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的表征与建构——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1)个案研究
田秋生 王首程(2)
摘要 本文在文化的视野中审视广州电视台的地方新闻及资讯类节目《新闻日日睇》,结合社会转型的背景和广州的历史文化传统,从理念、内容、语态等角度描述和分析该栏目的媒介话语特征,探讨该栏目对广州社会文化的呈现与建构,并以传播仪式观对其宗旨和社会效应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新闻日日睇》;新广州人主义;街坊;仪式
一、《新闻日日睇》现象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享有盛誉的地方新闻及资讯类节目。2004年2月2日,《新闻日日睇》正式开播,节目形式为20分钟的读报,起初收视率仅0.01,此后收视率逐步上升;2004年6月,栏目在新浪网广东社区开设了一个与观众进行互动的论坛,同时在节目中增加了点评观众网上留言的5分钟板块后,收视率明显上扬,6月14日,收视率达到2.37,8月11日达到3.73;2004年10月8日,栏目扩版,增加了名为“G4出动”的民生新闻板块和DC数码影像新闻,栏目时长扩至50分钟左右,扩版后收视率在短期内迅速上升,最高收视率达到11.32,平均收视保持在6点左右。(3)
2006年3月16日,《新周刊》公布一年一度的中国电视节目榜,《新闻日日睇》获得“最佳地方新闻及资讯节目”称号,主持人陈扬亦获得“最佳新闻及资讯节目主持人”提名。2006年8月13日,由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06年全国主持人品牌价值排名揭晓,《新闻日日睇》主持人陈扬名列第10位。前10位中,前9名均为央视和湖南卫视的主持人。2007年年末,在《南方周末》每年一度的年终特刊传媒致敬板块,《新闻日日睇》获选年度电视栏目。该报给出了如下致敬理由:“撇开宏大叙事,紧贴肉身,深得民生类新闻节目精髓。尤其精彩的是该节目的‘G4出动’板块,以调查加点评的方式,为普通市民提供了发声平台。‘G4出动’的自我期许是清晰的——不是看客,不是抒情诗人,不是评论家,而是有所作为。正如主持人陈扬所说:‘我不代表街坊,我能代表谁?’这一点,使《新闻日日睇》赢得了街坊们的信赖,并承受了一档电视节目或许难以承受之重。”(4)《新闻日日睇》的成功引发了学界的关注,由此生发的研究文献也有10多篇,已有的研究多站在媒体的立场,从业务和操作的层面探讨该节目的成功之处,由此获得的经验性结论固然能为媒体提供某种参照,却难于对该现象给出深层次的学理性解释。鉴于此,本文从文化的层面对这档红极一时的地方新闻及资讯类节目进行审视,探讨城市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如何构筑都市人的社会认同。
二、认同危机与“新广州人主义”的提出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主打节目,对于新闻频道的定位,该频道负责人在一篇文章中是这样表达的:“广州城市情结,广州本土文化的情结,或许正应是新闻频道定位考虑的一个基本思路。广州人,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们对新闻频道的认同感,对新闻频道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依赖,显然是事关频道发展和成败的关键。”(5)
与这种定位相呼应的是,2005年3月28日,《新闻日日睇》栏目播出特辑《新广州人主义》,正式举起了该栏目的文化大旗——新广州人主义。
何谓“新广州人主义”?为什么要主张“新广州人主义”?
