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全球化特点、表现与动因:产业组织调整

经济全球化特点、表现与动因:产业组织调整

时间:2024-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经济全球化:特点、表现与动因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名词。对当前产业组织变动与调整的研究,当然也必须以经济全球化为出发点。经合组织认为,全球化是指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经济全球化特点、表现与动因:产业组织调整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特点、表现与动因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名词。此前,人们在提到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日趋密切时,常用的词汇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并行的词汇还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两个概念指的是同一类经济现象,只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从客观反映世界经济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表述要更为准确、更为全面。

毫无疑问,在当今这个急剧动荡、变化无穷的世界上,经济全球化已经以时代潮流的方式成为一种普遍的、不可抗拒的主导力量,已经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主旋律,只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就无法不与经济全球化联系在一起。对当前产业组织变动与调整的研究,当然也必须以经济全球化为出发点。本章将对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如何、什么力量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后续各章展开分析奠定一个基本的背景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通常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于1990年首次使用,也有人指出这一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有人使用。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概念被普遍接受和使用确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情,被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政府所认可更是90年代末期的事。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90年代初就曾指出“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在1992年联合国日致辞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现状、特点及历史渊源,评估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等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及趋势。无论如何,经济全球化“已经变成了一阵自我加速的狂热” ,以汹涌澎湃之势把人类推入21世纪。

尽管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迄今为止,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一直有着严重差异,甚至存在尖锐对立,各种不同观点的交锋和充满争执的讨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各种层面进行。对整个人类的未来而言,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什么?经济全球化会向何处去?它究竟是福还是祸?这样一些重大问题困扰着几乎所有的人,一时难以得到清晰的解答。而亚洲金融危机、一些拉美国家推行经济开放和自由化遭遇挫折、“ 9·11”事件以及此后的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升级、地区冲突与战争带来全球能源局势紧张等重大事件使这场争论急剧升温,一时间各种悲观的看法甚嚣尘上,似乎一夜间人们突然发现全球化成了万恶之源,反全球化由此也迅速形成一股全球性浪潮。这实际上反映了世界上具有不同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族特色、发展历程的主权国家和区域联盟,乃至各种社会势力、经济阶层和利益集团都在思考经济全球化对自身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现象如此之复杂、涉及面如此之广泛,概念如此之“深奥、模糊而神秘” ,以致世界范围内至今人们还没有能够对经济全球化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的定义。这里介绍的是对全球化比较流行的几种看法: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该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出: “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从广义上讲,全球化所产生的福利效应基本上同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专业化以及通过贸易扩展市场所带来的效应相类似。 ”[1]

(2)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经合组织认为,全球化是指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3)全球化是一种过程。有些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运动,是一种过程,主要是指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大提高,等等。这一全球化过程目前还远未结束,它给各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也还很难估量。[2]

(4)全球化是一种趋势。指不同国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增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趋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本流动、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趋向形成高度整合和相互依赖的关系。[3]

(5)全球化是一种网络。一些学者从空间和网络结构的角度,认为全球化是随着社会联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结构的转变而产生的跨洲际或跨地区的流动或活动,以及这种转变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网络。[4]

不管上述和其他类似定义是从何种视角着眼,都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不过是全球化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其内涵非常宽广,至少可以结合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来加以理解、把握:①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的统一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全球性资源配置效率提高;②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延伸,使经济活动以空前的规模和范围跨越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行政边界;③经济活动载体的国际化,如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性经济协调机构的出现;④各国各地区间经济联系在速度、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日益紧密,相互依赖性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经济事件与全球经济事件的边界正日趋模糊。也可以将上述内容看成是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四个标志性事实。

总之,从相对狭义的层面去理解,经济全球化并不是简单的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间在数量上算术相加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的过程,而意味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日益形成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的过程。从更为狭窄一些的产业和企业角度理解,经济全球化则意味着产业国际化分工日益明显,国际产业演变和融合与国内产业变动日趋密切相关,国际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升级速度加快,产业组织方式发生变革,企业实施全球竞争战略、内部分工国际化和产业链整合达到空前的深度、强度和广度。

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现象有其历史的渊源,一些经济史学家认为,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从许多方面可以被视为一个世纪以前世界经济中出现过的趋势的再现。[5]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市场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世界经济形成的标志。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由于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运输费用急剧下降和通讯效率的迅速提高,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新产业迅猛扩张、工业组织方式巨大进步和市场规模空前扩展,推动着国家间贸易壁垒趋于减少,全球性贸易浪潮不断高涨,促进了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50年国际经济活动的增长和相对份额,基本上与近几十年的情况相类似。不过,这一进程被1914~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挫折,全球化趋势受到抑制,并在战后处于倒退状态,进入一个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严格限制资本转移的时期。[6]

事实上,从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多数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加上关税的削减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世界出口以年均3. 5%的速度增长,超过实际产出年均2. 7%的增长,出口占世界产出的比重于1913年达到高峰,该水平直到1970年才被超过;[7]同样,跨国投资占西方国家国内投资的比重也达到较高水平。[8]

但是,应当看到,历史上的这些经济全球化现象只不过是与当今的全球化情形类似而已,无论是广度、深度、强度还是持续性,都不能说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主要理由是:那些时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没有参与进来,科学技术远没有今天发达和普及,产业规模远没有今天大,金融市场既不发达规模也小得多,国家间、地区间市场分割的现象仍然很明显。此外,还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当今世界的贸易冲突和金融不稳定程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

二、经济全球化的突出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与此前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国际化尝试有着根本的不同。尽管经济全球化过程被认为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新的关系和力量的变化既可能影响深远,也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目前这些新关系和新力量的研究分析工作受到极大限制,深入的、令人信服的成果不多,但仍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具有的一些明显特点:

(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地区都参与其中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的结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地区都已经先后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仅促使原来的东方阵营逐步纳入统一的全球市场体系,而且推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也先后走上开放道路,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大多数原先采用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也陆续选择改革开放,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区别于以往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二)新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驱动力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科技进步为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展示出光辉灿烂的前景。新技术革命在大大改善运输、通讯和交易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运输、通讯和交易成本(如表1 -1所示) ,使经济意义上的时间、空间等自然障碍被突破,人类交往的物理距离大为缩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经济的崛起,形成信息流动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全球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 ,人类文化、知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表1-1 空运、电话成本的降低(以1990年美元表示)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 《世界经济展望》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三)跨国投资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跨国公司真正掌握了全球的生产、销售与贸易,遍及全球范围的投资使其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20世纪70年代,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每年只有400亿美元,80年代末增至1700亿美元,而1998年已超过6000亿美元,2000年则突破1. 3万亿美元。据统计,1970~1997年,世界GDP年均增长3%,而世界直接投资平均增长12%,比前者高出3倍,世界跨国投资带动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这其中,跨国公司扮演着日益重要和活跃的角色。2004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在连续三年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又开始回升,投资额约为612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9]

(四)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逐步放松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市场化成为大多数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共同选择,对内实行经济自由化、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加快了各自融入国际经济的进程;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成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从不同层面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据统计,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第八条、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成员已从1970年的35个增至1997年初的137个。这些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因。有人将此定义为制度性全球一体化,[10]确有一定道理。

(五)经济全球化从实体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虚拟经济领域

早期经济全球化现象更多地体现在生产和货物贸易的全球化等实体经济领域,然后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的突破,经济全球化重点由实体经济部门逐步转向虚拟经济部门。据统计,现在世界上每天流通的资本可达1. 5万亿美元,是商业交易额的100倍。全球金融资本的交易额1980年为5万亿美元,1992年增至35万亿美元,[11]2000年达到83万亿美元,相当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3倍。

(六)全球范围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潮流,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断涌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自由贸易协议谈判蔚然成风,全球正在形成包括欧盟(EU)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在内的三大自由贸易区。此外,缔结更小范围的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形式也备受各国青睐。基于不同的战略利益和互补需求,很多国家之间在双方具有共同利益的贸易领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模糊了这些领域的市场界限。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到2005年,正式生效的区域贸易协议达300多个。目前,世界贸易组织所涵盖的贸易量大致占全球贸易量的90%,而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所涵盖的贸易量已占到全球贸易量的50%以上。[12]区域集团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取代相互竞争与对抗的关系,成为发展的主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促进因素,又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无论如何,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现实,又是一个过程。事实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之间在经济上前所未有地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里,进一步总结归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贸易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

如表1 -2所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货物贸易一直以2倍于世界产出的速度增长。据统计,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量年均增长速度,1913~ 1938年仅为0. 7%,1948~1990年为6%以上,1990~1997年为6. 7%,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降为3. 5%。世界出口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50年代初为5%,70年代初为10%,90年代初则达到15%,1995年又上升到20%。[13]进入9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量的增长已连续8年超过世界生产增长率,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有所回落,但此后又呈快速增长态势。[14]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5. 1%,创2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国际贸易更是发展迅猛,世界贸易量增长9%,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到8. 88万亿美元。[15]

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4月发表的报告,2005年世界经济仍维持较大幅度增长,达到4. 8%,货物贸易量增长7. 3% (见表1 -3) 。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幅度超过2005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在4%以上,受此有利因素的推动,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0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幅将会达到7%,高于2005年。[16]

表1-2 “二战”后世界货物贸易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 1997年及以前为《中国对外经贸年鉴》各期; 1998年以后为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年度发展报告》 。

表1-3 2004~2007年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趋势单位: %

资料来源: IMF : 《世界经济展望》 ,2006年4月。转引自梁艳芬: 《国际贸易呈现三大不平衡——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最令人关注的另外一个现象是世界服务贸易的持续增长,服务贸易在整个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和地位日益突出。如表1 -4所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服务贸易额一直保持正增长率,17年贸易额翻了两番,年均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而且超过同期货物贸易年均增长速度。1985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只为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的19. 76%,1986年为21. 25%,2003年则达到25. 63%。2005年略为下降,为23. 86% (见表1 -5) 。货物和服务等实际贸易的加速增长,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在提高。

表1-4 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发展年度报告》 。

表1-5 2005年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情况单位: 10亿美元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 《2005年全球贸易报告》 ,2006年4月,转引自梁艳芬:《国际贸易呈现三大不平衡——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全球化有以下趋势:

(1)贸易全球化范围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国际贸易,使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趋于上升。如表1 -6所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货物贸易出口额在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在持续增加,2003年已经达到30. 58%,2005年再增长至34%。与以前国际贸易增长不过是富国间的游戏相比,这样的趋势使得世界上更多的人口从中受益。另外,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覆盖面扩大,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数从1995年的113个增加至1999年5月的134个,到2004年6月止已达到147个。

表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货物贸易出口额及其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 2003年及其此前的数据来自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发展年度报告(2004) 》 。2005年数据来自世界贸易组织: 《2005年全球贸易报告》 。

(2)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自关贸总协定成立以来,经过多轮关税减让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已从1948年的36%降到80年代的4. 5%,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同期已降到13%。乌拉圭回合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在2005年以前分别降到3. 8%和10%,其中发达国家工业品关税下降达40%。据关贸总协定秘书处估计,乌拉圭回合贸易自由化成果的实施将使2005年世界货物贸易比没有乌拉圭回合情况下增加6680亿美元,增长23. 5%,并每年为全世界增加约5100亿美元的收入。2004年8月1日结束的日内瓦谈判,为多哈回合主要议题达成框架协议,涵盖了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发展问题、服务贸易以及贸易便利化谈判等领域,所取得的最大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减少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推动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范围内,各类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进展也不同程度推进了区域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减少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很多发展中国家自主开放的步伐很快,如中国的平均关税已从1994年的35. 6%降到2005年的9. 9%,[17]也推动了贸易自由化进程。

