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纪梨园:戏曲班社、剧团和自乐班

成纪梨园:戏曲班社、剧团和自乐班

时间:2024-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戏曲班社、业余剧团和自乐班一、戏曲班社班社是秦安戏曲发展的最初组织。这便是秦安有史以来第一个秦腔戏班。福盛社以阵容大、演技高见长,是当时较有影响的秦腔戏曲班社。秦安戏曲班社的经营办法是以箱主为核心,选几个艺人作班底,依靠四处演出串联来的演职人员维持演出。演员走班搭社、聚散自由,流动性极大。每年、每月或每台戏后,按每个演员搭班前商量议

成纪梨园:戏曲班社、剧团和自乐班

第一章 戏曲班社、业余剧团和自乐班

一、戏曲班社

班社是秦安戏曲发展的最初组织。据史料记载,秦安县戏曲产生与发展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已有班社形成。清乾隆乙未科进士杨玉果(秦安人)为当时的县城邢泉舞台题写了“是理是情,不妨虚境成实境,唯忠唯孝,但愿今人效古人”的楹联,当时演出的剧种剧目,无存查考,故无人知晓。道光咸丰年间(1821年—1860年),今五营乡赵宋村赵二的父亲会唱秦腔,人们通称为“把式”。在他的影响下,当时有不少秦腔爱好者向他学习。受“代代相传”的束缚,他把技艺只传给其子赵二。光绪元年(1875年),赵二赴陕西寻找逃荒的母亲,为了度日他便加入当地的秦腔戏班。在戏班里,他十分殷勤,不但虚心好学,而且视师如父,很快就学会了不少戏。班主特别器重,让他扮演了很多角色,尤以扮演《草坡面理》中的金兀术而出名。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赵二带领几位陕西艺友回家,组建了“赵二戏班”,一边演出维持生计,一边带徒为当地传艺。这便是秦安有史以来第一个秦腔戏班。演出范围主要在庄浪县及秦安县的清水河流域。

民国初期,受天水“鸿盛社”的影响,陕西流浪艺人在秦安的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秦安秦腔戏班得到了发展。赵二的侄儿赵金荣继承叔父遗业组建戏班,在清水河流域频繁演出,很受老百姓的赞赏。他每年带班到秦安县城唱一次“官戏”。后因经营不善,不久便将此戏班解散。民国二十年(1931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秦安先后有四个民间半职业秦腔戏曲班社。

祥林社。民国二十年(1931年),由陇城乡艺人朱老二(祖籍庄浪县朱店乡)创办了祥林社,自任班主。主要演员有从从(十二红、须生)、郭老二(旦)、郭三(净)、常寿子(丑)、王大净(净)、周三多(须生)、刘生财(旦)、车进苍(须生)等10余人,演出剧目有《八义图》《抱火柱》《大辕门》等40余本。祥林社自创建到1952年解散,坚持二十余年,主要活动在清水河流域和庄浪、张家川县等地。

福盛社。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古城乡(今兴国镇)小蔡村艺人蔡跟福租赁县城城隍庙戏箱组建了福盛社,自任社长。主要演员有须生:蔡跟福、谢鸿民、张银根、孙新民;净:高金堂、刘锁锁、王存成、赵喜儿、李贵杉;旦:丁月旦、朱提儿、王宝芝、赵桂中、王福元、刘兴华、赵田录;小生:杨梅梅、杨丑丑;老生:冯应中;鼓师:姚老四、李昌中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蔡自筹资金购置戏箱,扩充了演员阵容,有演职员40余人。剧目有《大报仇》《黄金台》《出淮阳》《抱火柱》《游西湖》《玉虎坠》《天仙帕》《广武山》《五典坡》《八件衣》《蝴蝶杯》《乾坤鞘》《祥状》《芦花荡》等。主要在天水、秦安、清水、通渭等地演唱庙会戏。冬季又常在县城关罗区剧场(原县针织厂)售票演出。福盛社以阵容大、演技高见长,是当时较有影响的秦腔戏曲班社。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福盛社前往陕西汉中演出,与当地戏班摆擂对唱,因演技高于对方而胜,轰动当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后,因管理不善,致使演员外流,蔡跟福将戏箱卖给新华社而最终解散。

