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企业出海:国际化战略成功!

中国企业出海:国际化战略成功!

时间:2024-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企业国际化,是指其销售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研发国际化,企业的运营完全按照国际惯例来进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企业目前实行国际化战略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研究开发水平偏低、政策体制约束偏紧等。本章分别讨论这两种企业国际化战略,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实践证明,嫁接外资是国内企业快速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条便捷途径。

中国企业出海:国际化战略成功!

第八章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企业国际化,是指其销售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研发国际化,企业的运营完全按照国际惯例来进行。广义的企业国际化,不仅包括对外投资,而且包括对外贸易;不仅包括境外合资,而且包括国内合资。

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现实实践,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分为两大层面:一是“引进来”的企业国际化战略,二是“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化战略。“引进来”是利用外资促进企业的体制转换,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战略转型,这一层面的国际化战略包括嫁接外资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型企业国际化战略; “走出去”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企业主动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包括对外投资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和生产能力转移型企业国际化战略。从资本流向上看, “引进来”与“走出去”恰好相反,但是从相互作用机理上看,吸收外资能够诱发对外投资,对外投资又能推动吸收外资,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可以共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两种层面上的国际化战略不仅不构成矛盾,反而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深层次上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企业目前实行国际化战略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研究开发水平偏低、政策体制约束偏紧等。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的基本对策,就总体思路而言,一是正确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系,二是要把跨国公司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加以认识,三是要把无形资本作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中之重,四是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层次,五是实施“与跨国公司捆绑在一起发展”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就企业层面而言,一是品牌扩张,二是规模扩张。就政府层面而言,一是明确企业产权关系,使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二是解决私人对外投资的保护问题,三是改革驻外人员的收入分配体系,四是加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保障体系建设。

本章分别讨论这两种企业国际化战略,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引进来”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中国企业在“引进来”层面的国际化战略大体上可以分为嫁接外资型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型两类。

(一)嫁接外资型企业国际化战略

所谓嫁接外资,是指中国企业与国外投资者之间形成合资、合作、补偿贸易和并购等营运方式的过程。由于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起步较晚,起点不高,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其中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实务经验不足、运行规则不清是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利用外资嫁接,因为外商能够带来充分的市场信息、熟悉的采购和销售渠道和丰富的经营经验,这就有利于国内企业迅速突破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时通常会遇到的各种壁垒,无疑使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一起步就具有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缩短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距离。实践证明,嫁接外资是国内企业快速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条便捷途径。

1.合资经营

由中国的国内企业同国外企业按照平等互利原则,以股权的形式合营,组成具有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共同商定出资的比例,共同出资,包括现金、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土地、厂房、劳务等,共同经营特定的项目,共享利润和承担亏损。其具体做法又有以下几种:

(1) “单枝嫁接” 。中方企业划出一个分厂、一个车间或一条生产线与外商合资,嫁接以后,原企业的其他资产仍为中方所有,管理上两种模式并行,生产经营上各自分开,财务独立核算。

(2) “整株嫁接” 。中方企业以现有的厂房、设备、公共设施等全部生产要素和资产存量折股与外商合资,从而使整个老企业在机构人员、设备技术、产品、经营机制等方面实行脱胎换骨的全面改造。

(3) “复合嫁接” 。中方一个企业分别与几个外商进行合资,或者一个外商分别与中方多个企业进行合资,一主多客,一客多主,各自相对独立。

(4) “联动嫁接” 。中方以一两家龙头企业或以某一特色产业为龙头与外商合资,通过产品结构档次的升级换代,逐步带动行业的转轨变型或相关产业的联动复苏,形成整体优势和效应。

2.合作经营

其具体做法是,由外方提供资金、技术、主要设备、原材料、商标使用权等,中方国有企业提供现有厂房、设备、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服务等,双方按照合同规定从事特定项目的经营。

3.补偿贸易

其具体做法是,外商为中方国有企业提供设备、资金、原材料等,由中方组织生产,用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商品作价归还外商投资者。

4.运用地租差价合资

其具体做法是,中方结合旧城改造,把地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的国有企业有计划地搬往近郊区、远郊区或工业开发区,国有企业将原厂的土地使用权拍卖、拍租给外商搞第三产业,所获资金由国内企业进行异地建厂和技术改造。

5.外方购买中方股权

中方企业组建股份公司,在境内外发行B股、H股、L股、N股等。境外股东认购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额度25%以上的,享有外商投资企业相关待遇。采用这种方式,筹资范围广泛,投资风险分散。目前这类企业数量不多。

6.外商并购国有企业

其具体做法有:

(1)收购国有企业全部产权,使该企业为其子公司。

(2)收购国有企业51%以上的股权,使该企业为其控股企业。

(3)在合资经营过程中外方增资扩股,稀释中方股权,由参股变成控股。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企业嫁接外资以后,其海外市场大多数为外商控制,中方并未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经济活动,加上外商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也很难将全部相关信息告诉中方,致使中方经济利益遭受损失,一些嫁接外资的初衷并不能得到体现。一般而言,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外资外商至少可以从四个环节获取收益:在企业建立初期,从进口成套设备上索取高价,赚取第一笔收益;在企业投入运营以后,从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中通过“转移定价” ,赚取第二笔收益;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成品时,人为地压低价格,由其关联公司所购买,赚取第三笔收益;在企业利润分成时获得第四笔收益。有人估计,通常情况下外方在前两个环节上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因此,这种由外商控制海外市场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从中方的角度讲,还不能称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化。进入21世纪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一部分已经拥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把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置于国际市场之中,在国外投资建厂,实行跨国经营。

(二)产业转移型企业国际化战略

从第二章我们就已经知道,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产业发展规律。二次大战以前,世界制造中心一直集中在欧美;二战以后,世界制造中心逐步转移到日本,然后向以韩国和中国台湾为首的东南亚诸国和地区转移;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制造中心又从日、韩向中国内地转移。目前看来,中国内地尤其是沿海地区已承接过来自两个地区的大规模产业转移:一是香港制造业的转移,二是台湾制造业的转移,正在接受日、韩制造业的转移,以及欧美制造业的转移。

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基本上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跨国公司直接把自己的制造工厂或生产企业整体或部分迁移到中国,另一种是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过程或环节通过三来一补、贴牌生产(OEM)以及其他外包方式委托给中国企业来完成。在后面这种形态下的中国企业,其市场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市场,因此具备了借助于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机会,从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可能性。

1.总体状况

进入21世纪初期,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又开始了新一轮向中国的转移。以移动通信设备为例,2001年6月获得爱立信大部分手机生产外包订单的全球第二大电子制造服务商伟创力,宣称要在两年内将大量手机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并将珠海建成其主要的手机生产基地,下一步还将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地投资建厂。6月底,飞利浦电子集团将手机制造业务转包给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飞利浦由此成为第一家将生产基地完全建立在中国的国际著名移动设备供应商。同月,摩托罗拉透露还要继续增资,大举扩建其在天津的亚洲通信产品生产基地,要将那里建设成为“ 21世纪摩托罗拉最先进的、产量最高的通信设备基地之一” 。再看家电行业,2001 年7月,松下电器公司停止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微波炉,将其相关的生产基地全部集中到上海。8月,东芝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显像管电视,把包含数字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中国。至此,日本主要彩电制造商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机4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至中国。此外,像录像机、复印机空调、CD、单放机、DVD等日本的其他家电产品,也主要由日本公司设在中国的工厂生产。跨国公司生产线的大规模转移正在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统计资料表明,早在1999年,全球彩电市场销售量有四成是在中国生产,世界上的复印机中国生产的大约占六成。

