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研(1)
摘要 汉英双语播音主持在我国出现已经有30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双语节目更是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关于双语播音主持的教学科研还相对滞后,双语播音主持人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至今很少,教学实践中仍普遍存在英语与专业课简单拼盘的问题。本文基于“全球传播能力模式”的理论基础,初步提出以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双语播音专业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双语播音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双语播音;跨文化传播能力;教学模式
一、双语播音主持发展现状
汉英双语播音主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运用规范的汉、英双语,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视听媒体,对中外受众进行双语有声语言跨文化信息传播的创造性活动。从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双语教学节目《英语讲座》算起,汉英双语播音主持在我国出现已经有30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双语播音主持更是得到飞速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省市电视台、电台都出现很多双语节目,如大家熟悉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Joy FM(《欢乐调频》)、中央电视台Outlook(《希望英语杂志》)、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等等。
二、国际传播的人才教育类型
如今汉语播音创作已经有了强大的实践阵容和研究梯队,而关于双语播音主持的教学科研仍相对滞后,双语播音主持人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至今很少。虽然很多大学的传媒专业非常看好双语播音的市场前景,也开始重视这股新生力量,但仍然没有成熟的培养计划。目前可资借鉴的只有国际新闻专业的教学模式。从1982年国际新闻专业创建开始,国际新闻高校培养已有近30年的历史。唐艾华等三位学者在《国际传播人才教育类型与阶段刍议》一文中将国际新闻的高校培养归纳为三种各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第一类: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外重于新”的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普遍重视外语教学,学生进校后必须完成两年的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其课程内容与本科英语专业完全一致。两年后开始接触用汉语、英语开设的新闻实践及新闻理论课程。
第二类: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外新并重”的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强调并重,学生入学后,一年级时进行基础英语的学习,从大二开始,陆续加入中外新闻史、报刊英语阅读等与新闻有关的课程,大三、大四则大规模地加入国际新闻采访、国际新闻编译、国际新闻评论等课程。
第三类:以厦门大学和四川大学为代表的“新重于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依托于比较强大的文科教学背景,强调新闻专业和人文科学的学习。
目前,一些西方国家又兴起了“外新专并重”的国际新闻专业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要求非常高,即在四年有限的时间之内,学好外语、新闻和一个专业(如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成为复合型的人才。纽约大学的新闻学院和国际事务研究学院合办的拉美与加勒比国际形势报道、法国国际形势报道和近东国际形势报道三个方向的报道专业就是这一类型的典范。
从目前我国高校国际新闻专业的三种教学模式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外语和专业的关系问题,这也是困扰双语播音专业培养模式建构的一个最大难题。而美国等国家“外新专并重”的国际新闻教学模式实际上已经给我们一个“打通”培养的启示。
三、双语播音专业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
1.理论基础
目前的双语播音教学还普遍存在英语和播音课程简单拼盘的问题,而相关的教学研究主要是从特殊用途英语教学(ESP)的角度来探索和设计双播专业的教学大纲与课程体系,如陈燕的《对双语播音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大纲的思考》、何其亮的《英汉双语播音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的定位与思考》。由于将双语播音教学定位为一种特殊用途英语教学(ESP),所以教学中一般采用英国语言学家Hutchinson和Waters为ESP设计的Learner-Centered Approach(学习者中心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就是将教学实施分为三个模块——语言模块教学、专业模块教学和综合实训模块教学。这一模式的机械运用导致双语播音专业的教学长期以来成为孤立的英语课程和播音专业课程的简单拼盘,把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当成双语播音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基于思考、组织和行为的跨文化传播综合素质的增强。
根据双语播音的界定,双语播音员或主持人从事的是跨文化信息传播的创造性活动,而不是对英汉稿件简单翻译,进行播报。在全球传播语境中,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人不仅能够认识到发展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技能以面对环境发展趋势的必要性,而且能够通过用眼睛、思想和心灵来观察不同的文化从而获得思考、组织和行为的新模式。因此,对双语播音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绝不是掌握特殊用途英语那么简单。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教授陈国明教授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全球传播能力模式”,他认为:“全球传播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培养全球思维方式,展现自我,描绘文化以及校准交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全球思维方式帮助人们拓宽视野以避免对不同文化有不正确的思维定式或是偏见。展现自我要求人们不停地教育、解放和净化自身以培养健全的自我身份,从而同心协力为人类社会创建完整而圆满的未来。文化描绘是指获知自身及其他文化的知识和特征,从而对文化间的异与同达到认知上的理解。最后,交际校准要求人们培养跨文化灵敏性,在全球传播环境中举止有效、恰当,不违反交际对象的规范和原则,从而建立起一个全球公民社会”。
