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寻访遵义会址及娄山关:信仰点亮青春

寻访遵义会址及娄山关:信仰点亮青春

时间:2024-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浙大人看长征——寻访遵义会址及娄山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今年寒假,我参加了浙江大学红色寻访活动,当我来到遵义,来到娄山关,似乎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浙大人看长征,有一种精神叫求是走进遵义城,寻访的第一站自然是遵义会址。遵义会址浙大人看长征,有一种胆识叫创新离开遵义会址,驱车向北不到两小时,我又来到了“红色寻访”的第二站娄山关。

寻访遵义会址及娄山关:信仰点亮青春

浙大人看长征——寻访遵义会址及娄山关

【红色巡礼】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在两年的时间里,红军长征转战14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记者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党的领袖毛泽东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那么在浙大人笔下呢?今年寒假,我参加了浙江大学红色寻访活动,当我来到遵义,来到娄山关,似乎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浙大人看长征,有一种精神叫求是

走进遵义城,寻访的第一站自然是遵义会址。这座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建筑颇有几分中西合璧的风格。登上主楼,凭栏远眺,我还可以看见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人鏖战的红花岗、插旗山。走进主楼会议室,两张黑漆大方桌仿佛把我带回到了1935年的1月15日,随后的三天中,正是在这里,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毛泽东进入党的最高决策层。遵义会议成为红军长征的历史转折,而它的灵魂不正是实事求是吗?求是,成就了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求是,也见证了我们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

红色寻访,要寻址也要访人,在当地,我采访了一位老党员,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长征路上,一支红军队伍被后面的敌人追赶,偏偏一位怀孕的女同志要临产。当时,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董必武对红五军团团长董振堂说,一定要顶住敌人,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小生命终于来到了人间,但有人为牺牲了几个阻击敌人的战士而叹息,董振堂听后板起脸说,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吗?讲到这里,老人看着我,似乎有一些哽咽,我向老人鞠了一个躬,我知道:求是,不仅永存于党的指导思想中,也铭刻在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的足迹里。

遵义会址

浙大人看长征,有一种胆识叫创新(www.xing528.com)

离开遵义会址,驱车向北不到两小时,我又来到了“红色寻访”的第二站娄山关。娄山关坐落在遵义城北娄山最高峰的脚下,这里没有亭台楼阁,游客也没有了遵义会址的熙熙攘攘,只有镌刻着“娄山关”几个大字的石碑不避寒暑地屹立在这里。站在娄山关脚下,导游似乎也有了几分军事家的得意,他传神地向我们讲起了“四渡赤水”的故事:1935年2月,已在扎西地区整编完毕的红军,准确地判断了敌人阻击红军渡江的企图,于是出其不意地回师东进,正是在占领遵义的途中红军夺取了娄山关,拿下了维系生死命脉的一战。导游讲到激动处,我也若有所思,如果说战术上的创新让红军绝处逢生,那么理想中的创新则让共产党人有了不平凡的政治抱负。

1935年9月,红军在翻越岷山的时候看见了神话传说中的大山——昆仑山,于是会创造的毛泽东联想到人类的过去与世界的未来,想象着倚天抽出一把比昆仑山还高还长的宝剑,按人类的意志和历史的需要,把它裁剪开来,分给世界各国,使人类寒暑相同,共冷共热,实现民族平等。我想:创新,不仅贯穿于红军的战术思想中,也永驻在共产党人远大的政治理想里。

我的红色寻访结束了,但寻访带来的感悟却持久地停驻在我的心间,那浸润着深深红色情谊的实践成果鞭策着我们继续探寻红色记忆。小时候曾经写过一副周总理的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再看长征,长征不正是一群有肝胆的人写下的无字句的书吗?再看校训,求是不正是有肝胆人的精神,而创新不正是无字句书的灵魂吗?再看我辈,来浙大做什么,也要读无字句的书,将来毕业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有肝胆的人!

【走访札记】

拂去历史的尘埃,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等待着更多人去追寻。作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把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铭记于心,进一步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品格,心系家国的命运,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我们当代青年人最好的礼物!

调研人员:陈可鉴

文/陈可鉴

图/百度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