(3)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增强。乌拉圭回合的主要成果还包括:达成了建立世贸组织的协议,将多边贸易体制从传统的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知识产权,并建立了更加高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评审机制。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又相继达成了《基础电信服务协议》 、《信息技术协议》和《金融服务协议》三个有关服务贸易的新协议,并在1998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上达成了关于电子商务的协议,规定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须对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免税至少一年。虽然1999年底在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未能就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2003年9月坎昆会议也无果而终,使多边贸易体制遭受了暂时的挫折,贸易摩擦也以不同形式有愈演愈烈趋势,但贸易自由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维护一个开放、公平的世界贸易秩序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经过斗争和妥协,世贸多边贸易体制将会再一次拉响前进的汽笛,走上新的征程,并对推动21世纪贸易全球化的积极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4)国际贸易日益成为行业和公司内部的贸易,不仅成为发达国家间贸易的主导形式,而且也日益向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渗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迅猛发展的巨大经济体,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改变了全球成本、工资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打破了力量平衡的天平,深刻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18]

(二)生产全球化格局正在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政府管制的放松和开放政策的实行,生产全球化范围和深度都有了新的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跨越传统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安排生产,特别是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网络的日益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在生产领域的突出表现。从反映时代变化的全球经济走势看,微观经济中跨国公司旨在进一步形成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生产体系和国际分工与合作体系,所发动的新一轮全球技术、市场、资源和组织的战略性调整和整合活动,至今还没有结束。

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和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推动着生产全球化在规模上继续扩张,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以抢占核心技术和巩固核心能力为目的的企业购并掀起新的高潮。1997年,全球企业兼并收购总额达12023亿美元,比1995年的2293亿美元增长了4倍以上; 1998年进一步增至2. 5万亿美元,1999年达到3. 4万亿美元,2000年创纪录地达到3. 5万亿美元。其中,跨国企业并购占据明显比重。[19]如表1 -7所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以高于世界贸易1倍的速度发展。截至2000年,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国际直接投资的80%~90%。据估计,发达国家40%的GNP来自跨国公司的海外收益。[20]

表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 1998年及以前见《中国外资统计1999》 ,1998年后见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 ,为流出额。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互间的直接投资仍然是主体,无论是输出还是引进资本,发达国家都占据了绝大部分,如在2000年,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互间完成的跨国并购金额为10741亿美元,占当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额的93. 9%。[21]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欧盟、日本三方的相互投资又是重中之重。它们通常要占到发达国家之间资本输入和资本输出的各90%以上。这种格局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还将持续下去。

20世纪90年代美国、欧盟、日本经济三角关系的特点在于彼此都是对方的最大投资伙伴。现在,欧洲跨国公司继续热衷于对美国投资,而日本则因经济衰退和金融部门的结构性问题而在对外投资方面力不从心。1998年,欧盟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上升到1550亿美元,而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则下降到不足90亿美元。欧盟跨国公司大举向美国市场进军显然是想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中获得好处。在欧盟各国中,英国一马当先,对美国投资增长超过8倍,德国增长4倍。来自这两国的投资要占1998年美国引进外资的60%,融资方式主要是在购并中进行股票交换,金额要占总投资的80%,其余为公司内部融资和利润再投资,各占10%。另一方面,美国跨国公司对欧洲的投资要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4%,它们也是对欧洲的最大投资者。融资方式主要是利润再投资,股票交换也占有重要地位,公司内部融资较少。

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引资将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2000年的全球企业跨国并购中,美国仍然是吸收并购外资最多的国家,总金额达到5865亿美元。[22]可以预见,在进入21世纪后的若干年内,美国吸引外资的能力仍将居世界各国之首。这是因为:

第一,美国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在美国开办企业非常容易,融资方式十分灵活且有效,资本进退渠道众多且方便,相关法律及政策完善且透明度高,投资者的利益能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此外,美国还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技术资源、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富集的信息资源。许多国家的大企业争相到美国硅谷地区投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贴近世界信息技术的前沿,从而获取技术信息和相关资源。

第二,美国已从引进外资中受益,各州都在提供各种优惠,吸引外资。设在华盛顿的美国“国际投资组织”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近年来,设在美国的外国公司在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据称,1997年,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国外的子公司所创造的产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 3%,比10年前提高了1. 3个百分点。这些子公司的商品出口额达141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0%,它们雇用的美国工人达520万人,占美国私营行业劳动力的5%。这些子公司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达197亿美元,比1996年增加了9. 4%,占美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总投资的14%,它们掌握的美国资产到1997年底已达3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500亿美元,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3]预计今后,这些外国公司在美国还要发展,并对引进更多外资起带头作用。

国际直接投资的剧增推动着国际分工体系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迈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为生产全球化的突出特征,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的天平从传统上的区位成本追逐型向创新投资环境追逐型倾斜,科技创新水平、科研人才条件和制度活力等创新投资环境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生产全球化过程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研发与制造的分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生产中研发与制造的分离不仅在技术上完全可行,而且在成本上显现出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许多公司将其制造能力从工业发达国家转移到相对不发达的经济地区。例如,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消费类电子产业的企业几乎将所有的产品制造能力都设在美国本土之外。再如,日本的汽车产业过去非常强调制造能力的本地化,但是从90年代起,也开始将其汽车制造能力分散于世界各地。研发与制造的分离既意味着产业分工的深化,全球相互依赖性的增强,又意味着技术能力的大规模跨国转移。[24]