2.地区状况

目前,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国内承接国际产业向外转移的重要基地。以东莞市为例,东莞作为世界电脑资讯产品制造业重要基地,其电脑资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高级交流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5%,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0%,电脑键盘占16%,电脑主板占15%,电子元件占12%。据了解,加工制造电脑整机所需的零配件,95%以上都可以在东莞配齐。齐全的配套企业,令全世界所有的电脑采购商都到东莞来购买周边设备。据统计,1996~2003年,东莞已连续8年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出口总额中仅次于深圳、上海而位居第三。

再看深圳市。据统计,深圳市2004年外贸出口总额高达778. 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 6%,占全国出口额的13. 1%。出口总额连续12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出口额为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 2%,工业制成品出口额761. 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7. 8%。出口产品中出口额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有机器零部件、便携数字式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无线电话机、激光打印机、电子游戏机、微机数字处理部件和液晶显示器等11种,5亿~10亿美元的有打印机零部件、喷墨打印机、DVD播放机、无绳电话机、彩色视频投影机、锂离子电池等12种。[1]

近年来,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长江三角洲地区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步伐加快,苏州、无锡、南京、宁波温州等城市的制造业,都有较高的外向度,并形成了一批集聚的、产品专业化的外向型企业群体。

随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向型的制造业转移也开始较大规模地朝向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3.企业状况

珠三角地区格兰仕为例,目前格兰仕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拥有1500万台微波炉的年产销规模,占有全球市场近35%、国内市场近70%的份额,稳居全球第一。这样,格兰仕微波炉在生产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相应的降价。当规模达到200万台时,格兰仕微波炉的价格是年产量80万台的成本线; 450万台时,价格降到年产量300万台的成本线; 800万台时,价格降到年产量500万台的成本线; 1500万台时,价格降到年产量1200万台的成本线。据说,这已成为价格底线。当然,格兰仕不仅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而且通过资本经营降低成本。一般而言,引进国外设备,一是花钱购买,二是“免费”拿来。格兰仕采取的是“免费”拿来方式,其前提是给国外企业一个承诺,这个承诺就是:比如某一产品,你要是10块钱的成本,我5块钱给你,但要把你的生产线搬过来。格兰仕没花1分钱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而且得到了现成的国外市场。这样,A品牌搬过来,格兰仕就帮外国企业生产A; B品牌搬过来,格兰仕就帮外国企业生产B。据介绍,在法国,工人是4天工作制,每天工作6小时;而格兰仕机器是1天24小时不停地运转。这样,1周内将1天的生产量按既定的价格卖给合约企业,其余6天的生产量则按灵活的价格卖给其他企业。这既是格兰仕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格兰仕善打“价格战”的“秘密武器” 。可见,核心技术不等于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具备一定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像格兰仕)会更快地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实施国际化大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大多采取的是“哑铃型”模式,即利润率较高的研发和市场两头在国外,而利润率较低的制造一头在国内。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靠拼装和组装从事国际化生产,一直是国内大多数实施国际化战略企业的“硬伤” 。例如,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一直维持较大幅度增长,但主要依赖的是集中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的数量扩张,因而数量的增长与经济效益的增长不成比例。2004年,我国出口电风扇4. 5亿台,平均每台3. 8美元;打火机52亿只,平均每只0. 063美元(合人民币0. 52元) ;手表9. 6亿块,平均单价1美元(其中浙江省出口600万块,平均单价0. 3美元) ;出口鞋59亿双,平均单价仅2. 5美元,不及意大利的1/3 (一些省出口单价仅1美元) ;出口DVD1. 3亿台,平均单价45. 6美元,不及日本的1/3;出口传统照相机5600万台,平均单价5. 9美元,不及日本的1/20。

对此,从企业来说,技术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就成为国际化战略中最重要的内容,成为谋求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更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形成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深入实施技术自主创新战略和品牌战略,把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点放在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构建企业核心能力上来。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企业一开始则采取技术上的“拿来主义” ,通过扩大规模、做大市场,获取利润回报后,再回头投资核心技术研发。仍以格兰仕集团为例,2001年其技术科研经费投入达到4亿元,主要用于空调及微波炉高端技术的开发和研制。按格兰仕集团年销售收入来计算,其研发费用投入比例已增至年销售收入的5%。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发展路径。

二、“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走出去”战略是指中国有国际竞争力和相对比较优势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更大的市场、更好的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境外发展业务,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总体谋划。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也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对外投资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和生产能力转移型企业国际化战略。

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利用国际分工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显然不只是中国企业实现构想中蓝图的必经之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样的战略思路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成长之必然,从而细致地渗入到各产业中领先者们的议事日程。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初创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在改革开放后得到逐步展开,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走出去”战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生产要素全球化组合的越来越重要的方式,并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1.发展阶段与规模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初创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兴起阶段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50~70年代末,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新生的共和国的贸易封锁,中国政府组建了国家专营的外贸公司,允许这些公司在海外设立贸易办事处和分公司。外贸公司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为代表处,成为总公司的海外销售和进口网点。尽管这个时期海外投资规模很小,但却是新中国最早的对外直接投资。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各类企业开始探索对外投资。1980年,经中国政府批准,北京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本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开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在东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间,中国从事对外投资的企业从专业贸易公司,发展到工贸公司、工业生产企业、餐饮服务企业和建筑企业等。海外企业的规模从几十万美元增加到百万、千万美元。[3]

1998年党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年对外投资金额连续达到数十亿美元。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国民经济整体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呈现强劲增长势头,2001~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从7. 07亿美元增长到36. 2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全国经外经贸部批准或备案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已近5000家,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4]由于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中有相当部分是没有经过官方批准的,因此,这一数字所反映出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规模偏小。

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是联合国专门从事全球跨国投资问题研究和制定政策的权威部门,其每年出版一本《世界投资报告》 。据2000年版《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度金额,1994和1995年分别为20亿美元,1996年为21. 14亿美元,1997年为25. 63亿美元,1998年为16. 00亿美元,1999年为35. 34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为256. 13亿美元(见表8 -1和表8 -2) 。

表8-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度金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 。

表8-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金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 。

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6. 2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股本投资25. 06亿美元,约占69%;利润再投资11. 16亿美元,占31%。从核准和备案情况看,2004年我国对外投资新设境外企业82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37. 1亿美元、企业平均投资额450万美元,分别较2003年增长62. 5%、77. 8%和9. 5%。从行业分布看,200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采矿业,投资额为19. 1亿美元,占52. 8%;商务服务业9. 6亿美元,占36. 5%;制造业4. 9亿美元,占13. 5%;批发和零售业1. 1亿美元,占3%。[5]另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11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为56. 5亿美元。

应当看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密不可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中FDI的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2.多元化的结构特征

