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毅(1)
摘要 由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体专业性,除了一些艺术学院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外,许多高校纷纷把该专业划分在了艺术学院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也成了专业性极强的准主持人才能触及的科目。为了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本文试图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入手分析,提出在高校教学中普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核心内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播音与主持艺术;声音塑造;语言规范;语言表达;口才言语组织
一、绪论
在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期间,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周日制班的艺术教学,主要教学对象是即将报考艺术院校的中小学学生,以及踏上工作岗位并对艺术怀揣浓厚兴趣的社会人士,周日的空闲时间倒是给了他们很多接触艺术的机会。
在周日制班“播音与主持艺术语言”的第一堂课中,笔者习惯性地让每位学生谈谈自己对主持人这一身份的理解,有一名立志报考艺术学院主持专业的学生主动发言说,“主持人就是有事没事都能在那不停乱说的那么一个人。”对主持人的不正确理解,笔者倒是听过不少,但如此直言不讳却让当时在座的每一位哭笑不得。
仔细思忖,虽然那位学生把主持人说得不太体面,但在字里行间他却道出了主持人的一个绝活、一个真谛——“说”。如果再加上几个字来概括,就是“能说会道”。
二、正确理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
现有的绝大部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大凡初具体系的教学模式通常包括几块主要的内容,比如语言类课程、传播类课程、心理类课程等。其中根据各自强调的重点,各院校会做出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比如附加新闻类、表演类、法律类、财经类等旁支课程。而对于一名主持人来说,无论怎样分类,其语言表达能力、沟通采访能力和现场驾驭能力自然成为重中之重,也是每一位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培养有较高语言表达能力、沟通采访能力、现场驾驭能力的主持人,针对现今电视、广播等媒介中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暴露的一些问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基本能力的强化训练中,除了配有必修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口才言语组织、演播空间处理和主持节目创作等课程外,一些艺术院校同时开设了台词、声乐、形体和表演等专业主修课程。
在课程行进的过程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确立了一个务实的目标——主持本身是一门技能型的专业,它的背后支撑着的是大量的文化积淀。转言之,至少非广义的主持就是一门技能、一个工具。其实,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主持这个“工具”与另一类课程非常相像——外语,因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中本身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就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罗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与外语专业课程的相似之处,并非是为了借全国上下学习外语的热潮来提高主持教学的人气,而是为了提出一个观点——像外语教学那样,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逐步渗透到每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高校教学中真正普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优化功能。粗略地听来似乎这种提法有些奢侈,有些可望而不可即,因为每年主持专业的招生都是云集国内的俊男靓女,这座艺术的殿堂仿佛只能容下这束璀璨的星光,好像艺术始终是个高消费品,是贵族才能触摸的珍品。其实不尽然,在普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干课程之前,千万不能因为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性就狭隘地认定它不能为大众享用,毕竟普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名主持人。可以换位思考,诸如英语之类的外语课程,它的专业性也不逊色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但是谁能在大学校园里轻易地找到一位不曾学过英语的学生呢?而普及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显然也不是为了让每位学习外语的学生都成为一名翻译家。
三、恰似技能、胜似技能的核心内容
1.声音的塑造
要强调的是像语言这样的技能课程的重要性在此已经无需重申,然而从某个角度细细推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恐怕将在高校教学中喧宾夺主了,它并非仅仅是用语言训练这项内容能够解释的,在高校教学中普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刻不容缓。
先列举两例,年轻人中很多相信一见钟情,一见钟情者中很大部分也许又和“以貌取人”有关,这个词不可否认它已被延用已久。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精髓,练得一手好字似乎在“字如其人”的信奉面前又总能占得上风。即使事实告诉我们“以貌取人”“以字取人”的做法未必是准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感觉对于我们每个人总会非常重要。逻辑很顺畅地到了依此类推的阶段,是否想过“以声取人”?是否想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现象数不胜数?是否想过声音同样能传递一种美感,同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声音的塑造已经上升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中独立的一项教学任务了。