新华社。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静宁县艺人董虎臣(人常叫董成子)在秦安县城创办了新华社,自任社长。主要演职人员有李益华(老生)、宋乐民(武生)、严复民(生)、王景民(须生)、卓新秦(须生)、张兴裕(小生)、谢鸿民(须生)、董化兰(生)、黄晓中、王福元、黄本国(鼓师)、李昌中(鼓师、板胡)等人。剧目有《雁塔寺》《白玉楼》《玉堂春》等40余部。后因其不善经营,演出阵地小,演况萧条,便转让给谢秀儿和冯大婆子接管料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著名旦角傅荣启从兰州来秦安,在新华社搭班演出。他所演的《二度梅》《白玉钿》等剧目,颇受观众欢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国民党政府二十七师荣光剧社将此社的骨干演员挑选带走,导致新华社解散。

民警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四月,陕甘两省颇有影响的警钟社在天水解散后,著名旦角王宽民(陕西人)和他外甥温警学(陕西人,生前为甘肃省秦腔剧团著名须生,人称须生泰斗)邀请傅荣启、董化兰、张新康、张新棠、贾玉华、贺新琦等20余人在警钟社基础上创办了民警社。王宽民任社长,主要在关罗区(原县针织厂)露天剧场售票演出。主要演员有:王宽民(旦)、温警学(须生)、张新棠(生)、贾玉华(旦)、张新康(旦)、王裕泉(丑)、傅荣启(旦)、张兴裕(小生)、李景生(旦)、巨汉山(丑)、吕景民(丑)、董化兰(须生)、杨景华(旦)、贺新琦、马筱云(旦)、李昌中(鼓师)。后不久在秦安县招收了一些学员,其中马筱云最为出名。她六岁学戏,七岁就能登台演出。在《卖酒》中饰李凤姐,《盗虎符》中饰如姬,深受观众欢迎,有“七龄童”之称。主要演出剧目有《日月图》《司马拜台》《六部大审》等50本(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四月,国民党政府27师荣光剧社将其中的优秀演员选走,民警社被迫于同年六月解散。

20世纪40年代,秦腔著名表演艺术家刘毓中先生带领“新声社”、刘易平带领“新秦社”、王朝建带领“警钟社”多次到秦安巡回演出,先后来秦安的著名艺术家有李正敏、江瑶中、黄金花、黄新闽、樊秋云、王正民、余巧云、张新康、汤秉中、马振华、杜干秦、王宽民、娄英杰、张建民、付荣启、李正端、沈和中、王朝建、王裕泉、董化兰、党新国、张新华、张兴裕,著名琴师荆生彦、鼓师荆永福等。他们有时和秦安演员联合共演交朋结友,切磋技艺。秦安艺人吸收了他们优秀的表演程式和唱腔艺术。蔡跟福和刘毓中先生有一定的交情,他借鉴吸收了许多刘毓中先生的表演艺术,使自己的表演既有甘肃的演唱特色,又糅合吸收了陕西的艺术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陕西艺人在表演程式和唱腔艺术上对秦安艺人有很大启迪,秦安艺人在服装、道具、音乐伴奏方面也借鉴了他们的许多特点,并加以改进,加速了秦腔艺术在秦安的发展繁荣。

秦安戏曲班社的经营办法是以箱主为核心,选几个艺人作班底,依靠四处演出串联来的演职人员维持演出。演员走班搭社、聚散自由,流动性极大。每年、每月或每台戏后,按每个演员搭班前商量议定的身份资价付酬,财务民主,管理方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封建迷信的影响,妇女是绝对不能登台演戏的,各班社都不吸收女演员,女角均由男人扮演。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后,有的戏曲班社开始收女演员,但只能在卖戏和交流会中参加演出,庙会戏不能登台。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废除庙会,戏曲班社因失去演出阵地和机会而相继解体。