面对经济全球化,为了适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保障供给的需要,1998年,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对外投资形成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的8年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除了投资热情不断高涨,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投资规模增长强劲外,无论是行业结构,还是地区结构,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1)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从过去以贸易领域为主拓宽到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研发中心等行业在内的更广泛的产业领域。从传统产业向以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和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代表处在内的商业分销领域不断扩张。即使在制造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从传统的纺织、轻工和普通家电业,向以计算机、信息通讯为代表的高技术领域拓展。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末,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在内的信息产业的对外投资额达107. 6亿美元,占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32. 8%。[6]

(2)投资主体多元化。党的十六大精神激发了各种所有制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热情,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境外投资主体正在从过去单一的国有企业向多种所有制企业转变,从在境外设立流通领域的贸易企业和贸易机构向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和专业市场等形式转变。据商务部统计,截止到2003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主体按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国有企业占43%,有限责任公司占22%,股份有限公司占11%,私营企业占10%,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占7%,股份合作企业占4%,集体企业占2%,联营企业占1%。[7]由于民私营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已成为境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

(3)投资方式多样化。跨国并购等投资方式继续得到发展。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不断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在继续进行传统绿地投资的同时,跨国并购、股权置换等新方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尤其是大型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8]在对外工程承包业务中,我国企业获得工程合同的主要方式是国际公开竞标,使得别国政府和企业自叹不如。同时我国企业在探索以BOT为主的新项目融资方式中也取得进展。中国水电技术进出口公司、中国化学工程公司、四川电力公司等企业陆续以项目发起人身份在境外开展BOT,项目进展顺利。我国企业在开曼群岛和维尔京群岛等国际避税港投资的增加,也说明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已越来越多地向国际通行做法靠拢,资本运营手段进一步提高。

(4)在境外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亮点。如海尔集团和华立集团分别在美国和日本设立了研发中心,东方通讯在美国硅谷建立研发基地,华为科技在印度班加罗尔建立研发中心,旨在利用国外技术创新优势实现境外自主产权产品的开发,在推出面向全球市场的新产品过程中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企业运行模式,从而提高竞争力。

此外,中央管理的企业及沿海地区企业在我国对外投资中占的比重较高。

(二)对外投资型企业国际化战略

企业采取对外投资的方式实施国际化战略是最为普遍的形式。但针对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除了直接将国内的资本用于对外投资,在海外设立生产制造企业或经营机构外,还有其他多种形成对外投资的方式供选择。

1.以对外经济援助方式从事境外投资

一是援外优惠贷款。1995年7月起,中国政府同40多个受援国签订了优惠贷款框架协议。如非洲主要实施的项目有苏丹石油、黄金开采;坦桑尼亚、赞比亚的两个纺织厂;赤道几内亚的森林开发和木材加工;博茨瓦纳铁路更新;科特迪瓦农机装配厂、汽车装配厂和制药厂;加蓬渔业开发等投资项目。二是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设立了“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 ,用于支持中国企业同受援国企业举办具有援助性质的合资、合作、独资企业。1992年起,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贷款先后支持中国企业在30多个受援国探讨落实援外合资合作项目40多个。主要项目有津巴布韦水泥厂、拖拉机组装厂;卢旺达水泥厂代管经营;马里塞古合资纺织厂、茶厂租赁经营、纳米比亚拖拉机组装厂;赞比亚农场、商品中心;肯尼亚独资制药厂等。

2.以对外承包工程方式从事境外投资

随着我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政策措施,对外承包工程的促进体系基本形成,政策支持效应进一步体现,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迅猛。2004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4. 7亿美元,同比增长26%;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38. 4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中有一部分转变成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

我国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在非洲设立的工程承包企业,有相当一批是原来的外经公司(工程承包公司) ,这些公司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脱胎于中央各部委援外办及各省、直辖市援外办,一直承担中国援外工程,在非洲建成成套项目数百个,包括坦赞铁路、埃及国际会议中心、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著名项目,为中国赢得了信誉。70年代末我国开始进入国际承包市场,中国驻非援外项目办在当地注册,率先承包当地工程项目,转变为外经公司。这些外经公司有项目公司的职能,一般是因项目(特别是援外项目)而设立,但初始项目结束后,公司实体往往得以存续,继续承揽当地其他援外及工程承包项目。例如四川国际公司以援建肯尼亚卡萨拉尼体育中心为契机,在肯尼亚注册公司承揽工程项目,继续从事对外投资活动。

3.以债务资本化的方式从事境外投资

债务资本化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一种新形式。即对我国在国外的某些生产性贷款项目,在其还贷出现困难的时候采取债务资本化的方式,将受援国所欠的无息贷款转变为中国公司在相关项目中持有的股本,继续合资经营,然后再由中国公司向中国政府还贷。例如,1994年4月,马里政府将中国援建的赛古纺织厂折成1763. 76万元人民币作为归还中国政府1970年5000万元人民币贷款还贷的一部分,转股给中国海外工程公司,由海外工程公司归还中国政府,其余部分仍由马里政府偿还。

4.以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从事境外投资

通过国际知名品牌等无形资产进行海外投资活动,是跨国公司常用的投资方式。我国一些领先的企业也开始对这一投资方式进行大胆的尝试。例如,海尔集团的海外拓展方式之一就是,产品在出口时首先考虑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从事海外生产,海外销售。这里,首先对发达国家进行出口贸易,创建无形资产——国际品牌;然后利用这个无形资产,再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对外投资。当然,对这种方式也要进行比较成本分析。当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销售达到一定规模后,将当地的生产成本同国内的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之和进行比较,只要在当地设厂有利,便在当地开设加工组装厂。根据上述海外市场拓展策略,海尔集团已于1996年在印尼雅加达成立了印度尼西亚海尔保罗工业有限公司,1997年在菲律宾成立了菲律宾海尔LKJ地区有限公司,1998年在马来西亚成立了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海尔在海外建厂的同时,还利用自己的高科技优势分别向巴基斯坦、印度、南斯拉夫输出了大波轮洗衣机、无氟节能冰箱和变频空调制造技术,可望进一步开拓在这些地区的投资。

5.以长期商品输出方式从事境外投资

对海外某一地区进行投资,可以说是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商品出口的必然结果。例如,无锡飞马纺器有限公司自1988年开始向国外出口,经过10余年的出口实践,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一是飞马产品在南亚的几个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已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二是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相比,飞马产品的价格低35%。可见,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投资办厂的条件是成熟的,产品销路有非常大的保障。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无锡飞马纺器有限公司不失时机地将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定为境外设厂的首选地。

6.以开拓境外融资方式从事境外投资

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实际上完全可以在海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实现在境外利用外资。即争取由外国金融机构或政府提供的贷款,再以此贷款在国外投资。迄今为止,我国几个大型企业集团境外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几乎都是从海外金融市场上自筹资金兴办起来的。例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金融租赁方式,利用国际上几家大银行和银团的贷款,投资1. 2亿澳元,购买澳大利亚波特兰炼铝厂10%的股份,短短几年内就利用投资收益还清了全部贷款。

