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揭秘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混合类型

揭秘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混合类型

时间:2024-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纪录片;戏剧真人秀节目被认为是混合了多种节目样式的综合类型。下面两点主要体现在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海选阶段。首先,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是策划出来的媒体事件,不是自然发生的。此外,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选手形象是塑造出来的,并非完全真实地再现,他们是一个由媒体制造的团体。纪实元素和虚构元素的结合为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揭秘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混合类型

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混合类型分析

陈 曦(1)

摘要 《名师高徒》《花儿朵朵》《快乐男声》等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是近几年来电视荧屏的收视热点。本文从节目类型的角度出发聚焦于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剖析该类节目高度混合的节目形态,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多种节目样式。

关键词 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纪录片;戏剧

真人秀节目被认为是混合了多种节目样式的综合类型。在《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中,真人秀被认为借鉴了“纪录片式的跟踪拍摄和细节展现,电视剧式的人物环境选择和矛盾冲突设置以及竞赛节目的欲望客体设置和淘汰方式”(2)中央电视台制片人张晓阳认为真人秀节目采用了纪实性的创作手法、游戏节目的风格、益智节目的风格、室内剧的风格、竞技类的风格、直播类的风格和脱口秀的风格。(3)

事实上,电视媒体是依据流行口味的转变,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节目往往无法保持类型的纯粹性。所以,在分析一个特定文本时,我们常常发现它是结合若干类型节目的长处为己用。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就吸收了纪录片、戏剧、肥皂剧、竞赛类游戏节目以及表演类综艺晚会节目的特点。

一、纪录片

纪录片被认为是对“真实的地点、真实的时间和真实的人物”的记录。它的纪实风格,通过“自然”的布光、真实的场景、真实交谈般的对白、启用非职业演员程式表现。(4)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从纪录片中借鉴了纪实元素。从操作层面上看,该类节目的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的参赛选手不是专业的表演者而是和观众一样的普通人。虽然,有少量选手是有表演基础或接受过表演训练的,但在节目中,他们并不是以演员或歌手的身份出现,和众多其他选手一样他们是被忽略了社会身份的普通人。下面两点主要体现在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海选阶段。第一,该类节目中的对话没有剧本,完全是在无预设的情况下自然发生的。比如,2005年《超级女声》的海选,在一个女孩的清唱之后,评委问她是不是发烧了,怎么能唱得那么糟。女孩反问能否给她一些意见。评委回答,“你完全不懂唱歌,以后不要再唱歌了。”女孩说了句“我恨你”之后,转身离开,留下傻了眼的评委。对观众来说,这些对话是超出意料的。第二,事件是在摄像机前自然展开的,没有一个写好的剧本可以依靠,也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比如,一个女孩穿着睡衣来唱《天亮了》。又比如,一位选手虽然在歌喉上表现平平,但她被音乐植物人状态唤醒的故事打动了评委,成功过关。

此外,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采用了纪录片中采访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该类节目在海选阶段都设有现场记者,记者们随机选取被访者,询问选手的感受、意见、建议甚至是对评委的不满,为观众制造了一种在现场的氛围。在演播室阶段,采访者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被访者面对镜头的直接陈述。这种直接陈述是指采用中景或者特写镜头表现正在与采访者对话的被访者,而采访者往往是隐藏在摄像机之后的(5)。这种表达手段在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中的应用主要是,表现来自选手亲朋好友的祝福和鼓励,他们对于选手成长趣事的回顾以及在P.K.阶段或者选手知道她们被淘汰了之后的心情阐述。这种陈述往往是感性的。比如,周笔畅的妈妈回忆她小时候学唱《乌龙山剿匪记》的主题曲,又比如张靓颖在和何洁PK前带着泪花说:“不管谁离开这个舞台,我们都很棒,没有谁是失败者”。

在演播室阶段,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中往往还有一些关于选手活动的VCR回放,比如做客某位选手的家,去老人院表演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遵循纪录片的程式拍摄的。它们在拍摄时,运用自然光线、自然声效以及便携式摄像机。此外,和传统纪录片的惯用手法相似,选手的生活由亲友讲述回忆以及展示成长照片所呈现。

可是,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中对纪录片元素的使用与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又有很大不同。传统纪录片通常被认为是用来展示有讨论意义和公众教育意义的话题的(6)。而该类节目将纪录片严肃的主题转化为对娱乐性的关注。