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是主持人队伍中使用声音主持节目最为极致的一个例子,在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记住了电台里传出的那个声音,心里总为没能看上一眼这位具有天籁般嗓音的主持人而隐隐作痒;不少青春懵懂的少年曾为一个悠扬的声音所深深吸引、迷恋。声音的美感本来就应该成为人身之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秋季,笔者有幸被东华大学邀请,替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们做了一次声音塑造的讲座,无意间发现这些长年累月用嗓音去授业解惑者的最大困惑是怎样使自己的声音变得更悦耳;怎样使自己在长时间的讲课过程中能够降低嗓子的疲劳程度;怎样使自己在芸芸众生的阶梯教室里更具有声音的穿透力。
由于主持人是“说”的艺术,除了聋哑节目主持人是用肢体语言、表情语言传递内心独白外,几乎没有哪个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可以不用到“嘴”。于是,长时间的用嗓对主持人声音塑造能力的要求就很高了。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声音塑造的训练中,不仅解决了以上提出的所有问题,更是从多方面把声音的美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经常有学生会这样问:“老师,我的声音能不能再变厚实点,再多些共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经过长期声音训练后尚有这样的疑问,其他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能没有困惑吗?他们不是不想把自己的声音变得更美,而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声音能够变得更美,即使意识到了,也不知从何入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便能提供他们将声音塑造得更完善,难道这种美感不正是我们高校学生和教师所需要的吗?不正是我们高校的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吗?
2.语言的规范
有人会说,既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是把声音变得更好听的课程,索性就开设音乐学院的声乐课,还上什么主持课?不是换汤不换药吗?(www.xing528.com)
笔者需要说明的是,声音的塑造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只占十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如是,读者就应该明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中的瑰宝不计其数了吧。
近来,西方国家已把原先世界的三大武器列为现今的三大武器:舌头、金钱和原子弹。毋庸置疑,排名第一的“舌头”就是“说”字的代名词,当然也能视为“口才”。既然“说”是一种相互交流中的语言沟通,那么它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而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的语言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嚷嚷着一句话“把舌头捋直了”,这句看似不经意的玩笑,恰恰体现了语言的规范性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教育部、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定,为进一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的指示精神,提高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人事部、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
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一个窗口,是党和国家的喉舌,他们时刻承担着规范语言传播的任务,因此在普通话的把关上是极其谨慎的,想要拿到主持人的上岗证,除了毕业证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凭证,便是普通话最高级别的合格证——“一级甲等”。如今,除公务员之外,高校的教师也已经被要求参加语言规范的测试,高校学生更应该在自己的语言规范上多下点工夫。地方语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在语言规范性的推广上,地方语言有时却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学生羡慕主持专业的学生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国语,殊不知他们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倘若高校中的其他专业的学生能够经过部分主持语言的训练,相信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对于通过一般的普通话测试可谓是小菜一碟了。比起枯燥乏味的普通话测试训练,更能让其他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在并不单调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中说上一口标准的国语,轻松顺利地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何乐而不为?
3.语言的运用
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技能型的专业,并非只停留在上述声音塑造和语言规范的训练上,这些技能更多的是属于主持教学中语音、发声方面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明眼人一定会问,难道声音好听、语言规范了就能充分地表达自己,拥有杀伤力最强的口才了吗?