(三)生产能力转移型企业国际化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内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商品不足的现象基本结束,制造业开始出现整体上、总量上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例如,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已高出市场需求40%;彩电生产能力高出60%;家电行业几乎每个品种都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1996年,空调生产厂家的开工率只有30%,洗衣机厂的开工率只有43. 4%;电子产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已由1995年的18. 3%下降到1996年的15%,供不应求的产品已由14. 4%下降到10%,供大于求的产品已由66. 3%上升到75%。1996年,国有企业库存积压产品的金额已经达到4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通过推动国内企业向外投资并开展国际化经营,可以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一部分因重复建设、盲目发展造成的过剩生产能力找到出路。1998年底,当时负责主抓此项工作的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了首批《向境外转移的长线产品目录》 ,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行业。与此同时,国家经贸委还起草了有关进一步推动工业制造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设点的措施和办法。

1999年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 。这份境外加工贸易政策性指导文件对境外加工贸易进行了界定(定义) ,并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有关鼓励政策、项目审批程序、组织设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随后,配合这份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又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的十几份配套文件。如《关于鼓励企业利用援外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意见的通知》 、《关于申报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扶持境外加工贸易有偿使用项目的通知》 、《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外汇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 《关于简化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外汇管理的通知》 、 《关于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有关出口退税问题的通知》 、《关于对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有关财务问题的通知》 、《关于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项目的企业赋予自营进出口权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派审批手续的通知》等等,这些配套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大生产领域对外投资的力度,特别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根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1999年底,中国开展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共有151个,其中1999年新批准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50个,补办确认手续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101个。

中国境外加工贸易项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家电行业为例,1993年天津市空调器公司与土耳其合资兴建的一家空调器工厂在土耳其建成。该厂的技术设备全部由天津空调器公司提供,这是我国空调器企业首次在境外建厂。1997年,随着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通过企业兼并,实现了规模经营,竞争力不断提高,境外办厂已成为这一年家电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热点。海尔、新飞、小天鹅等大型企业集团分别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南斯拉夫创办了合资企业,生产组装各种家电产品。1999年及其之后,中国境外投资又出现了一个新高潮。除海尔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创办海尔家电制造中心外,大部分家电企业都纷纷投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格力电器公司在巴西兴建了空调器生产厂;金翔集团和千叶集团分别在伊朗、菲律宾、古巴、印尼和中国澳门建立了电风扇厂;春兰集团和TCL集团在俄罗斯分别建立空调器和彩电组装加工生产线;澳柯玛集团开始在越南、埃及筹建工厂;康佳集团在印度建立了彩电组装厂等等。

如前所述,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化战略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资讯服务等。一般而言,中国投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多为非生产性项目,一是贸易性项目,即贸易型投资,主要在于促进中国国内产品的出口。二是研发型项目,近几年来,研发型投资比重逐步上升,主要在于获取或利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如杭州东方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硅谷设立研究开发基地,目的在于利用美国的人才和先进技术开发中方拥有知识产权的手机。

另外,投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多为非贸易性项目,即非贸易型投资。一是资源开发型投资,主要为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佳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的需要。这类项目主要集中在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例如,原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的赞比亚铜矿项目、吉林大石头林业局的俄罗斯林业开发项目、宝钢的巴西铁矿石合资项目和原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的阿联酋天然气资源收购项目等。二是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国内相关材料、设备或零配件的出口。这类项目也主要集中在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例如,广州卷烟厂投资的柬埔寨卷烟项目、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巴西空调项目、力帆集团投资的越南摩托车项目等。

三、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伴随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和大型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企业面向海外发展,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是必须要走的道路。而在走出去战略中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更是中国企业不得不学习的基本功课。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令世人瞩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企业开始逐渐步入国际企业并购舞台的前台,在企业并购市场上不断寻求突破。一反美国“ 9·11”事件后跨国并购市场的沉闷景象,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可以说是异军突起、频频出击,成为市场中耀眼的亮点,不能不引起世人瞩目。这里先简述2002年至2005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市场上的表现和业绩。

1. 2002年崭露头角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也是从这一年起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10]1月21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5. 85亿美元的资金收购了西班牙瑞普索公司位于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并购完成后,中海油将在其中三个油田担当作业者,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随后于7月中旬,中海油又斥资约10亿美元(78亿港元) ,收购英国石油公司(BP)持有的印尼Tangguh气田的股权。此次中海油并购海外油田,是其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5年内跨入世界500强,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而在4月2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也斥资2. 16亿美元,收购了印尼戴文能源集团包括油田和天然气田在内的油气资产,同样也迈出开拓海外业务的重要一步。

9月23日,中国网通与亚洲环球电讯签署了全面收购协议,中国网通开价8000万美元就买得亚洲环球电讯19亿美元的网络。通过这一收购,中国网通已取得对亚洲环球电讯的绝对控股权。这是中国电信商首次在海外进行的企业并购活动。

此外,9月中国著名的家电集团TCL宣布出资820万欧元收购了业已破产的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施耐德公司。

甚至在此前一两年,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收购事件多少被业界视为是某种商业炒作,但上述情况表明,现今以国有企业为主力的海外并购大动作,无可非议地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在成为真正的国际级跨国并购参与者,至少在亚洲经济圈内已是如此。这一年,诸如中国移动收购8省移动公司资产、中海油收购海外油田资产、中国石油收购印尼油气田和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信公司等几大企业收购行动,实质上也是中国企业集团在国内市场竞争中激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努力控制通信和能源等经济要害部门的要素资源,表现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开始具备良好的战略视野,以及把握市场态势和机会的能力,同时也表明了中国企业群体在生产链前沿积极参与全球竞争,把自己培育成全球型企业的信心和能力。与此同时,国家的经济意志无疑也在其中得以充分体现。

此外,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信公司一案既有利用电信泡沫大厦将倾之际的资本豪夺,也有绕过近20亿美元资产偷袭控股公司的财技巧取,以多国投资银行人士的群体谋略来盘算眼花缭乱的跨国资产,这样一种符合运行规则和惯例的国际级企业并购行为令新一代中国企业家在资本运作舞台上初尝胜果。

2. 2003年再接再厉

无论是在规模、影响力,还是在交易方式上,2003年中国企业进行的跨国并购交易都有显著的升级含义,而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同样都是大手笔行动,显示出中国企业家在这最具挑战性的市场上正逐步走向成熟。

2003年2月12日,京东方科技集团以3. 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韩国HYNIX半导体株式会社旗下的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 - LCD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京东方将通过此次收购获得HYDIS的厂房和相关建筑、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再加上专利、技术以及全球市场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并可以直接进入国内显示器高端领域,同时进入全球市场。

在重要的能源产业,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继续实现着自己的并购扩张计划。3月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与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6. 15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然气在哈萨克斯坦里海北部项目8. 33%的权益。继收购里海油田股权之后又在5月斥资5. 43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公司天然气项目5. 3%的股份,成为第一个被允许购买澳大利亚天然气资源的中国公司。就在中海油收购里海油田8. 33%股权一周后,中石化公司收购了英国天然气集团剩下的8. 33%股权,而中石油目标是2005年海外原油3000万吨。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领域的三大巨擘在国际市场上大力收购能源资源,这正是为确保中国能源安全而采取走出去、多途径、多元化战略的具体实施,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正在建立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2003年11月5日,TCL公司与全球第四大视听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法国汤姆逊签署协议,成立一家净资产超过4. 5亿欧元的新公司,TCL和汤姆逊分别占67%和33%的股份。新公司通过合并重组TCL与汤姆逊的彩电及DVD业务,彩电年产量达1800万台,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TCL利用汤姆逊的技术和产品资源,又可以通过它绕开贸易壁垒的限制;而汤姆逊公司与TCL合作则有望使其中国业务实现突破。(www.xing528.com)

