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播媒介批评弱化:反思与改革

广播媒介批评弱化:反思与改革

时间:2024-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遗憾的是,在当前我国媒介批评繁荣发展的背后,广播媒介批评却呈现出一种弱化的发展态势。二是广播媒介批评的理论研究尚未得到有效展开。

广播媒介批评弱化:反思与改革

当前我国广播媒介批评的弱化及其反思

申启武 安治民(1)

摘要 当前,我国广播媒介批评呈现出一种弱化的发展现状,而实践规模偏小、理论研究尚未起步、缺乏必要的平台则是其主要的表现。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为媒介多样化所引起的广播影响力的下降、媒介批评理论研究仍存较多问题以及广播媒介批评机制的缺失。其危害则表现为广播媒介规范长期得不到有效修补,广播公信力持续低迷并最终危及广播行业复兴。因此,要解决我国广播媒介批评当前的弱化问题,必须加强对广播媒介批评的重视,加快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步伐,并积极建构起有效的广播媒介批评机制。

关键词 广播;广播媒介批评;广播媒介批评机制;广播公信力

引 言

作为一种批判的视野与方法,媒介批评通过“范式修补”功能的实施,从而建构起了传媒的专业规范与权威并最终达到促进媒介改革与发展的直接目的。自1995年吴迪的《媒介批评:特性与职责》发表以来,媒介批评日渐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获得了长足发展,在业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由此将我国传媒改革推进到了反思发展的时代

广播媒介批评作为媒介批评实践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无论是对于促进广播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构建完整的媒介批评理论体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在当前我国媒介批评繁荣发展的背后,广播媒介批评却呈现出一种弱化的发展态势。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弱化态势的表现、成因及其危害的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

1.缺失的表达:广播媒介批评的现状

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发展是广播媒介批评发展的真正动力。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虚假医疗广告、节目低俗化、主持人责任感缺失、有奖竞猜等互动节目不规范运行、广播新闻节目的过度娱乐化等问题比比皆是,严重侵蚀着广播媒介的专业规范。这些媒介失范行为亟需开展大量的批评予以及时的修补。另一方面,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媒介批评研究在我国逐步兴起并走向了繁盛,并从最初的零星探讨向系统的学科方向发展,广播媒介批评研究因其独特的批评对象和规律必须得到充分的发展,以构建起媒介批评理论体系的完整体系。然而,现实与理论的极大需求并未激发广播媒介批评的快速发展,近20年来的广播媒介批评发展现实表明,广播媒介批评的话语表达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零星而散乱的广播媒介批评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界与业界对于广播媒介批评的探讨只是沦为一种象征与点缀。巨量的需求与微弱的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凸显出了广播媒介批评脆弱的发展现状。

