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党校初创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

党校初创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

时间:2024-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党校初创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一、基本建设1949年8月24日,天水地委《关于开办党校、培养干部的决定》指出:“地委、县委应不吝啬人力、财力办好各级党校,短期内培养出大批干部,这是最宝贵的人民财产、工作资本。因此,无论在校址、设备、经费、供给、教材各方面都要不弱于任何一个学校……教员由地、县委负责同志授课,经费由党校造出预算,经地、县委批准,拨出一批经费及基金作为党培养干部的学校的长期建设经费。”

党校初创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

第四节 党校初创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

一、基本建设

1949年8月24日,天水地委《关于开办党校、培养干部的决定》指出:“地委、县委应不吝啬人力、财力办好各级党校(非党员多时称干校),短期内培养出大批干部,这是最宝贵的人民财产、工作资本。因此,无论在校址、设备、经费、供给、教材各方面都要不弱于任何一个学校……教员由地、县委负责同志授课,经费由党校造出预算,经地、县委批准,拨出一批经费及基金作为党培养干部的学校的长期建设经费。”同日决定,将党校校址选在伏羲庙,将五五中学和原天水县职业学校的校具移交天水地委党校使用。后因其他原因又将校址选在天水市五里铺原资本家的一毛纺织厂的旧址内(现天水市委党校所在地)。

原一毛纺织厂地处天水市岷山路,南为一碾米坊水渠,东段为农田,离市区较远,后被国民党军队征为被服厂,主要生产军鞋,天水解放时已名存实亡。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一“工”字型土木结构的二层小楼,上下24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紧挨“工”字楼有一四合院,有房子约20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工”字楼东面有一幢带有5间半地下室的10间平房,面积约230平方米;一“厂”字型的平房,共18间约270平方米;西北角有3间平房,东侧有一车间(工棚),面积为300平方米。另外,在碾渠东侧有一约1300平方米的三角地,时称“井房院”,为原毛纺厂的职工宿舍区。天水地委党校就在这样一个狭小、破败的地方开始运转,全部办公机构都拥挤在“工”字楼上,几百名学员就住在四合院等平房里,而工棚就成了天水地委党校最早的唯一的教室和礼堂。

1949年9月,大势已去的国民党在天水、陇南的残余势力利用驻天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的空隙进攻天水,刚刚建立的天水地委党校被迫随军西撤,到秦安县境东北的邢家村的一庙宇内暂住,大部分学员参加了征粮、借粮的工作,兰州解放后,又返回天水市五里铺的校本部。

1950年初,原有四个队的400名学员在校内的住宿已非常拥挤,五队学员报到后,住宿已无法安排,就在校对面约一华里的山根下征得一古庙宇,解决了急需。

1951年,随着党的各项工作的展开,对干部的需求缺口非常大,而党校原有的校舍已不能满足需要,严重影响着教学工作和学员的学习生活。为此,天水地委决定,天水地区行政公署拨专款在原校园西北角修建了四排平房,共40间,面积约600平方米,使学员宿舍的容量由原来的400名扩大到600名。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天水地委党校为党培养了大批干部,充实了革命队伍,为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及其他各项运动做了干部准备,发挥了较大作用。

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而党对干部的需求比往常更多。在这种形势下,天水地委党校原有规模和各种条件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天水地委党校的扩建和改建便显得非常迫切。5月,地委和行署批准并拨款从枣园村征得土地5292平方米,使狭长的校园得以向南扩展。1954年初,又向东征得金家庄土地3591平方米,为党校的改建和扩建打下了基础。

1954年1700余人的培训任务和1955年约3000人的培训任务,使当时地委党校无论在教学还是在食宿安排方面都显得非常紧张,地委和行署高度重视,1955年,为党校修建了五排供学员学习和住宿的平房,砖柱承重,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共25间,这使住宿紧张的局面稍有缓解。当年,又在东侧修建了一个面积为144.2平方米的灶房,为同年实行的食堂制提供了条件。

