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90后大学生的红色追寻:信仰照亮青春

90后大学生的红色追寻:信仰照亮青春

时间:2024-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战争中的红色殿堂——寻访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院落坐北朝南,共10所,现建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2011年1月28日,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我们作为浙江大学寒假大学生返乡赴全国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寻访调研的一支团队来到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纪念馆。

90后大学生的红色追寻:信仰照亮青春

战争中的红色殿堂——寻访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纪念馆

【红色巡礼】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院落坐北朝南,共10所,现建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办事处前身为红军驻西安联络处,“七七”事变后更为现名,为全国15个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6年至1946年,中共中央在此相继设立秘密的交通站、半公开的“红军联络站”和公开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纪念馆建于1959年,共有五道院,内有接待室、会客室、办公室,重要领导人的住房、库房、厨房、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救亡室等。馆内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资料525件、回忆录623篇、照片3000余张。

2011年1月28日,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我们作为浙江大学寒假大学生返乡赴全国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寻访调研的一支团队来到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纪念馆。此处在前两年被翻修一新,宽敞的院落、灰色的砖墙和一件件历史文物,映射出了那一段读不透却令人无法忘却的历史。

古朴的建筑,悠久的历史

纪念馆的总体建筑风格十分古朴,大院的墙上挂着各种展板,诸如“朱德同志指出……”、“周恩来总理指出……”、“叶剑英同志说……”等的语句,显示了那个年代的特征。从整体上来说,它们更像是这座古老院落的军功章,诉说着这个古风古韵的庄园的自豪与荣光!

进入大门,说明来意后,那里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讲述这处院落的历史。

1935年底,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为了补给奇缺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中共中央决定在西安秘密建立一个中转站,专门负责在国民党统治区采购所需物资。于是,七贤庄便有了一家“德国医师海伯特牙科医院”,实际上这是中共中央的一个秘密机关。诊所地下室安装了一部秘密电台,专门接收并向上海香港等地转播红色中华通讯社的重要新闻和消息。从南方各地到陕北去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爱国志士等也都是通过这个交通站联系安排的。西安事变发生后,这里便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半公开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就设立在此。

艰苦的生活,坚定的信仰

走进内院,讲解员指着一间普普通通的房子,自豪地说道:“这就是周恩来同志的起居室。”我们借着这份自豪感走近起居室,倚着保护玻璃往里看:一张木床,一床被褥,一方木桌及桌上放着的古旧台灯和水杯。若不是讲解员有意说明,或是看到门口悬挂着的指示牌,谁能想到受世人尊敬的中国人民的好总理曾经就住在这间屋内?朱德元帅也曾在此长住,他还在一旁的菜地里种菜,在院子里打球,在简朴的房间里思考中国的未来。在院子的其他地方还有叶剑英元帅等的住处。小小的一个院子和这些朴素的房间里,在当时竟然住过那么多的开国元勋!(www.xing528.com)

房间中的走廊处有一条楼梯向下延伸。楼梯口有块木板掩盖着,显得格外神秘。讲解员仿佛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带着我们走了进去。一进到地下室,一股湿冷的空气扑来,我们不禁都打了一个寒战。室内摆设相当简单:一张足够睡五六个人的大床,一张桌子,一台发报机,一个柜子,柜子里放了几杆枪。原来此处便是地下通讯人员的“房间”,每每局势紧张的时候他们就只能潜伏在这潮湿阴冷的地下室里,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

是什么让这些人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光明的“钱”途,而在这艰苦、危险的院落里,投身于当时仍前途未卜的革命事业呢?

搁置分歧、共同抗日,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

这是叶剑英元帅1979年4月重游八办故地写成的诗。从诗中不难看出,“七贤庄”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许多事件,见证了许多重要的时刻,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年4月9日与5月12日,周恩来与张学良进行了两次秘密会谈后,延安与西安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需要处理的事情日益增多,西安的地下联络处应运而生——七贤庄1号,八路军驻陕办事处。而到了西安事变的第二天,地下联络处就由“地下”变为“地上”,成了公开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首任负责人便是叶剑英。不久,周恩来、李克农、罗瑞卿等人都搬到这里开始公开办公。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纪念馆外景

【走访札记】

七贤庄,低调而深沉。经过这次参观和学习,我们深感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新中国建立的艰难。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奉献,而这种奉献无疑是伟大、无私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在专心于学术、用心于成才的同时,理应时常思考伟人们的奉献精神,要像他们那样怀揣崇高的理想、奉守坚定的信仰去“战斗”。

调研人员:施 挺 王 哲 汤亦男 刘盛铎 梁宇晨

文、图/施 挺 刘盛铎 王 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