二、戏剧

虽然看上去有些矛盾,但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在包含了纪录片纪实元素的同时,也包含着戏剧的虚构元素。与真正的纪录片相比,它们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首先,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是策划出来的媒体事件,不是自然发生的。如果说纪录片中的事件进程是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之外的,那么该类节目的产生与发展实际上是在节目制作者严格地掌控之下的。制作人创建了这一节目,并且设定了节目的各种元素,包括环境、风格等等,哪个时间该进入哪个环节是早有安排的。此外,他们还通过制定节目规则、选择素材、剪辑等种种方式控制节目,甚至影响观众。比如,在网上有人指责《超级女声》在郑州赛区海选的后期剪辑中有意选择形象不好的河南选手,丑化了河南人的形象。

其次,节目中还有选手自身身份和表演身份之间的矛盾。虽然上节目的是普通人,可当他们走入海选房间就变成了表演者。他们是明确知道自己正在被拍摄,并且有可能在电视荧屏上出现的。实际上,一旦选手参加了这个节目,就和制作人签下了一份隐形合同。这份合同并不要求他们在镜头前做自己,而是表现自己、表演自己。所以,和纪录片中的人物不同,他们更多的是电视表演者。就像是2005年“超女”黄薪,作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现实生活中的她是不可能像电视机里的一样以现丑为卖点的。

此外,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选手形象是塑造出来的,并非完全真实地再现,他们是一个由媒体制造的团体。参赛者的荧幕行为、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是技术人员、制片人和主持人操控出来的。(7)虽然每个人面对海选都有同等的参与机会,但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通常只有那些有特点的才被选择播出。你可以很美,也可以很丑,可以唱得很好,也可以很差,但千万不要普通。

为了在真实素材的基础上最大化娱乐效果,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添加了许多戏剧的矛盾冲突。在这类节目中,最大的一个矛盾就是有众多的竞争者,可最后的胜利者只有一位。虽然每个人都说没有失败者,可每个人都想留在舞台上,这一事实制造了选手之间的紧张状态,而PK这一“一对一厮杀”环节的设置又强化了这一矛盾。

纪实元素和虚构元素的结合为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纪录片中借鉴而来的纪实性元素为这类节目增添了真实性,而从虚构类型中借鉴来的娱乐元素又为这类节目增添了流行性。而这类节目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用流行语言讲述真实的故事。(8)表演选秀型节目中的胜利者就像是在演绎现实生活版的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观众见证着普通人如何一步步成为明星。它的真实性元素使它和受众的真实生活联系密切,而与此同时,它的虚构元素又为他们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体验。这样的结合让受众产生了梦想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满足感。

三、肥皂剧

在西方,肥皂剧是一种重要的电视类型。它是“一种连续式的戏剧类节目,一年里播出52周,通过连绵不断的故事情节来表现家庭主题、处理个人的或家庭的关系”(9)。肥皂剧往往一播就是几十年,比如《加冕街》(Coronation Street)从1960年到现在已经有47年历史,并且仍然热播。而肥皂剧的新成员《东区人》(Eastenders)也已经有26年的播出历史了。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从肥皂剧中借鉴了连续剧形式和悬念的设置。事实上,这类节目可以看做是系列剧(series)和连续剧(serial)叙事方式的结合。一方面,就像系列剧“在每一集中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10)一样,观众在每场比赛中都会知道结果——谁将进入下一个回合。而另一方面,又像连续剧“故事在最后一集才有最终结局”(11)一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悬念——谁将会是全国冠军,只有在最后才能得以解答。并且,当每一星期的悬念——谁有机会进入下一个回合得以解决时,又一个新的悬念随之产生——下期节目中谁将被淘汰。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运用这些悬念让观众每星期都在电视机前翘首以盼。

就像肥皂剧一样,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运用某种写实主义的方式吸引受众,但是它们使用不同的途径达到这种写实主义。该类节目是将普通人,比如退休教师、营业员、学生等,放到一个非日常化的竞赛环境中,而肥皂剧则是将“不普通”的演员放在如办公室、家庭这样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中。对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来说,普通人这一元素的设置使这档节目有了纪实性。而对于肥皂剧来说,当演员和普通人一样在办公室工作、在家里做家务时,观众有了一种“感受真实”(emotional realism)。所以,虽然它们使用不同的方法,但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和肥皂剧一样都以贴近受众的生活为一个卖点。在时间向度上,肥皂剧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比如,当观众过圣诞节时,肥皂剧中的人物们也在欢度圣诞。正如前文分析的,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在时间上也是与现实生活十分接近的。