1956年11月,甘肃省召开党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各级党校办学的经验和教训,讨论了今后办学的方向和方法。拟定在1957年后半年改天水地委干校为中共甘肃省第二初级党校。这一动议一方面为天水地委党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也给天水地委党校提出了非常艰巨的任务。原有的校园和校舍是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但校领导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使党校的基本建设得以初步发展。首先,在1953年和1954年征地的基础上,向南又征得1500平方米的土地,校园得以扩大。接着又积极争取,地委协调将校园对面西北铁干局的仓库20000平方米土地约30亩,包括50余间房子交割给党校,解决了文化班学员和部分管理人员及家属的学习、生活问题,同时,基建工作开始起步,一方面利用非常有限的资金,修建了10间学员宿舍,改建了大门,将大门移至花园走廊的正端;另一方面,对旧有房舍进行必要的维修,解决了工字楼地基下陷和四合院24间房屋墙壁裂缝问题,使党校的基本建设有了新的起色。

二、基础配套设施

(一)教学设备与办公条件不断改善

建校伊始,天水地委党校除了移交来的原五五中学和原天水县职业学校的部分校具外,几乎没有什么用于办公和教学的用品,就连基本的课桌椅也没有,几百名学员拥挤在原毛纺厂的工棚里,坐在砖头上,在膝盖上阅读、写作,条件十分艰苦。

1952年初,随着学员的日益增多和新时期对干部需求量的增加,原有条件已远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为此,在部分基建任务完成后,地委和行署拨专款给党校购置了二人课桌椅200套,使400名学员的学习条件得到改善。

1953年,地委党校在原有训练任务的基础上,又接受了开办速成文化班的教学任务,学员主要是老干部的家属,都是女同志。原有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需要,要招收新学员困难更大。为此,行署又拨专款购置单人课桌椅80套。

1954年,随着教学任务的加大和学校办公机构的日益健全,购置了60套办公桌椅,各科室的办公条件得以改善。

1955年,在扩大校址,修建宿舍的同时,增添了一些必要的设备如打字机、油印机等。同年11月全省党校工作会议后,地委党校向甘肃省人民委员会人事局提出了《关于增设用具的报告》,引起了省、地各级领导的重视,在当时紧张的经费中挤出大量资金给天水地委党校,用于改善教学、办公条件。地委党校利用这些资金首先为学员增添了322个单人凳子和22套办公桌椅,并购买了必要的实验仪器,包括物理实验1套、化学实验1套以及地理课所需的三球仪、地球仪、地图等,为提高不同班次学员的文化水平起了较大作用。

(二)生活设施日益完善

和教学、办公条件一样,天水地委党校的生活设施也是从零起步的。当时没有正规的宿舍,也没有床板,学员均自带行李,住在用麦草做的地铺里,用于取暖的原料是从林区买来的木炭,但是每个学员可以领到一套灰布制服、一件衬衣和一双布鞋,并发给牙粉、牙刷等用品。并且,伙食标准较高,虽没有统一的大灶,灶随队而建,一队(班)一灶,每天每8名学员可以吃到一盆烩菜和不限量的馒头,这种供给制在当时特定的情况下发挥了一定作用。

1951年,第一次基本建设完成后,在地委和行署的支持下,配套了200块床板和400条床凳,解决了部分学员的住宿困难。(www.xing528.com)

1953年,供给制改为薪金制以后,由原来衣食住行全由国家包揽的状况改为自己用工资购买,党校在生活设施建设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

1955年,食堂建立起来以后,专门购置了各种灶具和配套设施,使饭菜质量得以提高。同时,用大铁桶改装成开水炉供学员饭后饮用开水,改变了以往随灶饭后烧水的局面。

经这几年不断努力,地委党校生活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也只能保障200人的食宿,对当时每年约1000人的培训任务来说还不大适应。1957年拟议中的改校问题,也使党校的生活设施不同程度地得以改善,又添置了200套床铺,先后两次给学员宿舍配置了生活用桌60余张。