二、业余剧团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县内部分集镇和较大村庄就有“堂戏”演出。民国十九年(1930年)至二十九年(1940年),陕西的刘毓中、刘易平、王朝建等带戏社来秦安与秦安演员联合演出,对农村业余剧团的活跃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50年,陇城、魏店等地先后创建业余秦剧团。1952年,千户乡的千户镇及出食村,王窑乡的杨何村及吕家村,西川镇的王峡村,魏店乡的魏南村,莲花镇的莲花村、郭河村及冯沟村,五营乡的鱼尾村,陇城镇的张傅村,兴国镇的孙蔡村与蔡家小湾,兴丰乡的阳坡村等地相继建立起14个业余秦剧团。此后,叶堡、王尹、兴国等地的业余剧团也相继建立,能上演的剧目多达20至50本(折)。1956年后,全县各地业余剧团共有147个。仅魏店、陇城、云山等地业余剧团就多达10多个。至1958年,全县戏曲城乡兴盛。1963年11月,秦安县文化馆组织的业余剧团正式成立,有演职人员20余人。1964年,秦安县文教局还举办了全县业余剧团戏曲调演,陇城公社业余剧团创作演出的陇剧《逼租》获得第一名。1965年8月,从城关、陇城、云山等公社挑选了十二人组成县文工队,由刘福泰任队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文艺界在“易风移俗,才子佳人赶下台”的大背景下,传统戏曲停演,业余剧团自行解散。

1967年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发展,秦安县将县文工队撤销,各公社大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唱“语录”歌,跳“忠字”舞,经常采取进学校、下田间、走街头的形式宣传演出。节目大都是单一的快板、歌曲、对口词、三句半、清唱等形式,内容以打土豪斗地主、农业学大寨、破四旧以及宣传时事政治为主。1970年以后,秦安县曾多次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排演小型节目,在农村巡回演出,部分公社也组织了业余宣传队,不久便在各地先后掀起了“学样板戏、唱样板戏”的热潮,先后排练上演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等革命样板戏和《三世仇》《血泪仇》等现代戏。(www.xing528.com)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包产到户”,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揭开了文艺界新篇章的序幕。历史剧、传统剧相继得到恢复,农村的业余剧团随即恢复并不断发展。到2009年底,在全县城乡活动演出的业余剧团有姬小龙组建的“秦安县人民剧团”,姬云祥组建的业余剧团,五营公社鱼尾剧团、五营乡闫沟村闫海棠业余剧团,莲花镇的刘老三、高良良、冯沟村业余剧团,秦安县戏剧家协会艺术团,好地业余剧团,安伏乡刘沟村业余剧团,胡渠村业余剧团,等等。据统计,当时秦安县有业余秦剧团36个。众多业余剧团活跃在秦安城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这些剧团的演员大都演出功底好,技艺高,演出的剧目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由县文化馆马文林等组建的“秦安县文化馆业余剧团”,他们在城乡巡回演出,三年演出共达500余场,民间有“秦安二团”之称。秦安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艺调演,姬小龙业余剧团代表魏店乡演出自编秦腔小戏《武华坡》,并获得二等奖。

三、秦安县戏剧家协会

2006年5月,秦安县戏剧家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秦安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全县124名剧协会员参加了会议。副县长魏千乙宣布“秦安县戏剧家协会”正式成立,并为县剧协授牌。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杨旺炜被聘为剧协名誉会长,蔡述通、张国晨被聘为名誉副会长。

秦安县副县长魏千乙(中),秦安文化旅游局局长杨旺炜(中左)、副局长蔡述通(中右)与第一届县剧协理事会成员合影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崔斌当选为县剧协会长,王贵子、王芳正当选为副会长,牛俊虎当选为秘书长,冯国稳、潘银贵、邓桂花被聘为顾问。第一届理事会由崔斌、王贵子、王芳正、牛俊虎、侯喜林、胡世林、李劝劝、张玉梅、邓喜庆、南致中、李小霞、王双贵、秦六娃组成。