只有以这四种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为旨归,打破英语与专业教学的界限,才能解决双语播音专业教学的拼盘问题,真正打造出适应全球传播语境的双语播音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双语播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具备全球思维方式、文化描绘、自我展现和交际校准四种跨文化传播能力,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平等、开放、尊重、宽容的跨文化态度,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认知、比较、取舍、对话,尽可能遏止跨文化对抗,帮助建构和谐的跨文化交往社会,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共存和相互借鉴,完成全球化语境下的传播使命。
3.课程设置框架
以四种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为旨归,我们把双语播音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全球思维方式模块、文化描绘模块、自我展现模块和交际校准模块,分别开设相关课程。
(1)全球思维能力模块。由于文化会对感知方式和推理过程等有一定的预设,因而思维方式是一种固定的心理状态,它就像一个认知的滤镜,人们通过它的特定方式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因为这样的认知滤镜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而学习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化过程以及个人经验当中,所以个人背景和文化背景越是多样,思维方式就会越不相同。就Gupta和Govindarajan看来,全球思维方式要求人们摒弃原有的排斥其他文化及其差异的认知滤镜,拓宽思路。因此,这一模块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具备通过批评性和全局性的思考来调节和控制变革世界中的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模块下可以开设社会科学专题课程和自然科学专题课程。社会科学专题课程将聚焦于国际冲突的解决方案、武器控制、世界财政和贸易政策、民族间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国际恐怖势力的控制和剿灭等等。自然科学专题课程将涵盖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论,将关注的目光主要投向气候变暖、人口爆炸、疾病的全球传播、资源耗竭、海洋污染、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问题等全球性问题。通过对这些专题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学会尊重和珍惜文化差异,抵制狂妄的文化霸权,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各种欲求中找到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办法,完成传播的使命。
(2)文化描绘能力模块。跨文化传播要求人们具有对自身及他人的文化进行描绘的认知能力,这是获取文化知识的能力。只有从自身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而认识他者文化,理解他者文化,才能降低跨文化或者说全球传播过程中的歧义与不确定性。跨文化传播不仅要求对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体文化加以理解,还要求这种理解不只是在理性和智力上的消极理解,更应是把“自我(ego)”融入整个认知过程中去的积极理解,这样才能培养尊重、包容和接受文化差异的态度,带来核心文化特征上的融合,使传播者从主观上亲近异文化。消极理解可以从基于跨文化环境的浅层体验获得,如去外国旅行,在会议中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相遇,或者认识一些来自其他文化的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尽量为学生创造或模拟跨文化情境,但是只有把学生的浅层体验进一步转化为积极理解,才能使他们在面对其他文化时能够真正正确地处理问题或者加以适应。
在文化描绘这一模块下,可以开设世界文化史、世界宗教、哲学专题、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艺术概论等课程。全球视野下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学养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不同文化对象的生活方式、思维范式和表达形式,比如中国的《论语》、印度的《舞论》中蕴藏的两国古代的传播理念,佛教的概念“缘”对中国人在人际传播及冲突解决方面的影响等。这样学生面对文化多样性就会有一颗敏感的心,见识广博,懂得变通,能理智地分析不同文化特征之间的差异,具有换位思考的移情意识,可以从对方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差异。
(3)自我展现能力模块。在跨文化传播的层面上,自我展现是指这样的能力:通过想他人所想、感他人所感,寻求到与对方共享的传播信号并将自我投射到对方的心目中。(www.xing528.com)
拥有自我展现能力的人会对他人的感受与反应表现出深切的关注,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会在情感表达、积极倾听及语言回应等方面显示出理解互动,从而建立起一种跨文化的和谐。
在这一模块下可以设置普通话播音与发声、英语播音理论与实践、新闻学、传播学、新闻采编、节目主持艺术概论等课程。播音员、主持人是要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所以打好播音发声的基本功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展现自我的第一步。新闻学、传播学、新闻采编等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和传播的理论与技巧。而节目主持艺术概论则帮助学生学习在节目主持的具体情境中,如何通过观点、情感的表达,积极的倾听、反馈和中外嘉宾、观众沟通、交流。在全球化社会中,传播者只有通过积极的自我展现,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建立起全球社会共享的意义网络,才能成功驾驭未来社会的潮流。