(三)水电交通逐渐配套

建校初期,地委党校的水电状况一直维持在原毛纺厂的水平上,电力来源就是校外一火电厂输给的一点有限电力,仅能满足微弱的灯光使用。由于天水市政工程落后,党校也没有自来水,水源是解放前毛纺厂井房院的一眼井。通讯条件也十分落后,靠天水军分区的总机给地委党校所接的分机与市内联系。交通落后,除了上级配套的几辆自行车外,主要靠两辆三套马车为学校运送粮食、柴禾、木炭等生活必需品,有时也送教职工去城里看戏或开会。

1955年,为方便少数民族学员的生活,党校特地挖了一眼井,专供少数民族学员用。并利用原有水井修建了一座木质水塔,解决了校内自来水的问题。

1957年,党校增置了自行车、人力车

(四)文娱体育器材和场地建设

地委党校初创时期,文娱体育器材较少,场地狭小。1950年,党校教职工带领学员因陋就简,修筑了一个简易操场,并自制了秋千、双杠篮球架,丰富了学员课余生活,配合了教学工作的开展。1953年第一次征用土地,校园得以扩大,同时也使党校学员活动场所有所改观。

(五)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建校初期,原毛纺厂厂区尘土飞扬,道路泥泞,对学员的生活、学习非常不利。为改善环境,教职工和学员们在课余时间平整道路,开辟花园,种植花草,并利用学员在藉河边早操的机会,拣回大量鹅卵石,修砌了道路,校园面貌得以改观。为保证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临时成立了校医室,尽管只有1名校医,几十种常用药物,但因有合同医院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当时教职工和学员的身体健康。

三、后勤服务与管理

建校伊始,百废待兴,为了落实校址,整修校舍,筹办伙食,学校专门成立了总务科,从事后勤服务和后勤管理等工作。

解放初的天水,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摆脱资本家的剥削。当时,尽管有供给丰足的麦子,但还得去资本家的面粉厂去兑换,100斤小麦只能换回60斤黑面。为了保证学员的生活不受影响,保障食品的供给,节省资金免受资本家的盘剥,天水地委党校特地在总务科下设生产股,自力更生,专门解决学校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按当时的情况,投资800大洋,在市东城门租得民宅1所,购买电动石磨两台,成立了红星面粉厂,并组建了拥有两辆三套马车的运输队,从马跑泉粮库拉来粮食加工,从而保证了党校的正常教学。

1950年,随着学员的增加和面粉厂供应部门的增多,原有设备已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因此,又从西安市购回电动机械磨粉机两台,在现岷山路后藉河畔购得的一民宅里安装成功,使红星面粉厂的工人由12人增至42人,不仅满足了800多名教职工和学员的食用,而且对外加工,效益显著。同年,利用自有资金在今七里墩办了一个砖瓦厂,用麦草作燃料,烧制青砖青瓦,供应市场,这就是天水地委党校的红星砖瓦厂。

1952年,三反运动开始,因为全国生产领域问题突出,到1953年,上级禁止各单位兴办企业,至此,红星面粉厂和红星砖瓦厂上交财政。

1954年,党校培训任务达到1700余人,后勤工作量也相应加大,而1955年实施的食堂制更加大了后勤工作的工作量,后勤部门加强管理,探索经验,使职工灶、学员灶、回民灶井然有序,将多年实行的集餐制改为零餐制,并一度实行了预订第二天饭菜的服务方式,受到教职工和学员好评。

1957年,为减轻国家负担,地委党校开展了增产节约活动,一方面发展饲养业,养猪、养鸡、养兔,解决了干部学员的食肉问题;另一方面利用陆续开出的空地,种植蔬菜,不仅增加了收入,又改善了生活。同时,加强对公共自行车的管理,节约公杂费、差旅费,并将干部灶同大灶合并,节约了不少开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