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仰点亮青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寻访

信仰点亮青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寻访

时间:2024-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忆昨日国耻,振今朝中华——寻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伟大胜利》展览展示了中华民族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战历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走入第一个展厅,一种压抑的沉静笼罩其间。

信仰点亮青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寻访

忆昨日国耻,振今朝中华——寻访中国人抗日战争纪念馆

【红色巡礼】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伟大胜利》展览展示了中华民族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战历程。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展览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身临其境 感受历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是一个巨大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分布着七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树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抗战馆尤显肃穆、庄严。

纪念馆内的陈列共分五个部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展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过程、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以及日军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民族危机 救亡兴起

走入第一个展厅,一种压抑的沉静笼罩其间。没有人说话,只有展厅里播放的影片声音时不时地传入耳中,心中不禁涌起一种难以释然的伤痛。虽然走访当日北京下着大雪,但还是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据抗战纪念馆接待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雪丽介绍说,今年春节期间每天都有1000人左右前来参观,是平日的两倍。

和我们预想的不同,参观者们的年龄不等,从几岁到六十几岁的都有,每一个人脸上都写着安静和严肃。谈起来这里参观的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多半都说:“觉得总该过来看看。”

“民族危机,救亡兴起”八个大字写在左首起展厅的介绍上,让人心里格外沉重。展出的实物很多,这是笔者意料之外的。其中有各种用过的武器、衣物、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当时的抗日宣传册、报纸,甚至一些重要文件的原件和附件。其中一件展品十分特别,是李兆麟谱写的一首军歌《露营》的附件。纸是很多年前那种薄得几乎透光的,歌词的字写得很小,隔着玻璃窗,几乎辨认不清。前前后后几次找了角度,却也只是看到了最后一行字:“戰士們!熱情衝破興安嶺萬重山!”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一瞬间,心灵一下子随着这几十年前被战士们带着满腔热血吟唱的句子振奋起来。在那个沉重、压抑却又疯狂的年代里,这样的歌曲敲击着人们的心灵,让所有中华儿女满腔的爱国热情喷涌而出,充实了那一整个时代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1937年7月6日,蓄谋已久的日军以穿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为名,妄图占领宛平城,我军不允,相持达十多个小时。7日夜,日军又借演习期间丢失一名日兵,要求武装进城搜查,企图诈取城池,又被我军拒绝。20分钟后,丢失的日兵归队,按说事情已经了结,但日军仍无理要求进城调查原因,又为我方严词拒绝。日军见多次诈骗均未成功,便用武力进行威胁,遂于8日晨炮轰宛平城,进攻卢沟桥。于是,爆发了卢沟桥事变。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并呼吁全国人民:“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的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这段历史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读来,是那么真切和震撼。关于卢沟桥事变前前后后的经过,此时才算是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听着介绍影片中播音员不断激昂的声音,周围的参观者都被感染鼓舞了,仿佛回到了那个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急时刻,振奋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尸山之前的久久伫立

南京大屠杀的章节,是整个参观过程中最感屈辱、最感沉重,最让人愤怒的部分。在这里,展览常见的电子辅助设施并没有过多的出现,甚至连实物都很少,多半以一块一块大型的展板、大幅的照片,诉说着当时死难同胞们一个一个难以言述的故事。(www.xing528.com)

言语太单薄,承载不了那样沉重的悲痛;图像太模糊,描绘不出那样无助的愤慨。展板之前,很多参观者都停了下来,不再走马观花地从一个展板快速地挪向另一个。他们在这里停驻,昂首从展板最高的部分看起,一张一张,那认真的眼神,分明是要将这一幕一幕的图景刻在心上、铭记心中。

看着眼前的尸山,时不时能听见周围人一两声不自觉的咒骂,非人的行径激起了参观者的满腔愤怒。屈辱的历史铭刻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也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参观者的脑海中。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那些英勇不屈的烈士,在我们眼前一一浮现。耻辱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铭记于心。如今,我们要将心中的悲愤化作民族的自强之力,化作八个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已经压在我们这一辈的肩上,让我们向前,向前,向前!