具体来看,当前我国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批评的实践有限,既没有形成一定数量的批评规模,又没有达到必要的深度与广度。目前,广播媒介批评实践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广播医疗广告”“广播节目主持人问题”两大议题之上,此外还有“广播低俗化”“新闻广播泛娱乐化”等。笔者选取CNKI中1990年至2010年这一时间段的广播媒介批评文章并进行统计发现,20年来两大主要议题的文章数量均为10篇以上20篇以下,而其他议题的文章均不超过10篇。而据董天策统计,仅从2002年至2007年共6年的时间里,《新闻记者》《新闻界》《今传媒》三大学术刊物就刊载了媒介批评实践文章共计280篇,其中仅“低俗化”问题一项的文章就达29篇之多。(2)从深度来看,上述广播媒介批评文章往往就事论事,没有深入问题的本质进行详细探讨,对问题背后的政治因素、经济原因以及文化影响挖掘不够,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较为单一,功利性较强。除了牛炳文的《广播低俗化倾向剖析》与赖谦进的《媒体的责任与广播的健康发展》等文章的研究较为深入之外,多数文章的深度往往不具备较强的思想性与研究深度。从广度上来看,除了上述几个议题之外,广播媒介批评对其他方面的议题几乎很少涉及,除了对“广播公信力”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之外,对于董天策教授所归纳的“职业道德”“媒介权力”“媒介与文化”“传媒消费主义”(3)等议题并未真正涉及。二是广播媒介批评的理论研究尚未得到有效展开。迄今为止,以“广播媒介批评”为主题,对广播媒介批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仅有金震茅的《广播媒介批评:意义及表达》一篇。该文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对广播媒介批评的现实意义、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视角及“文本批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对于“文本批评”方法的研究尤其深刻,认为“广播文本批评是一种‘寻根’批评”,通过广播文本批评可以“真实可信地解读新闻作品的深层语义”(4)。该文还提出了广播“文本批评”方法的基本范式与立场。然而,金文也只是涉及广播媒介批评理论问题的一部分,而对广播媒介批评的概念、对象、特性、标准、范畴等问题的探讨仍需不少文章进行大量的理论探讨。三是广播媒介批评研究的平台极其有限,学者们对于广播媒介批评开展得较少。目前,且不说开展专门的广播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和建立专门的广播媒介批评研究机构,即便是刊载广播媒介批评的刊物亦是寥寥无几。上述《新闻记者》《新闻界》《今传媒》等媒介批评刊物虽然尚属刊登媒介批评文章较多的专业期刊,但所刊登的广播媒介批评文章却并不见多。而对广播研究文章刊登较多的专业期刊如《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虽然有“传媒观察”“视听评议”等媒介批评性质的专栏,但对广播媒介批评文章的刊登也近乎寥寥。就连专门以“广播研究”为目的的《中国广播》至今也没有开辟单独的媒介批评专栏。此外,虽然目前从事媒介批评的人员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研究者们不管是在媒介批评实践与研究还是在媒介批评教学中,对广播媒介批评都没有进行单独探讨,而为数不多的广播媒介批评文章却反而出自业界人员之手,其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2.内外部多维制约: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的成因

在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的种种表现背后,有着各种深层次的原因。从宏观层面来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政治民主化与文化多元化所造就的宽容社会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为广播媒介批评弱化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虽然广播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但宽容的语境反而无法形成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在此背景下,媒介多样化发展所导致的广播影响力下降这一客观的外部制约因素以及媒介批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仍然存有较多问题和广播媒介批评的机制尚未建立这两大内部制约因素则构成了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的三大最为主要的引致因素。

首先,媒介多样化导致了广播影响力的下降,社会对广播的关注度降低。有学者认为,媒介影响力的发生和建构主要依赖于“接触环节”“保持环节”和“影响力的提升环节”三个环节进行资源配置和具体运作,其中,“接触环节”即为要“以规模和特色凝聚受众的注意力”(5)。但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由初期的默默无闻走向普及和兴盛以来,广播的“第一媒体”地位由此丧失,听众渠道受到严重挤压,广播不再是家庭的必备媒体。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在中国逐渐兴起,媒介类型进一步多样化,广播遭受了再一波的冲击。在逆境中求生的传统媒体如报纸和电视通过媒介融合在网络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以“音频传播”为唯一特质的广播却在网络中并未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广播的网络化显得异常无力。媒介多样化不断压缩着广播的受众渠道与受众规模,使得广播的影响力不断降低,广播自身的各种成就与问题也不再那么引人注目,广播媒介批评自然也不易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其次,媒介批评虽然在我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总的说来,目前的媒介批评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媒介批评实践的广度、深度、力度、时效不够,媒介批评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定义”争议、概念与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内容分散、理论与实践“断桥”、专业性媒介批评机构的缺失等问题。(6)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媒介批评只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因为媒介批评的研究路径与方法不够明晰,因而使得目前的媒介批评研究呈现出笼统性的发展特征,无法深入内部去结合各种媒介类型的特征对各细分媒介批评领域进行仔细研究。而这也无疑对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有效开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再次,广播媒介批评机制的缺失亦是导致其弱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媒介批评机制是“媒介批评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是机构和制度的运作方式,是一定时代的媒介制度加批评方法,也可以说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批评方法或制度化了的批评方法。”(7)媒介批评既要建立健全媒介批评的制度规范体系,又要完善媒介批评的各种组织机构,充分调动各类媒介批评主体积极参与媒介批评。从我国目前的广播媒介批评机制的建立情况来看,虽然已经有了普遍性意义的新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并建立了各级广播电视政府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一些广播电台如中央电台、陕西电台也建立了内部节目听评制度,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尚无专门的广播媒介批评的组织和机构出现,现有的广播媒介批评体制也不能有效组织自身对广播失范行为予以及时反应,广播媒介批评主体的缺位,呈现出少而散的特征,广播媒介批评尚未走向定期化、职业化的道路。除此之外,广播听众的媒介素养不够、广播媒介批评的话语空间相对其他类型的媒介批评更为局促等也是构成广播媒介批评弱化成因的要素所在。

