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永恒慈爱:探访宋庆龄陵园,感受奉献一生

永恒慈爱:探访宋庆龄陵园,感受奉献一生

时间:2024-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奉献的一生,永恒的慈爱——寻访宋庆龄陵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于1984年1月,位于上海西区的宋园路21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肃穆的长眠之地宋庆龄墓为整个陵园的中心,也是陵园的主体部分。

永恒慈爱:探访宋庆龄陵园,感受奉献一生

奉献的一生,永恒的慈爱——寻访宋庆龄陵园

【红色巡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于1984年1月,位于上海西区的宋园路21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宋庆龄陵园占地约12公顷,由宋庆龄纪念设施、名人墓园和外籍人墓园以及少儿活动区四个部分组成。园内四季鲜花盛开、树木苍翠、环境优美,同时不乏庄严肃穆的气氛,不仅是旅行、参观、纪念的胜地,同时也是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

宋庆龄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20世纪的伟大女性。她从青年时代起便同孙中山一道,献身于革命事业,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她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殚精竭力,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到宋庆龄陵园门前恰是下午时分,正值年关,陵园的游人并不算多。走入陵园的铁门,便是一条笔直大路,两边是齐整而苍劲的松柏,俨然如庄严的护卫驻守在这清静的地域。

进陵园大约50米便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碑,走过题词碑右转,穿过陵园的纪念广场,就到了整个陵园的中心建筑——宋氏墓地。宋庆龄于1981年5月29日20时逝世,依照其遗嘱,与父母及其保姆一同安葬在上海的家族墓地中。而她墓前的花岗岩墓碑以及大理石棺椁,则与两边精彩纷呈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共同向游人展现着她那非凡气质与独特的人格魅力

肃穆的长眠之地

宋庆龄墓为整个陵园的中心,也是陵园的主体部分。墓前卧着一块素净的花岗石墓碑,后面是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墓椁。墓地正中是宋庆龄父母之墓,西侧是李艳娥女士之墓,东侧是宋庆龄之墓。李艳娥女士不仅是宋庆龄家的保姆,更是宋庆龄生前最好的朋友,与宋庆龄家的情感十分深厚。在她死后,宋庆龄将她与其父母葬在一起,并且亲自为她题写了墓碑。

安葬宋庆龄本人、其父母以及生前保姆的宋氏墓地

永恒的慈爱精神

“宋庆龄同志的一生始终致力于民族的解放和妇女儿童的福利事业,并为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受中国人民乃至国际友人的赞誉和尊敬。”陵园讲解接待部高杨主任向我们介绍说。

依照宋庆龄生前的精神和宗旨,宋庆龄陵园每年都有大量的以关爱儿童为主题的活动,如“四月的怀念”祭扫、与“西藏班”共建活动、入党入队宣誓仪式以及每年六一前举办的“相约在宋庆龄的旗帜下”系列主题活动。这些活动都将参观、祭扫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这种庄严却又温暖的氛围中得到了思想熏陶,感受她当年那份慈爱。

高杨主任重点介绍了2010年举办的“绿色世博”活动,陵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道制作环保花,让游人献给宋庆龄奶奶,既表达了敬意,又节约了资源,达到了环保的效果,契合了绿色世博的主题。“而有这样的成功先例,我们也会一直将这个活动推广下去。”高杨主任说。

进入园门便可以看见邓小平同志题词的石碑(www.xing528.com)

陵园东南部还有一座以“宋庆龄——和平——未来”为主题规划建设的上海儿童博物馆,秉承宋庆龄“缔造未来”及“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思想内涵,为儿童们的成长与教育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伟大的东方传奇

高杨主任已经在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工作了八年有余,她说她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在这里不仅能为游人们参观陵园提供引导和讲解,同时可以为许多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提供帮助,更能在此接受那种潜移默化的熏陶,理解和继承宋庆龄的精神。

纵观整座陵园,经历了30年岁月洗礼却显得越发庄严,就在上海的西郊一角,以一种静默而肃穆的姿态,不仅见证着这座20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变化,更聆听着整个华夏民族崛起于世界东方的世纪强音。事实上,从国母入葬陵园算起,至今已30年,恰也几乎与改革开放的整体历程相一致。上海俨然已经成为世界金融的磁场,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去年,无与伦比的人类文明盛会——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畔以一种磅礴大气的胸怀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现着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文化魅力和现代风采。

宋庆龄陵园内,大理石雕像依旧如初,陵园正门内题词碑上的鎏金大字却越发地闪亮,陵园内的设施不断在更新,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新馆在今年也将建成和开放,届时必将更好地向游人们展现她的风采。在中华民族踏向新纪元的历程中,陵园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承担着全新的历史使命,同时见证一个个新的东方传奇的诞生。

【走访札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90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前途的路程中,我们无疑实现了从贫弱到富强的历史转变,而在这种转变中,恰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宋庆龄这样的优秀党员作出的卓越贡献。

走出陵园的那刻,回望那块邓小平同志题词的石碑上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依旧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与陵园内优美的自然风光一道,迎接又挥别一批批前来参观的游客。

有道是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必会是又一场风雨征程,我们青年学子的肩上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责任。而当我们重新开始思考民族的未来之时,或许应当回头去看看宋庆龄等伟人的一生,也许当我们尝试着从中寻找一些答案时,也就找到了中华民族新一次远征的航向。

调研人员:王斯豪 金 豪 朱文韬 刘 刚

文/王斯豪 刘 刚

图/刘 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