(三)科技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研究与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全球化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初步的进展,90年代以来取得了新的突破,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的重要特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任何个人、企业或者单个国家,都不可能垄断性地占有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完成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都不得不通过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来增加本国的科技知识储备,促进本国的技术创新。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成果在国际上的传播、技术创新链条在全球的延伸,已越来越超越各国间有形边界的限制,技术创新全球化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

研究与开发和技术创新全球化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企业的跨国经营。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创新资源的配置,以加快创新速度,降低创新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的全球化也是由当代国际竞争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技术创新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已由产品竞争转向生产要素的竞争,转向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两大动力使跨国公司将研发和创新活动高度集中于母国的局面逐步得以改变,研发和创新活动国际化在欧洲、北美和日本都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受到跨国公司管理层的日益重视,正在变成跨国公司战略行为的一部分。由此推动着跨国界技术系统的形成,技术创新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25]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能力的大规模跨国转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随着技术替代周期缩短,相应出现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加快的趋势,由此推动着技术能力大规模转移,而且转移的速度在不断增加。一些行业领先的日本公司已经在把两年之内的先进技术向海外转移,欧洲和美国的公司同步技术转移的比重超过50%。当然,目前这些转移大多数仍然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

(2)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国际化。也是在同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便利,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根据人才、科研、资本、基础设施及管理的比较优势安排其研究与开发活动,逐步在其总部本土以外独立地或合作地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并形成网络,以此来应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据美国商务部有关资料记载,外国公司的子公司在美国研究开发支出从1987年的65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46亿美元,占美国企业开发支出的15%,这一势头此后又有了进一步发展。1987~1993年,美国企业在海外的研发支出从52亿美元增至98亿美元。目前,英国企业研发投资的52%以上投放国外,美国为14%。

(3)科学技术知识供应的全球化。即使是美国这样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大国,国内的科学技术知识供应只占1/4,其余3/4要靠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获得,其他国家对国外科技知识依赖的程度更高。

(4)专利活动的国际化水平提高。从1945年到1990年,美国政府授予外国居民专利占其授予专利总数的比率从8. 2%提高到47%,日本人1993年获得了23%的美国专利。

(5)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大量增加。1995年美国政府用于研发领域国际合作项目支出达33亿美元,占美国研发支出总额的4. 5%,欧洲科技合作达到了更高的深度,其他区域组织内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

(6)跨国公司之间各种形式的技术联盟日益发展。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各类企业间的技术联盟总数为4192个,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为1560个,下半期为2632个。一个跨国公司往往同很多企业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形成策略性技术联盟网络;策略性技术联盟95%集中在发达国家,主要为少数技术变化快、竞争激烈的领域,如半导体、汽车、电信、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

技术创新的全球化适应了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更高阶段的重要标志,不仅将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也将改变全球技术创新的格局和走向。技术创新全球化将进一步深化国际垂直分工,由侧重生产分工进一步向研发领域延伸,全球资源配置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技术创新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动因是国际竞争,但技术创新全球化不仅没有减弱国际竞争,反而还将使国际竞争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必将推动生产、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全球化,提高经济全球化的整体水平;技术创新的全球化有利于更充分地动员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实现优化组合,从而加速世界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技术创新的全球化既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新的挑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水平低,创新资源不足,体制、市场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较多,对国际研发投资和创新资源的吸纳能力较低,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全球化潮流的推动,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限制不能不受到一定抑制,特别是对一些有一定科技基础、人才实力和制度条件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努力有可能成为全球新兴的研发和创新基地,大量吸纳国际上的创新资源,有力促进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某些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四)金融全球化活动日益频繁

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要求资金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据统计,当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达到每天1. 5万亿美元以上。由此,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最新特点是金融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重大突破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使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有人将此喻为继历史上三大浪潮——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浪潮。[26]金融全球化是指由于金融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各国金融市场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日趋一体化、国际金融活动特别是资本流动日益超过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一种现象。

金融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金融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传统职能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融资、保险、结算等金融服务。20世纪50年代,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交易额的比率大约为1∶9。但是今天金融全球化使这一局面发生了根本改变,虚拟经营不仅在规模上空前扩张,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职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且越来越具有自身独立的发展轨迹和经济含义。

就如经济全球化现象在一战前就存在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也曾达到较高水平。西欧核心国家的资本大量向美洲、澳大利亚和其他地区流动,如在高峰时期从英国流出的净资本一度占该国GNP 的9%,这一数字在目前来看也仍是惊人的。1850~1913年间,资本市场全球融合程度较高,具体体现在英、美两国之间利率差异不大且呈不断减小的趋势。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市场融合进程被打断并发生大倒退。[27]布雷顿森林体制建立以后,资本管制仍然十分盛行,美国自1965年也开始对资本外流进行限制。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金融国际化也在一些领域取得进展: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银行广泛开展国际银行业务,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国际化;二是欧洲美元市场在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已达1000多亿美元,随后亚洲美元市场和其他地区的离岸金融业务也迅速发展起来,涌现一大批新兴金融中心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东京、巴林、巴哈马等;三是20世纪70年代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国际外汇市场得到拓展,全球外汇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四是国际债券市场、国际期货市场也得到初步发展;五是在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在20世纪60~80年代也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上述金融活动国际化还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全球化,其原因也如前所分析的经济全球化现象一样:第一,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金融国际化范围都还局限于少数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参与其中,特别是东方阵营国家普遍被排除在外;第二,这种金融国际化现象从根本上看还不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市场化、金融自由化与放松管制所推动的,因此不构成一种制度性安排和趋向;第三,各国各地区间金融相互依赖的程度也远未达到今天的水平。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全球化是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但是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与历史上的历次金融国际化现象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放松对资本的管制,以及一些新兴市场推行金融开放,为当今的金融全球化做好了铺垫。

