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外开放:世界、历史、发展视野下的国事续述

对外开放:世界、历史、发展视野下的国事续述

时间:2024-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对外开放 需要世界的、历史的、发展的视野[3]我代表我们课题小组的唐惠建、谭刚、冯苏宝、张玉阁同志,感谢人民出版社、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为《开放与国家盛衰》一书举办的这次座谈会。

对外开放:世界、历史、发展视野下的国事续述

研究对外开放 需要世界的、历史的、发展的视野[3]

我代表我们课题小组的唐惠建、谭刚、冯苏宝、张玉阁同志,感谢人民出版社、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深圳市综研科学发展基金会,为《开放与国家盛衰》一书举办的这次座谈会。在这本书的研究、撰写和出版过程中,项怀诚同志、樊纲同志、马蔚华同志、人民出版社黄书元同志,以及惠州市委、市政府和燕山石化公司都给予多方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年8月28日,陈锦华新书《开放与国家盛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

今天几位同志的发言,讲了很多很好的观点和意见,许多话都是知音之言。这种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有关这本书的酝酿写作情况,谭刚同志已经讲了,下面我再补充讲三点看法。

一、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我在“序言”中讲道,我对开放这个课题关注已久,一直在搜集和阅读相关的书刊资料,总想写点东西,讲讲我的看法。无奈年老力衰,精力不济,特地约了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唐惠建、谭刚、冯苏宝、张玉阁四位同志共同研究。成书的工作,主要是他们四位辛劳完成的。

许多同志都看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在“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一章中写道:“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读了这样的描绘,真让人揪心,叫你终身难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竟被别人看作五百年停滞于静止状态,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在我们这些经历过旧中国苦难生活的一代人心里,封闭、停滞、落后、挨打的沉重历史,总是挥之不去。

2006年的7月,在综合开发研究院第七届理事会上,我在讲话中曾经强调:深圳的软实力,也就是深圳的影响力、吸引力,是深圳的改革开放文化,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开放。深圳在开放中形成的文化,就是海纳百川的胸襟,就是善于吸纳世界资源的智慧,就是在开放中推进的原始创新和合成创新的进取精神。深圳之所以能从一个边陲小镇后来居上,发展成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就是重视区位优势,充分运用了开放的先机。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新中国从半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我的感受就是在序言中所讲的:“中国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两个巨大轮子。改革与开放内外结合,相辅相成。”我还多次举证说,中国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得益于对外开放;而开放的扩大,又不断推进了改革深化。开放与改革形成的良性互动,成为激发经济活力的有效机制,推动了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实际上,就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来讲,开放是最深刻、也是影响面最大的改革。它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促进,对科技创新和合成创新的激励,对社会的冲击,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思想解放、创业精神和勇于走向世界的影响,已经被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所证实。

我从1946年开始工作,至今已60多年,先后在纺织、轻工、钢铁、石油化工等部门工作过,亲身感受过这些部门的核心产业,如纺织工业的化学纤维轻工业家用电器的突飞猛进,无一不得益于对外开放。再以钢铁工业为例,在新中国的前30年,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龙头,“以钢为纲”曾经是我们的治国理念。毛主席亲自抓,党中央作决议,直至发动7 000万人上山的全民大办钢铁运动,几经周折,中国前30年的钢产量才达到3 100万吨。后30年,中国的基本政治社会制度并没有改变,还是共产党领导,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人,同样是经过了30年,2008年中国的钢产量却超过了5亿吨,占到同年全世界钢产量的38%。前后30年的巨大发展差距和根本区别,主要的原因,同样是得益于开放。中国钢铁工业以上海宝钢的发展模式为代表,通过开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利用世界资源和全球市场,促进科技创新,运用科学管理,实现了中国钢铁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如果不是开放,仅仅靠我们内部改革,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

现在,中国还处在工业现代化的中期,工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都面临着世界科技进步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等极大挑战。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应对挑战的最佳选择是开放。只有开放,才能持续激发活力,才能在强手林立中竞争发展。开放与改革这个基本国策,是新中国60多年,是中华民族汉唐以来的2 000多年历史,特别是近500年历史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治国理念。

二、研究对外开放,要有世界的、历史的、发展的视野

我们把这个要求,作为研究《开放与国家盛衰》的标尺,也就是在本书“后记”中所讲的,以全球开放历史为经,中国对外开放为纬,梳理中外开放历史,探讨开放规律。

2008年有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文章、著作,我翻看得比较多,总的感觉是对开放讲得不够,即使讲,也是宣传成就,解释政策,缺乏世界的、历史的、发展的深度。我们研究这个课题,就是想用这样的角度来审视今天正在做的工作。可能这本书还达不到这个高度,但这样的立论起点是最重要的。根据这样的观点来审视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中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的变化,我们失去了哪些开放的机遇?又有什么值得汲取的教训?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www.xing528.com)

