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色追寻:信仰点亮青春的90后大学生

红色追寻:信仰点亮青春的90后大学生

时间:2024-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忆往昔纷飞战火,看今朝书生意气——寻访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岁月是一首瑰丽暗涌的歌——站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前,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华中局为贯彻这一指示,将开辟浙东、浙西两根据地工作的任务交给苏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负责。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借址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内,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追寻:信仰点亮青春的90后大学生

忆往昔纷飞战火,看今朝书生意气——寻访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红色巡礼】

岁月是一首瑰丽暗涌的歌——站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前,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这是一方不大的院落,窄窄的檐廊怀抱着小小的庭院,仿佛时光在建筑前止步,曾经的沧桑岁月并没有给它带来怎样的侵袭。它,始终是那一座民宅,不问世事。民宅本是依地势而建,坐南朝北一间,东西各两间。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司令部所在地。

四明山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个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江南七大游击区之一。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尽管在地图上,这里仅显示为一个不起眼的小红点,然而正是它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我军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一块革命的丰碑,矗立在历史最光辉的一面,成为我们恒久的纪念。

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

漫步在古径幽深的老房子里,看着陈列在展厅的一件件破旧的物品,历史的画卷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清晰地展现开来:“皖南事变”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新四军在华中作战的战略部署作了新的安排,明确指出:浙东方面力量素来薄弱,总指挥部应增辟这一战略基地。华中局为贯彻这一指示,将开辟浙东、浙西两根据地工作的任务交给苏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负责。1941年5月至9月,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派遣武装部队分七批共900余位指战员,从浦东南渡杭州湾到浙东三北地区,与浙东抗日自卫武装一起开展抗日斗争。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先后派遣谭启龙、何克希、顾得欢、张文碧、刘亨云、连柏生等一大批干部和武装队员到达浙东地区,领导浙东的抗日斗争。1942年7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成立由谭启龙任书记,何克希、顾得欢、杨思一、刘亨云等为委员的浙东区党委,指挥浙江的敌后武装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四明山是江南七大游击区之一。抗战胜利后,为实现全国和平,新四军浙东纵队于1945年9月底奉命北撤,只留极少数骨干坚持在浙东地区开展斗争。在华中局的指示下,浙东工委和四明山工委领导四明山地区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与敌人开展了100余次大小战斗和反“清剿”斗争,恢复了根据地,并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浙东第二纵队,下辖金萧、会稽、台属、四明、路南和浙东主力共六个支队,在蒋介石老巢坚持斗争,成为蒋介石心头的一把利剑,牵制了部分国民党军队力量,为全国的解放战争胜利立下了功劳。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明处处留忠骨!在近百年的革命斗争中,浙东数以万计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社会主义的美好今天。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忘我的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去开拓、去拼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复兴而奋斗。

源远流长的革命精神

2005年,余姚四明山被授予“浙江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该旧址包含了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军政干校旧址和浙东行政公署等。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借址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内,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为木结构二层清末民居,由主楼及翼楼等建筑组合而成,整幢建筑掩映于红岗劲松之中,庄严肃穆。大门内立有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员会旧址”大理石碑,其上悬挂有原公安部长王芳同志题写的“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匾额。纪念馆内正在陈列展出“浙东革命根据地史料”,该展线全长106米,共分浙东沦陷、日军暴行、根据地的创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抗战胜利、奉命北撤、坚持斗争、重建武装、配合大军解放浙东等部分,共展出历史照片179幅、图表资料62幅,以及文物103组,共计300余件。

此外,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还展示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辉煌战绩,反映了根据地军民反抗日伪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坚定性,在世人面前绘制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的历史画卷。

历史上的浙东军政干校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当时大批爱国青年满怀革命热忱从各自的家乡赶来,聚集于此。在艰苦、简陋的环境下,他们经过短期而有效的政治军事培训,又从这里奔赴各个抗日前线,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www.xing528.com)

可以说,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精神在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旧址的建设和维护中得到了保存、展现和发扬,每一个来到此地探寻革命星火炎黄赤子都能从那些斑驳的展品中感受到战火纷飞中坚定的革命信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重点红色教育实践基地,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根据地旧址每年都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士来此瞻仰,也会接待附近地区各级党团支部来此考察学习,同时也经常进行各类学生爱国教育活动。

继往开来的革命后代

红色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和道德风尚,体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

对事业和生活等目标的追求,始终要充满着坚定的信念,这就是四明山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尽管当时的生存和斗争条件十分险恶,但革命队伍没有退却,因为他们有着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坚定信念。这种坚定信念是工农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当时中国共产党正是拥有了这样的信念,才领导中国革命突出困境从而走向胜利。四明山精神是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神,它已经过时间积淀,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升华,对当代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来说更是一种有着积极意义的教育文化

此次红色寻访,给我最大的触动是要大力弘扬四明山精神,传递革命前辈那种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以四明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理想在当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它能帮助和引导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走访札记】

踏上归程,脚底是尚未消融的皑皑白雪,回头再望一眼抗日根据地旧址,白墙黛瓦,木质窗棂,顿生宁静肃穆之感。离开的脚步比来时明显地要慢上许多,我们无暇顾及迎面而来的凛冽寒风,大家都安安静静的,也许是都在沉思这段岁月带给我们的感受吧!

在这样的冬日里,屋外冷风阵阵,但内心却是热血澎湃,耳边回荡着嘹亮的号角,脑海里浮现出战士冲锋陷阵的画面。70多年前的故事,70多年前的英雄,虽已成为历史,却风骨永存!听馆长介绍,每年都有好几万的游客前来瞻仰烈士遗迹。这是一种特殊的缅怀方式——聆听历史,感悟生活,报效祖国!想想现在的中国,现在的我们,时间在带给我们富足生活的同时,更让我们思考: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除了自己的辛勤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在几十年前为我们赢得了这样一个和平而稳定的环境。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欣欣向荣;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崛起!

谢谢他们,中国加油!

调研人员:柴菲菲 杨小玲 叶飞红 吴 斌 陈曼姣 吴莎莉

文/杨小玲 吴 斌 叶飞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