在《新广州人主义》特辑中,节目主持人陈扬与广州城市形象大使、广州电视台主持人尹捷就广州文化进行了探讨,尽管陈尹二人并未就“新广州人主义”给出一个明晰的概念式界定,但透过其讨论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要义与背景:
陈扬:有篇文章写过陈扬和他的广州人主义,写这篇文章的记者不是对音响、电视发烧,而完全是对广州发烧。他写过一本关于广州的书,我看后很感动,他将这种情怀放进了《陈扬和他的广州人主义》里,看完他这篇文章和书之后,我想广州人主义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
……
陈扬:所以可以肯定广州人对广州的文化有失落的同时,外地人,外地来广州创业奋斗的,为我们广州政府纳税的人,这样的人他们都是非常困难将广州当做他们的家,所以一定是广州这个城市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广州到底是谁的家?如果大家都不把广州当做自己的家,那广州是什么地方?两个字,战场。
……
陈扬:其实我觉得广州事实上已经是一个战场了,而且在观念上,事实我们已经将广州当做一个战场。现在我们要做的,因为是新广州人主义,我们要将硝烟淡一些。
……
尹捷:是啊,以前住的地方,都是互相可以来往,有点好吃的都会送过来送过去,非常之好,家里的小孩没有空照顾,有空的街坊就会把周围的小朋友集中起来一起照顾一下。所以过去的生活也是很怀念的。
……(6)
从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广州人主义”,首先是一种情怀,陈称其为“对广州发烧”,其实就是对广州这座城市的刻骨铭心的热爱。“新广州人主义”所倡导的就是,热爱广州,坚守广州的传统文化,邻里之间守望相助,让广州变成温暖的家园。
伴随城市的急剧扩张,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风貌与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高楼大厦取代了旧日的老建筑,广州的人文历史传统遭到了全面的侵蚀,“外江人”将广州当作职场竞争、追名逐利的战场,本土原住民失去了熟悉的家园,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正是基于此种情境,陈扬发出了“广州到底是谁的家”的诘问,在诘问背后,是当代广州人的身份焦虑和社会认同危机,是对重建城市精神家园的渴望。
那么,陈扬及尹捷们所呼唤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家园呢?从尹捷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耿耿于怀的正是往日的那种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有情有义。在“新广州人主义”的旗帜下,《新闻日日睇》所追求的就是为转型社会中失落的都市人打造一个精神家园。
三、《新闻日日睇》的媒介实践:打造广州人的精神家园
“符号既是现实的表征,又为现实提供表征。”(7)换句话说,符号既反映现实,又建构现实。作为一档地方新闻及资讯节目,《新闻日日睇》一方面呈现着广州的城市风貌与广州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建构着城市的文化精神与品格,塑造广州人的社会认同。
《新闻日日睇》主要有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为读报环节,20分钟左右,主持人以独特的方式解读报纸上的本土新闻;第二个板块“G4出动”为自采新闻,25分钟左右,年轻的记者深入广州的大街小巷,现场报道当天的城市新闻;第三个板块“活在广州”,5分钟左右,侧重提供生活服务资讯。
1.讲述广州人自己的故事
日常的“G4出动”重在表现寻常百姓尤其是广州原住民的真实的日常生活,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与困惑,如因线网改造导致的停电停水、公交线路改造导致居民出行难、业主与物管之间的冲突、拆迁补偿纠纷等。二是当天街头巷尾发生的灾难与冲突,如车祸、火灾、凶杀、罪案等。三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变动的消息。如天气的突然变动、停车收费标准的改变等。
日常的“活在广州”重在呈现广州原住民的生活情趣、提供有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用信息。这个板块展现的是一个活色生香的广州、活得有滋有味的广州人:收藏数百张老照片的西关老人、举办水上拔河的番禺农民、做得一手冰镇菜的小店师傅、有一双巧手的小花店男主人……
《新闻日日睇》就像一面镜子,寻常百姓生活中的烦恼、情趣、街头巷尾的奇闻秩事,广州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一一呈现其间,透过这面镜子,广州人看到了自己,在对节目产生认同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身份。
但这档节目并没有止步于此,在表现广州和广州人的同时,又通过一系列的主题策划报道,倡导情义,守护文化传统,重塑城市精神。该栏目的主题新闻策划报道主要有两类:一是“情义广州”系列策划;二是有关守护广州历史文化传统的专题策划。
2.张扬守望相助的邻里温情,建构情感上的共同体
“情义广州”报道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倡导扶困济贫的城市精神。其所推出的第一组系列报道题为《帮帮珍姐》,珍姐经营着一家小餐厅,多年来帮助并接纳过许多刑满释放人员,后因丈夫生病,餐厅疏于管理直至停业。2005年6月6日,《新闻日日睇》栏目组发起“情义广州,帮帮珍姐”活动,并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同题跟踪报道。“在帮助珍姐的过程中,发掘普通广州街坊全心全意、不求回报献爱心的故事,让人们在报道中重新发现城市中的情义。”(8)
自此以后,“情义广州”就成为“G4出动”的常设性栏目,持续不断地关注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讲述爱心故事。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次:
2006年7月,广东乐昌发生特大洪灾时,发起“情义广州,帮帮乐昌”大型活动,并进行同题跟踪报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经与四川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会商,《新闻日日睇》栏目再次启动“爱心直达行动”,5月22日在中华广场举办募捐活动,当天募捐的救灾物资超过130吨、现金超过200万元,后来栏目组组织社会车队,将钱物直接送达灾区。(9)
在一次受访中,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倡导“情义广州”这个口号时,陈扬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作为一种情感交流,情义是双向的。城市有了情义,其中的人才有亲切感和归属感。”(10)可见,“情义广州”作为《新闻日日睇》的常设性板块,正是为了给广州人找到家园的归属感,使其成为情感上的共同体。
通过“情义广州”这个平台,“新广州人主义”的理念得到了落实,其所建构起的“守望相助”的精神也获得了市民的认可和接纳,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逐渐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守护文化传统,构筑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又称群体记忆。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文中首次提出,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11)
集体记忆是集体认同的前提,对加强族群成员的自我认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从社会中得到记忆,也在社会中拾回、重组这些记忆,集体记忆依赖媒介、图像或各种集体活动来保存、强化或重温。广播电视的声音与影像、报刊的文字讲述、互联网上新闻与历史的链接、纪念碑与博物馆里的历史印记,都成为构筑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12)
在倡导“情义广州”的同时,《新闻日日睇》和陈扬们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的是广州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多年来,该栏目持续推出一系列有关守护广州人文历史传统的策划报道,唤起原住民的集体记忆和内心情感,引发强烈的文化认同。较为典型的有:
2005年7月推出的户外节目《情义广州,轻触传统》,邀请专家探讨南粤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讨论南北艺术差别;2007年5、6月间,在广州城中村猎德村即将拆迁之际,推出端午特别策划《酒干倘卖无》与《把根留着》,集中表现即将消失的祖屋、龙王庙、趟栊屋以及精美的五色龙船等传统建筑及风俗,表达老村民故土难离的复杂心情;2007年11月,泮塘五约周边老村建筑面临拆迁之际,播出系列报道《泮塘的前世今生》,体现市民对泮塘的怀念以及对荔湾湖发展的展望;2008年10月,报道了退休老师李瑞然为广州拆迁存照,用风烛残年留住城市记忆的故事,推出特别策划《广州记忆正在进行时》,呼吁市民拿起相机,记录广州,让“城市记忆”在正在进行时中留存升华……(13)(www.xing528.com)
4.语态:与街坊倾偈
在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所制作的《新闻日日睇》宣传海报上,有着这样的宣称:“陈sir是广州街坊的邻家阿叔,G4是广州街坊的孩子。陈sir和他的G4们用自己每一个白天和黑夜的勤劳,追逐着真相和真理,守护着城市的精神家园。”
陈sir就是《新闻日日睇》的主持人陈扬,G4则是该栏目记者的称号。
陈扬,年过50,个子不高、身体发福、圆头圆脸、其貌不扬,一年四季,手执一支粗大铅笔,一身休闲装出现在屏幕上。据说,广州电视台一位化妆师,曾奉命为第一次主持《新闻日日睇》的陈扬化妆。化妆师一看,陈扬这老头儿,要长相没长相,要身材没身材,要是再不化化妆,能把老观众都吓跑。可化妆师化了两个小时妆,最后把笔一摔,说不画了!“化来化去跟没化是一样的!”乐呵呵的陈扬把脸一洗,穿着还带着水渍的T恤衫就上了电视。(14)
与陈sir相类似,G4记者在外形上同样不做任何刻意的修饰,天天一身邻家孩子的日常装扮,奔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操着地道的粤语,接到报料后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将话筒递给街坊,让他们诉说自己的喜与忧。
从周一到周六,每晚七点,《新闻日日睇》的主持人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新闻日日睇,日日倾下偈。”转换成普通话就是:“新闻日日看,每日聊聊天”。在2005年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陈扬如是说:
我不一定谈国家大事,我的想法是和观众聊聊天,广州老百姓有什么想法、怎么表达我知道,……老百姓他不是想听你陈扬讲什么东西,他无非是想听到他内心深处的自己,想通过我的嘴巴来讲他的内心。(15)
作为《新闻日日睇》的主持人和灵魂性人物,陈扬将每日的出镜主持定位为“与街坊倾偈”,即与街坊聊天。何谓“街坊”?陈扬如是说:
“街坊”这一代表着邻里关怀的口头禅,狭义上的理解是大家同在一条街。我们在节目中使用,是为了强调8个字——“同城而居,守望相助”。“同城”是现实情况,“相助”是理想状态,“情义广州”呼唤“守望相助”。(16)
对陈扬而言,观看《新闻日日睇》的人们既不是传统的政治话语体系中的“群众”——宣传教育与管理控制的对象,也不是传媒产业话语体系中的“受众”——电视节目的消费者和广告商的诉求对象,而是日常生活话语体系中的“街坊”——同城而居、守望相助的邻里亲朋。于是,每日一次的节目,就变成了熟人之间每日一小时的聚会和聊天,借助这个栏目,一位邻家阿叔带着一班邻家孩子与成千上万个广州街坊走到了一起,操着共同的语言,聊着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分享经验、情感与价值观,重要的不是获得信息,而是参与、沟通和认同。
“与街坊倾偈”,看似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语态的彻底转换,由西装革履、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宣教模式转向一身休闲、平等真诚、寻常巷陌的交流模式。
