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机制解析

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机制解析

时间:2024-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一直以来,记者型主持人均是由媒体单位培养而成的,高校尚无培养先例。架构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成为成功培养记者型主持人的重中之重。从目前的媒体需求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记者型主持人必将是主持人中的新宠,探索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机制是摆在理论研究者和教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实际上,主持人和记者的发展最高阶段应该是“记者型主持人”。

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机制解析

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机制探析

刘 枫(1)

摘要 记者型主持人的产生是电视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记者型主持人不仅要求主持人具有较强的新闻调控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有极强的新闻叙事能力和新闻评论能力。但是一直以来,记者型主持人均是由媒体单位培养而成的,高校尚无培养先例。但业界培养缓慢,不符合目前的需要;而高校培养则无此缺陷,但是又容易与实践脱钩。架构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成为成功培养记者型主持人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出镜记者;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400多所高校设置了播音主持专业,其中本科院校达102所,每年毕业生达上万人。据国家广电总局相关统计资料,截至2008年底,广播电视总从业人员达671,698人,播音员和主持人有11,922人。(2)有资料统计表明,实际上目前我国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的人数大约有50000多。风光无限的从业光环、庞大的专业规模造就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但有限的就业需求却使主持专业极为尴尬,文汇报曾经刊文认为“大学设置主持人专业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文章不无讽刺地说“主持人毕业证成靓丽‘嫁妆’”。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境况?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祖平认为,开办主持人专业既是一个首创,更是一个误读。原因在于:电视事业发展迅猛、节目细分化程度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亦随之细分。为此他将主持人分为“艺员型主持(综艺、竞技、游戏类节目等)”“记者型主持(新闻报道、评论类节目等)”和“专家型主持(或知识型主持,社教、服务类节目等)”(3)。目前主持人培养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别的,就在于没有细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培养。从目前的媒体需求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记者型主持人必将是主持人中的新宠,探索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机制是摆在理论研究者和教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何为记者型主持人

“一般意义上的‘主持’,有‘掌握和处理’之意。广义的主持人就是指负责掌握或处理某方面事务的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就是在各类节目中,出镜同观众交流并主导节目进程的人。”(4)“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以真实身份与受众进行平等交流并主导节目进程的出镜(声音)传播者。”(5)主持人的定义虽多,但始终没有脱离“掌握和控制局面”这一本质。

记者型主持人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要将其界定清楚,必须弄清两个与其相似的概念:出镜记者和主持人型记者。

有人认为“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和主持人。”(6)也有人认为“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它是现场直播报道的重要标识。”(7)这两个概念都强调镜头、记者和主持人三个核心要素,后一个定义还强调了他们的功能,实际并无多大区别。主持人型记者虽多有提及,但是从论文的作者来看,他们多为一些实践者所提,笔者并未搜索到其定义,从字面上来看,应该是从主持人向记者跨越的一种类型。记者型主持人有人将其定义为“指参与新闻事件的策划、采访、主持与后期制作,参与、介入、把握整个新闻报道的主持人。”(8)