(4)交际校准能力模块。培养全球思维方式、进行文化描绘、展现自我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可以在交际的层面上有效而且恰当地进行运作。有效是指能够通过掌握和控制传播过程或传播环境、自然地与不同文化的传播对象分享感受、提供必要的文化提示信息、将传播过程仪式化、想象由各种文化异同所构成的图像等实现传播功能的最大化。恰当是指人们能够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满足语境的要求,或者说在不同的情景中能够认识到不同的规则体系。这就要求信息发送应该数量合适,信息传递应该前后连贯,话题内容应与情境相关,表达方式应有一定规范。
在这个模块下可以开设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新闻视听、英语口语、跨文化交际和双语节目鉴赏、双语广播节目播音主持、双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等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行为变通能力、交际控制能力和身份保持能力。中国传媒大学的赵琳博士就成功地在中传开设了双语节目鉴赏课。这门课收集了大量典型的双语节目,引导学生借鉴、赏析和讨论双语播音主持人如何伸展双语感知的触角,在具体语境中调整传播策略,营造轻松自然的谈话氛围,引导话题,触动文化的神经,传导中外差异,整合中外文化。在课堂上,赵琳博士中英文并举,在涉及一些源自西方的传播理论时用英语准确讲解,把注意力放在节目鉴赏这一课程主体上,避免把课程变成英语口语课,非常受学生欢迎。这又一次启示我们,双语播音专业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不能成为和传播语境、传播目的脱离的孤立的语言学习。
四、结语
全球传播能力使人们具有探求远见、共识以及多元身份意识的能力,从而在智慧、认识和创造力的发展过程中释放人类潜力以建设和平而有创造性的社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双语专业的学生担负着拓展民族视野、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存和相互借鉴的重大使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正如关世杰教授在其题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的文章中指出的:今后十年我国与国际传播强国的差距不在传播的硬件,而在传播的软件。人员素质是关键,在外宣人员素质中,跨文化传播的素质是薄弱环节。双语播音专业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仍然存在很多盲目性和随意性。只有明确双语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打造具备全球思维能力、文化描绘能力、自我展现能力、交际校准能力四种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我国高校双语播音专业摆脱简单的拼盘教学,缩短与国际传播强国人才培养的差距,尽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全球传播需求。
本文提出的以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为宗旨的双语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理论和笔者实践的初步方案,仍然有很多过于理想、不够成熟的地方。虽然目前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国内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都有打通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各专业资源,培养传媒专业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教学实践,但是如何协调较多的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出适合此类教学模式的课程教材仍然是在操作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难题。
参考文献:
[1]Chen,G.M.Globaliz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0 Tamka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Taipei,Taiwan,2000.
[2]Chen,G.M.&Starosta,W.J.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Human Communication,1997.
[3]Chen,G.M.&Starosta,W.J.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Human Communication,2000.
[4]Chen,G.M.&Starosta,W.J.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In L.A.Samovar and R.E.Porter(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Belmont,CA: Wadsworth,2003.
[5]Fisher,G.Mindsets: The Role of Culture and 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Yamouth: Intercultural Press.1988.
[6]Gupta,A.K.&Govindarajan,V.Creating a Global Mindset.Available: http://www.Bmgt.umd.edu/cib/wplist.html.
[7]Rhinesmith,S.H.Global Mindsets for Global Managers.Training&Development,1996.
[8]Hutchison&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9]陈燕.对双语播音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大纲的思考.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0]爱门森.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2期。
[12]何其亮.英汉双语播音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的定位与思考.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3]唐艾华,尚京华,路永民.国际传播人才教育类型与阶段刍议.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
[14]赵琳.双语播音主持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注释】
(1)朱研,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