3. 2004年一鸣惊人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6. 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票(总价值约100亿人民币)收购IBM包括Think品牌在内的PC业务(个人电脑事业部) 。收购完成后,IBM持有18. 5%的联想集团股份,而联想控股将在联想集团中占有45%左右的股份。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联想还可以在五年内使用IBM的品牌。由此一来,联想有望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戴尔、惠普之后第三大PC厂商。

联想收购IBM包括Think品牌在内的PC业务可说是一鸣惊人,其影响之大而被视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开创性突破。这件关系到全球PC产业格局的大事一经披露,便立刻在全球激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不仅震动了国内媒体,境外媒体《华盛顿邮报》 、《纽约时报》 、《洛杉矶时报》等主流媒体也竞相报道,整个舆论形势褒贬不一。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中国来说,并购的象征意义远远超出经济意义。中国不仅能够参与国际制造业的竞争,也能够参与以知识品牌在内的全球高价值商品市场的竞争。 ”由此国人平添自豪,参与全球竞争的热情日益高涨。然而竞争对手戴尔公司总裁则表示:“计算机行业的历史上还没有过大规模合并带来成功的先例,我认为此次合并也不会例外。 ”一句带有酸涩味道的评语,又不免让我们对联想后续的并购整合增添了几分忧虑。并购的难点不仅在于收购的方案设计,以及巨额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更在于妥善处理并购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各类资源的整合。整合效应的产生才是并购成功的最终的标志。

本年度引人注目的跨国并购活动还有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10 月28日,中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击败竞争对手中国蓝星集团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在汉城正式签署了双龙汽车公司股权买卖协议。根据协议,上汽集团收购双龙汽车公司48. 9%的股份,总值则超过40亿人民币(5亿美元) ,从而使上汽集团成为双龙汽车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上汽对双龙汽车的收购是迄今为止我国汽车业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

4. 2005年高歌猛进

2005年,日趋成熟的并购环境激发起中国企业在并购市场上的巨大热情,在国际企业并购市场上中国企业继续高歌猛进,几起重大的并购行动再度引起全球关注。虽然其中有些并购终因各种原因未获成功,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更具有警示作用,其经验的总结更具有借鉴意义。这些并购案例必将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历史见证和宝贵遗产,甚至可以视为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2005年6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向美国优尼科公司发出收购要约,收购总额为185亿美元,中海油的收购方案为全现金方式,每股为67美元。除185亿美元的收购款外,中海油还将承担优尼科所有的债务,约16亿美元。但最终中海油于8月2日退出竞购,撤回其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此前海尔集团于6月下旬以12. 8亿美元竞购美国美泰克公司亦未获成功。此后华为以6. 82亿英镑竞购英国马尼可通信技术公司也功亏一篑。

2005年7月22日,南京汽车集团以5000万英镑及无附加条件的方式成功竞购了英国“百年老厂”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生产分部。

8月10日,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在中国的无限期使用权。并购完成后的公司还在阿里巴巴的领导之下,马云继续担任CEO。雅虎在阿里巴巴的经济利益是40%,拥有35%的投票权。

9月传出消息,经过历时一年多的谈判,中石油和中石化共同组成的中国石油投资集团——安第斯石油公司,将以现金形式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和管道资产,总代价为14. 2亿美元。厄瓜多尔是产油大国,原油日产量约为20万桶,石油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40%以上。中石油、中石化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的资产包括三个区块,共计日产原油7200桶。此项交易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南美洲的能源联系。

10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以每股55美元共计41. 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并获得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法院的最终裁决,批准中国石油集团100%收购PK公司。PK公司是在加拿大注册的国际石油公司,油气田、炼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年原油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PK公司在哈拥有12个油田的权益、6个区块的勘探许可证,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进行的单笔成功交易金额最大的一起海外并购案。

11月14日,海南航空集团收购香港中富航空60%股权。海航由此成为内地第一个拥有香港基地的航空公司。

在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2005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榜单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事件占了四起,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一股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引导和推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融入全球资源,全球制造,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本已经真正进入中国大型企业的战略视野,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某种自觉行动。另外,令世人瞩目的联想集团对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全球整合在这一年也初步获得成功。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含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海外企业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同时,我国企业也迈开了禁锢已久的脚步,开始实施面向海外的国际化战略,并且在步伐迅速加快的同时,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也显著提高。除向高新技术产业渗透外,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提高还表现在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变化。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正由传统的单一绿地投资,扩展到跨国并购、股权置换等新方式。这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顺理成章的事。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05年12月发布了一份题为《向世界舞台迈进:中国企业的对外并购》的报告,对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认为“私人资本机构在中国的对外并购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并且在任何全球并购交易中,收购者要获得全球规模就必须考虑中国企业,因为“中国正在成为许多商品的最大市场,收购者需要在中国有立足之地”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麦维德甚至认为:“目前全球在经历新一轮海外并购热潮,其特征就是中国企业国际化。 ”

事实上,中国企业如此大规模地进行海外并购活动还是首次。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实施大手笔的并购,体现了战略性资源紧缺、人民币升值和生产能力过剩的压力,政府希望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缓解外汇储备剧增的势头,增强对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战略资源的控制,但更折射出中国企业自身的成熟和壮大,视野和战略已开始由国内移向全球,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内在发展冲动和需求。但是也应当充分注意到,目前由于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并购经验、战略规划水平较低、方法掌握不够、操作技巧不熟练和管理能力不足等,使其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缺失、法律风险和文化冲突等不利因素,这往往是导致并购失败或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还要当心众多“陷阱” ,例如信息陷阱、同业竞争陷阱、负债陷阱、经营障碍等。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在从事跨国并购活动时,既要具备充分的勇气和信心,以全球战略的视野审时度势,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又要避免不顾成本和效益关系而盲目出击,最终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尤其是防止带有政治目的的炒作行为和短期行为。其实企业并购并非一并就灵,根据一些专业公司的调查:在以往的企业合并中,约有70%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约有50%合并后利润下降。只有全面正确地对企业并购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并购才能成功。

从2005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看,中海油、海尔、中石油、南汽集团、华为、海航和阿里巴巴等企业充满激情的海外并购自然是各有所图,但不外乎集中在资源、技术和品牌方面,这三个中国企业目前最短缺的要素成为中国企业积极开展海外并购的内在动因。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将使我们不会停下寻求海外能源的脚步,在中海油对优尼科190亿美元的竞购引起美国政府的激烈反应而失败后,中石油收购PK的成功意义已经不仅限于买下了一家公司,而更在于“资源”的取得。在海尔竞购美国美泰克公司,以及南汽集团对英国老牌汽车生产商罗孚的收购中不难发现,中国企业瞄准的已不再是以前我们所熟知的代工等产业低端,而是包括品牌、市场、服务在内的全面升级的产业链的高端。中国企业要实现国际化的经营战略,并购是一种主要手段,所以围绕上述三个要素的海外并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下去。

