,留于纸笔。“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众卉许同栽”(郑板桥题竹句), “不可一日无此君”(晋•王子猷)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东坡),这些诗句印在他的心中,成了他的座右铭。

若南画竹学宋时著名画竹大师郑所南,故自号若南。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三朝科举进士,十年宦海,最终在六十一岁时 “速装我砚,速携我稿,卖画扬州,与李同老。”过起了种竹写竹与竹为伴的生活。他曾在题画诗中写道:“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中国文人的爱竹情趣,汪若南一脉秉承,亦是他为人的写照。

为了画出墨竹神韵,他在庭院中种竹多丛,风中观其枝干摇曳、嫩叶横飘,体察“竹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竹实画风”之神韵;雨中观其小枝下垂、叶尖悬珠,玩味“绿垂雨折枝,红绽风送香”之意境;清晨“竹影横窗知日上”,黄昏“老枝摇翠露滴盘”。一夏夜,汪若南先生在竹丛旁躺椅上纳凉,呷茗小憩,华月初上,清光淡淡铺洒,细风微微吹拂,一转脸,忽见粉白墙上竹影摇曳,枝干横疏,叶子飘逸,汪先生一时兴起,急进屋抓起一支大笔,出来在水盆中蘸了水,在粉墙上临摹起来,时许,一幅淡墨竹跃然墙上。夫人怪嗔道:“你要画竹子,早叫我给你取纸,看画到墙上怎么下来?”先生急阻挡道:“不能洗掉!这是月神赐我灵感,佳作佳作,千古佳作!”

汪先生就这样痴迷观竹、想竹、画竹,经久观察,遂使画艺精进。所画墨竹更加隽逸清秀,脱俗不群。汪若南曾画竹叶不用毛笔,小拇指留指甲长约寸许,画竹叶时,用长指甲挑墨作画,极其别致传神,胜似用笔。汪若南所画风晴雨露竹四条幅,神韵隽逸清秀,为民众所喜爱,民间多有收藏。书学颜真卿,后临何绍基,晚年形成自己狂放劲峭的风格。书法也多得之于竹骨神韵,自成一体。当时陇东碑匾多出其手。

汪若南后来辞了教职,在家中专向书画爱好者教授字画。有钱的学生交几个纸墨钱,他也就收了,没钱的学生不交钱,他也同样教他们习书学画,诲人不倦,师德巍巍。他教学是这样,给人作画写字,亦无等次门第之见。达官贵人,富翁商贾求字画,论幅付钱,分文不少;贫士寒儒、农夫学子求字画,只要拿去一张纸,他不取分文就挥毫而作。他经常笑说:“秀才人情一张纸,何须自视不凡?”(www.xing528.com)

据孟宪华先生《汪若南逸事》一文载:一天夜半,更深人静,汪若南正在灯下读书,忽听墙角窸窣作响。移灯细看,只见墙角砖石已被撬开,露出一洞。汪若南便守在洞旁,敛足静观。须臾,一贼将头探入。因洞小,贼身体转动不便,正要俯身,忽见主人发觉,惊恐中急忙退出,不料一松动的砖块落下,将其脖子卡住。这时,汪若南弯腰对其说道:“小心,小心,不要慌,慢一点。”并把砖挪开,一边说:“进来,不要怕。”一边拉着手臂,将窃贼拽进屋内。随手拿过扫帚,扑扫其身上泥土,宛如对待自家儿孙一般。关切地询问:“何故如此狼狈?”窃贼并不认识汪若南,只见是一位眉慈目善的长者,不相信世上竟有这等好人,直挺挺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汪若南将其拉起,连声说;“不要这样,有话慢慢说。”并安顿坐下,取馍倒茶。那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平凉,民生凋敝,灾祸频繁,很多穷苦百姓饥寒交迫,食不果腹。加之赋税沉重,物价飞涨,无以维生者往往冒险干些鼠窃狗盗的勾当,这也是常事。汪若南心想自己虽清贫,但总可勉强度日。于是就叫家人取来面粉数斤、钱钞几元,送给此人以解燃眉,并亲自掌灯送出大门,说:“如有困难可再来。”窃贼心中十分惭愧.要将墙洞补好再走,汪若南说:“不必,他日来门若关闭,我仍在此等候。言毕,全家笑,窃贼亦笑。

四十岁前后,汪若南的书法、绘画、印技日臻精妙。他已确立自己主画兰竹的志趣,时与平凉张观雪、曾鲁斋为画坛三友,切磋技艺,诗酒吟唱,领一时风骚。他曾于自己的庭院半亩荷塘边,接待过许多过境的文朋诗友和持习作求教的后进晚生。

民国三十年(1941年),民国政府监察院长、标准书法大师于右任路过平凉登游崆峒山,汪若南等平凉文友一起陪同,品茶论道间,偶见数只玄鹤引吭飞旋,浮于云表,汪若南等遂请于右任大师提笔挥毫,记其盛事,并书写“招鹤堂”“紫霄宫”诸牌匾,为崆峒山留下了名人墨宝。据仇非先生讲,20世纪40年代末,汪若南曾联合平凉书画界同仁,热情接待过长安画派领军人物赵望云等著名书画家,并在平凉民教馆组织书画展览。这对提高平凉书画品位,造就书画人才,开阔人们的视野,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1949年平凉解放时,汪若南一改半隐生活,投身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活动,初在街道办事处任职,热心为群众办事,积极走上街头,与平凉各界知名人士,到城外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他以极大热情,写标语、搞宣传。平凉县第一届政协成立时即任委员。虽近古稀,却与时同步,这时期,他创作了许多传世精品,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都以勃勃生机,展现在人们面前。后曾任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1951年,苏联举行世界美术展览,汪若南的墨竹被西北局选中,送往莫斯科参展,他的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第一次从平凉走出了国界,把平凉人的风采呈送到国际舞台,展现给不同文化不同肤色的人民。汪若南,平凉人叫得最响的名字,这个名字也给平凉人增加了光彩。

1959年到1960年期间,全国发生粮荒,政府为保护知名的知识分子,曾给汪若南先生补给一部分粮油,但这位老政协常委、省文史馆馆员,却将粮油送给托儿所幼儿园。这位历经三个时代的长者,深知该宝贵的是什么,该呵护的是何人,他以八十八岁高龄,坦然面对一切,无怨无悔。在他画下最后一丛翠竹,还没有来得及盖上印章时,便溘然长逝了。他题在画上的几个字苍劲有力:“高风亮节”。这是他最后的笔墨,也是他终生的写照。

汪若南名震陇上,当为平凉画坛领袖人物。

(作者系平凉地区群艺馆原业务馆长)

汪若南 国画

汪若南 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