从以上三个不完整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三个概念所指基本相同。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一百多篇论文对他们的论述即可看出。实际上学者们所谈的内容基本一致,对三个职业类别的功能及素质要求的分析大同小异。三个概念强调的是一种融合的观念,即记者与主持人应融合起来。无论是主持人也好,还是记者也好,他们发挥其功能作用的是新闻现场,也即新闻现场是其产生发展的唯一源泉,脱离新闻现场谈他们不符合现实。但三个概念的来源、着重点和立足点不一样,传统的高校培养模式重视“主持人”和“记者”的培养,未能考虑到“出镜记者”“主持人型记者”和“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因此“出镜记者”“主持人型记者”和“记者型主持人”的形成完全是由从业经验以及工作需要自然形成(具体区别与关系见图1)。实际上,主持人和记者的发展最高阶段应该是“记者型主持人”。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如何称呼完全取决于理论论证以及从业经验和历程的需要:一些以主持人为研究志向的学者或主持人员往往称之为记者型主持人;而从新闻采访角度论述的作者往往将其称之为“出镜记者”;“主持人型记者”一般较为少用,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电视产制出现变化,很多播音员、主持人逐渐向新闻现场靠近,从而形成所谓的主持人型记者。事实上本文之所以运用“记者型主持人”这个词语,主要有三点理由:一是本文立论的落脚点是主持人的培养机制问题,而非记者的培养机制问题;二是从理论发展的历史上来看,“记者型主持人”的论述要早于“出镜记者”。国内第一篇论述“记者型主持人”的论文出现于1994年,而“出镜记者”的论文出现于2000年(具体见图2和图3)。此外,从成长历程来看,主持人是在记者的基础上成长而来的,国外一些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如最早的爱德华·默罗和后来的克朗凯、丹·拉瑟、彼得·詹宁斯、汤姆·布罗考等知名记者,他们明显对节目的全局具有掌控的能力,名为记者,实为主持人,他们身在新闻现场,却以节目主持人而知名,记者生涯是其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已,因此称之为“记者型主持人”较为合适。我国的记者型主持人始于1986年《话说运河》和珠江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推行“主持人制”对节目和主持人的整合,发展于1993年《东方时空》诞生,此后经过《焦点时刻》《焦点访谈》以及《新闻调查》的发展,记者型主持人正式进入中国的历史舞台。伴随着节目的推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记者型电视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方宏进、敬一丹、水均益、王志、董倩等等。

图1 记者型主持人形成历程与培养模式图

综上所述,所谓记者型主持人是指记者和主持人的一种融合形式,也是其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他既拥有出镜记者能力,在新闻现场中起到叙事和评论的作用;又拥有主持人的能力,对节目内容又能起到统筹兼顾和控制全局的作用。记者型主持人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电视事业发展与管理体制,他是采、编、播一体化和主持人中心制下的产物。

图2 记者型主持人论文发表年份分布图

图3 出镜记者论文发表年份分布图

二、为什么需要记者型主持人

从西方电视业发展成熟历程来看,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是电视业发展的必然。中国目前电视事业的发展要求出现更多的记者型主持人。

从报道形式来看,电视直播增多,出镜记者增多。我国电视现场直播在建国初期直到80年代中期,由于技术的原因,直播处于缺位状态。1985年央视对六届三中全会的直播开创了电视直播的形式。1993年后直播开始渐为人知,1997年央视进行了日全食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开幕式、三峡工程截流等直播,因此1997年被称为“直播年”,此后,电视直播开始进入常态化。近年来,伴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新闻政策的进一步开放,电视直播增加较快,2008年的雪灾汶川大地震等使得直播话语代替了传统话语。直播的增多,电视记者的生存状态与工作模式便发生改变,记者出镜的机会增多,电视对记者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随着出镜记者的进一步成熟,记者型主持人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突发事件的现场能极大地锻炼出镜记者的能力,同时能提高记者的知名度,水均益、闾秋露薇、白岩松等便是典型的例子。今年的泰国红衫军示威则成就了央视的出镜记者张萌。

从报道内容来看,电视民生新闻、现场突发报道增多。电视新闻的民生视角和民生内容带动了电视直播的发展:2002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城市频道创办大型新闻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随后2003年安徽电视台经济频道开办《第一时间》带动了新闻直播的潮流,一时间,《直播北京》《直播南京》《直播西安》《直播海南》等纷纷产生。民生视角与民生内容表明电视已从圣坛走向民间,此时记者或主持人便成为联系两者的天使。《江苏新时空》一年内栏目直播约百场。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已经实现全频道直播,将直播常态化。此时普通记者已无法完成电视与民众交流的使命,记者开始向主持人过渡。同时,自2003年开始,国内突发事件增多,国外战乱不断,现场报道增多进一步要求那些能统领全局的人走向前方。而此时,主持人和传统记者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主持人型记者和出镜记者成为传统主持人和记者的发展目标。