尽管金融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有些专家对金融全球化现象有过高的估计,甚至存在一些夸大其词的言论,但很多专家也指出,实际上金融全球化并非已天衣无缝,全球金融市场也并没有完全自由化,金融全球化仍有很长的发展里程。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程度并不能简单地用资本流动总量来表示,不可能像资本流动总量所显现的那样高。发达国家的经常账户差额的绝对值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2%左右,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是产出增长率的2倍多,但它占国内投资的比例仍然很小;实证研究表明,各国国内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储蓄;全球利率差异虽在缩小但却依然存在。据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金融市场正日益一体化,但远未形成单一的全球金融市场。[28]

除了上述在贸易、生产、科技和金融等主要经济生活方面所表现的强烈全球化趋势外,经济全球化还表现在人力资源和管理技能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劳动力由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国家向高梯度国家流动,而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则呈相反方向流动。能适应多个国家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国际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区域集团内部的人员流动自由化成为趋势,欧盟已经生效的《申根协定》 ,就是最为典型的人员流动自由化制度安排。

经济全球化也加快了世界各国国内企业人员的流动,尤其是那些在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趋于繁荣的国家更是如此。据香港创意人力有限公司对14个亚洲国家的1147家公司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印度和中国的企业人员流动率分别为15. 4%和13. 8%,而2004年则分别为10. 5%和12. 3%。香港受益于中国内地经济的调整增长,人员流动率从2004年的8. 8%上升到2005年的11. 0%,新加坡的相应数字则从11. 4%升至12. 2%。[29]这也间接反映出经济全球化使就业机会有所增加。

伴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资源,管理技能也跨越国境迅速扩散和转移。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到2006年第一季度止已经在27个国家建立了52家生产厂,而且这种全球生产能力扩张还在迅速进行。为在世界各地的分厂实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从而保持同等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丰田公司只能打破过去管理技能秘而不宣的传统,实施几乎同步的全球管理技能和生产秘诀培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技能的全球流动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传统的工业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化的变化。

四、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无论如何,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科技和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从技术层面上看,新的信息系统和交流方式加强了经济全球化主角,如跨国公司、开放的政府和其他当事人的地位,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从人的因素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既受到迅速增长的、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拉动,又受到分工日益细密、知识日益丰富的专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创业者的推动。从制度基础上看,放松管制,推行竞争性的经济自由化,消除要素和商品流动障碍成为主流。总之,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其真正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一)经济市场化与放松管制

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制度性的全球化。由于各国都先后选择和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已不是人为或者政策引导的结果,而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对外开放成为各国经济内在的制度性安排。尽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开放程度各异,但经济利益驱动的市场开放成为普遍的趋势。

为了扭转20世纪70年代后期凯恩斯主义引起的滞胀,80年代新自由主义在工业化国家盛行一时。首先,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在英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惜采取“休克”疗法,大幅放松政府管制,全面推进私有化,以图治愈沉疴痼疾—— “英国病” 。这些措施收到了积极成效,英国经济逐步恢复了生机,1982~1989年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3%。

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也大力推行经济自由化,采取了反通货膨胀、减税、减少政府干预、放松管制等措施,被人冠以“里根经济学” ,开启了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破冰之旅。1986年希拉克担任法国总理后,率先在欧洲大陆全面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大面积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其他西欧国家都先后靠拢新自由主义,放松经济、贸易和金融管制,降低关税,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西欧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为跨国企业兼并与联合创造了条件,加快了西欧内部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放松管制进一步升级。为了增强本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始出现了竞争性放松管制现象。放松管制的对象也从商品市场向资本市场和金融领域延伸。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幅度放宽,金融自由化迈出新的步伐,过去长期实行资本管制的少数国家如法国、意大利也取消了跨国投资的限制。(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轨国家也都接受了市场经济,开始了经济改革和经济转轨的进程,甚至连一贯奉行民族主义的印度也开始了经济自由化和开放的进程;一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如韩国等从90年代开始进一步走上了经济、金融自由化轨道。

(二)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格局被打破

20世纪中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立即进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这时世界上存在着两个完全平行的经济体系,即以苏联为核心的、以集权式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以及以美、欧、日为主导的、以分散权式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冷战结束之前,这两大经济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各行其是、相互隔离、相互排斥的。按照各自独立方式运行的不同经济体系人为地割裂了统一的市场,严重地阻碍着资源、要素和产品的流动,破坏了经济各层面之间的必然联系。然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打破,东方阵营不复存在,其经济体系也随之瓦解,有关国家逐步被纳入到美、欧、日为主导的市场化经济体系,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直到此时才真正有可能形成,无论从地理或地缘经济上看,还是从市场形态上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由此揭开序幕。

(三)科学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发展

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是由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发展日益突破单个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间的相对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通信成本大幅降低,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全球村正在逐步变成事实。正如经合组织的一篇报告所指出的:“全球化既是信息革命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电信技术不断改善,电子计算机功能不断加强,价格不断下降,互联网络等电信网络迅速发展,这些因素推动着全球化。这些通讯技术有助于克服地域上的距离造成的障碍,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参与跨国活动。社会改革传统上只涉及个体公民的问题。现在也越来越受国际问题的影响,受到全球新闻媒介的注意。 ”[30]

信息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时期,从而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的历史进程。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以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改变着创造财富的机制,使创造财富的过程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特征。