当然不是。要想拥有出众的口才必须把握“说”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说什么”,另一个是“怎么说”,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至于“说什么”,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也就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它不是任何一门独立的课程能够教会学生的,也不是学生在学生时代能够彻底学完整的,客观地讲“说什么”是个人综合素质和人文底蕴的体现,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中获得,于是每一门课程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增加“说什么”的基础所在。
既然“说什么”不是哪一门课程能够教授的,那么就更得格外重视“怎么说”了。上文中提到的声音塑造和语言规范都属于“怎么说”的一部分,而其中的另一部分一直以来总被世人津津乐道,它就是所谓的“口才”,说得直白些,就是如何当众精彩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这对于中国的高校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当众精彩地表达自己,首先突破的第一关是要愿意表达自己,要敢于在公共场合当众去“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留给中国人的是一种较西方人更为沉稳、更为含蓄、更为内向的性格特征。这从许多古训中就能感受到,诸如“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等。但随着科技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后,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更为密切和频繁了,不可否认的是时代已经不允许我们再“失声”了,不愿表达自己、不会表达自己都意味着将失去更多的机会。
卡耐基先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美国费城有一位青年为谋取职业,成天徘徊在费城的大街上,总幻想有哪位富人能发现他的‘存在’,然而,不管他做出怎样引人注目的举动,都毫无结果。有一天,他突然记起欧·亨利的一句话:‘在存在这个原味的面团中加入一些谈话的葡萄干吧。’于是,他突然闯进著名富翁贾鲍尔·吉勃斯先生的办公室,请求吉勃斯先生牺牲哪怕仅仅一分钟来见见他,并容许他讲一两句。吉勃斯先生破例接见了他。起初,吉勃斯只想与他谈一两句,然后将他打发了事的,没想到两人越谈越投机,一直谈了一个小时。结果,吉勃斯先生替这个穷困潦倒的青年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
改革后的素质教育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说”这一环节,但不得不承认很多课堂中的训练是不规范、不系统的。就连教师自己对当众说话也未必驾轻就熟。大学英语教材中就有一篇课文,名为WHY I TEACH,其中有那么一句话是作者形容自己的,“Sweaty-palm,because I’m always nervous before Ienter the classroom,sure that Iwill be found out for the fool that Iam.”
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中有一门技能训练——口才言语组织,主持教学任务提出要让学生精彩地表达自己,首先要突破学生恐惧当众说话的正常心理,利用一定的训练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说”的欲望,接着才能进入第二个环节——即兴言语组织。诸如教师这样的工种,已经需要每天当众说话了,但是我们设想倘若把教师们的教学笔记拿走,再让他们突然讲授一门自己并非说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课程,他们还会精彩不减地娓娓道来吗?正所谓一脉相承,高校的学生大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把所思所想记在纸上,把第二天的发言稿整理得行云流水才肯上台演讲,似乎这是一种不变的程式,还从态度上宽慰自己,称其为端正、严谨、一丝不苟。这样的认真对待自然无可非议,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有时候不管人们是否适应,不管这种生活节奏是否是健康的,时间不允许言者花很长的时间进行思考,它毕竟不是写论文、译著作,这种长时间下产出的成果在需要即兴言语组织面前,可能变得一文不值。在这方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的确能够给高校师生不小的帮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有一项课外练习被称为“口头写生”,通过锻炼专业学生脱口而出的能力,要求在任何环境下与视像感结合,即兴地描述周遭事物,破除习惯性地先思维、后言语的漫长过程,最大可能地缩短思维和言语的间断性。然而这种能力不应该只限于准主持人的训练,它应适用于所有高校的学生,甚至教师。
四、凸显专业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性
学习是终生的,关于这一点应该没有谁会持反对意见。但就高校的教学而言,更多的应该为学生踏入社会而服务。正是这个原因,如今的高校教学继续追求着同社会的密切联系。这些年凡是遇上大小招聘会,必定闹得红红火火,人才招聘的流程也成了高校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前的第一步启动程序。
在深圳招聘市场中有过一次问卷抽样调查,问卷首先对被调查者的“学历”和“既往工作经历”进行了询问。结果发现,求职者中,持有本科学历者为32.6%,拥有大专学历者为42.7%,两者累计相加为75.3%;曾经从事过营销、文员、管理等主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的,累计为64.9%。这表明,大多数求职者都具备较高的学历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之后,问卷进行了重点提问:“根据你自己的求职经历,你认为求职的成败与交际和口才能力有没有关系?”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很有关系”的占60.7%,回答“有一点关系”的占37.1%,而认为“关系不大”和“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仅占2.2%。也就是说,如果按“有关系”和“没关系”进行类聚,认为求职成败与交际和口才能力“有关系”的占到了97.8%。显然,认为求职成败与交际和口才能力“有关系”者所占的比例比“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者所占的比例都高,并且占有绝对优势。(2)
【注释】
(1)林毅,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博士。
(2)交际能力左右求职成败.羊城晚报,2001年6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