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颂云(1)
摘要 我国电视方言节目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使方言节目摆脱尴尬的处境,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寻我国电视方言节目的发展之道,以期对处在夹缝中的方言节目有所帮助。具体表现在:一、灵活多变,适时调整。方言新闻应以“说”为主;方言栏目剧采用制播分离模式;方言综艺节目应充分运用方言的娱乐性。二、原汁原味,突出特色。采用纯正的方言,尽可能保留并突出方言的特色。三、全民参与,拉近距离。积极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拉近节目与受众的距离。四、摆正位置,不抢“风头”。方言节目应定位准确,适度发展。五、构建品牌,科学管理。打造品牌电视方言节目,实现良性发展。
关键词 方言节目;本土化;平民性
方言是某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共同使用的语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语言。近些年兴起的地方电视方言节目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各地收视率不俗,可见广大受众对其欢迎程度。
当下我国电视方言节目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争议也颇多。一方面,电视方言节目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及当地电视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方言节目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且事关国家语言政策的问题。因此,如何使方言节目摆脱尴尬的处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我国电视方言节目的发展之道关键在于结合其自身特点,走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具体表现在:
一、灵活多变,适时调整
我国电视方言节目的类型主要有方言新闻、方言栏目剧、方言综艺节目等。当然,用方言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电视节目都可归为方言节目,所以,其类型极为多样。针对不同的方言节目类型,根据不同的发展情况,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
1.方言新闻应以“说”为主
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是较为严肃的节目形式,采用普通话表达。方言新闻的兴起,给电视新闻注入了新的血液,从以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到如今非常“正宗”的方言,从刻板严肃到灵活轻松,因此,其平民化和亲民性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
我国较早的电视方言新闻节目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于2004年1月1日开播的《阿六头说新闻》,这是一档用杭州话说新闻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创造了颇高的收视率,曾获得“中国电视百佳栏目”“中国原创电视20佳”等奖项,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佳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该节目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在于其对新闻的幽默诙谐、个性独特的“评说”,使其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由此,许多地方台积极效仿,如齐鲁电视台《拉呱》、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等,我国的电视方言新闻开始遍地开花。
由于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节目类型不一样,其风格严肃庄重,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要求也较高,因此,电视方言新闻一出现,就引起了各方关注,争议不断。有人批驳其降低当地老百姓的品位,也有人质疑这种播报新闻的方式,还有人认为其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毋庸置疑,这些争议都是有必要的,也有利于方言新闻的健康发展。在不断的争议与探索中,电视方言新闻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目形式,在各地电视节目中独树一帜。
从本质上来看,电视方言新闻是民生新闻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的普通话播报的新闻节目,方言新闻用方言来包装,更加强调民本意识,民本情怀,而方言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比普通话更能使当地受众接受。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一味地限制方言新闻,而是要注意在节目中,采用最恰当的方式。用方言正襟危坐播报新闻显然不可取,会与传统的播报新闻形式冲突,也显得不伦不类,没有竞争力。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打破常规,采用“说新闻”的形式。方言新闻只是用方言来说新闻,即像拉家常一样来评说新闻。只有以“说”为主,方言新闻才能不断发展。
2.方言栏目剧采用制播分离模式
近年来,几乎各个地方台都有自己的方言栏目剧,许多收视率也很高。像延安电视台的《黄土人家》、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湖北经视《经视人家》、无锡电视台《大话阿福》、湖南经视《一家老小向前冲》等。方言栏目剧时长一般为三四十分钟,所以也称为方言短剧,其内容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琐事,拍摄成本较低,演员多为业余,在服装、布景、灯光、演员演技等方面要求也不高。如今,方言栏目剧日渐流行,其受众参与度高,表演自然朴实,贴近百姓,深受广大受众喜爱。