(四)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跨国公司及其主导的国际投资的扩张,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相对宽松的环境,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支配力量。据统计,196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跨国公司7726家,到198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达1. 5万家,设在海外的子公司3. 5万家;到1999年,全世界拥有6. 3万家跨国公司,其子公司达70万家。销售额从1980年的3万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14万亿美元,是世界贸易额的2倍以上。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球跨国公司有6. 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空前扩大,生产国际化不断发展,使资本在更大范围得到优化配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国际投资采取开放的态度,发达国家对资本输出的管制也日趋放松,促使了国际投资的自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并日益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格局。目前世界上6万多家跨国公司占了全球直接投资的近80%。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达1. 3万亿美元,其中公司跨国并购达1. 1万亿美元。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有1万亿美元,占3/4;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有2400亿美元,占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机构投资者的迅速扩张。1996年,美国共同基金的资产总额已达3. 4万亿美元; 2003年,其资产总额更是达到了近7万亿美元,9500多万美国人都将它作为理财的主要工具。在过去的5年中,世界共同基金在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投资占后者全部外来资金的40%左右。[31]各种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特别是证券投资也有了极大地扩张。

总之,跨国公司的投资及跨国并购活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这些“追求全球立场” 、“无国界经营”的经营活动无疑促进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提出了改变全球生产体系、产业分工格局、市场态势和竞争方式的要求。因此,经济全球化离不开跨国公司的“创造性”崛起,同时又为跨国公司进一步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和配置资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空间和制度空间。[32]

(五)金融和贸易的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普遍推行了以放松金融管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放松了对金融的行政限制,金融机构可以更加自由地开展各类业务活动。金融自由化包括利率自由化、业务综合化、债务证券化和金融市场开放化;大部分西方国家放宽了对非居民在本国进行资金交易的限制,通过减免税收、放松外汇管制推进资金的国际流动,特别是英国在80年代中后期全面放松金融管制,促进了英国金融市场的崛起。进入90年代以来,不仅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金融改革与开放的行列。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金融改革与开放,使一大批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迅速崛起,离岸金融市场迅速扩展,推动了金融全球化。

表1-8 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外汇市场的地位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资本市场》各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巩固,对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05年的九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见表1 - 9) ,使缔约方的进口税率不断降低,到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前,发达国家平均税率已降到5%左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5%左右;第七轮“东京回合”谈判还在削减非关税壁垒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1986年9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揭开帷幕。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结束,不仅达成了关税大幅减让和削减非关税壁垒的协议,还就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新议题达成了协议,世界贸易组织也于1995年正式宣告成立,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得到进一步巩固,世界贸易自由化成为新的潮流。世界贸易自由化推动了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见表1 -10、表1 -2、表1 -3和表1 -4) ,1979~1995年全球进出口额平均增长达8. 6%。近20年来世界贸易以两倍于世界GDP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推动了世界商品市场的一体化,并促进了为世界商品市场服务的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表1-9 关贸总协定九次多边贸易谈判情况

表1-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

注: 1979~1995年全球进出口年均增长8. 6%。
资料来源: 1995年及此前为外经贸部主编: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各期,1996年后为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发展年度报告》 。

(六)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互动

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另一重大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叫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目前,世界上的区域一体化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截至2000年6月30日,向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通知的共有220个区域贸易协定或安排(RTA) ,其中运作较强劲的约占五成左右。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47个成员中,近90%隶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组织。在全世界GDP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亚洲的日本(第2位) 、中国(第7位) 、韩国(第12 位) 、中国台湾(第18位)和中国香港(第25位)未参与自由贸易协定。

图1-1 战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数量增长

图1 -1是战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数量增长情况。二战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最初动因与战后经济重建有关。战后经济重建的三大支柱都是在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反映了美国巩固其“经济霸权” 、推动在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企图。而战后欧洲区域一体化,既是西欧国家团结自身力量加快经济重建过程的一个步骤,又反映了不甘心完全受美国支配的努力;同时,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区域一体化既是这些国家战后经济恢复的需要,又反映了它们反抗以美国为主导的旧的不合理、不公正国际经济秩序的态度和选择自己新的发展道路的努力,它们试图通过区域一体化团结起来,发挥集体优势,实现民族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二战后,一系列新的因素进一步刺激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首先,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地缘经济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随着欧、日经济逐步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重要两极,欧洲一体化进程和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产业圈”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也不得不改弦易辙,在推进美洲一体化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方面奋起直追。其次,20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一贯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实行新贸易保护主义,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管理贸易成为新的潮流,也刺激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最后,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成功对世界范围内的区域一体化起到了示范作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设想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就与欧洲区域一体化密切相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所奉行的开放的区域主义已成为90年代区域一体化的新模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步伐进一步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形成欧洲(以欧盟为中心) 、北美、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局面。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从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启动以来,欧洲区域一体化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继基本实现商品、人员、服务、资本四大自由流动目标之后,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一货币欧元于1999年1月1日如期启动,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到高级阶段,这必然对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进一步向更高阶段迈进,并在区域金融与货币合作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由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内容上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方法上的灵活性等特点,为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从合作形式来看,可分为狭义的区域经济合作(以特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等为代表)和广义的区域经济合作。

从合作内容来看,经济领域的合作主要涉及贸易投资便利化、关税减让、生产要素流动、资源开发、货币金融合作、电子商务等领域;非经济领域的合作主要涉及政治对话、科技合作、共同防务、人员交流等多个方面。

2.各大洲内部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日益活跃,参与国家和合作范围在不断扩大,呈现出洲际化趋势,具体情况如表1 -11所示