我们在书中评述了汉唐盛世、郑和西洋乾隆拒绝与英国通商,以及晚清和民国初年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等历史事件。对比15世纪开始的世界地理大发现,研究中国由盛而衰和由衰转盛的漫长历史,我们想表达的观点是:汉唐盛世是开放治国,善于融合外来文明,促进中国繁荣昌盛;郑和七下西洋后的海禁,是错失开放机遇;乾隆以天朝“无所不有”自居,不察世界大势,是拒绝开放机遇;晚清、民初是在种种丧权辱国条约的屈辱形势下,极其不平等地应对开放机遇;新中国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而适时抓住开放机遇。历史和现实证明,对待开放机遇的不同态度,突出体现了治国理念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命运。

郑和七下西洋,宣扬明朝中国的国势强盛,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友好关系,推进朝贡贸易,畅通海上丝绸之路,采用先进的航海技术、设备等等,都是中国与世界交往史、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与此同时,人们对郑和七下西洋后的“突然中止”都感到迷惑不解。在《开放与国家盛衰》中,课题组介绍了“梁启超谜题”和“李约瑟谜题”,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我想补充的看法是,这个突然中止的深层原因,还有治国理念中的漠视海洋,而由此导致的最大灾难则是中国海洋造船业的衰落。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每次多达2.7万~3万人,现代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按不同的编队,大体上也就是八九千人。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载重量达到1 500吨左右,而稍后几十年的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船只才100~200吨。郑和船队的大规模海上远洋行动,集中了当时最先进的舰船,使用了牵星过洋和罗盘定向、测定针路等先进的航海技术。他们绘制的《郑和航海图》影响深远,在世界地图学、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世界科技史专家、英国李约瑟博士指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就是这样一个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匹敌的海军强国,却在此后的400年中持续衰落,直至被当年不能匹敌的欧洲与日本的“坚船利炮”所打败,一再遭到极其野蛮的侵略、掠夺,被迫签订一系列割地、赔款的丧权辱国条约,让曾经的世界头号强国沦落成半殖民地。

事有起因,一个欧洲不能匹敌的海军强国,为什么变得衰落不堪?!这还要追溯历史。据台湾出版的《人物评话》一书记述,在明朝的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有位太监想仿效郑和的事迹再组船队,重下西洋。同朝的兵部尚书,被明孝宗“尤亲信”的刘大夏,痛恨宦官干政,坚决反对太监组队再下西洋。为了根绝太监的航海念头,他一不做、二不休,竟把存放在库房里的有关郑和船队的全部造船资料付之一炬,让太监重下西洋的计划成为泡影。这件事,从细节看,也可以看作是“突然中断”这页历史的一种解读。

在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后仅隔三年,明王朝即诏令禁造海船;约过了半个多世纪,又明令不准建造两桅以上的海船。这些重大举措,同刘大夏焚毁建造海洋船舰资料,可以看作是治国理念中漠视海洋的同一表现。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扼杀了中国的海洋造船事业。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巨大失误。这以后的中国历史证明,失去海洋造船业,就失去了强大海军,失去了保卫陆疆、海疆与国家统一的能力,失去了发展海洋经济的能力。中国明清及其以后的盛衰起落,无不与开放密切相关,无不与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和捍卫工作成正相关效应。

中国是西太平洋的重要国家,拥有广阔的海疆,是世界第一货物出口大国,90%的进出口货物都要通过海上运输,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和双边、多边合作利益。用世界的、历史的、发展的视野来研究“梁启超谜题”和“李约瑟谜题”,研究中国封建王朝,特别是明清两朝漠视海洋和扼杀海洋造船业的严重后果,探讨其中的深刻教训,特别是与国家的盛衰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开放事业,对于认识海洋、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对于丰富治国理念的战略内涵,都是必要的、有益的。

三、开放生生不息,中国必须清醒应对

我在“序言”中写道:“开放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课题,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开放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变。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开放是国家强盛之道的必由之路没有变。”这是信念,是我们撰写本书的宗旨。

我们也想同时提醒读者注意,开放引起的变化,正在日益广泛深刻地涉及经济、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每时每刻都在出现新情况,发生新问题,都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地应对。千万不要误以为我们的开放一切顺利,一切成功。现在,打开报纸、电视,可以不断听到别人的赞扬和我们的自我表扬。听得多了,就会产生错觉,就会处在一种不清醒的状态,妨碍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世界大势,影响对外开放事业健康发展。

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实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和赞扬。但我们自己一定要看到不足,看到扩大开放条件下的种种挑战,看到我们仍然有不少地方和单位,尽管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开放,但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开放,甚至有些观念还是半封闭的,对人类的文明成果还知之不深,特别是缺乏开放文化中的科学精神。至于在开放中,如何吸取精华、拒绝糟粕,更是任重道远,需要长期努力,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中国越是开放,越要谦虚谨慎,以建设和谐世界的心态,继续推进开放事业,在开放中认真学习人类文明成果,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的这些认识和想法,可能表述得不准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再次感谢各位新老朋友的光临!

感谢新闻媒体和出版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