四、结语:作为仪式的传播
《新闻日日睇》诞生于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在该栏目创办前,该频道所占的收视市场份额处于40位左右,作为一家城市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不仅缺乏主流新闻资源,更缺乏人力与物力,该栏目可谓先天不足。谁能料到这个出身卑微的新栏目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收视率就冲到了8点,2005年的全年平均收视率也稳定在了6个点。(17)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都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由此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电视民生新闻热潮,《新闻日日睇》正是这股热潮中涌现出来的一朵南国奇葩。有学者将民生新闻视为一种新的传播范式,并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18)若用这四个标准来衡量,《新闻日日睇》可算是典型的电视民生新闻。
然而,《新闻日日睇》绝不仅仅是对“南京零距离模式”的简单复制,民生新闻范式的广受欢迎也不足以解释其取得的成功。其独特之处正在于栏目所具有的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在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式微、信仰缺失、人心散乱的社会大背景下,为迷茫的都市人,尤其是本土原住民重建精神家园。此种情怀与努力,一方面使人联想起芝加哥学派的杜威和帕克们企图用报纸等大众媒介作为纽带,在城市中重建和谐的民主共同体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切合了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所极力推崇的传播仪式观。
凯瑞将传播的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在传递观中,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在凯瑞看来,“两种传播观并不需要彼此否定,仪式观并不排除信息传递或态度改变过程,它只是主张除非人们从本质上对传播与社会秩序采用仪式性的观点,否则他们就无法正确理解这些东西。”(19)
我们无法断定陈扬们是否了解传播的仪式观,更不能说《新闻日日睇》在有意识地实践凯瑞充满人文情怀的传播理想,但《新闻日日睇》的媒介实践却在客观上暗合了传播的仪式观。面对原住民的困惑与失落,《新闻日日睇》和陈扬们举起了“新广州人主义”的大旗,开出的药方是广州的传统历史文化,张扬的是现代化大潮来临前的邻里乡亲的守望相助的精神,期望以广州独有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来拯救现代都市人的心灵危机,从而达成共识,建构社会共同体。
陈扬们的努力得到了广州街坊的热切回应,“许多广州人越来越习惯于晚上7点打开电视,在未来的1小时里听其貌不扬的陈sir说新闻,聊家常,评时事,陈sir衣着的变化、偶然的缺席都会成为坊间猜测和议论的话题。”(20)对于数以百万计的广州街坊而言,《新闻日日睇》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栏目所发起的每一次活动也总能得到积极的响应。围绕《新闻日日睇》,一个由广州传统文化连接起来的社会共同体开始形成。
然而,旧日的田园牧歌式的温情终究难敌滚滚而来的商业大潮与刚性的舆论宣传管理,2009年1月3日,陈扬在主持完节目后黯然下课,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街坊,《新闻日日睇》还在,但其灵魂人物已去,旧日的精彩与风光也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
【注释】
(1)田秋生,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兼新闻系主任,副教授,新闻学博士;王首程,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2)“睇”为粤语,意为“看”。
(3)贺湘丽.民生视角下的人文关怀.当代电视,2005年第6期。
(4)致敬! 2007中国传媒.南方周末,2007年12月27日。
(5)叶青,傅志群.做广州人的新闻频道.当代电视,2006年第6期。
(6)陈扬对话尹捷:新广州人主义.百度贴吧,陈辉权吧,http://tieba.baidu.com/f?kz=330930776.
(7)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8)陈晶晶.从新闻的记录者到发起者.当代电视,2007年第3期。
(9)黄震洲,张笑秋.加强新闻策划,实现民生新闻新突破.青年记者,2010年第5期。
(10)资料源自《南方》杂志对陈扬的专访,2007年第8期。
(11)李兴军.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4期。
(12)郭小平,王子毅.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今传媒,2009年第12期。
(13)黄震洲,张笑秋.加强新闻策划,实现民生新闻新突破.青年记者,2010年第5期。
(14)许十文,朱璐诗.陈Sir,广州撑你.南都周刊,2010年1月29日。
(15)刘炜茗.《新闻日日睇》陈扬:在广州我比杨锦麟厉害.南方都市报,2005年3月1日。
(16)资料源自《南方》杂志对陈扬的专访,2007年第8期。
(17)叶青,傅志群.做广州人的新闻频道.当代电视,2006年第6期。
(18)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9)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20)赵灵敏.新闻日日睇:民生新闻的新路.南风窗,2007年第2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