3.复兴的困境: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的危害

自2000年以来,我国广播行业收入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广告收入增长率达到15%以上,并且还曾一度远远领先于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少广播从业人员为此欢呼,认为广播行业已经步入了复兴发展的轨道。的确,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汽车产业的勃兴、移动人群的数量急剧增长,广播以其移动伴随这一独有的先天性优势获得了这部分听众的青睐,从而挽回了必要的生存空间。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虚假医疗广告的侵蚀所造成的广播公信力下降的问题至今未获解决,而近年来的广播低俗化以及主持人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又相继产生。虽然中央电台以及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电台在打造“绿色广播”方面做出了较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全国绝大多数电台依然是广播公信力危机的重灾区。要保持广播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必须建立在目前广播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这一重要前提条件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广播媒介批评的弱化,上述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变得更为严重。

广播媒介规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修补,广播公信力持续走低,是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的直接后果。有学者在分析美国新闻媒介批评的功能时指出:“新闻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性,一方面不得不根据媒介批评的要求,改革实践方式、修补专业理念、改善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又必须抵制媒介批评以维护其自身权威”,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策略性的仪式”,“成为新闻业建构自身权威的工具”(8)。虽然说媒介对于媒介批评保持着一种复杂的心态,但媒介批评对于媒介自身权威的建构功能却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媒介批评不但担负着指出媒介问题的职责,同时还承担着提出解决办法的重要责任。而正是由于广播媒介批评弱化所导致的这一功能的缺失,广播的各种失范行为长期得不到及时修正,虚假医疗广告、节目低俗化等问题愈演愈烈,广播公信力也不断降低,听众也因此不断流失。进而言之,由于广播公信力下降所导致的听众注意力的减少,其自身的媒体价值也因此大打折扣,广播的“两次售卖”也就无法顺利实现和有效扩大,“广播复兴”也就只是广播从业者们的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近年来,在各电台积极改变采编与广告经营机制的情形下广播经营收入依然出现了增幅明显放缓的现实表明,广播行业内部的各种失范行为不除,广播的持续发展将面临很大问题。广播将不得不为媒介批评等监督机制的弱化付出沉重的代价。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广播媒介批评的长期缺失,即便是今日的广播行业,除了部分电台已经基本解决了其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之外,全国绝大多数广播电台尤其是地方广播电台的虚假医疗广告、节目低俗等问题依然存在,仍然从整体上破坏着广播的公信力。广播媒介批评实践的弱化致使广播媒介规范无法及时解构与建构、吐故纳新,最终丧失了广播应有的活力。此外,由于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没有得到有效展开,结合广播媒介特点的广播媒介批评的个性特征与规律以及理论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深入的发现和探讨,这种状况使得广播媒介批评理论体系无法得到建构的同时也使得媒介批评理论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无法进一步深入,其理论的完整性也长期得不到达成。

4.全方位建构: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要解决当前我国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的现状,促进广播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在具体举措上既要考虑到对广播失范行为的充分的“软性监督”,以促使广播媒介自觉地进行内部变革;又要体现广播媒介批评的“硬性控制”功能,迫使广播媒介进行自我净化。笔者以为,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必须加强各广播媒介批评主体对广播媒介批评的重视,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广播媒介批评促进广播媒介批评实践的繁荣;其次,应当充分发挥新闻与传播学术界的主观能动作用,加快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发展步伐;最后,作为改变目前广播媒介批评弱化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真正建构起有效的广播媒介批评机制并不断予以完善,以此增强广播媒介批评作用于现实的能力。