从报道理念来看,平等对话已成为交流的主要理念,互动成为电视传播的主要模式。当代社会,对话互动协商已成为主流理念,这一点深刻地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发展。传统意义的节目或栏目是一个个死板、毫无生机活力的作品,但受众要求的却是具有人性人格魅力的人,他们要交流的对象是人,由此节目必将突出个人,此时主持人由幕后走向台前,主持人与记者相融合便水到渠成了。人们在分析凤凰的成功之道时,主持人个性化、人性化往往被认为是其成功秘诀,这一点也就不难解释内地电视台为何会加强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

市场竞争来看,新媒体迫使电视新闻节目作出改变。新媒体的出现在两个方面压迫了电视:一是时效性,二是操作理念。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效性极强,从而使电视直播成为常态。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使得“自媒体”兴盛,媒体已经完全人格化,传统电视媒体要想维持原有的地位,必须改变,这种改变就是要使电视进一步人格化,进一步融合。

文化背景来看,大众文化的崛起要求个性化面目的出现。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工业社会阶段,在此阶段,消费突出,个性张扬,大众成为决定一切的标杆,此即人们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与消费社会。此时,权威的消解、个性化、理念的碎片化、为消费而消费、为欲望而欲望的后现代特征特别明显。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后现代理念横扫着一切与之相抗者。在前有敌人,后有追兵的状态之中,电视唯个性化,唯有突出消费理念,唯有图解现实,才能获得其存在的空间。胡智锋教授将中国电视划分为“宣传品、作品和产品”三个时代,认为电视叙事要讲究“宣传话题化、话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情感化、情感趣味化、趣味个性化、个性观点化”(9),“三品”与“八化”是在对当代文化的深刻把握之上提出的,而记者型主持人则是它们的具体体现。

三、何为一个合格的记者型主持人

记者型主持人首先是主持人,他必须具有对节目、新闻现场的整体驾驭能力,具有全盘构思的能力;其次他还是记者,具有极强的新闻叙事能力和新闻评论能力。

1.对节目与新闻现场的整体驾驭能力

记者型主持人是主持人在新闻节目中的最高表现形式,产生于主持人中心制的管理理念之下。主持人对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最高的解释权、管理权和变更权。主持人本身直接决定着节目、新闻的生死存亡,它是新闻激烈竞争的产物。因为在新闻来源、新闻素材等等完全同质的情况下,人便摆到了最高的位置,人的性格特质与能力直接决定着节目的特质。整个节目已经完全化一个人了,它具有人的个性,完全人格化了,从而使电视完成了从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的转向。基于此,我们认为个性化是主持人必须具备的特征,人格化主持是对节目塑造的最低要求。而这一切,如果没有作为灵魂人物的主持人的出现,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不管是主持人个性化也好,还是节目人格化也好,最终考验的是主持人对节目和新闻现场是否有整体驾驭能力,是否能将自己的个性与人格植入到节目和新闻中去。

对节目和新闻现场的整体驾驭能力要求主持人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要有超强的采访能力、写作能力、编辑能力和新闻策划能力。他的能力既超出一般的记者,又超出一般的主持人。主持人的能力是其落脚点,记者能力是其发挥个性特征的助力点。

2.新闻叙事能力

记者型主持人既不同于一般记者,也不同于一般主持人,他往往直接与新闻打交道,直接进入新闻现场,调度着新闻的前后台,其他的人员对其均起到配合的作用。他如一台电脑的CPU,核心在于此,它的运行速度与能力直接决定着电脑运行速度的快慢与处理能力的高低。

但是展现于大众面前的记者型主持人与出镜记者又难以区分,其不同仅在于出镜记者仅对某一新闻具有把握能力,但对新闻和节目的整体无把握能力与要求。而这一切均是我们难以见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记者型主持人与出镜记者在新闻叙事方面的能力要求并无二致。

