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代烽火台:光和热能量的释放

古代烽火台:光和热能量的释放

时间:2024-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古代“信使”——烽火台在古代,交通、通信发展极为缓慢。在古代,烽火台主要用于点燃烟火,将重要的消息传递出去。事实上,“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的烟被称为“烽”,夜间举火被称为“燧”。唐宋时期,被称为烽台,而且将“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烽火台因敌人犯塞方位的不同以及昼夜的不同,规定也各不相同。

古代烽火台:光和热能量的释放

第六节 古代“信使”——烽火

在古代,交通通信发展极为缓慢。为了能够将军情或敌情迅速传达给上级,古人便建造了烽火台

烽火台的建筑时间比长城早,但长城出现之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连为一体。烽火台也成为长城防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有甚者将烽火台建在长城上。汉代,朝廷对烽火台的建筑非常重视。

作为气象站的烽火台

烽火台,也被称为烽燧,俗称烽堠或烟墩。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之一,同时也是最古老但效果不错的“土电报”。在古代,烽火台主要用于点燃烟火,将重要的消息传递出去。烽火台,能够有效地防止敌人的入侵,一旦发生敌情,白天放烟,夜间点火,一台连一台,将讯息传递出去。事实上,“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的烟被称为“烽”,夜间举火被称为“燧”。

明长城烽火台

烽火台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才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军情。因为敌台可以当做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来使用,如果没有敌台的话,就没有适合点烽的墙台。从传烽路线来看,烽火台是必不可少的。蓟镇总兵戚继光曾在《练兵纪实》中这样说:“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两里,梆鼓相闻为一墩。”不仅如此,戚继光还规定了传烽的方法,并且将其编成通俗易懂的《传烽歌》,便于守台官兵牢记在心。经过长期的训练,传烽的守军不仅能够准确传递军情,而且速度非常快,传遍整个蓟镇防线通常只用三个时辰(6小时)。

担子山上的烽火台

汉代,烽火台被称为烽堠(烽候)、亭燧。唐宋时期,被称为烽台,而且将“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通常称为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观望远方的作用而无点烽火之功能)。

骊山烽火台

一般情况下,烽火台大约相距5000米,明代也有大约相距2500米的。当守台士兵发现敌人入侵时,马上燃起烽火,邻台看到后相继点燃。这样一来,敌情便很快传到军事中枢部门。此外,烽火台的形状以方、圆两种为主,因地形不同而各有差异。通常情况下,烽火台是独立构筑的,不过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成烽堠群的。

从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挖掘出来的汉简,对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是这样写的:“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此外,汉简还表明当时有五六人或十几人在守烽燧,其中有一人是燧长。

烽火台

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居延烽燧遗址的《塞上蓬火品约》,将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蓬火制度非常清楚地记录了下来。此汉简大意为:蓬火品约仅对所属候官塞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是由都尉府一级的军事机关发布的。由于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有所差异,蓬火品约也各不相同,然而,警戒信号的发布规则差不多是相同的。(www.xing528.com)

通常情况下,警戒信号分为六种:蓬(蓬草,有学者认为是草编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笼形物)、表(树梢,有学者认为是布帛旗帜)、鼓、烟、苣火(用苇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蓬、表、烟用于白天,而火用于夜间,积薪和鼓白天黑夜都可以用。烽火台因敌人犯塞方位的不同以及昼夜的不同,规定也各不相同。若匈奴入塞围困亭障,下亭障燔积薪已经来不及,而且又发生在白天,就应该举亭上蓬或加一烟。如果发生在夜间的话,应该举“离合苣火”(即处于“虏守亭障”的紧急而特殊的一种信号,几把苣火时分时合)。若被围逼的亭障不能够发出燔积薪的信号,与之距离最近的一座烽燧,应按常规举蓬燔薪,将信号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去。

古代烽火台

此外,《塞上蓬火品约》还作出这样的规定:一旦发现所报信号有误差,应该立即“下蓬灭火”。将所报信号取消,并将其写成书面报告,立即传达给都尉府。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或者是亭燧相隔甚远,以至“昼不见烟,夜不见火”,应该马上写成书面报告,用最快的传递方式传达给上级。汉代,为了保证烽火制度的执行,还设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汉代烽火台

考古发掘发现,汉代西北烽燧主要建筑物是一个高台望楼(亭),用来探望敌情、传递消息。望楼通常是方锥体的,10余米高,而且上面还有住房建筑。

唐代,杜佑的《通典·拒守法》对当时的烽火台描写得更为详细:“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径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牒、转牒。”

武经总要》是由宋代曾公亮等人编撰的,书中对古代烽火制度的介绍更加详细。其中有烽燧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和放烽火的方式、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燔法等几大类。不仅如此,而且其内容相当丰富。

烽火台成为旅游景点

明代,由于非常重视长城防御工程加上火器的大量使用,使烽火台的建筑和样式也大大地改进。明朝曾对此作出这样的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为了烽火台更加坚固耐用,多数烽火台改为砖包砌,台距也因此缩小了。此外,还在墩旁开井,墩四周建了围墙。

明成化二年(1466年)是这样规定的:“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该法令在管理上也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知识小百科

为什么烽火台白天点狼粪,晚上点柴草呢?

白天阳光很强,不易看到火光。而烧狼粪冒出的烟,比较明显,容易看见;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因此晚上烧柴草,靠火光来引起注意。事实上,白天点狼粪,晚上点柴草,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结果,这是一种既科学又迅速的传递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