在加强各广播媒介批评主体对广播媒介批评的重视方面,广播业内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广播行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威胁着广播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广播工作者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予以及时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广播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原因和表现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地分析,而这正是媒介批评实践的基本要求之一;作为“社会的良心”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认识到广播中的虚假信息与低俗内容对社会风气、道德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危害,应当对此予以积极关注,通过其深厚的人文修养和专业的科学知识对此进行客观而尖锐的批评;而公众尤其是广播听众作为广播媒介批评的原生主体,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广播中的各种问题对其自身的不良影响甚至是直接危害,除了“用脚投票”之外,还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反应,以促成这些问题的尽快解决。听众应当积极利用各种媒介批评的空间,除了通过各种通讯手段向电台直接反映其意见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等平台发布自己的批评意见;而广播业内工作者和知识分子也可以通过各种刊物、会议等开展广播媒介批评,扩大批评的影响力。只有各种类型的广播媒介批评主体积极行动起来,广播媒介批评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繁荣,广播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才能得到尽快解决。(www.xing528.com)

在发挥新闻与传播学术界的主观能动性以加快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方面,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确立新闻与传播学术界在广播媒介批评研究中的主体地位,相关各方应当对其开展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提供经费、组织等方面的保障;二是对广播媒介批评中的各理论课题应当进行必要规划以促进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三是必须将广播媒介批评理论研究与广播媒介批评实践以及广播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与完善广播媒介批评机制是促进广播媒介批评规范化、定期化、职业化,保障广播媒介批评的充分性、及时性、针对性,实现广播媒介批评目的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外的媒介批评机制主要包括了“制定法律、成立行业协会、建立评议和自律制度”(9)等重要内容。虽然在我国现有的广播媒介批评机制中,既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又有广播行业协会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内部制约,但从总体上看却存在着政府主导型强、民间批判力弱、广播媒介批评实践滞后于广播实践、力度不够等问题。笔者以为,要建构起新型的我国广播媒介批评机制,必须推动公众中的广播媒介批评组织的发展,通过外在力量的督促,增强广播媒介批评的效果。

此外,通过新闻评议会、广播行业协会以及在各电台内部设立专门的监察员等制度实现广播行业内部的二级监管。在加强内部媒介批评机制建设方面,中央电台中国之声频率的“听评制度”的建立、陕西交通广播的例会抽听制度等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中国之声“聘请10位来自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士担任听评员,加大对新闻广播节目的监督。”(10)陕西电台交通频率“除接受省台‘节目听评组’专家委员的听评外,还在每周一例会上,对重点节目随机抽听,严格监督,发现问题,立即解决。”(11)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广播媒介批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是形成完整的、内外并举的长效媒介批评机制的重要手段。此外,加强广播媒介批评平台建设,在重要广播专业期刊尤其是《中国广播》开设广播媒介批评专栏,在广电综合性以及其他传媒综合性专业期刊中加大广播媒介批评文章的力度,亦是促进广播媒介批评的重要手段。

总 结

美国媒介批评家马尔佐夫认为:“媒介批评对新闻媒介的发展演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些来自业内业外的批评,新闻媒介将会完全受控于强大的市场力量。”(12)在2008第二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上,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也同时指出:“媒介批评是媒介文化建设的重要旗帜,是媒介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镜鉴,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匕首和投枪,也是公众选择价值观念的指路明灯。”(13)毫无疑问,广播媒介批评对于广播媒介的价值也同样如此。因此,只有充分正视广播媒介批评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加快广播媒介批评的发展,促进广播的健康发展。而这正是广播媒介批评实践者们和研究者们当前的重要责任。

【注释】

(1)申启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安治民,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2)董天策,刘薇.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3)董天策,刘薇.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4)金震茅.广播媒介批评:意义及表达.南方广播研究,2009年第2期。

(5)喻国明.从注意力经济的角度看媒体品牌.现代广告,2000年第5期。

(6)王君超.媒介批评的现状、机遇与挑战.今传媒,2005年第10期。

(7)田萱.我国媒介批评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新闻知识,2008年第10期。

(8)谢静.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2页。

(9)宋双峰.国外媒介批评机制研究.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

(10)杜震.浅议抵制新闻广播泛娱乐化倾向的对策.采写编,2009年第3期。

(11)杜震.浅议抵制新闻广播泛娱乐化倾向的对策.采写编,2009年第3期。

(12)宋双峰.国外媒介批评机制研究.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

(13)董天策,李倩.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媒介批评.新闻实践,2009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