记者型主持人的新闻叙事能力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见证现场的能力。记者型主持会大量地出现于新闻现场之中,他是新闻事实的见证者,但是见证者并不意味着受众就会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现场,一个他满意的现场。为此见证现场要选择好新闻采访的核心地点和核心人物,选择好自己出镜的环境,在此基础上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同时要将这种安全意识传递给受众,以获得受众的理解与支持,并激发受众进入现场的想象空间。二是还原现场的能力。并非每次记者型主持人都能获得进入新闻现场的机会,有时或已时过境迁,或环境不能允许,此时还原现场便成为他们的一个核心能力。还原现场在于选对好的采访对象,采用良好的叙事策略,借用恰当的环境,同时选用能直入事件核心的细节,也即要做到“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情感化”。三是转述现场的能力。新闻现场往往纷繁复杂,角度众多,视角众多,普通人并不能看出其中的条条道道来。因此记者型主持人首先要将“新闻是什么”说清楚,还给电视受众一个清晰的故事。同时,主持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报道的转述中添加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将新闻事件置于“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中考察,从而使事件化繁为简,使受众心里明晰。四是感受体验现场的能力。他要充分发挥视觉、听觉和嗅觉,感受当时的气氛。不仅要叙述“发生了什么”,还要叙述“看到了什么”,更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将自己完全置于一个深入现场的受众的角色。他“要有驾驭整个局面的能力,一方面你指挥摄像拍到了重要画面,一方面要把你在现场的重要感受通过镜头告诉公众”(10)。总之记者型主持人要能增强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可信度。(www.xing528.com)

3.新闻评论能力

完成新闻的叙事,记者型主持人仅完成了一个基本的任务,他还要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这样才能“升华新闻的内在价值,引领出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11)。这是对出镜记者更高的要求,但对记者型主持人来说,这是一个基本的能力,不具备此种能力,何谈驾驭整个新闻与节目。

提高新闻评论能力必须弄清新闻评论的评论对象、评论的目的、评论立脚点、评论的信息含量、评论与新闻叙事间的关系。从评论对象来看,记者型主持人更应该选取那些能引人深思的对象作评,评与不评完全与对象有无评论的必要性而定。此外要根据节目的类型以及节目的受众对象确定评论的对象。在进行评论之前,首先要确定评论的目的是分析、批判还是赞扬或者其他,在此基础之上,选取立脚点。在现场评论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信息冗余,要增加信息含量,少讲废话和人尽皆知的话。最后,评论一定要能为新闻现场叙事服务,评论是叙事的升华,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怎样培养合格的记者型主持人

一个职业的产生终将会形成两种培养模式,一是实践培养,一是高校职业培养。前者培养较为缓慢,效率较低,但效果较好;后者培养速度较快,能迅速地将被培养对象培养成“记者型主持人”的预备状态。从目前世界上以及我国的记者型主持人的产生方式来看,实践单位培养占了绝大多数,于是有些学者认为,设置播音主持专业是个“美丽的错误”。

实际上,这种观点混淆了高校与职校的区别,将高校贬低为职业培训班,更将高校浅薄地与职业和就业联系起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作为教育来讲,就业是一个结果,但不能把就业作为目的,本末不能倒置。就业不是一个学校能包揽的,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关系。大学教育不能纯粹为了就业。”“大学要保证一定的保守性,否则如果老是受世风的裹胁、浊浪的席卷,那么大学在起到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这方面的作用就没有了。”(12)因此,大学的培养不能直接在实践单位化为生产力是可以预测的,也是可以容忍的,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目的不是为了使被培养者直接过渡为媒体单位的记者型主持人,而是使得媒体单位在对这些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少走弯路,加快培养速度。