电视方言栏目剧本质上是一种独特的电视栏目,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有所区别。电视剧还是应该以普通话为主,若是方言泛滥,势必影响不好,也不利于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但是,作为电视栏目,方言剧有其存在的必要,而且也会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而方言栏目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拍摄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采用制播分离的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台的电视栏目剧都采用了制播分离的模式,民间影视公司进行拍摄,再在电视台播出。比如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即“凡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类影视机构或团体,具备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在认同陕西电视台各项规定标准的前提下,都可加入《都市碎戏》栏目的制作团队(2)”。这种制播分离的运作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节目所用,对栏目剧的拍摄非常有利。
3.方言综艺节目应充分运用方言的娱乐性
电视方言综艺节目指的是方言综合娱乐节目,这类节目比较早的是湖南卫视2002年5月开播的《越策越开心》,这是一档方言脱口秀节目,曾获得“全国电视百佳奖”及“全国电视节目评比综艺类一等奖”,其成功也带动了其他地方台方言综艺节目的发展,如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的方言娱乐节目《开心21》、陕西电视台的《碎戏明星班》、广东电视台的《万紫千红》、温州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大型温州话娱乐节目《叮叮当》等。
方言本身即为一种娱乐元素,将其植于电视综艺节目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娱乐效果。方言运用最大的特色是搞笑,轻松幽默,很多观众之所以喜欢方言综艺节目,就在于节目中听到熟悉乡音时的会心一笑。这也是方言综艺节目与普通话综艺节目竞争的优势所在,我们应注意充分运用方言的娱乐性,将节目办得有地方特色,更具接近性。这样方言综艺节目不仅具有普通话综艺节目本身的特性,还有吸引受众的独特元素,就会获得青睐和高收视率。但是,节目娱乐“度”的把握对其极为重要,不能对方言过度依赖,最主要的还是节目本身的策划、内容及主持人的素质等。方言的运用只是可以增强其娱乐性,也不能过度娱乐方言,在使用时注意节目本身的品位和价值不能降低。
二、原汁原味,突出特色
我国不同的地区都有当地的方言,方言节目在具体运作中要注意,采用原汁原味的方言,突出地方特色,即采用纯正的方言,尽可能保留并突出方言的特色。原汁原味的方言非常具有感染力,甚至会将其扩展到更广阔的地方,比如赵本山小品就让东北方言火遍了大江南北,《武林外传》也让陕西方言为更多人所知晓。由于普通话在我国的推广,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说方言时,会夹杂着普通话。由此,许多地方的方言特色在弱化,并呈现向普通话接近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方言节目应注重方言的地方特色,将方言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试想,方言节目中的方言时不时夹杂着普通话,让观众一听就发现其并非“正宗”方言,这样的节目就会让人感到不伦不类,不“方”不“普”。这种节目势必不会获得高收视率,也不会成功。因此,既然是方言节目,首先在语言上要严格要求,这是其生存之根本,也是其特色。如今,各地成功的方言节目就是做到了原汁原味,许多节目开播了多年,在不同年代的人中都有着固定的受众群,而那些做得不够好的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也不大。这是不是说明越“土”越好呢?并非如此。当然,“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方言自身的特性,更能彰显节目的本土特色和平民性。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土而不俗,庸俗、媚俗都会降低节目的质量和品位,也意味着失败。(www.xing528.com)
我们强调方言节目要突出其地方特色的原因还在于,方言节目也是不同地方广播电视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能够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方言节目也是区域广播电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某种角度来说,电视节目放弃方言,不重视方言,就等于不重视本地的文化及本地特色。当然,任何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固守以往并无多大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方言也会不断地变化。所以,方言节目的原汁原味也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三、全民参与,拉近距离
任何语言都主要有两个作用:沟通和认同。方言节目容易让当地老百姓产生很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其亲民特性也是与生俱来的。方言的特性使得节目只能保证本地人听得懂,愿意看,属于小众化传播。从电视台本身来看,再有好的想法,好的创意,受众不喜欢看,这些想法就没有任何价值。能够从观众的心理出发,满足观众的需求,节目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在做节目的同时,积极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全民参与,更能拉近节目与受众的距离,会产生好的效果。这也是地方台增加受众群、提高收视率的重要举措。方言节目的本土化与草根性,使其更易接近普通受众,彰显平民情怀。各地方言剧中的许多演员是非专业的百姓演员,随着节目的播出,这些普通老百姓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成了名副其实的“草根明星”。
延安电视台的方言栏目剧《黄土人家》立足陕北,集新闻性、故事性、娱乐性、艺术性于一体,宗旨是“群众文化群众做”,推出了许多深受观众欢迎的方言剧。该栏目非常重视群众的参与度,2010年,该栏目组“大量使用县区的百姓演员,让当地人说当地方言讲述当地发生的故事,不仅扩大了节目的影响范围,还提高了节目收视率。……该栏目组还利用节假日时间定期在延安文化艺术中心、丽融广场招募演员,让百姓大胆地迈开脚步走进荧屏演绎精彩人生,由此也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开拓了较为广阔的演员市场(3)”。正是有了广阔的群众基础,《黄土人家》在延安受众中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现在许多方言节目尤其是方言剧,都市化、市民化色彩浓厚,对农民重视还不够。其实农民更容易接受方言节目,像赵本山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等,以农民为主角,收效很好,但是现在很多方言剧,却没有将镜头对准农民,这不得不说是一大缺憾。因此,方言剧不能忽视农民受众的参与,农村也是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摆正位置,不抢“风头”