另外,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对美国的并购活动中显现的非市场因素障碍将继续存在,类似中海油遇到的情况仍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但也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因为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中海油的收购相比,反对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竞购美泰克及南汽收购罗孚的声音则要小得多。所以,不论是将视线转移到其他地区,还是努力通过自身改造消除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不透明的关系,中国企业都有机动的空间和争取主动的余地。2005年中国企业出海博弈声势夺人,但客观上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还无法得到国内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撑,眼前的中国海外并购体现更多的仍然是先行者的探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高潮还远没有到来。

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表明我国一些企业的实力已有明显的提高。无视我国企业实力提高的事实固然有失偏颇,但妄自夸大,甚至不恰当地以为我们已经强大到可以不计成本地同实力强大的对手硬拼,把本来很正常的失败或退出上升到有损民族尊严的高度,只能是匹夫之勇,无助于国力和企业实力的真实提高。该出手时就出手,该退出时就退出,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海尔在竞购中最终决定退出,是颇有勇气的明智之举。因为国内家电企业已有前车之鉴,海尔意识到了自己整合美泰克的风险太高,海尔没有为了政治目的而无谓地消耗企业和国家利益。华为的退出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这表明我国领先的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又成熟了一步。

在跨国并购中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企业,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沾沾自喜、高枕无忧。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并购后的整合将是复杂的和敏感的,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总之,无论成败都是中国企业进军全球经济的宝贵经验。

四、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的主要问题

虽然自1998年全面推行企业国际化战略以来,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伴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彻底转变的客观要求,如果继续按原有发展格局实施“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化战略,将遭遇“成长中的烦恼” 。因此,需要清醒地认识目前我国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和隐忧。

(一)战略内涵不够明确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 “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国家战略的内涵并没有得到明确界定和清晰的描述,目标和战略框架并不清晰,战略重点不突出,战略措施显得零乱,缺乏系统性,这就直接影响到战略的实施。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11]

(二)企业存在认识误区

从微观层面看,实施“走出去”战略,必然体现在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进程上。而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面对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还要同时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管理制度尚未探索清楚,就不得不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因此,尽管我国多数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是开拓国际市场和开发资源,但许多企业并不明确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从降低各项成本的角度,实施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的管理和控制水平还很有限,由此导致跨国经营的风险伴随跨国经营的规模扩大而增大。

如跨国公司在任何地方的投资决策,都是将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放在首位,围绕这个核心开展决策和经营,据此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所以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就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管理的重要目标。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中,并没有降低成本这一项,相当多的企业首次对外投资或开展其他境外业务时,并没有进行战略规划;跨国经营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脱节;许多企业海外分支机构与国内母体企业之间,是水平一体化或简单垂直一体化,即在生产经营环节上重复或简单分工,而海外子公司之间同样缺少呼应和协调,甚至相互竞争;即便有些企业在跨国经营时进行过战略论证,也很少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内在因素变化及时进行战略调整;战略管理和控制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风险丛生。一些企业不计成本地开拓海外市场,有些海外企业没有控制地进行风险投资,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损失。[12]

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原因在于寻找新的市场增长机会,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规避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对于那些想规避国内竞争,而在国内还没有运营好以及没有清晰战略的企业来讲,海外发展的成功率并不高。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最近的调研结果也显示,中国企业大部分进入国际市场不是通过企业并购和合资的商业模式,有超过1万家中国企业对全球化商业模式依然不清晰。

(三)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大型化往往是和国际化联系在一起的。大型化有利于国际化的展开,国际化是大型化发展的必然。然而,中国企业单体规模偏小,它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国际化的能力。据统计,中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的销售总额小于通用汽车公司一家;中国电子行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只相当于IBM公司的1/5;中国零售商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不到沃尔玛公司的1/10;世界炼油企业平均年生产规模是533万吨,最大炼油厂年产可达3000多万吨,而中国16家炼油企业平均年产规模仅为167万吨,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5%;中国汽车整车生产厂家数排世界第一,但所有汽车厂的总产量加起来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产量的1/5。

从制造业来看,尽管近些年中国制造业大企业的规模以较快的速度扩大,但与世界级制造业企业相比,规模仍然普遍偏小。如果以2005年《财富》杂志排出的世界企业500强与2005年中国企业联合会排出的中国企业500强进行比较,中国制造业大企业与相应行业世界级企业无论在资产规模上,还是在营业收入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参见表8 -3。

表8-3 中国制造业大企业与相应世界级企业2004年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 《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5) 》 ,表17 -18和表17 -19。

(四)研究开发水平偏低

拥有竞争优势是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首要因素,而竞争优势的形成则需要企业不间断地领先一步创新,而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形成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水平。目前,国际企业发展已经历了3个阶段,即生产中心阶段、营销中心阶段和研发中心阶段,研发地位已经大大高于营销地位。有定性研究结论认为,R&D经费支出占企业产品销售额1%以内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可以勉强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经验观察表明,大凡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都是非常重视R&D投入的。一些国际著名企业的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到10%以上。根据英国《金融时报》1998年发表的资料,1997年世界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最高的10家公司是:美国孟山都22%,微软公司17%,辉瑞16%,德州仪器16%,瑞典洛奇16%,爱立信15%,加拿大北方电信14%,美国葛兰素威廉14%,朗讯科技12%,瑞士诺华12%。

据统计,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1997年为1. 21%,1998年为1. 28%,1999年为1. 35%;约40%的企业研发机构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如此低下的研究开发强度,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竞争优势以及核心能力的形成。

(五)政策体制约束偏紧

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内涵,过去几年来商务部解释为“包括对外投资及其他跨国经营活动” ,具体指海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三项业务。据此,商务部会同其他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简化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通过区域性试点局部放松外汇管制;鼓励有盈利的企业扩大再生产,允许企业进行利润再投资;对境外加工贸易、对俄森林资源开发、对外工程承包等活动提供专项支持;近期又加大了产业目录等信息服务力度,为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营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但总体来看,目前的有关企业政策、体制主要是基于“引进来”的思路而设计的,促使企业真正“走出去”的政策、体制缺乏系统性。例如,关于外汇管理体制、境外投资权限、境外融资政策、对外经合制度、对外担保规定等,在推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方面都暴露出了一些缺陷。

以产业规制政策为例,中国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拥有企业股权,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被严格限定在债权债务关系之内。但是,纵观世界上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无一不是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方面,现代股份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集团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产权融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跨行业、跨地区及其由此而来的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也需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高层次融合。这里,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政府要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一个和国际惯例接轨的、相对宽松的政策体制环境。

此外,目前与“走出去”战略相关的政策在系统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均显不足,政出多门,甚至部分政策相互掣肘,具体表现在政府管理越位、监管不到位和促进服务缺位几个方面。

五、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的基本对策

2006年4月,IBM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发布《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实践、挑战与对策》白皮书。白皮书全面考察了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的问题,针对中国企业对这一问题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实现“全球化”或“国际化” ,绝不应当只是海外建厂、占领海外市场、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等简单扩张行为。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提升与转移,才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重要使命。能源、钢铁、家用电器、物流、电子设备及汽车零部件等,被该白皮书锁定为全球化潜力较高的行业。

(一)总体思路

首先应当在新起点上构筑“走出去”战略的框架,在观念上突破旧有框框,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企业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使其更好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制定行动纲领。

1.正确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系

深刻理解“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提高判断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密切结合起来,把推动“走出去”与我国参与新一轮产业转移结合起来,从国防、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走出去”的重要性,把“走出去”战略当做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13]