参观漫画展的中学小康

纪念馆里同时进行的还有“日本百名漫画家笔下的8·15漫画展”。在展区,我们遇到了北京某中学初二的学生小康,他是日本漫画的爱好者。对于日本漫画大师集体来抗战馆画出他们记忆里的“8·15”的展览,他表示很值得一看。看看当时日本孩子眼中战争失败时的样子,也能让他更加理解“无论对于中国人民还是日本人民,其实战争都是重大的灾难”这其中的含义。

他拿着相机将所有展览的漫画一幅一幅地都拍了下来,有些还特别将文字说明记录下来,看得格外认真。当我们问起他最喜欢哪一幅作品时,他指着一幅铃木太郎所绘的《东京上空的大空袭》向我们介绍道:这讲的是日本投降之前,英美的飞机在东京上空轰炸时的场景。整个画面的色调是阴暗的,只有远处的天空一片火红,好像炸弹燃起的战火将整个城市的天空烤红了。近处有一架视角被无限放大的飞机,飞机下面的农田中,是一个表情无限惊恐的孩子和一个紧张地抱着孩子的母亲。远处还飞着很多很多几乎看不清的飞机,轰炸机几乎将天空遮蔽起来。他说,这是漫画中夸张的表现手法,但是足以看出当时的轰炸给这些孩子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问及他对日本人民的态度时,他倒是有一番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当时日本的民众深陷在战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极大痛苦。日本右翼分子不顾两国人民的疾苦,肆意发动侵略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他希望日本民众能认真、客观地审视这场战争,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我们不能盲目地发泄仇日情绪,应该把对这段耻辱历史的愤怒转化为自强的动力,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

参观留言册上的日本留学生久美

抗日战争纪念馆内的讲解词有中文、英文和日文三种文字。馆内的工作人员说,几乎每天都会有日本游客前来参观。我们在馆内等了许久,却没发现日本游客。但是我们在留言册上发现了前一天来参观的日本留学生久美写下的留言。

留言是用中文写的,有些语法上的问题。大致意思是:作为一个日本人,我承认有这样一段历史。我很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希望日中关系永远友好。

【采访札记】

调研过程就好像重温曾经学过的历史知识,我感受到的,多半不是愤怒和震撼,而是一些在细节之处的感动。参观过后回忆起来,想到的,竟然是照片之中一个接一个的画面:杭州人民集体要求抗日时举起的那连绵的黑伞,雕塑血肉长城里一个个普通的抗战者坚定挽起的手臂,东北军官要求抗日的联名上书上写满的密密麻麻的名字……给我感动的,是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国人始终不屈的意志,是那些体现在细微之中,中国人自身想要站起来、想要自强、想要崛起的点点滴滴。

简单的参观和采访对于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探寻的过程中我们四处翻阅馆中的留言册等资料,希望得到一些特别的留言和游客的真实感受。留言本中的话多半都很简略,其中最多见的有两句:一句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另一句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两句话,仅仅16个字,却都是游客最真实的感受。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退休教师题写的《满江红》:烽火燕山,卢沟暗,推桥碎月。天地怒,英雄群起,挥力除虐。血洒平郊增敌忾,征尘通野逼倭退。祭神州,抗日众英雄,深悲切。八年战,驱妖孽,人民胜,千秋业。斥狂徒“武道”,虎狼蛇蝎。义战丰碑能诋毁?入侵铁证焉容削,鉴前车,“军国”妄兴风,终将灭!

对于理性爱国和感性爱国,我们总要经历不同程度的蜕变,最终变为一种厚重和深沉的感情。通过这样的参观和寻访,我们不仅被激发了爱国热情,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相对于只喊喊口号,简单地发泄仇日情绪,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建设国家,弘扬中国文化。

调研人员:王思达 秦 榛

文/秦 榛

图/新浪旅游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