表1-11 区域经济合作的洲际化

3.毗邻国家之间或者跨地区的国家之间缔结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简称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并行的两大趋势,共同支撑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维系着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与秩序。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既有相互促进的方面,也有某些相互矛盾和竞争的方面。但总的来看,经济区域化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走势,或者说在根本方向上两者并无冲突;区域化虽然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多边经济协调机制产生重大影响,有些时候削弱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但是全球经济协调机制和多边贸易体制并没有被战胜或取代,而是将挑战转化为机遇,通过相互调适,形成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关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各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地区性贸易协议分为两种:一种是“贸易创造型” ,另一种是“贸易转移型” ,前者对世界贸易有利,后者则对全球化不利。他们提出,对全球经济最大的危险是“蜕化地区主义” (degenerate regionalism) ,即地区协议升级将全球贸易体系分割成众多封闭的、互相敌视的集团。[33]实际上,这种分类并不十分精确,通常区域一体化组织同时兼有上述两方面效应,关键是区域集团不能加大对外部的壁垒,同时从总体上除了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外,也要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这样才能对其他国家乃至整个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归纳起来有两类不同意见:一类支持全球化、反对区域化;一类支持区域化。持第一类观点的人,一般都强调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应该占主导,其理由是:区域贸易优惠安排使成员国相对非成员国享有更多的优惠待遇,会造成贸易转移,并减弱有关国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兴趣,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地缘政治影响,引起地区冲突。

支持区域化的观点否认区域化存在上述消极影响,并认为:地区贸易自由化协定有利于促进自由贸易,贸易创造会超过贸易转移,从而也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会对多边贸易体制和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产生示范效应,成为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商业问题的试验场;区域化有积极的政治效应,有利于弥合区域成员之间固有的政治和历史矛盾。[34]

也有学者坚持调和的观点,认为近期的历史事例证明,区域化与全球化是一起发生、相互促进的。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取决于参与这一过程的关键国家控制这一过程的能力,只要它们愿意,要做到区域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是可能的。[35]笔者认为,对区域化简单的否定或肯定都是不对的,在看到区域化对全球化挑战的一面的时候,也要认识到两者在总体方向上的一致性,世界各国将不得不长期面对这两种同时并存的重大趋势。

五、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从总体来看,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世界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要求。世界各国经济都因经济全球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各国经济绩效和产业结构也因经济全球化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近年来取得较高速度的增长,经济状况趋于好转,不能说不是得益于经济全球化。2005年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增长率将达6%,超过发达国家1倍以上。其中,中国和印度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增长率分别达9. 3%和7. 5%,居全球领先地位。据世贸组织统计,2005年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额为3. 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为34%。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出口为2. 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实现贸易顺差1180亿美元。另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贸易为东亚地区GDP贡献了81个百分点,远超出全球水平。2005年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的商品及服务出口增长了10%~28%,并推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超过了6%。[36]

然而,对人类社会而言,经济全球化并非是有百利无一害的纯粹善物利事,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无疑也是一柄双刃剑。因此,在认识和总结经济全球化现象时,还应当注意到经济全球化已经带来的危害以及可能产生的威胁。也就是说,对经济全球化已经带来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绝对不容视而不见、束手无策。当前的困难和危险在于,渗透到社会经济几乎全部领域和各个角落的经济全球化,是整个人类同时在所有层面都受到其影响的、前所未遇的新生事物,受历史时点的局限和认识能力的制约,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导致的弊端在当时当事并不易于被人们敏锐地察觉和清楚地认识,这就可能会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和风险。对此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尤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历程中过去如此,今后仍将继续处于从属地位而缺乏自主性,这样一方面,一旦遭遇危机时受到的损害会更大;另一方面很容易被发达国家转嫁危机和风险。所以,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全球化并努力争取掌握更大主动性的同时,应当更加小心谨慎。

到目前为止,已经暴露出来的经济全球化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的代价某种程度上是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层面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全球生态环境却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森林砍伐、沙漠化、河流和海洋污染、城市烟雾、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生物多样性丧失、关键自然资源耗竭等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现象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经济全球化可能加剧了全球收入分配不平等。经济全球化是否带来全球收入分配不平等,造成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资源分配和贸易不平等问题、移民问题、地区就业问题等,一直是令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们费尽心机,力求找到满意答案和有效对策的重大主题。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基石经济自由化,可能是导致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上丧失自主性,陷入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困境的罪魁祸首,因而受到不少政治家和学者的质疑。

(3)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国家主权,使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下降。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面临新的挑战,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保障经济安全和发展民族产业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从而相应增加了各国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风险。例如,法国从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发生数次大规模的社会和政治动荡,[37]就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低迷,失业严重,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出现危机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随着各国经济关联度不断增强,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不断增大,而与此同时,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起来。这些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很容易通过“链条效应”占世界贸易比重高达60%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和“蝴蝶效应”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形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例如,目前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占世界贸易比重高达60%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和石油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等现象,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加深的倾向。这就给世界经济带来隐忧。

(4)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金融市场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作用但却远不够稳定的世界金融领域,始终存在着导致区域性甚至全球性金融市场如多米诺骨牌般崩溃的危险,这一点恐怕是当前最为令人担忧的事情。世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使防范全球性、地区性金融危机无不时刻牵动着各国政府的神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国家连续的金融危机、[38]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为此敲响了警钟。

(5)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融合趋势,接踵而至的是不同文化之间日益加深的冲突。经济全球化进程引起的文化紧张,可能是激化宗教、种族,以及意识形态矛盾,造成冲突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例如,围绕资源控制,尤其是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恐怖暴力事件甚嚣尘上、区域性战争连绵不断、对相关资源实施国有化行动此起彼伏[39]等,都可以从经济全球化中找到某种渊源或成因。

六、结论

无论如何,经济全球化使资本、商品、服务、技术和人才的跨国界流动高度自由化、快速化和低成本化,使有限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和合理的利用,促进了高科技成果的迅速传播与广泛应用,各国间的劳动分工得到改善,使企业经营活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得以扩大,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得以增强,生产和服务得以在全球范围组织,竞争也在全球市场展开,从而推动着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加快了知识和技术向物质财富转化的速度,为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也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根本动力。尽管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其本身的进程仍然会充满曲折、风险和不确定性,但需要明确的是,经济全球化无疑带来了相当程度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各国发展水平的提高,它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首先是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符合和促进全球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历史趋势。