在多大程度上“走出去” ,这是衡量一国企业国际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90年代期间,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走的是一条“引进来”的道路,今后要特别强调“走出去” ,使“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在数量上保持一个“适度”的比例关系。只有真正“走出去” ,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战场”作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中国企业才能更具国际竞争力。

2.要把跨国公司建设置入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加以认识

跨国公司是企业国际经营的载体。载体不行,一切都无从谈起。跨国公司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如果在某一产业内形成一两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那么在国际化中这一产业的经济安全就有了现实保障。跨国公司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例如,美国的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通用、福特、埃克森、IBM等世界级大公司身上。为此,必须为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这应成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

3.要把无形资产作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中之重

现在看来,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输出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商品输出,第二阶段为资本输出,以上皆可称为有形资本输出。第三阶段则为无形资本输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纯粹资金投入外,各种非资金投入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越来越多。由于巨型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无需投入资金,可用理念、文化、机制、品牌、管理、生产工艺、设计手段、配方、诀窍、商誉、商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无形资产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已是跨国公司投资方式的重大转向。反观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方式,几乎全为“清一色”的有形资本投入。因此,提升无形资产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地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4.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层次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世界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已出现了重大转向,即由国际贸易中心阶段转向国际生产中心阶段。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的量与在国内生产后再出口的量相比较,前者远远超过了后者。跨国公司的生产分为国内生产和海外生产两部分,海外生产部分大大高于国内生产部分。也就是说,国际生产已比国际贸易更为重要。不仅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研究与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形成了空前的高潮,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开始步入了国际研发中心阶段,亦即国际研发已比国际生产更为重要。因此,中国跨国公司应当尽快适应这种转向,适时由国际贸易中心阶段转向国际生产中心阶段,并进一步转向国际研发中心阶段。政府不仅要鼓励大型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创造并拥有自主的工业产权,还要鼓励技术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通过境外投资,获得专利技术和产品外观设计,提高技术含量、质量和经济效益。

5.实施“与国外跨国公司捆绑在一起发展”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某一工业行业领域,如果其市场份额做不到全球前5名,其最好的出路就是给跨国公司打工、为跨国公司配套,纳入国际生产体系之中。只有如此,才能取得“入围”资格,借此融入跨国经营。而企业跨国战略联盟则是企业全球化的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新的国际经营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以不同的方式与其直接或间接竞争者结成战略联盟,目的是从中受益并对抗其他竞争者。因此,中国一些大型企业可以考虑采取加入跨国公司国际性战略联盟的方式从事跨国经营。

(二)企业对策

1.品牌扩张

(1)名牌激活。在相对过剩经济下,无牌、杂牌和低知名度品牌企业的大量有形资产处于闲置状态,不死不活。长此下去,这些资产将可能真的沉淀下来,变成死资产了。如果引入同类名牌产品生产,这些有形资产瞬间可由死资产转化为活资产、由低效资产转化为高效资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用无形资产激活有形资产,或者用高层次的无形资产激活低层次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不同的是,无形资产可以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增值一次。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的使用次数可以是无限度的。这样,只要少量无形资产就可激活大量有形资产。在激活过程中,名牌覆盖范围可以迅速膨胀。

(2)名牌延伸。先成名、后延伸是先做强、后做大的同一语。一个品牌到了登峰造极之时应当适时全方位地延伸,它包括前向延伸、后向延伸、旁侧延伸、上下游延伸,等等。就企业而言,可以沿着四个层次延伸:一是品种延伸,即在一个品种上成名后延伸到其他品种上去;二是产品延伸,如在电冰箱生产上成名后延伸到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生产上去;三是行业延伸,如在电器行业上成名后延伸到电子、信息行业上去;四是产业延伸,如在第二产业上成名后延伸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上去。

(3)名牌克隆。如果说名牌延伸是以名牌产品为主线的品牌扩张的话,那么,名牌克隆则是以名牌企业为主线的品牌扩张。以海尔企业为例,海尔品牌是包括海尔理念、海尔形象、海尔机制、海尔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无形资产的集结,它可以说是一组软件、一组基因,大量企业安装“海尔软件” 、嫁接“海尔基因” ,可以很快变成“海尔式”企业。这样,海尔品牌的“含金量”将会不断提升。海尔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利税贡献上,更重要的则体现在“基因”贡献上。异地克隆、“走出去”克隆应当成为中国知名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向名牌集中。目前,国内地方企业已有意识地向“三名” (名品、名厂、名人)企业集中,正沿着“以名牌产品带动名牌企业、以名牌企业带动名牌行业、以名牌行业带动明星城市”的轨迹发展。在向名牌集中的过程中,一方面,全社会的资产配置效率得到了最大限度实现;另一方面,绝大部分一般企业被纳入了名牌产品生产体系。这样,全社会的轻工产品竞争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即由名牌产品和非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转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产品之间为主的竞争。

(5)名牌整合。轻工名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适时进行整合。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在同类产品生产或相近行业存在多家名牌企业,这在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经过一定时期以后,这些生产同类产品的名牌企业需要联合起来,从而可以最低限度的成本支出形成更大份额的市场规模,并由此将名牌的知名度再提升一个层次。否则,小区域内生产同类产品的名牌企业之间“春秋战国” ,自相残杀,难以适应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更大空间。如果说名牌激活、名牌延伸、名牌克隆和向名牌集中带有“以强扶弱”性质的话,那么,品牌整合则属于“强强联合” 。从全球看,目前“强强联合”已成为品牌发展的主旋律。

2.规模扩张

(1)自扩式发展。以燕京啤酒为例,今后亟须膨胀“燕京”品牌的覆盖范围,包括产品覆盖范围和空间覆盖范围。这里,除传统产品生产外,更重要的则是转向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在生物工程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形成“二重化”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为此,一是在北京加快建设“燕京工业园区” ,强化“燕京基因” ;二是继续推进燕京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把“走出去”扩张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2)引入式发展。实践表明,一个产业最终掌握在3~5家大型公司手中,这是一个产业成熟时不可避免要发生的过程。对于某一技术或产品,如果没能在市场上进入前五强,干脆与五强之一合作。因此,“引狼入室” ,将国外知名品牌企业引入本地区内,由它们对处于一般发展或者劣势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最终使该地区成为与全国乃至全球众多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园地,这是形成巨无霸企业的又一重要思路。

(3)对接式发展。与国际经济对接,与国际惯例对接,说到底就是与跨国公司对接。名列世界500强或处于国际同行业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它们不仅是当代国际先进技术、管理、机制的代表,更是当代国际先进理念、文化的代表。与跨国公司对接,更重要的则是与其理念、文化上的对接。这是中国轻工企业在与外商合作中获得的一笔最大的“无形资产” 。通过它,可以实现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无形资产”盘活国内轻工产业最大的“有形资产”之战略性发展。在某一工业行业领域,如果其市场份额做不到全球前5名,其最好的出路就是给跨国公司打工,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之中,并以此参与国际经济分工。