1.实践单位培养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记者型主持人都是由实践单位慢慢培养起来的。国外的一些著名主持人的经历一般都是从记者干起,经过十余年后才慢慢转化为主持人,但是这种主持人依然参加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制作,成为记者型主持人,由此,这些人一般都要等到四五十岁时才能走上主持人的岗位。而国内的主持人一般直接从高校毕业进入所在的岗位,这些人接受的训练主要是语言和才艺方面的训练,实质上这种主持人是为娱乐节目而准备的,根本不适合电视新闻的发展实践。因此,白岩松便有“渴望年老”的感叹。受众观看年轻人主持新闻节目便有看“卖狗皮膏药”的心理。为此,一些主持人在实践单位往往会回炉再造,从而形成主持人型记者。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他们才能形成记者型主持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于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太迅速了,实践单位培养速度明显过慢,不适合媒体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我国电视事业发展时间太短了,记者型主持人的形成时间过长,从而形成现在的状况。

2.高校培养

目前我国电视事业还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对记者型主持人的需要迅速增加。通过理论总结来弥补实践的缺陷将能解决这一问题。为此首先必须意识到高校培养与实践单位培养的区别所在;其次要弄清楚记者型主持人的能力结构;再次要明白记者型主持人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最后要解决理论弥补实践的方式与策略。

“成就一名节目主持人,对其职业素质的要求五个关键词:学识、技能、文化、人格、天赋。”“学识教育即决定主持人职业性质的学科门类教育;技能教育即支撑节目主持所需的专门技术能力教育;决定主持人教育本质的是前者,后者是对前者的互补和支撑。”(13)这些如通过实践获得将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也不符合社会分工的需要。

高校培养与实践单位培养的不同在于速度的快慢和培养目标与能力结构的契合度上。此外,由于当今媒体竞争激烈,媒体本身在对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上花费力气并非很多,而是四处挖墙脚,从而导致记者型主持人更是供需失衡。高校作为局外人,能较好地做到超脱事外。

记者型主持人的能力结构如上所述,主要包括宏观把握能力、叙事能力和评论能力,这些都要求他们能超越新闻现场与新闻事实,能为受众指点迷津,理论培养将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要弄清楚记者型主持人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实现在整个新闻传播学的学生都具有这样的心态:即认为学校学习不到真的知识,唯有实习才能形成真正的能力,不少教师也有此种观点。这种认识是“新闻无学”的延伸,是将新闻教育简单化为职业教育的一种观点。实际上新闻传播学包括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是应该关注实践,但是关注实践的目的是对实践进行理论关照,能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来,而非根据理论去关照实践。如能以此作为教学的首要准则,记者型主持人必将能做到活学活用。

【注释】

(1)刘枫,黄淮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

(2)数据出自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官方网站,http://gdtj.chinasarft.gov.cn/showtiaomu.aspx?ID=b0595a90-9dc9-4cef-beb3-d6ff9437ce9b.

(3)孙祖平.中国主持人专业教育问题探究——兼上戏主持人专业十年办学思考.戏剧艺术,2005年第4期。

(4)张君昌,霍小语,郑研.电视主持与频道包装.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5)张君昌,霍小语,郑研.电视主持与频道包装.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6)朱羽君,雷蔚真.电视采访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7)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8)王俊涛,刘丽霞.记者型主持人的定位与把握.现代视听,2010年第1期。

(9)胡智锋,杨乘虎.本土化:中国特色电视理论的建构与创新——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教授.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10)薛宝海.“出镜记者”就是“外景主持人”,http://www.tianshannet.com.cn/mt/content/2008-12/02/content_3535703.htm.

(11)王亚舟.出镜记者ABC.东南传播,2009年第1期。

(12)复旦校长:中国大学精神虚脱,才子流氓贻害社会.中国青年报,2010年6月22日。

(13)孙祖平.中国主持人专业教育问题探究——兼上戏主持人专业十年办学思考.戏剧艺术,200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