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500强排序变化带来的思考

企业500强排序变化带来的思考

时间:2024-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500强排序变化引发的思考[6]为有效地推动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从2002年起排序和公布了年度中国企业500强,同时对中国大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同世界500强的差距,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指明差距,提出建议。研究中国企业500强的出局率,分析决策层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发现,导致企业衰败的原因

企业500强排序变化带来的思考

企业500强排序变化引发的思考[6]

为有效地推动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从2002年起排序和公布了年度中国企业500强,同时对中国大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同世界500强的差距,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指明差距,提出建议。这项工作受到了广大企业和经济界的欢迎,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今年排出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12家企业从去年500强中出局,出局率为22.4%,比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5世界企业500强5%~7%的出局率高出3~4倍。出局企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企业受改制、重组的影响,或是隶属关系调整改变、法人变动,已不符合入围要求;二是受市场变化和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发生变化,无法达到入围门槛,致使许多曾经在排名400多位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三是企业经营发生重大失误,或违规违法,受到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追究,企业经营状况大幅下滑,甚至停产停销,一些曾经排名靠前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就是这个原因。上述三种情况中的前两种是市场经济中的自然现象,是受企业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的。第三种情况则不同,特别是排在100多位、200多位、300多位的企业,经营绩效下滑,直至被淘汰出局的原因,尽管有市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公司决策层,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观因素。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中国企业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企业界人士,应该思考影响我国大企业发展的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发扬成绩,吸取教训,使我国发展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事业能够顺利推进。

首先,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战略。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的灵魂。企业要做强、做大、做久,必须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来引导企业特别是企业决策层的行动。追求一个崇高的目标,需要全身心地、锲而不舍地投入。很多事实都证明:面对市场的复杂多变和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一个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容易迷失方向,缺乏理性思维,也就必然会助长短期行为和迷乱操作。这样的事例,在中外企业界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美国学者科林斯等人花了5年多的时间,对1964年到1995年30年中,曾经入围美国企业500强的1 345家大企业,逐年筛选出11家被认为是做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他们据此写了本叫《从优秀到卓越》的书,用各种理论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这些优秀企业的共同点,得出的结论是:这11家企业都恪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并基于这些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确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要停做。这些企业的领导人都体现出“不管遭遇到什么困难,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并最终获胜;与此同时,不管现实多么残酷,都必须具有与之对抗的素质”。这11个企业的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平和而执著,都被创造业绩的渴望所驱动,所感染”。他们都是“主要依靠崇高的标准,雄心勃勃,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都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借用媒体来炒作自己的形象。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排在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的第一位,在美国《财富》杂志排出的2005年世界企业500强中名列第31位,是中国内地入选世界企业500强的15家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于1983年。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中国石化工业的全体职工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实现了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历史性跨越,把在世界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壮大成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而且很快就可以超过日本的强大工业部门,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恪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企业只有按照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去追求、去努力,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遵从市场规律,坚持资源优化配置,用好国家资源,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改革发展,戒骄戒躁,永不懈怠;坚定搞好核心业务,不盲目扩张,不为泡沫经济活动的高回报诱惑所动,坚持不断做强做大。

要集中精力搞好主业,不盲目扩张,不分散资源,不随意涉足自己没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盲目扩张和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兼并收购,已经成了我国许多大企业的通病。企业在没有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的情况下要做大,就会盲目扩张,动用主业的资源去并购不相干的企业,这样自然会分散主业资源,影响主业发展。主业削弱后,又想通过关联企业去拆东墙补西墙,结果拆得越多越大,主业就越被削弱,企业也就越困难,形成恶性循环。比如,健力宝的衰败就很能说明问题。这个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把经营范围扩张到房地产、医药、快餐体育服装、酒店、证券、旅游、媒体和汽车维修,后来更是大肆玩弄资本作秀,兼并、收购经营不好的小酒厂、豆瓣酱厂和足球俱乐部。结果,一步一步地把一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民族品牌搞到衰败的地步,实在令人惋惜。这绝不仅仅是企业界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是中国大企业发展的深刻教训。还有些企业,稍有发展,就经不起吹捧,经不起奉承,盲目扩张。收购兼并也不作“尽职调查”,不深入了解并购对象的资质情况,而是拿企业的资产作本钱,盲目决策。事实证明,并购那些同主业不相干的企业,只能不断分散企业的资金和人力等优质资源,转移和分散领导精力,使企业顾此失彼,一步一步地走入困境。