四、竞赛类游戏节目

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无论采取了什么样的包装形式,归根结底它的主线都是从数十万的报名者中挑选出一名胜利者。冠军的名利双收和层层淘汰的竞争机制,都体现了竞赛类游戏节目的特点。与“才能竞赛(talent contest)”[11]一样,它“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改变他们人生的机会”,并且“关注的是选手的音乐素养”(12)

莱西为竞赛类游戏节目列出了一份元素表:人物(现场观众、普通人身份的参赛选手以及主持人);环境(演播室);象征物(高科技、炫目的道具);叙述(通过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来赢得奖品);风格(近似于现场直播节目的风格,包括聚焦于主持人、观众和选手互动的镜头、板块式结构)(13)。对比前文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元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类节目的演播室阶段和竞赛类游戏节目的元素在很多地方都是吻合的。(www.xing528.com)

在继承了竞赛类游戏节目竞争性、刺激性卖点的同时,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又为竞赛类节目增加了互动性,从而完成了对这一类型的创新。《超级女声》总导演王平,曾经说2005年《超级女声》整个互动将所有的传播手段全部用上。(14)最明显的是,它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看视角。他们通过手机短信的投票加入到了这个节目中来,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旁观。此外,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通过对新媒体的运用,扩大了观众的反馈渠道。比如《快乐女声》除了在湖南卫视有官方网站外,还有众多合作网站。在这里,观众可以留言给主持人或选手,或者下载音频视频、在线观看节目。观众还可以给节目组发短信,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感。在有的赛区,观众的手机短信还在屏幕下方滚动播出。

五、表演类综艺晚会节目(15)

表演类综艺晚会节目被认为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端。它是“集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各种文艺手段于一体的节目样式”(16)。最具代表性的栏目,当属脱胎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综艺大观》。表演类综艺晚会节目在演播室中以现场录制节目风格为主,主要人物包括作为表演者的明星、主持人以及现场观众。主持人的作用主要是串联起整场晚会的各个节目。

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在同属于现场录制节目风格上的相似性外,通常情况下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表演形式较为单一,并且还穿插着一些诸如采访选手亲友的其他环节,它与表演类综艺晚会节目的重头戏都在表演上。此外,与表演类综艺晚会节目相似,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主持人串联起了节目中的不同环节。

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对此类节目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表演的主体由明星让位给了普通人。这一转变在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又给了他们贴近性和真实感。第二,表演是建立在竞赛的前提下的。所以,相对于表演类综艺晚会节目,观众在观看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时,除了欣赏选手们的表演,更多的是被“谁将过关”的悬念所吸引。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节目类型,实际上脱胎于纪录片、戏剧、肥皂剧、竞赛类游戏节目等旧有节目样态,正是取各家之所长,才造就了这个曾经创造收视奇迹的节目样态。

【注释】

(1)陈曦,山东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2)尹鸿,冉儒学,吴菁.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http://www.woxie.com/article/list.asp?id=10896.

(3)韩青,郑蔚.电视娱乐节目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4)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14、117页。

(5)Beattie,Keith.Documentary Screens: Nonfiction Film and Television,London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4,p.22.

(6)Beattie,Keith.Documentary Screens: Nonfiction Film and Television,London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4,p.203.

(7)Hill,Annette.Reality TV: Audiences and Popular Factual Televis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5,p.70.

(8)Hill,Annette.Reality TV: Audiences and Popular Factual Televis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5,p.47.

(9)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10)Creeber,Glen.‘Documentary Realism’in Glen Creeber(ed.),The Television Genre Book,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p.35.

(11)这里采用的是《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一书中,对talent contest的翻译。

(12)Boddy,William.‘The Quiz Show’in Glen Creeber(ed.),The Television Genre Book,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p.80.

(13)Lacey,Nick.Narrative and Genre: 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2000,p.206.

(14)王平.坚守:追逐电视人心中的梦想.穿越梦想:湖南卫视2005全纪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15)此处参考谢耕耘、王彩平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中的命名。

(16)谢耕耘,王彩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643720.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