(4)新建式发展。今后,在某一区域内,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将以产权为纽带,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专事资本经营业务。一般而言,它以国有独资公司形式存在为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轻工国有资产经营的决策中心,统一制定经营发展规划。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下面根据经营业务性质,设立若干集团公司,每一集团公司均以知名度高、规模大、有市场、效益好,在同行业中占有一定优势的企业为龙头。对上,它是一个子公司;对下,它是一个母公司,从事混合经营,即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相结合。一般而言,它以多元投资主体构成为好。集团公司下面则由几十甚至上百个企业构成,它们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业务,既可与集团公司同在一地,也可遍布全国、世界各地。这里,整个公司体制将由三个层次构成,形成一个宝塔结构:上精,控股公司层次要求精干;中强,集团公司层次要求强大;下实,亦即下属企业层次要求很实。

(三)政府对策

1.明确产权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

根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境外国有资产不得以个人名义购置,银行存款不得以个人名义开户,境外投资不得以个人名义投入;如确有必要使用个人名义,则必须办理具有当地法律效力的产权归属手续,明确表示虽然名义上个人拥有,但实质上产权属于中国公司。由于有些东道国不允许外资企业以国家的名义开办,以个人名义持有国有股权或拥有物业产权在这种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的。但问题在于,这些境外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未按上述规定办理明确其产权归属的法律手续,从而给不法分子侵吞国家资产以可乘之机。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管理偏向:一种是国内母公司对境外企业管得过多过死,有的甚至到了凡事均要报批的程度,这严重束缚了境外企业的手脚,使其丧失了许多良好的商业机会。另一种是国内母公司对境外企业放任自流,境外投资得到批准后就以为万事大吉,而对其经营状况、资产损益、财务管理和市场前景等不闻不问,任其自然发展,导致这些企业无依无靠,孤军奋战,不少企业因缺乏境内投资单位的支持而困难重重。显然,这两种偏向都不利于中国境外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鉴此,应该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按照母子公司集权与分权的规则运作。

2.强化法律保障,解决私人对外投资的保护问题

新的投资方式和跨国经营模式,必须有法律监管和法律保障。因此应建立和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系,尽快改变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无法可依的局面,制定我国《海外投资法》 。海外投资法规的完善和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将有效鼓励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其他跨国经营活动,保障其权益。

例如,目前东欧一些国家乃至非洲一些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因而开发潜力强,市场容量大。中国的一些中低档产品,因其价廉而很受欢迎;个体私营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体制,与那里的市场环境也相协调。例如,罗马尼亚地处巴尔干半岛,是欧盟的发展对象。目前它的经济比较落后,但有发展前景,它与欧洲各国联系密切。目前,欧盟成员国对中国贸易方面有较多的限制,因此占领和发展罗市场,为中国进一步打入欧盟乃至整个欧洲市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像目前在罗生产塑料鞋底与国内生产的鞋帮相配套,在罗市场销售,将来用在罗的产地证进一步向欧洲其他市场推销,这不仅方便易行,同时也减少了运输费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要抓住这一机遇,鼓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扩大劳务输出,从事跨国经营。但是,这涉及中国政府对私人对外投资的保护问题。

目前,开办的中资企业境外投资政治险的投保人限定为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国法人,这样就排斥了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国企业投保境外投资政治险的资格,然而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中资企业也有对外投资的权利。此外,中国政府目前对进出口经营权仍旧实行审批制,绝大多数私营、民营企业拿不到进出口经营权,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境外投资是中国私营、民营企业的投资,这样这部分境外中资私营、民营企业则不在保护之列。私营企业的地位现得到确认,怎样切实保护私营企业的利益仍需不断完善。

3.改革驻外人员的收入分配体系

根据多种要素可参与分配的原则,逐步实现境外企业分配形式的多样化。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境外国有企业分配中的“千人一面”的分配方式,必须采用经营者年薪制、与所在国(地区)分配方式相衔接、个人持股、带资风险承包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收入分配,实现境外国有企业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境外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形成多样化的境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采用个人持股、风险抵押、期权分配、风险承包、年薪制等方式对境外企业经营者实行一定内部约束机制。例如,年薪制中的固定部分不宜过高,按企业效益实行提成,比例可适当高于国内同类企业比例,从而提高驻外人员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建立起对企业资产运作和经营效益的有效监督制度,形成持股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共担企业经营风险的运行机制。

4.加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对外投资风险保障。例如设立国家对外投资基金、对外投资保险险种、对外投资担保机构等。二是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截至2003年3月,中国已与106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同中国有贸易投资往来国家和地区中已占相当大比重,但尚未签订这种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约占四成。三是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同70多个国家正式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尚未与中国签订这种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约占六成。以上工作需要抓实、抓全,以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开展。

5.调整外汇管制政策[14]

过去几年进行的放松外汇管制试点已经证明,外汇管理部门减少简化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并没有造成企业恶意用汇,因此应全面推行新的外汇管理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 。另一方面,应根据企业“走出去”战略各项业务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如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特点是在投标阶段,投标报价时闻紧迫,需要迅速提供投标保函;在工程合同签署以后,工期紧迫,必须按时开具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并尽快启动项目,汇出流动资金;在工程启动后,带动的施工机械或设备出口,与一般贸易有较大差异,占用资金规模大,周转周期长,资金汇回和结汇的时间跨度与工期长短紧密相关,因此不能再按现行规定在180天内结汇。因此完善适合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特点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已成为推动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普遍呼吁解决的问题。

6.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

通过实施具体投资促进方案,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对外投资和其他各类跨国经营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服务和技术援助。信息服务除提供东道国经济和政策法规外,还应当包括:向国内投资者提供相关国家的各类风险信息;行业调研和具体的投资机会信息;建立对境外投资有兴趣的国内企业相关情况的数据库;提供中介服务,向潜在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信息或介绍适宜的投资合作项目;举办会议、投资团组和其他有实质意义的信息项目,以期向潜在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技术援助体系包括:根据企业需要,设定投资促进的技术援助项目,如跨国并购和资源整合、可行性研究等。通过这种项目,把发达国家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带到国内,或者把国内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送到发达国家,相互交流;对于圈定的投资机会,提供可行性研究、项目开发等。

【注释】

[1]《中国商务年鉴(2005) 》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370页。

[2]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是中国领土,但是由于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作为独立关税区存在,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包含了对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直接投资。

[3]中信集团、中化总公司等一些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甚至突破1亿美元,个别企业海外投资累计突破10亿美元。《200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 》 ,国家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

[4]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5) 》 ,第59页。

[5]《中国商务年鉴(2005) 》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6]《200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 》 ,国家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

[7]《200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非金融部分) 》 ,国家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

[8]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将在下一节中展开评述。

[9]《中国商务年鉴(2005) 》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10]此前已有一些中国企业进行过海外企业并购活动,例如,2001年6月29日,中国海尔集团宣布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工厂,同年9月中国万向集团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UAI。但是这些并购案总体规模并不大,在国际企业并购市场上影响较小。因此本书将2002年看成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1]邢厚媛: 《在新起点上实施“走出去”战略》 ,商务部网站,2005年5月9日。

[12]邢厚媛: 《在新起点上实施“走出去”战略》 ,商务部网站,2005年5月9日。

[13]邢厚媛: 《在新起点上实施“走出去”战略》 ,商务部网站,2005年5月9日。

[14]邢厚媛: 《在新起点上实施“走出去”战略》 ,商务部网站,2005年5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