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来自很多方面,但归根结底是由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现代化趋势这两大力量所推动。“最重要的启示是制度质量,尤其是涉及资本市场的制度质量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经济增长绩效,影响对全球化金融的成功融入。 ”[40]跨国公司的全球活动在经济全球化中起到的是催化与媒介的作用,而经济全球化为从诞生那天起就觊觎世界市场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其如鱼得水,在世界各地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扩张行为以及跨国并购活动日渐合法化、经常化。以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基本战略导向的跨国公司正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主角。这是我们认识与思考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变革与调整的基本前提。

在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时,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毕竟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创造财富机制、产业格局和市场态势乃至企业运营模式的深度和广度变革与调整,对于经济后发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就意味着更为艰巨的挑战。但同时应当看到,经济全球化也在某种意义上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缩小差距、实现赶超的难得机遇。全球产业结构格局、市场态势和竞争环境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应当说为后来者探求一举后来居上的创新性路径,不断实现突破和跨越提供了大好时机。历史的经验证明,具有独创性、革命性的产业和企业创新活动和思维往往是、也只能是在这样的急剧变革时期产生。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现实,是一股不可抗拒、不容逆转的时代潮流,不管你是否承认,喜不喜欢,它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最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正在质深面广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引导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全面彻底转型,预示着新的“创造财富的机制”正在到来,或者已经成为传统的工业时代的终结。工业时代“通往繁荣进步的平坦大道目前已经走到尽头,未来将与过去大不相同” 。“创造财富的机制”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意味着传统产业范式的崩溃。虽然新的产业范式并不清晰,更不用说取得共识,产业变革方向也远不够明朗,但打破旧传统、旧体制、旧战略、旧模式、旧思维、旧习惯,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应当是不容置疑的唯一选择。在此,无论是产业还是企业,战略上的方向感尤其至关重要。

【注释】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 《世界经济展望》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2]丁一凡: 《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Helmut Wagner , 2001 ,“Implications of Globalization for Monetary Policy” ,IMF Working Paper 01/184 ; Torben M. Andersen and Tryggvi Thor Herbertsson ,2003 ,“Measuring Globalization” ,IZA DP No. 817; Nicholas Crafts ,2000,“Globalization and Grow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MF Working Paper 00/44 ; Robert E. Baldwin,2003 ,“Openness and Growth: What's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NBER Working Paper No. 9578.

[4]David Held , 1999 ,“What is Globalization?” ,Entry for Oxford Companion to Politics.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 《世界经济展望》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6]罗仲伟: 《企业投融资战略》 ,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 《世界经济展望》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8]丁一凡: 《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9]《中国商务年鉴(2005) 》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0]王伟东: 《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风险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1]丁一凡: 《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12]《中国商务年鉴(2005) 》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13]张碧琼: 《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14]栾文莲: 《贸易全球化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 ,《财贸经济》 ,2004年第12期。

[15]《中国商务年鉴(2005) 》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6]梁艳芬: 《国际贸易呈现三大不平衡——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商务部研究院网站。

[17]《吴仪会见美商务部长称希望美充分认识到严重性》 ,《新京报》 ,2005年6月5日。

[18]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前,国际贸易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易。这正是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立共同市场,欧洲国家可能更好地从事专门化生产,并推动经济规模的增长。作为新加入者的一些亚洲小国和地区虽然跻身于这一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但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产品的OEM生产,虽然改变了特定的产业,却不能改变全球市场经济的总格局。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石油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变化,只不过短暂地出现了力量平衡的天平从发达工业国倾向原材料生产国一边。但是随着油价的回落,力量平衡的天平再次倾向发达国家一边。

[19]关于跨国企业并购的详细描述和分析,见本书第四章。

[20]王伟东: 《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风险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21]2000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并购外资总额为697亿美元,比上一年有所下降,尤其是流向东南亚地区的并购外资明显减少,从1999年的284亿美元降到211亿美元。

[22]2000年,德国的并购外资水平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日本则基本与上年的155亿美元持平。

[23]参见陈宝森: 《新世纪外国直接投资趋势》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年第8期。

[24]参见罗仲伟: 《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与途径》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 》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25]参见罗仲伟: 《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与途径》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 》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26]程超泽等: 《第四次浪潮:资本金融全球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2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 《世界经济展望》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2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 《世界经济展望》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5页。

[29]《亚洲企业人员流动加快》 ,《参考消息》 ,2006年5月14日。

[30]经合组织1997年给部长理事会的报告《全球化与环境》 。

[31]彭民安: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与我国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探索》 ,1999年第6期。

[32]罗仲伟: 《跨国并购:趋势、原因及对策》 ,《经济管理》 ,2001年第22、24期。

[33]丁一凡: 《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144页。

[34]丁一凡: 《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144页。

[35]丁一凡: 《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144页。

[36]梁艳芬: 《国际贸易呈现三大不平衡——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商务部研究院网站。

[37]2005年5月29日法国全民公投否决欧盟宪法,2005年底发生巴黎郊区青年骚乱,2006年3月发生为期数周、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反对“首次雇用合同”法案抗议活动。在短期内接连发生震惊世界的事件,表明当今法国已进入一个危机四伏和频繁动荡的时期。

[38]以1994年的墨西哥危机、1999年的巴西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为代表,同时也包括其他拉美国家的银行危机,只不过这些银行危机波及面较小。

[39]最近的相关事件是玻利维亚于2006年5月1日宣布将本国石油天然气能源收归国有。这是玻利维亚近年来进行的第二次国有化。自1996年以来,26家外资公司向玻利维亚油气领域的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国有化政策给外资公司以及外资公司的母国带来相当大的震动。

[40][英]尼古拉斯·克拉夫茨: 《全球化与经济增长的历史透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