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水市委党校史:正规化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天水市委党校史:正规化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时间:2024-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制度的建立,使教师的教学科研都有章可循,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内部建设。为了适应党校教育正规化,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为教学人员考核、晋升提供依据,制定了《办法》。

天水市委党校史:正规化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第三节 正规化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合格、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党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正规化教育的开展给党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师队伍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针对教师队伍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正规化办学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党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向组织人事部门申请调进教员的同时,又重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队伍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加,而且在素质上也有进一步的提高,教师队伍初具规模。

一、积极争取调入教师,壮大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党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党校教育正规化建设最根本的也是师资队伍建设,地委对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也非常重视。为了加快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利条件,1984年7月30日,地委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研究为党校调配教师问题。会议由地委副书记李虎林主持,宣传部、组织部、人事局、教委、计委、公安局、党校七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强调了党校正规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教师队伍急待扩充的紧迫形势,要求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党校教育,各有关部门都要为党校调配教师大开“绿灯”。1984年,党校从外单位调入13人,其中大学分配1人,党校教师从1983年的18人增加到31人。

1985年6月,党校向市委组织部提出了《关于请求分配大中专学生的请示》,请求能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分配11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年只有2名大学生分配到党校,从外单位调入8人,共10人,党校教师达到42人。

以后又陆续调入或分配来教师,1986年2人,1987年4人,1988年1人。但由于以后几年人员流动较大,教师队伍人数始终没有超过1985年的42人。这些同志进入党校工作,改变了原来教师队伍的年龄、知识和学历结构,不仅保证了正规化培训的开展,而且为以后教师队伍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三 1984年—1990年教师队伍人数

二、设立各专业教研室,明确教师的专业方向

1984年8月,为了适应正规化教育的要求,党校把原来一直保持不变的一个综合教研室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文史五个教研室。1985年,又增设了现代管理科学教研室,将党史党建教研室分设为党史教研室和党建教研室。教研室的分设不仅明确了各教研室的业务分工和教师的专业方向,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说明了党校教师队伍已经实现了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标志着党校教师队伍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三、完善教学制度,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经过1984年和1985年两次大的发展以后,党校教师队伍已经基本上适应了正规化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时候开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完善教学制度为中心的内部建设便开始了。在1985年和1986年两年时间内,大量的教学制度被制定了出来。

1.《关于教学工作的几项制度》。《制度》指出:“教研室主任对本室教员的备课要进行指导,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和审阅教员的讲稿。”“各科教员,都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把课堂既作为传授知识的阵地,又作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阵地,通过言传身教,增强学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党性”。“教员必须坚持互相听课……各教研室都要注重调查研究,每年至少要抽出一个月时间深入农村、工厂搞社会调查。”教员必须“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研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建立以学员填写“征求教学意见卡”、校领导听课、召开学员座谈会三种形式的教学考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使教师的教学科研都有章可循,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内部建设。

2.《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师进修试行办法》(1986年5月)。《办法》指出了教师进修“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自学和组织进修相结合,校内进修和校外进修相结合,短期进修和长期进修相结合”的指导原则,要求青年教师以继续扩大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重点;中年教师“有选择地到重点院校深造”为主;老教师以参加全国性学术活动,编写教材和参加专业讲习班为主,搞好教师进修。

3.《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师工作规范》。《规范》对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做了明确规定:“我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师在工作上要服从分配,勇挑重担,刻苦钻研,认真负责……既教书又育人,树立崇高的道德风尚”。“教师在业务上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要下功夫钻研专业知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积极参加科技攻关,开辟第二专业”。

4.《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1986年4月2日)。为了适应党校教育正规化,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为教学人员考核、晋升提供依据,制定了《办法》。《办法》把教师工作量明确划分为“教学工作量、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三部分,并且要求教师以教学为中心,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加强科学研究,搞好学科建设。(www.xing528.com)

此外,这一时期制定的还有《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对见习期教师的暂行考核办法》和《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关于聘请校外教师讲课的暂行规定》等制度。

四、评定学术职称,激发教师积极性

学术职称是对教师理论专业水平的确认。在国民教育系统,学术职称的评定由来已久,并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程序,但在党校评定学术职称,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为了稳定教师队伍,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1987年9月首次开始教师职称聘任工作。这是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评聘工作一开始就明确了聘任工作的全部目的“在于精心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逐步建立充满活力的我校师资管理制度,营造出生动活泼的环境,调动我校教师献身党校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我校的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实施办法》1987年10月16日)。评定工作始终坚持“从政治思想素质、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等方面全面衡量,既不能唯年限,也不能唯学历,而要全面衡量,优中选优”的原则,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性强、作风好”作为衡量教师的首要条件,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职务聘任工作不仅促进了教师政治觉悟的进一步提高,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为党校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次评聘工作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制定了《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实施办法》、《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师定量考核办法》等规定,填报了《教师定量考核问卷表》、《教师教学质量学生问卷表》、《教师进修情况登记表》和《教学科研成果表》。评审工作从1987年9月开始,截至1989年底,共评出副教授8人,讲师18人,助教9人。教师职务聘任制把竞争机制引入了教学科研活动中,是党校教师管理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巩固和发展党校师资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1990年底,教师队伍人数达到37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体水平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实力比较雄厚。组成教师队伍的是8名副教授,14名讲师,9名助教和部分教学工作人员,他们中大多数都有较长的教学年限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有一定的科研能力。1987年至1990年,党校共出版专著、教材5部,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1篇,在地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30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3.知识新颖,能够胜任改革条件下的教学科研活动。在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党校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紧紧追随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足迹,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从1974年到1990年,先后选送56人次出外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华南师大、甘肃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央党校、甘肃省委党校、浙江省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江西省委党校、珠海市委党校等25所院校和兄弟党校,都留下了市委党校教师的足迹。教师进修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知识更新,使党校教育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4.专业范围大为拓宽。除了传统的“老五门”外,党校教师已完全能够胜任“现代科技、形式逻辑文艺理论、领导科学、法学、经济管理”等20多门课程的教学。

5.工作热情高。教师始终都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兢兢业业地去工作,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党校教学和科研始终充满了活力。

五、改善工作条件,稳定教师队伍

党校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教师的成长,并按有关规定合理解决教师在住房、办公、工资、福利、专业职务评审等方面的困难,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党校工作中去。

1984年,办公大楼竣工,改善了党校的办公条件,学校给每位教师配置了单间的办公室,并配备了办公桌书柜、书架、椅子、台灯办公用品,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更为有利的工作条件。1986年,商住楼竣工,其中住宅43户归党校所有,缓解了多年来职工住房紧张的局面,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住房条件,使他们解除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