自成立以来,剧协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每逢节会都举办演唱会,以“秦安县戏剧家协会艺术团”的名义,多次在城乡演出,先后下乡赴安伏乡大坪村、白鹤寺、胡渠庙会、尹川庙会等地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自乐班

近年来,秦腔自乐班经常在农村或城镇的街头巷尾活动。他们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每逢节庆或农闲时节都举行演出,以清唱为主,为群众带来丰富的文化大餐。自乐班的发展壮大与村民对秦腔的热爱是分不开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秦腔自乐班遍布城乡,群众热情高,参与演唱的人多,几乎覆盖了全县村镇。仅兴国地区就有三个秦腔自乐班:汪明盛(汪队长)“秦盛苑”自乐班、映南街自乐班和安家河自乐班。自乐班的演出一般集中在农闲时节,欣赏者众多,往往是唱者开心,听者入迷,每次演出都持续两三个小时。自乐班一般都有自己的乐队和戏箱,他们的演出具有很大的可观赏性。有些自乐班不但在本地演出,而且常常受邀去其他村镇演出。

自乐班作为在农村、城镇传播戏曲文化的载体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它所蕴藏着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值得我们重视,自乐班让秦腔、秦安小曲这一根植于民间的艺术又重新回到民间,真正地成为“平凡艺术”。自乐班的形成,不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当地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新风尚,打破了乡村的沉寂,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自乐班既把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了下来,又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文化建设中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五、皮影戏

皮影戏俗称“灯影子”,是秦安最早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也是广大群众极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城乡高湾村贾宝同的爷爷,同治四年(1865年),师从其父,学会了灯戏,后又经他传给了后人。在光绪元年(1875年),高湾村组建的古城乡高湾村皮影戏班,影响较大。戏班组建初期,先在清水河流域演出,后经中山、兴丰、古城演出成熟后逐渐遍及其他乡镇。民国十九年(1930年)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秦安已基本普及了皮影戏,70%以上的村庄,每年有一两次演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全县共有皮影戏班(组)23个,均属半农半艺。新中国成立后,皮影戏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皮影戏班(组)发展较快,表演的艺术水平得到提高。1956年,全县有皮影戏班(组)32个,以后又逐渐有所增加。到1964年底,皮影戏班发展到了42个,演职人员达450人。1965年传统戏禁演后,皮影戏班(组)被全部解散。

1978年后,皮影戏班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农村。1979年12月至1981年3月,县文化馆举办了数次皮影戏调演。兴丰乡高湾村皮影戏队、付寨村陈新泽皮影戏队、安伏乡渠沟村皮影戏队等皮影戏班获得嘉奖。1982年,全县皮影戏班(组)已发展到20余个,演职人员200余人,并有陕西长武、陇县、宝鸡及邻近县的皮影戏班进入秦安演出。1988年,原古城乡高湾村的皮影戏班参加了电视剧《麦积烟雨》的拍摄。到2009年底,全县皮影戏班(组)发展到36个,演职人员300余人。

皮影戏的演出,民国时期阵容小,5个演职员即为1班。坤角由男演员扮演,文武场面小。文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武乐器有暴鼓、大鼓、钩锣、手锣、铙钹等。新中国成立后,阵容发展到10人左右,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乐器增加了扬琴、低胡、中胡、大提琴等。20世纪80年代,演出时开始使用扩音设备。演出光源由汽灯转换成电灯。皮影布(亮子)由原来粗糙的织纱幕改为细白纱布,后又改用白的确良细布,增加了演出效果。道白及唱腔由原来的影子腔、方言腔逐渐向秦腔的道白、唱腔改进。2009年、2010年春节期间,文化馆举办了皮影戏展演,潘屲村皮影班参加演出,2010年中国·天水果品博览会“上关明清街”,潘屲村皮影班又为广大市民展演了皮影戏,受到果博会筹办组的嘉奖。

秦安县兴丰乡潘屲村皮影班演出的《两国和》(金殿议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