当然,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种重要形式,国际国内也都有成功的经验。问题是,中国企业并购的环境还很不成熟,很不规范,很不发达。在这样的条件下,就更需要细致地做工作,谨慎决策,尽量避免发生大的失误。政府和企业界都要及时总结经验,正确引导,把这件事做好。最近,郎咸平香港《东方日报》发表的“对谈强国之道”中谈到,“在你完成原始积累后,应该换成稳健的策略”。他还强调说,美国的500强,哪一个不是稳健的决策?我觉得郎咸平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www.xing528.com)

其次,选人要审慎,用人要重业绩、重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研究中国企业500强的出局率,分析决策层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发现,导致企业衰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但追根究底都可以归结到用人不当上。比如,健力宝在李经纬下台的时候,企业销售额已高达50亿元,在2002年首次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344位,在饮料行业中已是国内企业的龙头老大。这样一个重要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改制重组,对企业的决策层进行调整,本是程序内的应有动作。但是,由于中国没有发达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于是就错误地按照出资比例派人。不管有无专业知识,不管对市场是否了解,也不管素质能力是否称职,就实行谁投资谁派人。董事会事先既不了解、审查,事后又不监督检查,独立董事成了完全独立于企业决策之外的装饰,结果选上了一位自称“影子领导”的完全新手任董事长,一上台就故弄玄虚,为所欲为,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把一个国内外知名企业搞垮了。科龙也是如此。顾雏军入主科龙,借着资本运作玩起“蛇吞象”的把戏,不到三年的时间,科龙的A股股价就从25元左右跌到1.8元。今年4月被内地和香港的交易所先后停牌。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资金被挪用而被迫停产。这样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垮了下来,真叫人痛心。

今年6月28日,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一次讲话中强调:“绝对不能选用名气大但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和“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大将”管理企业。这句话是对用人明察的警言,是非常深刻的、有针对性的实践经验总结,值得所有大企业的主管机构和董事会引为金玉良言。

再次,与从事资本运作的投资公司合作要慎之又慎。我国企业要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银行信贷困难重重,直接融资又没有方便的渠道,一旦企业经营困难,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往往就“有奶便是娘”。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不作必要的资讯调查,结果因选择失误而走上歧途,甚至中了“空手套白狼”的圈套。

我国企业缺乏资金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企业到资金市场融资是必然的选择。企业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一定要坚持做咨询调查,加强监管和审计监督,不能盲目作决定。企业的资金运作,特别是重大支出,必须经过董事会审批,董事会必须代表投资人履行职责,不能一个人说了算,更不能暗箱操作。

最后,重在扎实工作、强化创新和管理,力戒浮躁。作风浮躁,不刻苦,不愿意下工夫,不做扎实工作,急于暴富,急于一夜成名,是我国许多大企业经营绩效大幅度下滑的另一个共性问题。利用媒体广告搞所谓的“狂轰滥炸”,借用媒体炒作,巧立名目作秀,误导公众视线,就是作风浮躁的一个突出现象。

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社会资源的消耗大户,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有种风气,讲思路,夸夸其谈,一套又一套;讲实效,抓管理,不甚了了。真正搞过企业的同志都懂得,要做到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循环使用,必须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设备和扎扎实实的、科学的管理工作。企业要有各种科学严格的消耗定额,并认真组织实行,要有一系列的检查、监督、考核机制。不实实在在地下工夫,消耗是降不下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只能是口号。

缺乏自主品牌,既是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致命弱点,也是企业自身缺乏长期、持续、刻苦工作的突出表现。在世界权威的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05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只有4个入选。中国已是世界第一的纺织大国,纤维加工量已占到全球的40%。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973亿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量的25%左右,但中国自有品牌的比重还不到1%。我们很多企业缺乏创新技术,特别是原创技术,缺乏自主品牌,靠来料加工,贴牌生产。许多重要零部件质量长期上不去,不能满足先进工艺设计的需要,依赖进口散件组装。这种现象往深里追究,就是缺乏刻苦的、扎扎实实的、持之以恒的系统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急功近利、浮躁作风作怪。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们的根基都在管理,都在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扎实工作。我国企业要做强、做大、做久,在经营管理上必须克服浮躁作风。企业一定要务实,把资源和精力投在新产品研究开发、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上,坚持厚积薄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