电视方言节目如今在我国各地电视台表现非常抢眼,普通话节目一直以来的优势地位也在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其实,只要科学处理普通话节目与方言节目之间的关系,二者都会健康发展。把普通话与方言对立起来,或者把普通话节目与方言节目对立起来都是不可取的。
著名方言学家袁家骅先生认为,方言(dialect)“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个方言具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于民族的统一标准”。(4)由此可知,方言是低于民族共同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如果特殊情况下需使用方言播报的,第十六条作了特别的规定:需“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作为大众传媒,电视台在播出节目时也要注意普通话节目为主导。如果电视荧屏充斥着南腔北调,方言节目泛滥,广播电视这一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平台没有发挥作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非常不利。而针对我国方言节目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国家广电总局也多次发文,对方言节目进行规范和引导,而不是一味下达“禁播令”。这主要是由于保护地方方言及方言自身的特殊价值,电视方言节目有其存在的必要。若禁播,一些地方特色也不能得以传播。只有本土的才是全国的,从总体看,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相应的,方言节目应定位准确,摆正位置,适度发展,不能抢了普通话节目的“风头”。所谓电视方言节目的适度发展,关键在于其数量及质量的问题。方言节目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从普通话节目中汲取营养,通过改革创新,使得节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品牌,科学管理
如今,我国的电视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电视台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品牌的竞争。只有构建好的品牌节目,才能促进电视台的发展。对于电视方言节目尤为如此,树立品牌有利于方言节目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也很重要。
品牌与文化共荣共生,品牌电视方言节目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密切相关,这种文化的认同感,在某种程度上会让方言节目比普通话节目更易被受众接受,能尽快培养受众的忠诚度,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如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于2004年2月2日开播,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打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品牌节目。这是一档方言新闻节目,用广州话评说当地新闻时事,由于节目敢说敢言,言辞犀利,虽引起一些争议,但是节目深入当地百姓的生活,与群众之间产生文化的认同,也得到广大受众的肯定。
当然,电视方言节目品牌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要进行科学经营管理,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对品牌节目进行营销,才能实现良性发展。目前来看,地方台许多方言节目盲目跟风,方言节目同质化,没有形成节目的个性和优势,再加上对受众心理把握不准,定位不科学等,节目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更何谈品牌。因此,品牌节目需在“推出前或改版前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策划设计,重视受众消费心理并结合电视市场规律,实施精品战略”(5)。正如凤凰卫视的“以精英之智慧,办平民之节目”,着力树立有特色的品牌方言节目。
电视台节目众多,单靠个别品牌,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各种品牌节目强强联手,打造品牌节目群,不仅是电视台内部节目的联合,同时还有不同电视台之间的合作,这样有利于整个中国电视的发展。因此,电视方言节目也要走出去,实现跨区域发展。尽管方言一般出了使用该语言的范围就不再使用,电视方言节目也由此有一定的区域限制,是小众传播,而普通话节目是面向更多的人,是大众传播。不过,如果能办出特色,在非方言区依然会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节目上星之后,在全国也很火爆。这就说明,即使是方言节目,对其进行合理的包装,科学合理的策划,区域也是可以拓展的。
在我国电视方言节目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理性审视,科学分析其现状与价值,在推广普通话,以普通话节目为主导的同时,也要保证电视方言节目的适度发展。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如此一来,既能保护地方方言,传承中华文化,也对区域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可实现我国电视产业的良性发展。
【注释】
(1)田颂云,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2)林峰.栏目剧《都市碎戏》制播分离的成功尝试.电视研究,2007年第8期。
(3)吴丽霞.《黄土人家》注重提高节目质量,全力打造精品方言剧.延安日报,2010年6月4日。
(4)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7页。
(5)杜立均.区域电视栏目品牌的经营.中国记者,2006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